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异丙酚用于结肠镜检查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结肠镜检查镇静镇痛作用及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12 0例结肠镜检查的患者 (ASA ~ ) ,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30例。C组不用药作为对照 ,P1、P2、P3组静脉注射异丙酚 1mg/ kg后接微量泵分别输注异丙酚 4mg· kg- 1 · h- 1 、6 mg· kg- 1 · h- 1 、8mg· kg- 1 · h- 1 。过结肠脾曲肝曲前分别追加异丙酚 0 .6 mg/ kg。观察术中镇静分级 ,术中症状 ,记忆 ,心率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 ,用药组对肠镜检查安静无痛苦 ,其中 P2组镇静、镇痛程度 ,记忆缺失程度及对呼吸循环影响明显优于其他组。呼吸循环抑制无临床意义。结论 异丙酚 1mg/ kg诱导 ,6 mg· kg- 1 · h- 1 静脉维持用于肠镜检查麻醉是安全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2.
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珂玉  肖建英 《中国药房》2011,(19):1743-1745
目的:研究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对复合病因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实验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生理盐水)、模型(生理盐水)、秋水仙碱(0.1mg·kg-1)和五味子粗多糖提取物高、中、低剂量(400、200、100mg·kg-1)组。腹腔注射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灌胃给药。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匀浆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OP)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活性;形态学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CIAS)对肝纤维化进行半定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assion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纤维化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存在,肝小叶结构紊乱,血清ALT和AST显著升高,肝中MDA和HOP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血清ALT和AST显著降低;肝中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呈剂量依赖效应;肝HOP含量及胶原面积百分比显著下降(P<0.01)。结论:五味子多糖可减轻肝损害、肝脂质过氧化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作用。方法:以10%酒精加高脂饲料喂饲6周,造成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治疗组口服槲皮素0.1mg·kg-1·d-1治疗4周和继续服10%酒精4周后,测血清AST活性和TG含量;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制肝匀浆,测肝TG。结果:槲皮素能抑制病鼠血清AST活性(P<0.05)升高;能降低病鼠血清高TG含量(P<0.01);能降低大鼠酒精性脂肪肝肝细胞TG含量;肝组织病理检查,槲皮素能明显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结论:槲皮素能对抗大鼠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液及肝脏丙二醛 (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 :根据血胆固醇水平 ,5 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5组 ,正常对照组 (NC)、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 (HC)和 3个大豆异黄酮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 ,各组均喂以高胆固醇饲料。同时 ,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给予 30 ,6 0 ,12 0mg·kg- 1大豆异黄酮 ,对照组给予相应的溶媒 ,持续 9wk。实验结束时 ,分离血清、红细胞 ,取出肝脏 ,制备肝匀浆。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红细胞和肝匀浆SOD活力 ,以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和肝匀浆MDA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大鼠红细胞及肝匀浆SOD活力明显降低。大豆异黄酮 6 0和 12 0mg·kg- 1组大鼠红细胞及肝脏SOD活力比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和P <0 .0 5 )。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大鼠血清及肝匀浆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与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比较 ,大豆异黄酮 30和 6 0mg·kg- 1组大鼠血清MDA含量及 30和 12 0mg·kg- 1组大鼠肝脏MDA含量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对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红细胞及肝脏SOD活力的降低及血清和肝脏MDA水平的升高 ,能被大豆异黄酮部分逆转  相似文献   

5.
皂荚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皂荚皂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的方法,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对大鼠标准Ⅱ导联心电图,心肌梗死面积及血清中天冬氨酸转氧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测定,探讨皂荚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皂荚皂苷25,50,100 mg·kg-13个剂量组大鼠预防性灌胃给药5 d,与模型组比较,都不周程度降低心电图标准Ⅱ导联ST段抬高幅度(P<0.05,P<0.01):皂荚皂苷25,50,100 mg·kg-1剂量组的心肌梗死面积分别为(28±s 8)%,(24±10)%和(19±6)%,均显著小于模型组大鼠[(38±9)%,P<0.05.P< 0.01];模型组大鼠的血清AST,CK,LDH活力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升高的酶活力可以被预先给予各给药剂量的皂荚皂苷所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增加了血清中SOD活性及降低血清中 MDA含量(P<0.05,P<0.01)。结论:皂荚皂苷对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造成的急性心肌缺血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相同麻醉镇静深度时不同剂量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注射对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选择这2种药物间满意的复合方案。方法:60例ASA 1-2级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n= 20)。P组:以3 mg·L-1的初始靶浓度靶控输注丙泊酚后静脉注射芬太尼2-3μg·kg-1,维库溴胺0.12 mg·kg-1并调整丙泊酚靶浓度至脑电双频指数(BIS)低于50时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M1组和M2组:在P组基础上,靶控输注丙泊酚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然后分别以0.04 mg·kg-1·h-1和0.08 mg·kg-1·h-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术中调整丙泊酚靶浓度维持BIS于45-55之间。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及醒后镇静/觉醒(OAA/S)评分。每隔5 min记录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次日随访病人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咪达唑仑剂量增加麻醉维持中的丙泊酚效应室靶浓度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苏醒时间略延长,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醒后OAA/S评分P组明显高于M1和M2组(P<0.05);M1及M2组术后嗜睡者较P组增多(P<0.05)。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维持相同麻醉镇静深度时,丙泊酚效应部位靶浓度随咪达唑仑剂量的增加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在以丙泊酚靶控输注为基础的静脉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复合0.08 mg·kg-1·h-1的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注射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利多卡因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 SD大鼠 5 6只 ,随机分为 7组。Sham组 :假手术组 ;NS组 :生理盐水组 ;L5组 :利多卡因 5mg·kg-1组 ;L10 组 :利多卡因 10mg·kg-1组 ;P30 0 组 :异丙酚 0 3mg·kg-1·min-1组 ;P10 0 0 组 :异丙酚 1mg·kg-1·min-1组 ;L5+P30 0 组 :利多卡因 5mg·kg-1+异丙酚0 3mg·kg-1·min-1组。生理盐水或利多卡因于缺血前 5min静脉注射 ( 30s内注射完 ) ,异丙酚于缺血前 5min静脉持续输注至缺血开始为止。结扎冠脉左前降支使相应心肌缺血 15min ,然后放松结扎线再灌注 10min(Sham组不结扎冠脉 )。实验中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 ,ECG肢体Ⅱ导联记录再灌期间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结果 异丙酚大剂量降低MAP且减慢HR(P <0 0 5 ) ,利多卡因两剂量和两药小剂量联合应用可减慢心率 (P <0 0 5 ,P <0 0 1)。异丙酚或利多卡因可减少再灌注期间室早的发生 (P <0 0 1) ,降低室颤发生率 (P <0 0 5 ) ,并缩短室速的持续时间 (P <0 0 1)。大剂量异丙酚或利多卡因或两药小剂量联合用药还可降低室速的发生率 (P <0 0 1)。结论 异丙酚、利多卡因预处理可有效地减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两药小剂量合用比两药大剂量单用对血流动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匀浆IL-18水平升高的抑制作用。方法:32只SD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l)1.4 g.kg-1,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后大鼠随机分为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组(L ipo PGE130μg.kg-1)和阴性对照组(灭菌生理氯化钠溶液),均为一次性腹腔注射。检测两组造模前和造模后6,12,24 h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匀浆IL-18的水平。结果:D-氨基半乳糖造模后,两组大鼠血清ALT,AST和肝匀浆IL-18值呈动态升高(P<0.05)。在造模后6,12和24 h,前列地尔30μg.kg-1治疗组的血清ALT,AST和肝匀浆IL-18值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前列地尔对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损伤大鼠有肝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IL-1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皮果提取物(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ICR小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及EFCL 1.5和3.0 g·kg-1组。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分别ig给予相应剂量的EFCL;30 min后ig给予52℃二锅头白酒12 ml.kg-1;24 h后处死小鼠,制备血清,取肝组织制备10%肝组织匀浆,采用试剂盒方法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常规HE染色和淀粉酶-过碘酸希夫法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改变,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肝组织中NF-κB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分别升高28.0%和28.9%(P<0.01),肝组织匀浆中SOD活性和GSH含量分别由(706±46)kU·g-1蛋白和(251±61)mg.g-1蛋白降低至(515±68)kU·g-1蛋白和(126±18)mg.g-1蛋白,而MDA含量由(204±21)μmol·g-1蛋白升高至(258±50)μmol·g-1蛋白(P<0.05);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血清ALT活性分别降低了18.3%和19.8%,血清中AST活性分别降低了6.4%和9.7%(P<0.05,P<0.01);EFCL 3.0 g·kg-1组肝组织匀浆中GSH水平和SOD活性分别升高了61.4%和14.8%(P<0.05,P<0.01)。肝组织中NF-κB和α-SM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肝组织病理形态检测可见,EFCL 1.5和3.0 g·kg-1组小鼠对乙醇引起的肝细胞脂肪样变、水样变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EFCL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自由基清除、降低NF-κB的表达及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徐明  孙申  张洋 《中国药房》2010,(45):4240-4242
目的:观察维生素C(VC)和维生素E(VE)单用及联用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方法:取6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VC组(150mg·kg-1)、VE组(250mg·kg-1)和同剂量联合用药组(VC+VE组),除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外,其余各组连续灌胃56°白酒建立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VC组、VE组、VC+VE组ALT和AST活性、MDA含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性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性升高(P<0.05),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明显减轻,且单用组和联用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VC和VE可能通过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过程对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发挥预防性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用最佳组方配比,及其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复制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根据权重配方法设立不同配比组方6组,于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取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为参考指标,确定组方的最佳理论配比。另取56只小鼠进行确证性实验,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EPO(2 000 U·kg(-1))组、GSH(12.5 mg·kg(-1))组、GSH(12.5 mg·kg(-1))组、EPO(1 000 U·kg(-1))组、EPO(1 000 U·kg(-1))+GSH(6.25 mg·kg(-1))+GSH(6.25 mg·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低剂量组、EPO(2 000 U·kg(-1))+GSH(12.5 mg·kg(-1))+GSH(12.5 mg·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中剂量组、EPO(4 000 U·kg(-1))+GSH(25 mg·kg(-1))+GSH(25 mg·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高剂量组,均于手术前1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检测缺血30 min-再灌注4 h后各组血清AST、ALT水平和肝组织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_X)活性。结果组方实验结果显示EPO对肝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更明显,是主药,GSH是辅药,两者的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 mg·kg(-1)+GSH 12.5 mg·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确证性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血清ALT、AST水平和肝脏MDA水平升高,肝脏SOD、GSH-P_X活性降低(P<0.01)。EPO组、EPO+GSH中剂量组和EPO+GSH高剂量组血清AST、ALT活性低于模型组(P<0.01),其中EPO组高于其他两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或P<0.01)。EPO+GSH中剂量组、EPO+GSH高剂量组GSH-P_X活性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EPO和GSH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相加保护作用,理论优化组方为EPO 2 000 U·kg(-1)+GSH 12.5mg·kg(-1)+GSH 12.5mg·kg(-1),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丙泊酚静脉注射对大鼠心室功能及心肌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及亲和力的影响。方法24只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丙泊酚5 mg·kg~(-1)组及丙泊酚10 mg·kg~(-1)组。记录丙泊酚给药前及给药后30 min内所有动物的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SP)及左室内压力变化最大速率(+dp/dt_(max)、-dp/dt_(max)),并采用放免法测定给药后30 min时心肌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B_(max))及亲和力(K_d)。结果(1)HR、LVSP、+dp/df_(max)及-dP/dt_(max)分别在丙泊酚5 mg·kg~(-1)静脉给药后9、5、30及9 min内明显低于给药前值;并在给药后9、7、7及9 min内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HR、LVSP、+dp/dt_(max)及-dp/df_(max)分别在丙泊酚10 mg·kg~(-1)静脉给药后25、5、30及8 min内明显低于给药前值;并在给药后8、7、7及8 min内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丙泊酚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丙泊酚5 mg·kg~(-1)组及10 mg·kg~(-1)组B_(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丙泊酚10 mg·kg~(-1)组K_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丙泊酚5 mg·kg~(-1)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可引起给药后30 min内心室功能抑制,5 mg·kg~(-1)及10 mg·kg~(-1)上调给药后30 min心肌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熊去氧胆酸(UDCA)为对比,研究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鹅去氧胆酸(CDCA)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孕鼠血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及胎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ICP孕鼠模型,将孕17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ICP组、UDCA组和CDCA组。比色法检测用药前后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酸(TBA)水平,光镜下观察孕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记录胎鼠身长、尾长、体重及死胎数。结果ICP组ALT、AST、ALP、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 3);与ICP组比较,UDCA组ALT、AST、ALP明显降低(P<0.008 3),但TBA无明显改善(P>0.008 3);CDCA组ALT、AST、ALP无明显改善(P>0.008 3),但TBA显著降低(P<0.008 3);2治疗组胎鼠的身长、尾长、体重及死亡率与ICP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8 3)。光镜下见ICP组肝细胞肿胀变性,肝血窦变窄,胆管扩张;UDC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小叶结构正常;CDCA组小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结构正常。结论UDCA能改善ICP孕鼠肝功能指标,但不能有效降低血胆汁酸水平及胎鼠死亡率;CDCA能明显降低胆汁酸,促进胆汁酸代谢,但其安全性还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尔硫对罗库溴铵肌松时效及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药物,对照组予氯化钠注射液10 mL;低剂量组予地尔硫0.05 mg·kg~(-1)(10 mL);高剂量组予地尔硫0.1 mg·k~(-1)(10 mL),注射时间大于30 s。3组病人在给药3 min后均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5 mg·kg~(-1),芬太尼4.0μg·kg~(-1),丙泊酚1.0 mg·kg~(-1)和罗库溴铵0.6 mg·kg~(-1)快速诱导后气管插管。监测肌松情况并记录地尔硫用药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的血压(BP)、心率(HR),计算心率收缩压的二乘积(RPP)。结果肌松监测方面,对照组的无反应期为(25±s 5)min,低于低、高剂量组无反应期(32±4)min和(33±6)min(P<0.05),低、高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临床作用时间为(36±6)min,低、高剂量组分别为(43±5)min和(48±7)min,低、高剂量组长于对照组(P<0.05),虽然低剂量组临床作用时间短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起效时间与恢复指数3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给药前相比,对照组病人在插管后BP、HR、RPP显著升高(P<0.05),低、高剂量组插管后的BP、HR及RPP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地尔硫能延长罗库溴铵的无反应期与临床作用时间,并能减少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复方氟尿嘧啶多相脂质体(Co-5-FU)和氟尿嘧啶(5-FU)对小鼠肉瘤细胞系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将小鼠肉瘤S180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背部皮下或腹腔,建立S180荷瘤小鼠实体瘤和腹水瘤模型。取70只小鼠,分成实验组(Co-5-FU)、阳性对照组(5-FU)和正常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40 mg·kg~(-1)、20 mg·kg~(-1)、10 mg·kg~(-1)3种不同浓度的Co-5-FU和5-FU,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比较Co-5-FU和5-FU对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同时通过血生化和病理等检测观察2种药物对各脏器的不良反应。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40 mg·kg~(-1)、20 mg·kg~(-1)、10 mg·kg~(-1) Co-5-FU对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分别是52.7%,41.4%和31.9%(P<0.05),对S180实体瘤小鼠的肿瘤抑制率分别是48.8%和39.2%和32.0%(P<0.01);同等剂量Co-5-FU比5- FU引起的骨髓抑制轻(P<0.05);40 mg·kg~(-1)5-FU可引起肝脏ALT、AST、GGP升高(P<0.05)。结论: Co-5-FU比同等剂量的5-FU具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对心脏、肾脏、肝脏、骨髓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5- FU。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脏上的阿片受体是否介导了瑞芬太尼预适应对缺血后心脏保护作用。方法麻醉开胸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对照组(CON),缺血预适应组(IPC)和瑞芬太尼预适应组(RPC);瑞芬太尼预适应的方法:在缺血再灌注前分别静注瑞芬太尼5 m in,停止5 m in共3个循环。三种阿片受体阻断剂Naltrindole(NTD,δ受体阻断剂,5 mg.kg-1)、nor-B inaltorph im ine(nor-BNI,к受体阻断剂,5 mg.kg-1)、CTOP(μ受体阻断剂,1 mg.kg-1),分别在RPC(NTD+RPC,BNI+RPC和CTOP+RPC组)和IPC(NTD+IPC,BNI+IPC和CTOP+IPC组)前静脉注射。观察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记算收缩压心率乘积(RPP);缺血危险区(AAR),梗死区(IS)的体积,心肌梗死面积以IS/AAR来表示。结果在IS/AAR方面:NTD+RPC与CTOP+RPC与CON组之间无差别,与RPC有差别;nor-BNI+RPC与RPC及CON组之间都有差别;NTD+IPC和no-BNI+IPC与IPC组之间有差别,并且nor-BNI与CON组之间也有差别。结论μ,δ和κ-阿片受体介导了RPC对大鼠缺血后心脏的保护作用,μ-阿片受体的作用可能来至心脏之外的组织或器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scm em ia/reperfu-sion,I/R)模型观察哌芳胺他(p ivanampeta,P iv)抗体心肌I/R损伤的特点,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一为再灌30 m in,包括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吡格列酮(p ioglitazone,P iog)3 mg.kg-1和P iv 9 mg.kg-1组,测定心功能指标和心肌梗死面积;另一为再灌注2 h组,再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对照组以及吡格列酮3mg.kg-1、P iv 3、6和9 mg.kg-1组,进行免疫组化、原位杂交、TUNEL法和DNA凝胶电泳检测。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P iv组坏死面积(nec)与缺血面积(aar)之比减少21%(P<0.05),坏死面积与左室面积(lv)之比减少22%(P<0.05);P iog组nec/aar减少28%(P<0.05),nec/lv减少32%(P<0.05)。P iv心率、反映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dp/dtm ax和Vm ax以及反映心脏舒张功能的指标-dp/dtm ax分别在再灌注30 m in明显改善(P<0.05)。P iog组心率、+dp/dtm ax以及-dp/dtm ax改善明显(P<0.05~0.01)。②免疫组化检查,P iv 3、6和9 mg.kg-1呈剂量依赖性减少Bax、caspase-3、MMP-2(m atrix m etelloprote inase-2)蛋白质和MMP-2的mRNA表达,增加Bc l-2、PPAR(peroxisom 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蛋白质和PPARγmRNA表达,Piog的作用与Piv3相同;③TUNEL法检测,Piv各组和Piog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但DNA凝胶电泳,模型组、Piv3、6 mg.kg-1组可见到DNA梯带,假手术组、Piog 3 mg.kg-1组和Piv 9 mg.kg-1组则无DNA梯带。结论Piv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表现为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且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激活PPARγ后抑制MMP-2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COPD急性发作期需机械通气患者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右美托咪定组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1μg·kg~(-1),维持量0.2~0.7μg·kg~(-1)·h~(-1);丙泊酚组负荷剂量丙泊酚1 mg·kg~(-1),维持量0.5~4.0 mg·kg~(-1)·h~(-1)。根据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调整镇静药物剂量,记录SAS、达SAS 2~3分时间和苏醒时间,并比较2组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和谵妄发生率。结果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都能使患者达到镇静目标评分且达标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右美托咪定组患者更易唤醒并保持安静。右美托咪定组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6.4±1.2)d和(3.2±1.0)d]均短于丙泊酚组[(8.3±1.4)d和(5.1±2.3)d,P<0.05],呼吸抑制和谵妄发生率(4%和4%)低于丙泊酚组(32%和28%),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组心动过缓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COPD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满意,可缩短ICU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褪黑素(M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脏形态学及肝内脂质和氧化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er大鼠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予普通饲料,模型组、MT低剂量组、MT中剂量组、MT高剂量组予高脂饮食12 wk。各MT干预组依次给予MT(含≤1%无水乙醇)2.5 mg·kg~(-1)·d~(-1),5.0 mg·kg~(-1)·d~(-1)和10.0 mg·kg~(-1)·d~(-1)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含1%无水乙醇)腹腔注射,12 wk末进行肝脏病理检查,生化法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肝匀浆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呈中-重度脂肪变性,血清ALT,AST,肝匀浆TG,TC,MDA值明显升高(P<0.05),SOD,GSH-PX值明显减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MT干预组肝脏病理变化改善,ALT,AST,TC下降,随MT剂量增高MDA值逐渐降低(P<0.01),SOD,GSH-PX值则升高(P<0.01,0.02<P<0.05)。结论:MT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态学变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因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