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 个男学生,在开学后的第一天下午,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他进屋以后,我注意到他不时环顾四周,手脚有些发抖。“咨询是保密的,对吗?”他担心地问道。“是的,这是心理咨询的原则,也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我回答道。 “老师,我希望您能替我保密。要不是这几天实在不行,我不会这  相似文献   

2.
苏广宏 《校园心理》2005,3(4):58-58
“你不会杀了我吧?”这是近期高校流行的一句调侃语。虽是一句笑话,但却反映了大家在讨论“马家爵事件”的同时也在关注着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关注着自己的安全问题。平时有矛盾的同学此时也变得友好起来,互相承认错误并极力处理好彼此的关系。据了解目前的大学寝室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融洽”起来。  相似文献   

3.
爱的宿命     
我6岁的时候,父亲死于一场车祸。母亲带着我从家乡小县城坐了两天汽车来到这座城市,而在这次旅程中我成了彻彻底底的孤儿,那辆汽车在一个拐弯处撞上了路旁的栏杆,我母亲是这场车祸中惟一的死难者。母亲死的时候很开心,我看到她微笑地看着天空,然后平静地闭上眼睛。她太爱爸爸了  相似文献   

4.
袁章平 《校园心理》2006,4(5):61-63
我知道许多年后我们的故事有了许许多多的版本。因为这一千多年以来,没有一天我不会不从荒芜孤寂的月亮上朝人间看去。  相似文献   

5.
恋曲     
这是一场婚庆舞会,我是新娘子邀请的客人。大概是多喝了几杯,我想我已经忘记了许多东西,所以才会踉跄地跨进舞池。但我发誓,我没醉,因为我清楚地记得自己踩到一个女孩,她看了我一眼,而我,还很礼貌地对她说:“对不起!我不会跳舞!”  相似文献   

6.
面对大量中学生的关于“恋爱”与“失恋”的来信,我也感到愕然甚至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一封封字迹幼稚、充满着激情和梦想的来信,这一封封用泪水和血写成的充满无奈、无助并试图从苦难的深渊中挣扎出来的信件,做为心理医生或是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人,都不会也不可能无动于衷。请读一读下面这封15岁初三男生的来信: 我自幼好学,品学兼优。初二时,一位美丽而漂亮的比我高一年级的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虽然素不相识,但我却渐渐地爱上了她。我接  相似文献   

7.
规则的力量     
我天天在那个始发站排队候车,常常看到个别家长领着孩子急匆匆赶来,也不排队,就插队上车,当然人们谁也不会计较,因为“扶老携幼”的意识早就种在大家心底。可是,时间长了,我倒发现另外一个“风景”:有一位老人领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天天在排队,那样中规中矩,任凭别人怎么插队,这祖孙俩就是痴心不改。  相似文献   

8.
每次打电话给家里,问母亲:“娘,想我吗?”母亲总是说:“不想,我则们(河北省曲周县常用方言,指经常的意思)说:你在南边好好的,我用不着操心”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她不知道孔子是谁,她常说的话是“我则们说”,这句话没有“孔子日”伟大,但是它指向的  相似文献   

9.
幽默与漫画     
《校园心理》2006,4(6):56-57
我容易么我一个男人结婚时向上帝发誓忠于自己的婚姻,可婚后不久他就出轨了。他惴惴不安好几天后发现也没什么报应,就淡忘了。直到一天,他坐船航行遇到了暴风,突然意识到这是上帝的惩罚,赶紧跪下祈祷,请求看在其他无辜的人份上饶恕他。这时,只听天空传来了一个低沉的声音:你以为这些年我闲着呢!凑齐这一船人我容易么我!不忠一位男子悲伤地对酒友说:“没想到我太太对我不忠,她告诉我昨晚她和她的妹妹在一起,可实际上,昨天晚上我是和她妹妹在一起的!”食人族非洲原始森林里,探险家跟当地的导游同行。探险家:“这儿安全吗,会不会有食人族?”导…  相似文献   

10.
“这是哪儿啊?”躺在病床上的小魏脸色苍白,稍微动了动肩膀,微弱地说道。“老公,你终于醒了,这是在医院啊!”妻子小王握着老公的手边哭边说。距离那场惨不忍睹的车祸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小魏也整整昏迷了一个星期,这也是小王人生中最漫长、最难熬的一个星期。  相似文献   

11.
这种过度控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控制别人。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我会经常听到有些女性来访者坦言:“我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有的时候,我就是要逼着他告诉我他是爱我的,逼着他承诺永远不会离开我。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能踏实下来……”可是这样“围追堵截”的结果只会让对方“随时都会有一种想要逃离的感觉”。  相似文献   

12.
老妈的生日     
那一天,7岁的小女儿问我:“爸爸。奶奶什么时候过生日啊?”我一愣,这我还真不记得了。是啊,母亲的生日是哪一天呢?在我的记忆里,小女儿的生日是1月12号。每一年的这一天,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从遥远的老家跑来。而我,即便是出差在外,在那一天也要想尽办法赶回来,陪着女儿。这是一个特殊的值得庆祝的日子。  相似文献   

13.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性格早已在童年定型,永远无法改变。但我的朋友爱德文医生宣称:不管什么年龄,只要他愿意,并鼓起勇气去做,他就能改变自己。为了证明这一点,他给我讲了关于约翰?彼得的故事。出身贫寒的彼得苦苦拼搏,好容易才让自己和弟弟加里都上了大学。凭着他的勇气,他在纽约开了一家广告代理店,积攒了一些钱。有一天,彼得来到波士顿,住进了一家旅馆。他永远也不会料到,就在这一天,三个电话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首先,他给弟弟家拨了电话,邀请弟媳安妮和加里一道来和他共进晚餐。“不,谢谢啦。”弟媳马上说,“加里今晚有商务洽谈,我也…  相似文献   

14.
选择快乐     
有一次,我的心情很不好,当着孩子的面说了许多愤怒、发泄的话,儿子听了吃惊地问我:“爸爸发脾气了?”我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愧疚地告诉儿子:“爸爸以后不会这样了。”儿子马上高兴地拍起了手笑着说:“爸爸选择了快乐!”从此以后,每当面对种种不如意、坎坷与曲折时,我总是会想起儿子的话,我可以选择快乐。  相似文献   

15.
一定会结果     
姜静怡 《校园心理》2007,5(10):43-43
故事说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好吃懒做,借钱不还,还总是赌博,所以,周围没人再借给他钱。某日一位远房亲戚家把钱借给了他,亲戚说曾有人告诉她说他不会还钱,“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也许他们对你有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天晚饭后与邻居王老师一起散步,边走边聊中自然谈到了今年评职称的事,这可触到了王老师的痛处,一下子来了火气,“哼,提起这事来我就有气,这算什么评职称啊,简直是比谁的关系硬!论学历、文章和教学,我哪点比别人差?可就是评不上,就因咱心眼实在,不会也不愿跟人拉关系。唉,人的良心都喂了狗了”。“这且不说,自从评职称之事过后,身体也老跟我过不去,没有一天好受的时候,经常腹痛、腹泻、腹胀,往往在吃过饭后,就引起腹痛,接着是有种想解大便的感觉,大便以后,腹痛便明显减轻,有时放个屁后,腹痛、  相似文献   

17.
我的父亲是一个老“民师”。我总想,“民师”这个概念在不久之后,就永远没人知道了,因为“民师”在“文革”后对教育上的贡献将不会被记入中国的教育史册。我常为父亲感到悲哀,可父亲却固执地为这个“民师”劳碌着、幸福着。  相似文献   

18.
我在班里有个好朋友,我们从入学刚开始就认识了、我很用心地待她,只希望两人能一直保持这份友睛、我会早起为她买好饭,帮她做值日、打热水,会在两人有小争执时主动道歉,不管是否是自己的错……我如此用心地对待她,可最近,好朋友又跟班上另外一个女孩儿走得很近,关系也比较密切了,我说自己不希望我和她之间还会出现另外一个人,但她却说这不会影响我俩的友情,争执到最后我们两人不欢而散、我满以为这次她会主动来找我和谈,却没想到一天过去了,她丝毫没有道歉的意思我觉得累了,不再相信友情了,我想离开这个让人伤心的校园.”16岁的小蕾在我面前哭得很伤心,她觉得自己一再受到好朋友的冷落与伤害,都不想上学了。  相似文献   

19.
晚景宜人     
古人云: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我退休了,好不快哉!回首眺望,身后抛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生命弧线,但我没感到有什么失落或遗憾。我的生命之舟已穿越过“左”倾时期苦难的青年时代;告别了负有养家糊口育后人之责的沉重的中年时代;走上了无后顾之忧不断拼搏进取的壮年时代。我毕生梦寐以求的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相似文献   

20.
邻居之美     
楼下新搬来一户邻居,和我家只隔一层楼板。夜晚,我铺开稿纸,准备写一篇短文,可楼下传来刺耳的“锯木”声,把我的思路也锯得七零八碎。我只好收起稿纸,准备第二天再写。不料,第二天晚上,我的稿纸一铺开,楼下的“锯木”声又响起来了。又不是木工场,这家人怎么有那么多木头要锯?我决定下去看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