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风神经功能损害是麻风作为公共卫生问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麻风型别和疗前是否有麻风神经功能损害是发生新麻风神经功能损害的最危险因素。应对所有新发现的麻风患者定期进行神经功能检测并对新发麻风神经功能损害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对陈旧性麻风神经功能损害无明显疗效;预防性治疗不能明显降低新发麻风神经功能损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麻风周围神经损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本文对麻风神经损害的发生机理、流行病学状况、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神经损害的处理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4.
麻风病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之一,本文对麻风神经损害的发生机理、流行病学状况、神经功能评价方法、神经损害的处理等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6.
麻风患者角膜损害部位及其相关眼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角膜损害可由麻风菌直接侵犯所致,也可继发于兔眼,角膜感觉障碍等眼部残疾。国内外对其报道一向较多。但对于角膜损害具体部位及其相关眼病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我院麻风寄养病人角膜损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研究MB麻风在MDT期间发生神经损害的情况及评估泼尼松治疗效果。定期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并详细填写《麻风患者畸残记录表》;对麻风反应所致的神经损伤亦详细记录;对泼尼松的治疗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每例患者在初治前均有多条神经受累,MDT后神经粗大的例数和条数显著减少(P<0.01)。泼尼松对疼痛性神经炎及无疼痛性神经炎均有良好疗效,但对已发生运动功能障碍者效果有限。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麻风病,以及在MDT期间注重对麻风反应的合理有效处置是防治神经功能发生障碍的主要措施和环节。泼尼松对各类神经炎具有良好疗效,但尚需采取其它综合措施以期取得更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为了解麻风联合化疗(MDT)中神经损害发生情况,从1984年开始我们对55例MDT初治病人治疗中神经损害情况进行了前瞻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麻风周围神经损害及其防治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陈树民中国麻风中心郑逖生审校麻风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麻风菌早期侵犯周围神经,导致其功能损害。因此,若不发生周围神经损害,麻风不会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预防神经功能损害(NFI)及其并发症是麻风防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麻风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解放后,我国麻风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早在1981年卫生部就提出力争在20世纪末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奋斗目标,即以县(市)为单位,患病率≤1/10万,近5年平均年发病(或发现)率≤0.5/10万,这大大地加快了麻防工作的步伐。面对成绩,我们也看到新形势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41岁,全身棕红色斑块、结节10年,加重1年,多次于当地诊所及外院治疗,无明显好转.患者眉毛、睫毛大部分脱落,左侧桡神经粗大,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与真皮间有无浸润带,真皮内可见以泡沫细胞为主的肉芽肿性浸润,抗酸染色检查(+).诊断为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14.
275例麻风患者胫神经及其分支损害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麻风胫神经及其五个分支损害在麻风病人中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对 2 75例治愈麻风病人胫神经形态和功能进行检查 ,重点了解胫神经及其分支感觉和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发现胫神经损害发生率为 5 4 18% (149/ 2 75 )或 43 6 4% (2 40 / 5 5 0 ) ;小腿肌支损害发生率 1 82 % (5 / 2 75 )或 1 0 9% (6 / 5 5 0 ) ;腓肠内侧皮神经损害发生率 2 2 18% (6 1/ 2 75 )或 17 0 9% (94/ 5 5 0 ) ;胫后神经损害发生率 38 91% (10 7/ 2 75 )或 30 5 5 %(16 8/ 5 5 0 ) ;足底内侧神经损害发生率 44 % (12 1/ 2 75 )或 35 2 7% (194/ 5 5 0 ) ;足底外侧神经损害发生率 45 82 %(12 6 / 2 75 )或 36 91% (2 0 3/ 5 5 0 ) ,胫神经及其分支受损与麻风型别、病期均有关系 ,临床以感觉障碍多见。结论 :胫神经损害以低位多见 ,应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胫神经损害以防止不可逆畸残出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麻风患者尺神经及其功能分支受损情况,对84例麻风患者尺神经及其功能分支受损情况进行现场调查,根据各分支管理区域感觉及支配肌肉肌力情况判断受累情况。84例麻风患者中有35例尺神经损害,占41.67%,尺神经受累患者平均3.74条分支受累,尺神经分支中以尺神经深支(23.21%)及其感觉支第4指间皮支(19.64%)最为常见受损,其次为小指尺侧皮支(16.67%)受累也很常见,腕背支(14.29%)相对受损稍少,前臂肌支(4.17%)受侵最少见。受侵的表现以感觉支和运动支同时出现障碍最多见,占71.43%(25/35)。结论:(1)麻风尺神经及其分支受累相当普遍,全面掌握其临床表现对于麻风早期发现意义重大;(2)麻风尺神经受累以分支型损害为主,低位的分支较易受累;(3)新发现患者高受累率及感觉支运动支绝大多数同时障碍,说明麻风早期发现工作仍有待改进提高,建议重视包括腕背支感觉的相关检查从而早期发现神经受累的存在,避免出现神经功能的更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6.
对麻风病防治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leprae)引起皮肤和外周神经受累的慢性传染病,是导致人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麻风病历史悠久,在欧洲中古时代广为流行。随着工业发展,最后1例也于20世纪40年代在挪威与世长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原生活在西太区、东南亚、非洲等殖民地的麻风患者移居美、英、荷、法等国,在异乡辗转多年才得到确诊,但是他们并未在欧、美人群中引起传染流行。1874年韩森发现麻风菌,至今尚未能在体外培养,无特效疫苗,也无适用于现场的实验诊断方法。当今麻风病仍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发现率和患…  相似文献   

17.
麻风(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leprae)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由于麻风潜伏期长,无有效预防或疫苗,导致病例在确诊前,麻风菌的传播早已发生。MDT(multidrug therapy)实施20余年来,全球的麻风患者人数从80年代初的1000万左右下降至2005年的40万例左右。尽管MDT可有效的治疗麻风,但目前看,仅依靠药物,很难彻底控制麻风[1-3]。如何评估麻风在某地的防治现状,以及疾病是否有传播,是当前麻风防治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Ⅱ型麻风反应可以引起皮肤、眼、神经和肾脏等全身多部位损害,导致残疾、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其防治历来受到重视。在治疗的情况下,瘤型麻风(EL)超过半数,界线类偏瘤型麻风(BL)约1/4发生此型麻风反应。治疗首选药物沙利度胺由于价格的问题,应用有所限制,而糖皮质激素由于潜在的促进持久菌生长危险和严重的副作用,治疗Ⅱ型反应也受到一定限制。我们自2000年开始应用自制的雷公藤合剂治疗Ⅱ型反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编辑部:近拜读贵刊第23卷8期经验交流栏目俞文祥大夫撰写的“盐城市1996~2005年麻风防治情况分析”,该文旨在探讨基本“消灭麻风达标”后的防治策略,获益良多,但对治疗情况中完成联合化疗后又巩固治疗(不知2005年后MDT完成者还继续巩固治疗否)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现提出与作者商榷。该项提示:62例现症病人的治疗均采用WHO推荐的联合化疗方案。其中用MB方案41例,用PB方案21例,疗程前者为24个月,后者为6个月,化疗结束后进行巩固治疗,PB病人继续口服氨苯砜,MB病人再加上利福平直到判愈(判愈标准未示)。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因以往长期单一使…  相似文献   

20.
英人医学博士苏达立医师(Dr.Sturton)原先为一名英国海军军医,1921年受教会派遣至杭州广济医院(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广济麻风医院(现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从事X线摄片及麻风病治疗工作,随后不久即兼任广济医院院长和广济麻风医院院长,他是继广济麻风医院首任院长英国医生梅藤根(Dr.DD Main)之后又一位对浙江麻风防治事业贡献较大的英国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