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乳腺癌术后放、化疗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 ,但术后的放疗、化疗也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治疗方法。本组病例收集我院 1996年 10月— 1998年 12月收治的 4 2例乳腺癌患者 ,所有患者术后均行放疗、化疗综合治疗。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4 2例 ,均为女性。年龄 2 1岁~ 72岁。 TNM分期 : 期 3例 , A 期11例 , B期 15例 , A 期 13例。病理类型 :浸润性导管癌 2 4例 ,腺癌 8例 ,乳头状癌、浸润性小叶癌、硬癌、黏液腺癌各2例 ,髓样癌、炎症性腺癌各 1例。1.2 治疗方法1.2 .1 手术方式 :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34例 ,单纯乳腺…  相似文献   

2.
吡柔比星 (piravubicin,THP)是一种半合成的抗肿瘤抗生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多种肿瘤有明显疗效 [1 ]。我科于 1999年 8月 - 2 0 0 2年 8月 ,采用以THP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 2 8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共 2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6岁~ 6 0岁 ,平均年龄 5 2岁 ,均为术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有脑转移或大量恶性胸腔积液者不予入组 ;KPS评分在 70分以上 ,预计生存期3月以上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11例 ,单纯癌 4例 ,髓样癌 7例 ,腺癌 6例 ;疗前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心电…  相似文献   

3.
吡柔比星 (THP)是一种广谱、高效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化学治疗中占主要地位。 THP的心肌毒性限制了其进一步提高剂量取得更高疗效。迄今尚没有一个理想的可以有效对抗 THP心肌毒性的药物。我们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方法防治 THP的心肌毒性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40例 ,均为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 ,并已行根治术为需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 ,均为女性 ,年龄 3 6岁~ 66岁 ,平均年龄 49岁。Karnofsky评分 70分以上。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2 8例 ,浸润性小叶癌 2例 ,髓样癌 8例 ,单纯癌 2例…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计数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乳腺癌的生长、侵袭与转移依赖于血管形成。我们用Ⅷ因子相关抗原对癌组织中新生血管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探讨微血管计数 (MVC)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材料 :收集 1986~ 1988年间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收治的女性乳腺癌 5 6例 ,年龄 2 9~ 72岁 (平均年龄 46 .2岁 )。手术方式为简化根治术或标准根治术。术前未经任何治疗 ,术后均行化疗 ,17例行术后放疗。术后病理均为侵袭性非特殊型癌。组织学分级 :1级 2 2例 ,2级 17例 ,3级 17例。临床病理分期 :Ⅰ期 8例 ,Ⅱ期 40例 ,Ⅲ期 8例。 5 6例无失访 ,最长随访…  相似文献   

5.
1975年至1987年1月我科收治男性60岁以上前列腺癌患者30例。接受放疗前本组30例已行睾丸切除,术后1~2个月内开始放疗。6例肿瘤根治术,4例术后3~8年复发,2例术后4周开始放疗。采用10MV—X线照射,D_r60~70Gy/6~8周。放疗结束时全部患者自觉症状得到缓解,指诊局部肿块消失者7例,变平  相似文献   

6.
吡柔比星联合CTX、5-Fu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柔比星 (pirarubicen,THP)是新一代半合成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 ,抗肿瘤谱广。为观察吡柔比星与其他抗肿瘤药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效果 ,自1998年以来 ,我们采用吡柔比星 (THP)合并 CTX、 5 - Fu(下面简称 CTF)与CMF方案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共 6 0例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 0例均为我院经手术、细胞学或病理诊断确诊的乳腺癌患者 ,均为女性患者。年龄 31岁~ 6 8岁 ,平均 4 9岁。其中原发性乳腺癌不能手术者 12例 ,术后转移复发者 4 8例。病理分型 :单纯癌 2 2例 ,浸润性导管癌 16例 ,髓样癌 10例 ,乳头状癌 4…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大 ,术后患者胸部出现畸形 ,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或水肿 ,以及癌症难治愈的观念 ,使患者生理、心理上承受较大的压力 ,往往出现抑郁、焦虑、悲观等精神症状。为了使患者从沉重的思想包袱中解脱出来 ,防止和减少并发症 ,保证术后顺利恢复 ,延长生存期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术后全方位的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科自 1995年 3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共 71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18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7 6岁 ,为Ⅰ、Ⅱ期及部分Ⅲ期乳腺癌。就诊时间 5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保守性区段切除术后放化疗与仿根治术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I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性(区段)乳房切除术28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第一天开始用CMF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3周开始根治性术后放疗。结果:28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36例仿根治术患者相比,二者在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区段切除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行根治性化疗与仿根治术,其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9.
吡柔比星(简称THP)是新一代半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由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我科近年来应用以THP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28例中晚期恶性肿瘤,现总结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8例住院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停止放疗或其他药物化疗1个月以上。Karnofsky评分>60分,并有可测量病灶,年龄37~76岁.中比任公FI为宜巾困地In例,女性18例;乳腺癌13例,恶性淋巴伯4例,肺癌8例,鼻咽癌1例,卵巢癌1例,胸膜间皮们1例。给书方法28例均为联合化疗,以THP与其它2~3种抗癌药物联合用药,THP用量每疗程50~70mg,每3~4周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Ⅰ期乳腺癌保守性区段切除术后放化疗与仿根治术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4例Ⅰ期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保守性(区段)乳房切除术28例,手术方式为乳腺象限切除术,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术后第一天开始用CMF方案化疗6周期,术后3周开始根治性术后放疗。结果:28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36例仿根治术患者相比,二者在生存率及局部复发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区段切除保留乳房的保守性手术后行根治性放化疗与仿根治术,其临床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1.
中晚期乳腺癌综合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科自1977年~1988年收治中晚期乳腺癌106例,并进行了综合治疗,现将疗效总结如下。材料及方法:全组均为女性,年龄26~77岁,中位年龄45岁。据UICCTNM分期,Ⅱ期60例,Ⅲ期43例,Ⅳ期3例。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浸润性癌102例,未分类4例。行乳腺癌根治术93例,全乳切除术5例,改良根治术2例,单纯肿瘤切除术1例,未作手术5例。手术 放疗46例,(T2期32例,T3a期14例。手术 化疗 放疗52例,(T226例,T3a26例)。放疗 化疗5例,(T3b2例,T43例)。手术 化疗3例,(T22例,T3a1例)。T2,T3a患者均先手术后行放加/或化疗,T3b及T4患者先行…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收治的 5 8例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5 8例均为女性 ,年龄在 2 6岁~ 80岁 ,平均年龄 46岁。首次手术前按 1988年 U ICC标准分期。临床分期 :0期 1例 , 期 4例 , 期 34例 , 期 19例。病理分类 :硬癌 4例 ,粘液腺癌 3例 ,单纯癌 18例 ,髓样癌 4例 ,浸润性导管癌 19例 ,腺癌 9例 ,误诊为良性病变 1例。首次术式 :根治术 (包括改良根治术 ) 4 2例 ,局部切除术 9例 ,全乳切除 7例。术后复发时间 :不足 0 .5 a5例 ,0 .5 a~ 1a 2 4例 ,1a~ 3 a 2 3例 ,3a~ 5 a5例 …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根治术后小面积皮肤缺损通常可采用全厚皮瓣游离植皮修补,而大面积(一般指>5cm)皮瓣缺损,采用期游离植皮常常难以成活。我院采用上腹推移皮瓣修补法一次性成功地修复5例乳腺癌术后大面积皮瓣缺损。1 临床资料5例为1997年1月-1999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期乳腺癌患者。年龄46岁~67岁。3例行术前放、化疗,2例仅行术前化疗。手术均采用横切口标准根治术,术后皮瓣缺损最宽处5cm~12cm,经上腹推移皮瓣修补,均获期伤口愈合,无一发生术后并发症。随访,2例2a,2例1a,1例0.5a,均未见局部复发。2 手术方法如图1所示,作横梭形切口“A”,行乳腺癌根…  相似文献   

14.
化疗是乳腺癌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但化疗后出现的剧烈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使患者难以适应、部分患者甚至因此自动放弃化疗,影响了治疗。近年来,我科重视对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监护,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本组80例均为我科1994年3月至1995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38岁,病理组织学检查腋窝淋巴结均有转移。80例患者均行CMF化疗方案。术后7~14天内开始,28天为一个疗程,第1、8天各用一次,共6个疗程。80例病人中,64例在第一疗程表现为较轻的食被减退,16例出现恶心、呕吐。第…  相似文献   

15.
进展期胃癌术后热灌注FAM方案腹腔化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FAM方案热灌注腹腔化疗 ,防止复发或肝转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994~ 1998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进展期胃癌64例 ,男性 52例 ,女性 12例 ;年龄 34~ 78岁 ,平均4 6.6岁。随机分为腹腔化疗组 32例 ,静脉化疗组32例 ,两组均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术。临床分期 :根据国际新TNM分期法 ,Ⅱ期 12例 ,Ⅲa期 12例 ,Ⅲb期 13例 ,Ⅳ期 2 7例。大体类型属BorrmannⅠ型者 6例 ,Ⅱ型者 18例 ,Ⅲ型者 2 8例 ,Ⅳ型者 12例。1 2 治疗方法腹腔化疗组于术后两周开始 ,患者取平卧位及常规消毒局部…  相似文献   

16.
我科于1988年至1995年对15例Ⅲ期乳腺癌,采用患者上腹部中厚游离皮片植入修复手术后残留创面。1资料与方法1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里~65岁,中位年龄48岁。左侧9例,右侧6例。肿瘤直径>10cm2例,5~10cm8例,5cm以下但合并局部癌性溃疡或卫星结节5例。根治术4例,改良根治术8例,单纯乳房切除十姑息性腹淋巴结清扫3例。术后病理诊断:单纯癌6例,浸润性导管瘤8例,抽样痛1例。根据肿瘤大小,有无溃疡,卫星结节情况,决定手术切陈皮肤范围,测算残留创面,后在上腹部标出切取游离皮片范围,分别用龙胆紫标记碘叮固定。手术采用高位硬股外…  相似文献   

17.
对我院 1988年 5月~ 1995年 5月放射治疗 10 2例无远处转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探讨放射治疗的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女性 10 0例 ,男性 2例 ;年龄为 2 8~ 72岁 ,中位年龄 48岁 ;初治时临床分期 (1987年UICC分期法 )为 :Ⅰ期 4例、ⅡA~B期 44例、ⅢA~B期 5 4例 ;病理类型 :单纯癌 42例 ,浸润性导管癌 48例 ,髓样癌 10例 ,大汗腺样癌 2例 ;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情况 :除 2 5例行改良根治术外 ,其余均行根治术 ,其中有 2 8例患者曾行术后放疗。复发时间在术后 1月~ 6年不等 ,中位时间为 2 7 5个月 ;复发…  相似文献   

18.
吡柔比星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毒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5月开始,我院及重庆肿瘤医院对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分别行CAF及CTF手术化疗,并对化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2年随访情况进行汇总,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1995年5月至2002年6月我院及重庆市肿瘤医院收治乳腺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CTF方案100例,CAF方案80例。年龄35~64岁。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均有腋窝淋巴结转移,于术后2周行辅助化疗,所有患者均无化疗禁忌,每例患者的化疗不良反应观察指标都取得了第一周期的检查结果,化疗结束后随访至术后2年。2.治疗方案:CTF方案:CTX 500 mg/m2,iv,第1、8天;…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 1998年 12月— 2 0 0 2年 8月 ,应用 NVB+PDD方案治疗化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 38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 ,经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年龄 2 3岁~ 72岁 ,中位年龄 39岁。其中单纯癌 12例 ,浸润性导管癌 18例 ,其他8例。既往均进行过 2周期~ 6周期的静脉化疗 ,其中 2周期~ 3周期 12例 ,4周期~ 6周期 2 2例 ,7周期~ 8周期 4例。既往应用化疗方案 CMF(CTX+MTX+5 - Fu) 12例 ,CAF(CTX+ADM或 E-ADM+5 - Fu) 14例 ,CAP(C…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结合新辅助化疗探讨颈、胸联合根治术在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例伴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行2~3周化疗(CAF或CMF方案),发现原发肿瘤及锁骨上淋巴结均缩小后,同时施行乳腺癌根治术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术后继续给予综合治疗。结果:联合根治术后,全部病例无手术并发症出现,无肉眼肿瘤残留。共切除锁骨上淋巴结142枚,平均11.8枚,其中转移116枚,平均9.7枚。最多的患者淋巴结切除20/21(+),平均转移率达81.7%。乳腺腋窝清除术中切除淋巴结290枚,平均24.1枚,其中转移204枚。1例患者的病理诊断为右乳腺内下及中下髓样癌,腋下淋巴结为0/19,而锁骨上淋巴结清除术后转移情况为1/4(+),属于跳跃性转移。结论:结合新辅助化疗实行联合根治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及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