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同期收治的65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28例为观察组.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37例为对照组.收集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内固定物失效率等.结果 两组在术后疼痛程度(P<0.01)、椎体高度及角度的丢失(P<0.05),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P<0.01)等差异显著.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联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满意,能提高术后即时稳定性,获得骨支撑,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椎体矫正高度及角度的丢失,减少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后是否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对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8例,其中A组椎弓根钉固定后未行经椎弓根植骨32例,B组行经椎弓根植骨46例,比较术前、术后、取出内固定后的影像学表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术后均获1~2年的随访,通过复查X线、MRI等检查,发现A组患者治疗效果不佳9例(28.15%),其中骨折不愈合2例,内固定取出后发生椎体高度丢失3例,取出内固定后发生顽固性腰痛9;B组患者均骨性愈合,取出内固定后无椎体高度丢失及顽固性腰痛的发生(P=0.00)。结论椎弓根钉固定后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与传统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手术相比,增加了伤椎的骨量,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的承重能力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术后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顽固性腰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膨胀型椎弓根钉(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7例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行后路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椎体前后缘高度改善情况、伤椎Cobb角、术前及术后视觉疼痛评分(VAS)、椎弓根螺钉稳定性及脊柱融合情况,术后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结果 27例患者术后随访18~31〔平均(24±2.7)个月〕,其中5例于术后18~24〔平均(21.5±2.2)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术;所有患者螺钉稳定性及骨融合良好;术后1 w伤椎前、后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末次随访时各项指标与术后1 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Beaujon-Lassale功能评分为(19.2±2.7)分。随访期间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等;1例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症状,予以局部理疗、药物治疗等对症治疗,术后1个月症状完全恢复。结论经后路EPS结合伤椎普通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在促进骨折愈合、改善疼痛及减少术后后凸畸形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选择老龄爆裂性胸腰骨折患者48例,随机分为A组:按照常规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B组将碳酸化羟基磷灰石水泥(CHC)作为填充材料植入伤椎行椎体成形术联合椎弓根内固定.观察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椎体前后缘高度、VAS评分、椎弓根钉棒系统的情况以及有无灌注物向椎管漏的情况.结果发现,A、B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B组椎体前后缘高度、VAS评分明显优于A组,术后随访A组3例内固定失败,B组无失败.认为椎弓根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比单纯应用椎弓根固定治疗老龄爆裂性胸腰骨折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齐志亭 《山东医药》2010,50(26):97-98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横突间或小关节间隙植骨、椎板间植骨,其中10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探查脊髓、椎管内骨块复位。术后对所有病例行胸腰椎正侧位X线检查,从X线侧位片判断螺钉与椎体骺板的成角、进针的位置与深度,观察伤椎椎体高度恢复情况以及有无后凸。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无内固定失败者,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明显改善,脊髓神经损伤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疗效良好,可早期恢复正常椎体序列,重建脊柱的稳定性,解除对脊髓及神经的压迫。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总结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比较治疗前后受伤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obb’s角矫正情况、椎管截面积改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伤椎前缘和后缘高度、椎管截面积均增加,Cobb’s角减小,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P均〈0.0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对46例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并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恢复及椎管截面积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6级,椎体高度平均恢复到正常高度的95%以上,无一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结论 早期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段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多节段脊柱骨折较为少见,为高能量损伤所致。随着椎弓根器械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椎弓根钉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公认为理想的脊柱后路固定方法,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2003年1月~2010年4月,我们采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多节段骨折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23例并与同期同类骨折17例做比较研究,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Cobb角的矫正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平均随访17.7个月,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56.6%,Cobb角由术前27.1°恢复到8.9°,无断钉及松动.对照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增加47.6%,Cobb角由术前32.1°恢复到14.4°,有5例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骨不连.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联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力学性能,减少内固定物折断、松动、椎体高度再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男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岁.术后对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内固定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手术效果的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11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胸腰段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但无论是跨伤椎的4钉2椎体固定还是6钉3椎体固定,均为双节段固定,术后易发生脊柱运动节段丢失及相邻节段退变。为尽量减少固定融合节段,2009年3月~2011年6月,我们对部分压缩爆裂型及屈曲牵张型胸腰椎骨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江平  王佳斌 《山东医药》2009,49(14):51-52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术前、术后1周和1a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后凸Cobb角,评估矫正角度丢失情况。结果31例中,2例失访,7例发生并发症,其中植入螺钉位置不当1例,螺钉折断或松动3例,脑脊液漏2例,腰背部疼痛1例,椎体矫正高度严重丢失5例。结论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常见并发症是植入螺钉位置不当、螺钉折断或松动、脑脊液漏、椎体矫正高度丢失等。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植骨,避免早期活动负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CVF)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发生率达30%[1],出现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治疗比较棘手,长期卧床并发症较多且骨质疏松会进一步加重,而开放性手术固定范围广、损伤大、椎弓根钉易松动、远期并发症多,如骨折不在相邻节段则手术更加困难.椎体后凸形成术(PKP)应用于OCVF疗效满意[2,3],但对于多节段OCVF的治疗明显有别于单节段.现将我院PKP治疗94例多节段OCVF治疗效果、治疗中问题和临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实时术中Orbic-3D导航引导下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手术特点及临床影像学效果.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对24例老年骨质疏松单节段胸腰椎压缩骨折采用实时术中Orbic-3D导航引导经皮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其中男9例,女15例,年龄67~ 81岁.分析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术后椎弓根钉位置、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手术节段高度和畸形矫正维持情况等.结果 手术切口长度(8.0±0.8)cm,手术时间(56.5±10.5)min,术中出血量(60.5±15.8)ml,无神经损伤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植入的96枚椎弓根钉术后CT复查均在椎弓根内,下地活动时间(2.1±0.5)d,平均随访时间14.5个月(6~24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及VAS评分术后与手术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0.0l),末次随访与术后6个月比较维持稳定(P>0.05).节段后凸Cobb角矫正度数术后至末次随访基本维持稳定(P>0.05).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95.8%.所有患者随访过程X线检查无内固定松动.结论 老年单节段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采用实时术中3D导航引导下经皮微创椎弓根钉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具有手术微创、安全性高、缩短术后下地活动时间、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矫正明显,并能有效维持、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等效果,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6年1月—2010年6月46例在我科确诊为胸腰椎骨折并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的患者,均采取经后路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治疗,观察胸腰椎骨折后脊柱畸形纠正及恢复的情况,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分级)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胸腰椎骨折并伴有脊髓损伤经后路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后,骨折的压缩椎体或爆裂骨折的椎体前后缘的高度术后恢复满意;术后Cobb角及侧凸均有显著改善;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后方入路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有效进行充分减压,完成确切的骨折椎体及相邻椎体的内固定,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序列,最大限度的创制神经功能恢复的条件,减少继发性脊髓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02~2010-11收治的51例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其中采用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33例(6钉组),跨伤椎双平面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8例(4钉组).所有患者术前、术后、随访均行X线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值和Cobb's角.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3.5个月.结果 三椎均顺利完成椎弓根螺钉植入,放置横连杆.螺钉位置及稳定性能良好,无切口感染,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s角恢复满意.术后随访1年,6钉组效果优于4钉组(P=0.002).结论 后路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可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对9例胸椎肿瘤患者行后路一期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同时行后路单纯植骨融合或椎间钛网支撑植骨,应用后路TSRH或Scofix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后7例脊髓功能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所有患者局部疼痛均消失,未出现脊椎滑脱,术后平均植骨融合时间为3个月.认为后方入路全脊椎切除治疗胸椎肿瘤,并通过椎体间钛网支撑或植骨及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后路减压重建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6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同时,切除一侧椎弓根,清理前柱骨折碎块,再用钛网重建椎体前中柱,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记录手术前后椎体高度、椎管内径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34个月,骨折椎椎体高度恢复接近正常;椎管内占位完全解除,内径恢复正常,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结论经后侧入路行椎管扩大减压、用钛网重建脊柱前中柱技术治疗腰椎爆裂骨折减压充分、内固定牢靠、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老年腰椎滑脱是临床中常见的引起腰腿痛的原因之一,常由椎弓峡部裂和退行性改变引起的.随着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植骨融合理念的不断加深,老年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方法也不断改善.我院自2004年9月~2007年9月采用椎体间植骨融合器(cage)、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关节镜辅助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例骨折后陈旧性胸腰段椎体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关节镜辅助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于后凸顶椎处进行椎体截骨,通过椎弓根固定系统加压固定。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的矫正率、疼痛VAS评分及神经功能的恢复。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后凸角平均为9°,平均矫正约27.8°;腰背部疼痛均有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恢复。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矫正胸腰段脊柱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