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M)或异型增生(Dy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每片0.359g,每次4片,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消痞愈萎汤,每日1剂,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黏膜病理积分情况及幽门螺杆菌(Hp)转阴率。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2%、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饮食减少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除胃脘疼痛、嗳气泛酸、胃中嘈杂症状积分下降外(P0.05),胃脘胀满及饮食减少积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改善胃脘胀满和饮食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Hp转阴率为4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CAG伴IM或Dys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可逆转胃黏膜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刘涛  张霞  魏玮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50(11):46-48, 68
目的 观察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调节COX-2蛋白的机制。方法将90例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口服胃康宁组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临床疗效、病理改变,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COX-2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57.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两组炎症、萎缩、肠化生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胃痛、痞满、嘈杂、乏力、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胃痛、痞满、纳呆积分和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COX-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康宁治疗脾虚寒热瘀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胃黏膜炎症,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降低胃黏膜COX-2蛋白表达可能为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予莫沙必利片,5 mg/次,口服,3次/d必要时加抗HP治疗。观察组予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理组织学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证候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慢性炎症、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的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情况较治疗前亦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胃组织病理表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胃舒煎剂联合幽门螺杆菌(Hp)根治方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胃舒煎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及治疗后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胃镜总有效率分别为86.0%和74.0%,对照组分别为60.0%、58.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p感染情况及胃黏膜组织病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舒煎剂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肠腺化生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并且改善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养阴活胃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镜下评分、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为95.00%,二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胃镜下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胃脘胀满、胃脘疼痛、胃脘嘈杂、泛酸烧心等)积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治疗后上述症状积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④两组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益气活血消萎方汤药口服,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66.67%(P0.05)。②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胃脘疼痛、胀满、嘈杂、嗳气、纳差、乏力症状积分及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只有胃脘疼痛、嘈杂、嗳气、乏力症状有所改善(P0.05);2组比较,治疗组胃脘胀满、纳差、失眠症状积分和总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消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改善胃镜表现和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西药及益胃活血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及叶酸片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积分降低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改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胃复春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50%,对照组为66.67%(P〈0.05);治疗组对主要临床症状、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胃黏膜异型增生及HP转阴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周镇海  陈锦锋  姚红 《新中医》2024,56(5):76-80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肝胃不和型CAG 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 莫沙必利片和瑞巴派特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活血汤治疗。评价2 组临床疗效,比较 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病理检查评分,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 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 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 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疏肝理气活血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CAG 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缓解或逆转胃黏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莲舒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就诊的1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加用芪莲舒痞汤治疗,疗程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胃镜下病理学检查结果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转阴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胃脘隐痛或胀痛、胃脘痞满、胃中嘈杂、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病理学分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Hp转阴率88.89%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芪莲舒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癌前病变患者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纾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给予纾萎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病理组织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和93.18%,均高于对照组的47.62%和38.10%(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萎缩情况及胃黏膜腺体IM、ATP改变均有明显改善(P〈0.05,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纾萎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其胃黏膜IM及ATP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安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诊断标准的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给予安胃汤(由百合、白芍各20g,丹参15g,薏苡仁、半夏各10g,乌药7g,黄连、干姜、炙甘草各5g组成)治疗;对照组20例,用维酶素片治疗,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胃黏膜EGFmRNA水平,对后者进行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EGF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EGFmRNA表达改变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CAG胃黏膜EGFmRNA的表达,减缓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异常,缓解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异形增生,可能是安胃汤防治CAG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寇媛  闻新丽  薛峰 《陕西中医》2021,(9):1233-1235,1298
目的:观察养胃清热化瘀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病理表现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3例,给予养胃清热化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胃黏膜病理表现。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1.26%高于对照组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改善方面,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养胃清热化瘀汤治疗CAG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的病理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益气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20例予益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80例予猴头菌提取物、阿莫西林、甲硝唑及奥美拉唑综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下黏膜颜色积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中医证候疗效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下黏膜颜色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3%、86.7%,对照组分别为67.5%、61.3%,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方可明显修复CAG患者受损的胃黏膜,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CAG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养胃煎联合胃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胃三联疗法连续治疗7 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胃煎连续服用30 d。2组均停药30 d后观察临床疗效、胃黏膜改善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 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66.7%,对照组4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治疗组96.7%,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养胃煎联合胃三联疗法口服治疗Hp阳性CAG临床疗效肯定,可明显改善受损的胃黏膜,提高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16.
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设立对照组(口服胃复春片)作比较观察。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结果:加味小建中汤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胃复春(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腺体萎缩、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的改善均十分明显(P0.05)。结论:加味小建中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活血解毒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邻近正常胃黏膜组织P16、p21、c-met蛋白表达与“瘀毒”证、非“瘀毒”证相关性。[方法]按流行病学调查与“以方测证”方法,将65例病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门诊患者分为“瘀毒”证与非“瘀毒”证组,使用活血解毒方(刺猬皮12g,丹参20g,红花、黄连、蚤休各9g,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15g).1剂/d。水煎100-150mL,3次/d,口服。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胃黏膜组P16、p21、c-met蛋白表达。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P21、p16、c-met蛋白表达瘀毒组军高于非瘀毒组(P〈0.05)。使用活血解毒方治疗后P21、c-met蛋白表达两组均有降低(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p16两组均有升高(P〈0.05)瘀毒组高于非瘀毒(P〈0.05)。[结论]活血解毒方可改变P16、p21、c-met蛋白表达,P16、p21、c-met蛋白表达可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瘀毒”证中医辨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石爱华 《河北中医》2009,31(3):418-420
目的观察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电热针(每日1次,共治疗90 d)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每日1剂,共治疗90 d)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予电热针治疗。观察2组总体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镜和病理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显效率5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显效率20.00%,2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病理积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电热针结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脾胃虚寒型CAG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胃镜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胃散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合并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茂名市茂南区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3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合并胃癌癌前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80例。对照组给予复胃散胶囊,1.5g/次,3次/d。治疗组在内镜辅助下确定患者病灶位置,并注射雷尼替丁注射液;第二天开始服用复胃散胶囊,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病理疗效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5%、6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镜下溃疡、充血水肿、糜烂、黏膜变白、颗粒增生、血管透见的症状均有所好转,治疗组各症状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两者兼有的癌前病变总有效率分别为69.8%、70.0%、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8%、42.5%、3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95.2%、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胃散胶囊联合内镜下注射雷尼替丁注射液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合并胃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充分发挥内镜注射的局部大剂量治疗和中药组分的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