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中的防治机制研究述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若能尽早有效地阻止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肾纤维化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若能尽早有效地阻止肾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衰竭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肾纤维化的研究成为国内外肾病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及中药复方抗肾间质纤维化(RIF)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中医药在防治RIF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各种中药从不同阶段、不同靶点干预RIF。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阻断甚至逆转肾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特从HGF的生物学功能、与细胞外基质(ECM)在肾纤维化中的关系及中医药研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肾纤维化是各种肾脏疾病终末期的基本病理改变。研究表明:许多促炎性细胞因子尤其是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在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及其在肾小球损害或硬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1]。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在抗肾纤维化过程中对TNFα、IL-6干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肾纤维化与TNFα、IL-6的关系正常人血清中只含有生理水平的具有抗感染和增强免疫功能的TNFα和IL-6。现已知超正常量的TNFα和IL-6是导致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硬化和病变进展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2…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实质是由于胶原和其它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与降解失衡,导致在肝内过量沉积[1].积极治疗肝纤维化,可以延缓或阻断肝硬化的形成,甚至可以逆转其病理进程.中医药基于长期的肝病临床治疗经验,在抗肝纤维化方面做了很多研究.近年来,从中药抗肝纤维化的机理、复方、单方和有效成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显示了良好的前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高艳景,林桂涛,孙萍(西医内科教研室250014)关键词中医药,肝纤维化,综述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因为肝纤维化是病毒性肝炎及某些慢性肝病发展成肝硬化的中间站。肝纤维化在进入肝硬化之前尚有逆转至正常...  相似文献   

8.
9.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晚期时,均会出现肾脏的纤维化[1]。肾纤维化(包括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球硬化)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细胞增殖失调、细胞间质代谢失调、细胞外基质分解合成失衡以及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MMPs作为肾脏内主要的基质降解体系之一,能够降解细胞外基质中多种胶原与非胶原成分,在肾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证实中医药抗纤维化的作用与影响MMPs表达有关。1 MM P s家族1.1 MMPs分类依据其作用底物不同可分为五类:(1)胶原酶类,包括MMP-1、MMP-8、MMP-13;主要水解底物是纤维性胶…  相似文献   

10.
环孢素A是器官移植抗排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其肾毒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肾功能及长期生存,限制了它的应用。现代医学防治措施有限。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文章就中医药防治环孢素肾毒性的研究概况作出综述,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如临床研究少,病例数不足,证据质量低。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的中药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力民  姜婷婷  林寿宁 《医学综述》2008,14(8):1242-1244
目前肝纤维化的治疗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无特效药问世,而抗肝纤维化中药药物治疗越来越显示其独特优势,其研究已进入细胞分子水平,少数已深入到细胞内信息控制水平,其作用机制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文章从9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有关肝纤维化的中药治疗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药抗艾滋病的药理药效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艾滋病的高致死性和快速流行性使它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筛选和严格的科学论证,发现中药在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病毒方面有着较大的潜力,被认为是寻找新的抗艾滋病药物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现对近年来中药抗艾滋病的药理、药效成果加以综述,以期为开发抗艾滋病中药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学报》2019,(6):1170-1173
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已逐渐成为中医认识肝病本质的重要手段。以蛋白质组学技术为研究手段,将肝纤维化与中医证候的研究相结合,分析和评价肝纤维化分级,可使抽象的中医理论具体化,同时在寻找药物作用靶点及中药的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发挥作用。但中药多成分、多层次、多靶点的特点使得其药效的物质基础不明确,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阐述。同时,人体的蛋白质组学特征千变万化,蛋白质组学技术难以掌握,其运用于肝纤维化的方药筛选和中医证候仍处于探索阶段,需在依据证候理论学的前提下,运用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方法来探讨证候,发现并揭示与证候形成相关的所有蛋白质及其特征,最终在整体蛋白质表达水平上阐明证候的本质,来指导临床方药的选择,防治肝病及慢性肝病向肝纤维化、肝硬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药抗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树琦  傅晓骏 《医学综述》2008,14(13):2051-2054
肾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竭的共同通路。近年来,对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提取物、中药复方在抗肾纤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体现了中医药抗肾纤维化的优势。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对中药复方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有望从中药复方中开发出具有抗肾纤维化的新型药物应用于临床。现就中药抗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肺纤维化基本病机为正虚络痹积损,肺肾虚损为本,肺络痹阻、痰瘀互结为标;积损成痿、痹痿并存、虚实错杂为其特征。该病常见证候为虚证类(肺气虚证、阴虚内热证、肺肾气虚证)、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浊阻肺证)、兼证类(血瘀证)等三类六证候,以正虚为主而常兼实证,急性加重时则以实证类为主而常兼虚证。该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大法,体现于补、润、化、消。在制方用药时应注意:宣降、润肺以顺肺之生理,补益同时兼顾化痰、活血通络、消积散结,治之缓图,固护肺卫以防外邪袭肺而诱发加重。  相似文献   

17.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治疗概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肺间质纤维化亦称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Diffuse Interstitial Pulmonary Fibrosis,DIPF)或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Pulmonary Diseases,ILD),泛称为肺纤维化。是一种异型的疾病,病变主要发生于肺间质,但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的动静脉。其病种约有140个之多。近年来多数学者倾向于按其经典的分类方法,即将其分为原因已明和原因未明两类。其中原因已明者约占35%,主要包括吸入无机粉尘(锑、铝、二氧化硅、滑石、石棉、煤等)或有机粉尘(霉草尘、蔗尘、棉尘、磨菇工肺、鸟类饲养者肺、曲菌病等)、放射性损伤、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卡氏或肺孢子虫寄生虫等)、吸入气体(氯、氧化氮、脂类、合成纤维、电木、汞蒸气、化学性粉尘、氧、二氧化硫、烟尘等)及药物(自消安、环磷酰胺、博莱霉素、呋喃坦啶、氨甲蝶呤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推进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的应用.[方法]分析大孔吸附树脂的性质和原理以及化学结构,从而阐明影响其吸附、解析的因素,来全面介绍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药有效成分和复方中的应用.[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是中医一大特色,然而因制剂问题制约了其发展,改变这一现状势在必行,而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类新型高分子聚合物,其物理化学稳定性高、吸附选择性好、解析条件温和、使用寿命长、节省费用等优点,本文对其分离特性和在中药中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广西壮族自治区现代中医药物流业的发展将面临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诸多的发展机遇,并有望在未来若干年内保持较大的增长率。广西相对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贸易中明显的区位优势、交通设施的快速发展、通讯条件相对完善、相对发达的中药加工业以及具有悠久传统中药物流经营业等,构成了广西发展中医药物流业较为优越的发展基础。同时,由于现代中医药物流业具有较明显的产业关联效应,广西可以通过中医药物流业的发展来带动并促进中医药产业及其他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富民兴桂的目的。因此,将中医药物流业作为广西中医药产业体系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20.
杨颖溪  晏军  柴立民 《医学综述》2015,(6):1073-1075
特发性肺纤维化是一种原因不明、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西医对此病治疗方法单一,疗效一般。近年来,随着中医辨证辨病治疗对该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中医特色治疗针灸的应用,以及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广泛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和控制该病上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在疗效评估标准及临床疗效试验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使标准更加客观,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