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现状,探讨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的相关性,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山东省某医学院校507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1)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总分为80.77±4.30,元认知能力偏低;(2)高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低年级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3)统招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高职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4)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大于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本科护生元认知能力,有统计学意义(P〈0.05);(5)本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元认知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r=0.689,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元认知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导师制结合反思性教学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9年3月至10月在重症医学科实习的21名护士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7月实习的21名护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研究组采取导师制结合反思性教学。对比两组带教前后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带教前后职业自我效能感及带教前后临床综合能力。采用SPSS 26.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等级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带教后两组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等级分布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成绩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前两组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工作职责和教育要求评分以及临床综合能力(观察病情能力、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应急能力、专业知识、准确执行医嘱能力、与医生配合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带教后两组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升高(P<0.05),研究组带教后实习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医学科实习护生带教中采用导师制结合反思性教学,可提高实习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提升教学效果,并可提高实习护生临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护生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方法  (1)选取2018年于血液净化中心实习护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移动平台为依托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017年于云南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2组护生分别在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和自主学习能力、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测评。  结果  2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试比较显示,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 < 0.01);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4个维度测评,20个条目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组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2个维度,22个条目比较显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基于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中心护生带教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效能。依托移动平台助力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弥补了教学医院带教模式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互关系,为今后护理教育改革、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及护生专业认同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 for baccalaureate nursing students,QBNS)对中医院校40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性。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81±5.27)分,在年级及录取方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本科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专业情感及专业技能均呈正相关(r=0.11~0.50, P<0.05)。结论护理院校在培养护生时,应重视其自尊和专业认同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实习护生管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为临床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对策。方法将2006~2007年临床护理实习的7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干预,促使护生通过他助,提高自知,依靠自助,达到自觉培养、维护及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结果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学习态度、总评等五个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劳动纪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可增强实习护生的的自我效能感,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自我效能提高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317护”平台教学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9-10月实习护生502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教学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39人和对照组263人。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取“317护”平台教学方法,比较2组护生实习结束后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带教满意度、职业自我效能感及病人对实习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时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病人对护生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观察组职业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运用“317护”平台教学方法能增强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高带教满意度,同时提升护生职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对增强护生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系80名本科实习护生,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和循证护理带教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护生的自我效能、学习兴趣、理论考试、综合科研能力等各项培训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各项培训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经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循证护理带教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及自我效能感,增加其自信心以及对学习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护理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的差异,分析护生护理综合成绩与其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之间的相关性,探讨护生护理综合成绩的影响因素。方法选用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对476名护生进行测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护理综合成绩各分数段的护生在自我效能感和评判性思维上的差异;采用相关分析研究护理综合成绩与自我效能、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探讨护生护理综合成绩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综合成绩(专业实务、实践能力)各分数段的护生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存在差异(P < 0.01),且与护生的自我效能感、评判性思维能力均呈成正相关关系(P <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分析能力、学习行为效能感、开放思想、一般自我效能感、系统化能力纳入回归方程,对护生的护理综合成绩有积极预测作用。结论在护理职业教育中,应从发挥护生自主学习和管理、加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角度出发,提高护生护理综合成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专科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关系,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山东医专2012、2013级护生545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的现状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专科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不高(24.33±5.23),支持性沟通能力的总分评定等级为良(68.49±11.69),其中支持性沟通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负面反馈和辅导与咨询;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成显著正相关(r=0.57,P〈0.001)。结论专科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支持性沟通能力有待于提高,教学过程中应提供锻炼机会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护理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带教的需求。方法:根据护生存在问题及带教老师存在问题,精选带教老师,由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担任带教工作,不按护士人数平均一人带一个,确保教学质量。结果:带教老师善于积累和总结临床护理经验,强化业务学习,不断更新带教观念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结论: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操作考核的合格率明显提高,医疗护理安全意识增强。为提高整体护理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赵莉  沈军  谭敏  雷蓉 《中国医药导报》2012,(31):143-145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并探讨其对策,为护理本科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梁宇颂等编制的《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得分为(3.228±0.439)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维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录取志愿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源地、性别、年级的护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待进一步提高,可采取多种针对性措施提高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从而提高其学业成就。  相似文献   

12.
陈娜  陈永侠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98-140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及自我效能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问卷与护生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对233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28±0.29)分,自我效能总分为(2.45±0.53)分。实习护生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总分、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均呈正相关关系(P < 0.05~P < 0.01)。结论实习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总体较好,自我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带教过程中应注意提高实习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帮助其更好地提升临床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见习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健康问卷GHQ-20、觉察压力量表(P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新乡医学院本科护生共255人进行调查。结果:见习后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较常模低;见习后护生效能感与觉察压力、自我肯定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难以识别自己、外向型思维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结论:临床见习是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初步接触,是护生重新审视护理学专业的过程,分析影响见习后护生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助于学校、家庭、见习医院三个方面来采取相应的正确的办法控制护生的不良情绪,为护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实习方式。方法:将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优化实习流程,带教过程中引入“问题”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调查带教教师对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临床教学方法优于传统临床教学法,前者更能激发护生的实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促进带教老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床分管责任制(管床责任制)在儿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依次入科的123名大专及本科护理实习生实行“管床责任制”的带教模式,即给学生安排与教师相应的责任床位,在工作中和带教老师一起为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结果]护生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为92.38+3.15分,患者对护生满意度及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分别为98.4%和94.3%。[结论]实行“管床责任制”护理带教模式,不仅能提高儿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还能提高护生适应现代临床护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阳文彬  谢芳 《华夏医学》2006,19(6):1265-1266
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护生必须经过临床实习,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培训。通过实习让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将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同临床实践相结合,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为培养学生实际护理工作能力及提高自我素质、掌握急诊专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独到的急救意识和观察能力,我科采取了“四步教学法”,用较短时间让护生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单纯带教老师制”教学组选择2003年7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急诊科实习的护生40人,其中中专30人,大专10人。由带教老师全程负责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管理问题。方法:以问卷星方式对护理本科生实习目标、师生相互期望和带教中的问题及困难进行双向调查。结果:带教老师最关注的是护生的实习态度和沟通能力;护生对老师的期望是通情理、有耐心、有责任心,其次是较强的专业知识;带教老师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学生的实习态度问题。结论:(1)院校之间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目标沟通较少,是影响护生实习态度的主要因素。(2)临床带教老师对老师角色认知不足,激励管理欠缺是影响教学态度的主要因素。(3)加强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管理,尤其是临床老师角色的强化和带教模式的改变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急诊科实习护生进行自我效能干预的效果。方法将在急诊科实习的护理专业本科生76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8名和对照组38名,对实验组进行自我效能理论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行为的干预。结果实验组护生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技术、护理基础操作技能、沟通能力、学习态度、总评等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劳动纪律情况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在急诊科实习护生的认知行为干预,可增强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急救技术和急救知识。提高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专业承诺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为提高本科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在某三甲医院实习的325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调查量表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在其实习结束时进行调查和评价。采用SPSS 19.0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总分为(51.46±7.64)分、专业承诺总分为(88.11±5.02)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74.20±7.95)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能力与专业承诺、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后两者对临床能力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中专业承诺作为重要因素作用最强。结论 临床实习教学应注重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及学业自我效能感,促进临床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作式学习对培养护理本科生(以下简称护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为护理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校2009级护理学专业学生6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实验组利用课余时间以"第二课堂"为载体进行学习,采用合作式学习[方法];对照组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自编问卷、自我效能量表以及期末考核成绩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问卷显示,护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有所提高,实验组的自我效能和期末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合作式学习能激发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以满足护理临床实践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