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跟部承重时疼痛称跟痛症 ,笔者以往单纯使用活血化瘀药治疗 ,收效甚微 ,近 5年来运用中药内服外洗法共治疗跟痛症患者 52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2例中 ,男性 2 4例 ,女性 2 8例 ;最大年龄 73岁 ,最小 45岁 ;右侧 3 1例 ,左侧 1 8例 ,双侧 3例。诊断为跟骨骨刺者 3 8例 ,跟骨结节滑囊炎 1 3例 ,类风湿性跟骨炎 1例。足跟跖面偏内侧压痛 3 2例 ,足跟跖面正中压痛 1 2例 ,足跟侧面压痛 8例 ,足跟肿胀 2 0例。2 治疗方法2 .1 内服方药 :加味四妙散 :苍术、黄柏、川牛膝、土茯苓、赤小豆、车前子、白扁豆、黄芪、…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1999年至今,采用中药薰洗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跟痛症多发于 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为临床常见病。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洗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5例共 1 2 5个足跟 ,左侧 33例 ,右侧 32例 ,双足 30例。男 45例 ,女 5 0例 ;年龄 37~ 68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年以内者 5 4例 ,1~ 2年者 31例 ,2年以上者 1 0例。全部患者均进行 X线检查 ,87例有不同程度骨刺形成。治疗方法内服方 :熟地 2 0 g,菟丝子 1 0 g,当归 1 5 g,骨碎补 30 g,川牛膝 30 g,续断 1 5 g,杜仲 1 5 g,五加皮1 0 g,千年健 1 0 g。外洗方 :川乌 40 g,草乌 40 g,威灵仙 30 g,…  相似文献   

4.
贺灵慧 《中医正骨》2008,20(8):20-20
跟痛症是指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2000—2007年,作者辨证运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跟痛症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笔者用自拟补肾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较完整的16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8例中,男56例,女112例;年龄35~87岁;病程1个月~8年;单足跟痛98例,左足44例,右足54例,双足跟痛70例。拍片有明显骨刺的117例(176足)。 2 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魏利民 《四川中医》2001,19(6):31-31
106例跟痛症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总有效率达86.8%。中药熏洗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活血通络的作用,是治疗跟痛症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药熏洗治疗跟痛症30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9年至今,采用中药薰洗疗法治疗跟痛症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1岁,平均45.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20天,平均7个月。病因分型:足跟脂肪垫炎18例,跖筋膜炎4例,跟骨骨刺8例。临床表现跟骨跖面疼痛,肿胀有压痛,有时可能触及跟下滑囊,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跟下足心痛,足底有胀裂感,压痛点局限于跟骨大结节的跖筋膜、肌肉附着部特别是其内侧。2治疗方法中药薰洗方组成:伸筋草20g,桃仁12g,红花6g,当归10g,川芎12g,赤芍10g,丹参18g,制川乌9g,制草乌9g,细辛…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跟痛症的治疗经验。方法:介绍中药薰洗加叩击法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此法治疗有效率达98.7%,结论:此法效验而廉便,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跟病症是站立工作者、运动员及老年人的常见病,重者足跟不敢着地、跛行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及体型肥胖者。它包括跟下脂肪垫炎、跖腱膜炎、跟骨下滑膜囊炎、跟骨骨刺等疾患,多由跖筋膜慢性损伤炎症、退变等引起,是骨科常见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肥胖症人数增多,跟病症也逐渐增多并日趋年轻化。西医治疗一般采用封闭、手术疗法等,但疗效不是很确切,易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0.
推拿配合跟痛薰洗汤治疗跟痛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双称足跟痛 ,多由慢性劳损外伤、受寒退变等原因引起的双足或单足跟疼痛。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临床上分为跟下痛、跟后痛、跟骨痛三类型 ,对于跟下痛和跟后痛 ,笔者采用推拿配合跟痛薰洗汤治疗 5 6例作为观察组 ,取得满意疗效 ,并设单纯推拿治疗 30例作为对照组 ,现报告  相似文献   

11.
手法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跟痛症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即足跟底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属祖国医学之“足跟痛”、“脚根颓”等范畴。笔者自1987年5月,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洗治疗本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56例,女性64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0岁;右侧跟痛48例,左侧足跟痛72例;X线摄片有跟骨骨刺者79  相似文献   

12.
梁国强 《江西中医药》2005,36(12):29-29
从1995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洗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足跟痛1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跟部疼痛症侯群。按部位可把跟部疼痛分为跟跖侧疼痛和跟后部疼痛。前者常由于跖腱膜炎、跖腱膜断裂、跟脂肪垫炎、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跟骨骨刺、跟骨骨膜炎、跟骨骨折等引起。后者则常由  相似文献   

14.
笔者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跟痛证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以来自门诊,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8岁;双侧疼痛者13人,单侧疼痛者23人;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8a.  相似文献   

15.
跟痛症是由一系列疾病导致的足跟部疼痛症侯群。按部位可把跟部疼痛分为跟跖侧疼痛和跟后部疼痛。前者常由于跖腱膜炎、跖腱膜断裂、跟脂肪垫炎、足底外侧神经第一枝卡压症、跟骨骨刺、跟骨骨膜炎、跟骨骨折等引起。  相似文献   

16.
于自山 《光明中医》2007,22(9):76-76
跟痛症为临床常见多发病,治疗方法颇多,疗效不一,复发率高,临床医生多感棘手,笔者自2004年以来,采用中药熏洗加棒击治疗跟痛症6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跟痛鞋垫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足跟痛症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40~68岁,平均56.6岁;病程3月至4年,平均1.5年;其中跟骨骨刺18例,跟骨下脂肪垫炎8例,跟骨滑囊炎6例。西医诊断标准:①35岁以上患者为多,或有跟部锐物顶压史,多无外伤史;②渐起跟部跖面行走痛;③足跟跖面压痛;④跟部跖侧皮肤红肿,皮温略高;⑤X线检查:有时见骨质脱钙、增生或骨刺。中医辨证属肾虚瘀阻,症见:跟部酸痛,履地加重或跟痛如刺,痛有定处,伴有腰膝酸软,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疗方法 跟痛鞋垫配治法:备头发若干洗净晾干,取川芎10…  相似文献   

18.
跟下痛是跟痛症的一种 ,包括跖腱起点筋膜炎、跟下滑囊炎 ,跟骨下脂肪炎。症状是站立或走路时跟骨下方疼痛 ,尤其在晨起或休息后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 ,走一段路程后疼痛反而减轻。我院自 1 998年以来采用中药薰洗方法治疗跟下痛 60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发病年龄在 3 0~ 60岁 ,男女比例约为 1∶2 ,病程最长 2年 ;最短 1个月 ,其中跖腱起点筋膜炎 ,跟下滑囊炎与跟骨下脂肪炎之比约为 2∶1∶3。X线片示跟骨结节处见骨刺生长或骨质未见异常。2 治疗方法  伸筋草、透骨草、木瓜各 2 0g,牛膝、秦艽各 1 5 g,麻黄…  相似文献   

19.
跟痛症主要是足跟承重时疼痛,目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妇女尤为多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薰洗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跟痛症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跟病症主要是足跟承重时疼痛,目前其原因尚未完全清楚。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妇女尤为多见。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药薰洗结合穴位敷贴治疗跟痛症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