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百令胶囊组和福辛普利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结果: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水平可能是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芦晓磊  王卫星 《西部医学》2012,24(11):2099-2101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切除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2例经手术切除及病理证实的老年HCC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服用复方斑蝥胶囊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术后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于第二天开始服用复方斑蝥胶囊,1次3粒,每日2次,连续应用1个月;B组20例,患者术后仅行常规处理;另设C组20例为正常人群作对照。分别于术前3天及术后10、30天抽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的CD3+、CD4+、CD8+、T细胞、NK细胞以及CD4+/CD8+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A、B两组患者术前CD3+、T细胞及NK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0天,A、B两组患者CD3+、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O.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患者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P〈0.05)。A、B两组比较,术后10天A组患者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术后30天,A组患者CD3+、CD4+、CD8+、T细胞以及NK细胞水平明显高于B组(P〈O.05)。结论老年HCC患者手术前后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复方斑蝥胶囊有利于提高老年HCC患者术后的T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T细胞凋亡以及T细胞亚群极化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CT检查患者骶髂关节并分为I、Ⅱ和Ⅲ级。尼龙棉枉法分离患者外周血T细胞,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30CF、CD4+CD30-T、CD8+CD30Cr、CD8+CD30_1r细胞百分率。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Ⅰ和Ⅱ级患者外周血CD4CF细胞和CD4+T/CD8CF比值均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AS患者外周血CD4+CD30+T无明显变化;而CD8+CD30CF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级患者CD4+CD30-/CD4+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Ⅰ、Ⅱ和Ⅲ级患者CD8*CD30-/CD8+CD30+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结论AS患者外周血T细胞凋亡不足和T细胞亚群极化失衡与AS患者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与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有效后两者趋于正常(P〉0.05);而无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CD8^+CD28^+及CD8^+CD28^-表达异常,不同治疗效果表达不同,恶性淋巴瘤患者有免疫功能异常,治疗有效后免疫功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晚期肿瘤病人及正常成人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晚期肿瘤病人外周血中的CD3+T细胞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1),CD8+T细胞升高(P〈0.05),CD4+/CD8+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NK细胞升高(P〈0.05);临终病人CD3+T细胞、CD4+T细胞下降更明显(P〈0.01),NK细胞升高(P〈0.05);其中化疗结束3周后病人较未化疗病人,其CD3+T细胞升高(P〈0.05)、CD4+T细胞数,CD8+T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晚期肿瘤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能改善细胞免疫,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亚群表达对评估晚期病人及其化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补体、T细胞亚群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5例UC患者(UC组)和1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用血清免疫球蛋白分析仪经快速免疫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C4)水平。结果UC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C组CD4^+及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UC组CD4^+与CD8^+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UC组补体C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UC患者存在T细胞亚群和补体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人及慢性HBV感染者T细胞亚群特点,探讨宿主细胞免疫功能与慢性HBV感染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0名健康人及137例各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对照组与各型HBV感染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慢性HBV携带(CHBV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组到肝炎后肝硬化(PHBC)组,患者外周血CD3^+T、CD4^+T和CD8^+T绝对值呈逐渐下降趋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HBC组CD4^+T/CD8^+T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CHBVC组(尸〈0.05)。2.不同程度CHB组间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从CHB(轻度)组、CHB(重度)组到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UB)组,患者CD3^+F、CD4^+T、CD8^+T绝对值和CD4^+T/CD8^+T比值逐渐下降。CSHB组CD3^+T、CD4^+T和CD8^+T绝对值显著低于CHB(轻度)组(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机制复杂,不同的临床转归患者T细胞亚群状态不同。慢性HBV感染后,肝脏损害程度严重的患者T细胞亚群功能低下及紊乱程度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20例携带者、10例慢性乙型肝炎、5例慢性重症乙型肝炎患者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分析与HBV基因型的关系。结果(1)重型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2.52±0.94)%,较慢性乙型肝炎组的(5.2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慢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与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乙肝病毒携带者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8.51±2.82)%,与健康对照组的(8.51±2.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BV基因型C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为(6.42±2.36)%,较HBV基因型B型组的(7.64±2.87)%稍为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能抑制T细胞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从而抑制乙型肝炎的发生;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与病情轻重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0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和柏例同期住院的非脓毒症患者(对照组)的外周血CD4^+T、CD8^+T细胞水平,并计算CD4^+T/CD8^+T细胞比值和APACHEⅡ评分。按疾病转归将60例脓毒症患者分成死亡组(n=22)和存活组(n=38),比较上述检测指标水平。结果脓毒症组的CD4^+T、CD4^+T/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CD4^+T、CD4^+T/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外周血CD4^+T(r=-0.474,P〈0.01)和CD4^+T/CD8^+T细胞比值(r=-0.425,P〈0.01)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HCV感染者在病程各阶段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丙型肝炎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并将其分为急性期组,慢性期组检测CD4^+CD25^+、CD4^+CD28^-T淋巴细胞。结果丙型肝炎患者CD4^+T细胞降低,CD8^+T细胞升高,CD4^+/CD8^+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CD4^+CD2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28^-T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慢性期组CD4^+CD25^+T细胞显著增高,而CD4^+CD28^-T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型肝炎患者CD4^+/CD8^+明显降低,机体免疫状态紊乱,在各病程阶段CD4^+CD25^+、CD4^+CD28^-T细胞比率明显变化,说明此淋巴细胞亚群与丙型肝炎的发病及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T细胞亚群、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V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宫颈癌组(4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的HPV分型和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及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结果HPV阳性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HPV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调节性T细胞(Treg)在HPV阳性与阴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宫颈癌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的百分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与CD4+CD25+Foxp3+Treg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613,P〈O.05)。结论宫颈癌患者免疫功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Treg细胞与宫颈癌患者HPV持续感染、肿瘤免疫逃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病儿急性期免疫细胞功能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免疫细胞功能变化及其意义。方法以53例HSP急性期病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有无尿检异常分为。肾炎(HSPN)组和非肾炎(NHSPN)组,以3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比值、CD4^+CD25^+细胞、NK细胞(CD16^+CD56^+)和B淋巴细胞(CD19^+)水平。结果HSPN组和NHSPN组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4^+/CD8’比值、CD4^+CD25^+细胞和NK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细胞和B淋巴细胞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F=6.80~46.40,q=2.81~4.25,P〈0.01、0.05),而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CD4^+CD25^+细胞水平与CD4^+细胞、CD4^+/CD8^+比值呈正相关(r=0.369、0.285,P〈0.01、0.05),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0.279,P〈0.05),而与CD8^+细胞和CD16^+CD56^+细胞无相关性(r=0.009、-0.104,P〉0.05)。结论HSP病儿急性期存在免疫细胞功能异常,T细胞亚群紊乱,CD4^+CD25^+T细胞和NK细胞数量降低,导致B细胞呈多克隆活化,在HSP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cell)在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的变化,探讨Treg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治大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收集30例健康人外周血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手术前7d和手术后14d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比例及T细胞亚群,将各检测结果结合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术后比例以及对照组(P〈0.05)。术前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P〈0.05)。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在不同淋巴结转移情况和TNM分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大肠癌患者手术后Treg细胞比例较术前下降,且下降程度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分化程度、病理分型以及手术方式无相关性。【结论】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提示它可能是肿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削弱的机制之一,Treg细胞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增殖及功能,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有效调控该类细胞的数量可能有助于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Treg细胞与肿瘤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Treg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检测疾病进展的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活性,以正常人作对照分析。结果:大肠患者外周血CD3+、CD4+、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5),而CD8+细胞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的改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CD3+、CD4+及NK细胞数量CD4+/CD8+细胞比值越低,CD8+细胞水平越高(P〈0.05)。结论: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免疫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GP)辅助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对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对照组、常规组、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比率。结果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6.15±1.21)%,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为(12.30±1.78)%。活动期SLE患者与健康对照组CD4+CD25+T细胞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3,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0,P<0.05);TGP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6.68,P<0.05)。常规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9.34±1.37)%,TGP组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为(11.49±1.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率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SLE患者经过TGP辅助治疗后CD4+CD25+T细胞表达率显著提高。TGP治疗可能作用于CD4+CD25+T细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强化他汀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4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并行PCI术的UA患者180例分为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常规治疗组,每组60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各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CD8+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均可降低CD4+T细胞比例,升高CD8+T细胞比例,同时升高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且服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P<0.05);高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在术后1个月、6个月外周血CD4+,CD8+细胞占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25+Treg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与同时间点常规负荷量他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通过调节U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平衡状态而降低UA的发病且强化他汀治疗后临床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慢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含量及CD4+/CD8+比值的调节作用。[方法]收集慢性肝衰竭患者3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治疗组16例,同时纳入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观察治疗第0、2、4周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第0周外周CD3+、CD4+、CD8+T百分比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健康体检患者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外周CD8+细胞百分比,在治疗第2周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T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对外周血CD3+、CD4+、CD8+T细胞含量具有调节作用,通过调节已失衡的机体免疫系统来发挥其拮抗肝衰竭的疗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Th1/Th2免疫变化。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2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ELISA法检测以上儿童血清IFN-γ(ng/L)、IL-4(ng/L)。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CD4^+百分率略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略低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8^+比值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哮喘组CD4^+百分率高于对照组,CD8^+百分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哮喘组与对照组IFN-γ、IL-4、IFN-γ/IL-4水平变化差异显著(P〈0.05)。哮喘组IL-4水平略高于毛细支气管炎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IFN-γ水平低于哮喘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均存在细胞免疫失调,以Th2型细胞占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和肝组织多项病情相关指标的差异情况。方法 采集49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2例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离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CD8+T和CD4+CD25+T细胞的水平,并对部分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理分期进行比较。所有病例均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血清标记物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同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 慢性HBeAg阳性乙型肝炎组外周血CD8+T和CD4+CD25+T细胞占总T细胞的平均比率均高于HBeAg阴性组患者,但差异无显著性。而慢性HBeAg阳性组外周血CD4+CD25high 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P〈0.05)。HBeAg阳性组患者血清HBV病毒载量的平均水平与HBeAg阴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HBeAg阳性组患者肝脏的病理炎症程度要低于HBeAg阴性组(P〈0.05)。结论 慢性HBeAg阳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能由于HBeAg的长期刺激而诱导了机体的免疫耐受,进而引起HBV的长期慢性感染状态,影响治疗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胸心外科收治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胸腔镜组(V组,30例)和传统开胸组(T组,30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细胞免疫功能等指标。结果:(1)V组肿瘤大小、术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或小于T组(P〈0.05);(2)术前两组CD4+、CD8+、CD4+/CD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V组仅CD4+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4)术后1周T组CD4+、CD8+、CD4+/CD8+均较v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更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