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颅眶联合人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分析5例手术治疗的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颅眶联合入路,将眉弓、部分眶上壁连同额骨骨瓣一起取下,咬除眶上壁达视神经管顶壁,经硬膜外显微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5例患者肿瘤全部根治性切除,仅1例失明患者术后视力未恢复且伴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颅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是眶内球后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颅眶联合入路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分析25例手术治疗的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颅眶联合入路,将眉弓、部分眶上壁连同额骨骨瓣一起取下,咬除眶上壁达视神经管顶壁,经硬膜外显微切除眶内肿瘤.结果 25例患者肿瘤全部根治性切除,其中2例失明患者术后视力未恢复且伴有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颅眶联合入路显微手术是眶内球后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直接改善治疗效果,手术护士术前备好显微器械,术中娴熟配合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颅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8例经颅显微切除眶内球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中有6例为全切,有2例为次全切,其中1例视力较差患者术后视力无恢复且伴有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经颅显微手术是眶内球后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入路设计科学、定位准确、手术精度高、手术瘢痕隐蔽等诸多优势,术中可以直视切除范围,可以有效提高全切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眶尖区肿瘤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开眶治疗的显微外科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眶尖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开眶,其中以眶-翼点为主34例,联合眶-额、眶灏、颧-翼点入路14例.术后常规复查增强MRI,并进行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或部分切除6例,活检2例.术后视功能良好40例,存在动眼神经和视神经损伤7例,偏瘫1例.结论 改良经颅眶上外侧壁入路开眶结合显微技巧可较好治疗眶尖区肿瘤;合适的角度开眶可最大限度地切除眶尖区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颅-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颅中窝底肿瘤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总结经颅-眶-颧入路的优点、操作关键点及切除肿瘤的手术技巧.结果本组30例全部采用颅-眶-颧入路,发现该入路可缩短手术操作距离,深部病变的观察角度明显扩大,降低了颅中窝底肿瘤的手术难度,术后亦未见明显的脑牵拉性伤,未发生额肌麻痹、眼球内陷、视力损害等并发症.结论改善手术疗效的关键在于恰当的手术入路和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经颅-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中窝底肿瘤,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中眶内肿瘤21例,眶颅沟通性肿瘤11例,均出现与视器有关的症状.13例采用经额硬膜外入路,另19例采用经翼点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27例,大部切除4例,1例未切除.术中15例行颅底重建,均恢复良好.术后无死亡病例.结论 眶内及眶颅沟通性肿瘤目前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采用不同的手术人路及联合人路,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可以增加肿瘤全切的可能性,能直接改善手术治疗效果;颅底重建对于预防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颅入路切除颅眶和颅鼻沟通瘤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入路切除前颅底--眶、副鼻窦沟通瘤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 对2000-07~2001-04,采用单纯经颅入路切除广泛累及前颅底眶内和副鼻窦肿瘤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颅底--眶内肿瘤4例,颅底--副鼻窦、眶内肿瘤5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做到病变全切,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例,上睑轻度下垂2例,随访20-29个月,1例术后1年死于复发,8例无瘤生存。结论 单纯经颅入路能切除累及前颅底、眶内、副鼻窦的广泛肿瘤;眶顶骨膜的剥离可致提上睑困难而影响关容。因此尽量不用扩展的入路;带蒂颅骨膜瓣修复颅底骨缺损为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咽管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及随诊结果。结果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2例,残余肿瘤予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术后出现或尿崩加重9例、高钠血症4例、嗜睡3例、视力下降2例、高热3例。随诊3个月至3.1年,术前症状均有好转,肿瘤复发3例。结论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颅咽管瘤的一种微创、安全及高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分析近年耳鼻咽喉科、眼科和神经外科协作处理的颅鼻眶沟通肿瘤16例的治疗结果,探讨鼻腔鼻窦肿瘤累及颅眶手术治疗效果和最佳手术入路选择。结果表明,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部位、大小、累及范围,能充分地切除肿瘤,保护正常结构及功能修复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额叶血肿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邻近颅底的额叶血肿采用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部分病例使用内镜辅助观察,血肿清除后骨瓣复位、固定。结果共治疗额叶血肿13例,其中高血压性血肿3例、外伤性10例,血肿量30~60ml。术前剧烈头痛6例、嗜睡4例、昏睡2例、浅昏迷1例。术中出血量约10~50ml,手术时间70—105min。术后第1天复查CT显示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3例。术后患者神志及头痛症状明显好转,随诊3个月无血肿复发。结论对于合适病例,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清除邻近颅底额叶血肿的一种微创、安全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大型颅鼻沟通瘤患者在扩大额下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神经内镜经前颅窝颅骨缺损或经鼻切除肿瘤的颅外部分,其中7例经鼻行肿瘤切除,并重建颅底。结果:所有肿瘤均全切除,无手术死亡和新增神经功能缺损、脑膜脑膨出、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内镜联合显微手术治疗大型颅鼻沟通瘤创伤小,对深部能提供良好的照明及视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前诊断性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计划;行眶颧入路开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结果21例4种不同类型动脉瘤患者经该方法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阻断载瘤动脉10min,妥善分离动脉瘤后,在显微镜下准确夹闭瘤颈。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者16例,中残4例,重残1例。本组病例均未出现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眶颧入路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眶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环动脉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1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依据手术前诊断性影像资料,制定个体化手术计划;行眶颧入路开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夹闭动脉瘤。结果21例4种不同类型动脉瘤患者经该方法治愈,其中1例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经阻断载瘤动脉10min,妥善分离动脉瘤后,在显微镜下准确夹闭瘤颈。出院时临床状况优良者16例,中残4例,重残1例。本组病例均未出现与手术入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采用眶颧入路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歆睿 《健康大视野》2007,15(6):108-108
颅眶沟通瘤指原发于眼眶的肿瘤突破前颅底或经视神经管,眶上裂长入颅内形成的肿瘤,是较少见的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眼部和颅内的症状和体征,手术切除瘤体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眼眶与颅腔解剖关系密切,眶顶即为前颅底的一部分,并经视N管,眶上裂相交通,手术条件要求较高,术后并发症也较易发生,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及早处理各种并发症,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生存质量非常重要。我院神经外科近期收治一名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和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眶部位严重骨折的Ⅰ期手术处理并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治疗的46例颅眶严重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伤后颅眶骨折畸形明显、脑脊液漏及嗅、视神经损伤发生率高,意识障碍轻。除因颅内血肿经开颅手术清除术外,凡颅眶骨折严重畸形者,经急诊行骨折复位整形修补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46例中,视神经损伤者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恢复,颅眶畸形改善,脑脊液漏消失。结论对颅眶严重骨折伤者,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有利于视神经功能恢复、颅眶畸形整复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方法、入路和疗效。方法  86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咽管瘤中 ,囊性者 5 0例 ,有钙化者 4 2例 ,实质性 36例 ,肿瘤直径 2cm以下者 10例 ,2 .1~4 .0cm 4 1例 ,4 .1~ 6 .0cm 2 7例 ,>6 .0cm者 8例。 72例经右翼点入路 ,6例经胼胝体前入路 ,8例经胼胝体 -翼点联合入路切除肿瘤。结果 经术中观察和影像学资料证实 ,全切除 78例 ,次全切除 4例 ,大部切除 4例 ,随访 2个月~ 5年 ,能参加工作或学习者 75例 ,需生活照顾者 9例 ,死亡 2例。结论 颅咽管瘤早期诊断 ,争取早期显微手术全切除 ,效果理想 ;巨大、实质性肿瘤且伴有糖尿病者手术危险性较大 ;根据影像学特点选择合适的入路 ;翼点入路是鞍区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的最佳入路。合理的围手术期治疗、防止并发症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另一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显露眶上裂区时描述眶上裂内容物的空间关系,为该区域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15例经过防腐处理的尸头标本中,实施了30侧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经该入路解剖分离出眶上裂及其内容物分为五个连续步骤。在放大5~25倍显微镜下对眶上裂区的分区、硬膜结构特征及海绵窦的前部进行逐层显微解剖、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笔者建议的连续五个操作步骤可很好地显露眶上裂及其周围区域。通过切断连接硬脑膜和眶骨膜的硬膜索带松解额颞叶,减少了对脑组织的牵拉。从颞极硬膜索带外侧缘到眶上裂神经血管共同鞘的距离为(5.52±1.09)mm。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切开Zinn腱环暴露眶上裂的中央区。结论在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过程中熟悉眶上裂内容物的三维关系可使得神经外科医生能够安全地到达该区域。翻开圆孔硬脑膜返折较卵圆孔处容易。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腺神经。眶上裂的显微解剖有利于在处理切开总腱环时保护颅神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显露眶上裂区时描述眶上裂内容物的空间关系,为该区域肿瘤的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在15例经过防腐处理的尸头标本中,实施了30侧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经该入路解剖分离出眶上裂及其内容物分为五个连续步骤。在放大5~25倍显微镜下对眶上裂区的分区、硬膜结构特征及海绵窦的前部进行逐层显微解剖、观察、测量及分析。结果笔者建议的连续五个操作步骤可很好地显露眶上裂及其周围区域。通过切断连接硬脑膜和眶骨膜的硬膜索带松解额颞叶,减少了对脑组织的牵拉。从颞极硬膜索带外侧缘到眶上裂神经血管共同鞘的距离为(5.52±1.09)mm。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切开Zinn腱环暴露眶上裂的中央区。结论在标准翼点硬脑膜外入路过程中熟悉眶上裂内容物的三维关系可使得神经外科医生能够安全地到达该区域。翻开圆孔硬脑膜返折较卵圆孔处容易。切开颞极硬膜索带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泪腺神经。眶上裂的显微解剖有利于在处理切开总腱环时保护颅神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0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采用经唇下鼻中隔-蝶窦入路,5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结果 肿瘤全切除22例,大部分切除7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一过性尿崩症12例,脑脊液鼻漏6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蝶窦入路显微手术路径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垂体腺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在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中的优点和应用要点。方法采用枕骨骨瓣成形、小脑延髓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四脑室内病变28例,并进行术后治疗及随访。结果病变全切23例,近全切除3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大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未出现瘫痪、后组颅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及小脑性缄默征等与手术入路有关的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微创手术能安全有效地切除第四脑室内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