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因输卵管因素(102例输卵管积水)行IVF-ET患者154例,根据IVF-ET 术前对输卵管积水不同处理方式将患者分为五组:A 组积水未处理16例;B组输卵管积水抽吸35例;C组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切除15例;D组腹腔镜下输卵管积水近端结扎远端造口36例;E组(对照组)输卵管梗阻,无积水52例,比较各组促性腺激素(Gn)用量、促排天数、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水平、取卵数、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指标。【结果】各组的Gn用量、促排天数、hCG日E2水平、移植胚胎数、受精率、异位妊娠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获卵数C组最少,与其他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妊娠率A组最低(25%),D组最高(56%),A组与C、D、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流产率A 组最高(67%),D组最低(10%),A组与C、D、E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增加流产率,在IVF-ET 治疗前处理输卵管积水有助于提高胚胎种植率,改善妊娠结局。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结扎远端造口术是治疗输卵管积水比较适宜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宫腹腔镜联合盆腔灌注在盆腔粘连致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7例经腹腔镜确诊的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所致不孕的病例,采用盆腔连续灌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炎,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治疗。术后妊娠109例,妊娠率55.3%(109/197),异位妊娠率4.1%(8/197),妊娠流产率6.4%(7/109),校正妊娠率47.7%(94/197)。说明盆腔连续灌注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所致不孕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在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年3月至2003年9月应用宫腹腔镜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160例。结果146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有71例受孕,妊娠率48.63%,其中69例为宫内孕,2例为异位妊娠。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全面、有效、安全、痛苦少、恢复快的特点,更为是否接受辅助生育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症诊治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62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评分及治疗后妊娠情况。结果:术后总妊娠率38.7%(24/62),宫内妊娠16例,异位妊娠8例。术中输卵管评分高者宫内妊娠率高于输卵管评分低者,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术中输卵管评分良好的患者术后妊娠率较高,对评分不佳者建议及时采取辅助生育技术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与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的疗效。方法对64例有生育要求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性手术(腹腔镜组)与单纯应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成功率、血β—HCG下降至正常时间、妊娠包块消失时间、治疗后3~6个月输卵管再通率和治疗后2年内宫内妊娠成功率。结果腹腔镜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腹腔镜组血β-HCG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妊娠包块吸收的时间明显短于药物治疗组(P〈0.01)。治疗后3—6个月腹腔镜组的输卵管再通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治疗2年内腹腔镜组的再次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综合了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的优势,可作为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异位妊娠患者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输卵管切除术2种手术方式治疗单侧输卵管积水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78例单侧输卵管积水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A组40例和B组38例,A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B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A组(P〈0.05),且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经周期时血清FSH、E2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个月经周期时血清FSH、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宫内妊娠率、自然宫内妊娠率和辅助生殖技术下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近端阻断远端造口术和输卯管切除术对单侧输卵管积水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均无显著影响,均可有效改善患者妊娠结局。但输卵管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联合中西药抗炎治疗盆腔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盆腔炎性不孕患者分三组,A组79例手术+中西药抗炎治疗,B组64例手术+输卵管通液治疗,C组43例单纯手术治疗,治疗后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自然妊娠率、IVF-ET妊娠率及宫内妊娠率比较,A组高于C组,中度PID患者中A组也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PID患者中仅A组有5例妊娠。A组自然流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术后辅助中西药抗炎治疗可显著改善盆腔炎性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患者腹腔镜与开腹两种保守手术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00例,其中腹腔镜组200例,开腹组200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于术后第3个月经周期后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术了解两组异位妊娠输卵管的复通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43.91±15.56)min,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69.28±18.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平均出血量(40.28±10.26)ml,开腹组平均出血量(70.69±18.4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保留输卵管通畅率腹腔镜组90%,开腹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确切,更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保守性手术治疗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有生育要求的330例患者,追踪生育结局18~72个月。据生育结局分为重复性异位妊娠组与非异位妊娠组,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13项临床变量与生育结局间的关系,探讨引起保守治疗术后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运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次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结果】①70/330(21.2%)患者重复发生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的43/249例(17.3%),经开腹手术的27/81例(33.3%)。②影响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不孕史(OR=0.359)、盆腔炎史(OR=0.347)、异位妊娠史(OR=0.152)、输卵管手术史(OR=0.410)、输卵管粘连(OR=0.187)、输卵管伞端闭锁(OR=0.333)、开腹手术(OR=0.424)。P值均〈0.05。尚未发现年龄、阑尾炎史、流产次数、输卵管妊娠部位、破裂与否、盆腔积血量对重复性异位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影响。③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0.05,表示两次异位妊娠部位无相关性。【结论】①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受盆腔整体环境及患者特点影响,并不倾向于发生在原输卵管妊娠侧。②积极防治盆腔病变、治疗不孕症、选择腹腔镜手术是预防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重复异位妊娠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保守性手术治疗确诊为输卵管妊娠的有生育要求的330例患者,追踪生育结局18~72个月。据生育结局分为重复性异位妊娠组与非异位妊娠组,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13项临床变量与生育结局间的关系,探讨引起保守治疗术后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运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两次异位妊娠发生部位的相关性。【结果】①70/330(21.2%)患者重复发生异位妊娠,经腹腔镜手术的43/249例(17.3%),经开腹手术的27/81例(33.3%)。②影响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有:不孕史(OR=0.359)、盆腔炎史(OR=0.347)、异位妊娠史(OR=0.152)、输卵管手术史(OR=0.410)、输卵管粘连(OR=0.187)、输卵管伞端闭锁(OR=0.333)、开腹手术(OR=0.424)。P值均〈0.05。尚未发现年龄、阑尾炎史、流产次数、输卵管妊娠部位、破裂与否、盆腔积血量对重复性异位妊娠结局有显著性影响。③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0.05,表示两次异位妊娠部位无相关性。【结论】①重复性异位妊娠的发生受盆腔整体环境及患者特点影响,并不倾向于发生在原输卵管妊娠侧。②积极防治盆腔病变、治疗不孕症、选择腹腔镜手术是预防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付东辉 《微创医学》2014,(5):585-58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腹腔镜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输卵管再通率(84%)明显高于对照组(62%)(P0.05);观察组妊娠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18.0%)(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具有疗效显著、输卵管再通率高、术后妊娠率高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输卵管妊娠患者术后行宫腔镜治疗的妊娠结局(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方法选择在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有输卵管妊娠手术史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输卵管妊娠术后1~6个月行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50例为治疗组,未行宫腔镜治疗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术后宫内妊娠、再次异位妊娠、不孕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宫内妊娠率治疗组为52.0%,对照组为29.2%,两组宫内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P〈0.05);再次异位妊娠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25.0%,两组再次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术后,通过宫腔镜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可提高宫内妊娠率,减少再次异位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3种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年龄〈35岁,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再予MTX 20mg输卵管局部注射(腹腔镜联合药物组,G1);69例行单纯腹腔镜下输卵管取胚术(腹腔镜组,G2);77例行药物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药物组.G3)。观察3组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情况及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比较3组2年内宫内妊娠、重复异位妊娠、继发不孕情况以及宫内妊娠后早期流产发生率。结果3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高为G3组(28.9%),G2组次之(8.7%),G1组无1例发生,但两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后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提示两手术组通畅率明显高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1、G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随访2年3组的宫内妊娠率、重复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手术组的宫内妊娠率高于G3组,重复异位妊娠率及继发不孕率低于G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内妊娠后的自然流产率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下保留输卵管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式,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对术后生育能力的保护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我院在2011年2月~2012年8月期间共收治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给予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在官腔镜下进行插管通液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总结实验组患者输卵管病变情况与妊娠的相关性等。结果实验组输卵管的复通率(87.1%)、妊娠率(5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复通率(5933%)、妊娠率(2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显著低于对照组(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卵管的粘连程度越重,其术后的妊娠率就越低,组间相比,正常的宫内妊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官腔镜与腹腔镜联合疗法可有效地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妊娠率,尤其是轻、中度粘连患者,并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血管介入治疗疗效和术后生育状况,为有生育要求选择微创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在惠阳人民医院诊断输卵管妊娠,有生育要求患者68例采用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腹腔镜组),58例采用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治疗(血管介入组),观察其疗效和术后输卵管通畅程度,再次妊娠时间,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再发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成功率100%,血管介入组成功率89.7%。腹腔镜组无论双侧输卵管再通率、手术侧输卵管通畅率、对侧输卵管通畅率均较血管介入组高(P〈0.05);随访0.5~3年,腹腔镜组和血管介入组受孕平均时间(356.76±121.68)d、(437.88±142.75)dL,再次宫内妊娠率分别为(63.2%、46.5%),再次异位妊娠率(14.7%、22.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和血管介入均为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腹腔镜手术成功率高,血管介入有一定的适应证,对于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是首选。重复同侧输卵管妊娠者,不建议行保守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程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腹腔镜下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后获得的自然妊娠率,探讨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0月因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行腹腔镜手术245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比较输卵管不同梗阻程度患者术后获得自然妊娠的宫内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结果245例输卵管远端梗阻性不孕患者经腹腔镜行保留输卵管功能手术,术后自然妊娠,宫内妊娠率为26.5%(65/245),异位妊娠率4.1%(10/245)。不同的输卵管梗阻程度术后宫内妊娠率分别为:轻度40.9%(18/44)、中度31.1%(38/122)、重度11.4%(9/79)。轻度与中度输卵管梗阻术后宫内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较轻中度病变者宫内妊娠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输卯管远端梗阻的有效方法。轻、中度输卵管远端梗阻,首选腹腔镜下粘连分解,重建输卵管伞,争取自主妊娠;重度输卵管远端梗阻建议行输卵管结扎或切除术,采用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官腔腹腔镜联合应用在不孕症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1年收治的82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宫腔腹腔镜联合诊断和治疗。结果:宫腔腹腔镜联合诊断发现本组82例不孕症患者中慢性盆腔炎3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多囊卵巢12例,卵巢囊肿6例,宫腔粘连4例。经宫腔腹腔镜联合治疗后,输卵管通畅48例(58.5%),通而不畅19例(23.2%),不通15例(18.3%)。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发现术后妊娠43例,妊娠率为52.4%。结论:宫腔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不孕症,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妊娠率较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不孕症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汤美玲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8):842-843,846
目的: 探讨宫腔镜腹腔镜手术在不孕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为48例不孕症患者行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其病因做出诊断,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结果: 47例检出异常,异常检出率为97.92%,其中输卵管阻塞、积水及因盆腔粘连致输卵管扭曲、不全闭锁31例,余依次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3例、子宫内膜息肉2例、纵隔子宫1例、宫腔粘连1例、卵巢良性肿瘤1例。未发生因联合手术而引起的并发症。术后3年内妊娠率为48.5%。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诊治不孕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效果及输卵管盆腔病变程度对不孕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92例输卵管不孕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进行插管通液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输卵管再通情况及再阻塞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下腹持续性疼痛例数及妊娠率。分析输卵管病变程度与妊娠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阻塞再通率(89.41%)明显高于对照组(7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再阻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持续性下腹疼痛,观察组1例(2.13%)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均未见子宫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2年妊娠率(53.19%)明显高于对照组(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2例输卵管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输卵管病变程度越重,术后妊娠率越低(P〈0.05);两组中轻度粘连患者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的复通率及患者术后妊娠率,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