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太阳蓄血证主要源于<伤寒论>106、124、125、126条文记载,经后世医家阐发归结并冠以证名,然仲景原文言简意赅,致使学者们在解释发挥上出现分歧,其中蓄血部位与小便自利问题两大争论点至今仍因多方观点不一而未能定案.就蓄血部位而言,各家争议在临床诊疗上皆有其意义与价值,至于小便是否自利亦从气机与水血相关的论点出发,阐述小便自利乃标帜之说,属于仲景立方鉴别点.  相似文献   

2.
蓄血证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而是诸多疾病病理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既存在于外感热病中 ,而又见于内伤杂病中 ,必须具备“热”与“瘀”的表现。从蓄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角度 ,剖析《伤寒论》中蓄血证的概念。认为蓄血证广泛地存在于心脑血管、泌尿、生殖、肿瘤、损伤、妇科、急腹症、内毒素血症等多系统疾病中 ,治疗蓄血证的经方在目前临床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张淞生 《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2):524-524
输尿管结石临床较多见,常表现为肋脊角或输尿管循行部位阵发性绞痛。多系肾气亏虚,膀胱气化失司,复因湿热蕴积下焦,煎熬尿液,结为砂石,梗阻经脉,气机不利,血涩不行,瘀血乃生。因此,本病的病机既有“热”之因,复有“瘀”之果。而伤寒蓄血证发病机理为太阳病不解,在表之邪热随经深入下焦与血相结于少腹部位,亦“热”、“瘀”为患。虽结石病未必有表邪入里之表现,但就“热”、“瘀”而言,却有相似之处。再从症状、体征分析,输尿管结石病人患侧少腹腹肌轻度紧张及输尿管循行部位深压痛,可理解为蓄血证之“少腹急结”(或硬满),且发病部位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1 蓄血证源流追溯与证治浅析1 1 源流追溯蓄血证始出于《伤寒论》。伤寒蓄血 ,太阳病篇和阳明病篇均有论述。概括而言 ,是以桃核承气汤治蓄血轻证 ,抵挡汤、丸治蓄血重证。明清时期温病学家对温病蓄血进行了阐述 ,如吴又可在《温疫论·蓄血》中指出 :“邪热久羁 ,无由以泄 ,血为热搏 ,留于经络 ,败为紫血 ,溢于肠胃 ,腐为黑血。”其临床表现是 :小腹硬满 ,小便自利 ,至夜发热 ,昼日热减 ,治疗宜桃仁承气汤。吴氏还注意到蓄血证要观察大便的情况 ,强调“便色如漆 ,大便反易者 ,是结粪得瘀而润下 ,结粪虽行 ,真元已败 ,多至危殆。”对此 ,郑…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述《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等医著所论外感病之蓄血证,表明伤寒蓄血证起源较早,温病蓄血证是伤寒蓄血证的深化和发展,两者共同构成外感病蓄血证。此证程度有轻重之别,病势有缓急之分。临床辨治需抓住感受外邪、邪毒深入血分而致血热血瘀、瘀血渗入下焦或自下流而不走三条病因病机,治法不外清热、逐瘀、攻下。  相似文献   

6.
蓄血证的部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血证最早的概念应该是血瘀证,即指血行障碍,血液凝聚而形成的病理产物,与血和脉关系密切。《素问·调经论》日:“孙络外溢,则经有留血。”这即是瘀血的原始概念。张仲景在前人血瘀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外感热病的特征,提出了蓄血证的理论和论治大法。《伤寒论》论述蓄血证的原文有4条,提出的汤证共3个,桃核承气汤证是其中的一证,“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相似文献   

7.
系统研究了《伤寒论》有关蓄血证的古今之争,认为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皆可出现蓄血之证。蓄血证的产生与病人的血络受损有关。其治疗以攻下逐瘀为大法,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为代表方,只要符合蓄血证的病机,很多现代疾病都可以参考蓄血三方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9.
何新慧 《河南中医》2012,32(8):949-951
《伤寒论》中所述蓄血证或发于太阳病阶段,或发于阳明病阶段,均因外邪化热入里,与血互结而成.临证时可将蓄血证分为太阳蓄血轻证、太阳蓄血重证和阳明蓄血证.太阳蓄血轻证者,治疗当先解表,表邪外散后再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下瘀热;太阳蓄血重证者,当先治里,用抵当汤破血逐瘀,通下瘀热;阳明蓄血证的治疗应以祛邪为主,方用抵当汤破血逐瘀.  相似文献   

10.
小便自利与小便不利为蓄血证和蓄水证鉴别要点之一,蓄血证小便自利,而蓄水证常见小便不利,但临证亦见蓄血证兼小便不利之症。因此,有学者对蓄血证与蓄水证的认识颇具存疑,不能正确区分二者,更有否定二者理论的正确性。鉴于此,笔者试从蓄血证与蓄水证并病的角度来阐述蓄血证兼小便不利这一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虽历代医家对胸痹热证亦有论述,但受“阳微阴弦”理论的影响,所受到的关注较小.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ACS属热证者较多,基于中医体质学说,提出了ACS热结血瘀的观点,主要从现代人生活环境、起居习惯、饮食结构等方面的改变进行论述.根据中医理论,情志不遂、嗜食辛辣燥热等均致郁热内盛,灼伤津液,进而血凝成瘀.血瘀日久,郁而化热,煎熬心血,加重瘀血.故热与瘀相互为因、为病.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CS的“热结血瘀”证.  相似文献   

12.
论蓄血证病因及病机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of stagnant blood exists not only in the exterior-syndrome but also in the miscellaneous disease due to internal injury. The forming of this syndrom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xterior evil, emotion,diet, constitution, age and so on. The main pathogenesis of this syndrome is caused by blood stasis and heat-evil.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稳定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全面检索了近5年有关寒凝血瘀证实验研究的相关文献,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寒凝血瘀证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不同干预方法对寒凝血瘀证模型的实验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寒凝血瘀证尚无理想的模型平台,实验动物相对单一,造模方法有待完善,机理研究不够深入,干预方法比较局限,因此需要建立符合中医证候和临床实际的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平台以促进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以细菌内毒素(LPS)与角叉菜胶(Ca)两种因素联合造模,制备一种方法简便、稳定的血瘀证和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LPS/Ca造模组。造模组动物先每只给予Ca 5 mgip,16 h后给予LPS 50μg.kg-1iv,以注射LPS时作为试验的0 h。于造模后24 h观察血栓形成,于造模后不同的时间点分批观察微循环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和炎症反应指标。结果: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稳定、重复性良好的血栓形成模型,不需剖杀动物在尾部即可肉眼观察和定量测量血栓。该模型还表现出微循环障碍以及全血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率异常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同时还由于血栓形成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而表现出凝血指标延长。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明显的血瘀证客观指标的改变。模型早期动物血液中的炎性因子TNFα和IL-6明显增高,故该模型符合炎症诱导的热毒血瘀证特点。结论:LPS/Ca联合造模可建立一种操作简便、稳定的热毒血瘀证与血栓形成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AS)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①正常组(N,n=20),②模型组(M,n=20),③化痰组(T,n=15),④祛瘀组(Y,n=15),⑤痰瘀同治低剂量组(TYD,n=15),⑥痰瘀同治高剂量组(TYG,n=15)。N组喂食基础饲料12周;余5组喂食高脂饲料6周后,分别加予生理盐水(10mL/(kg.d))、化痰方流浸膏(0.16 g/mL)、祛瘀方流浸膏(0.2 g/mL)、痰瘀同治方流浸膏(0.8 g/mL)、痰瘀同治方流浸膏(1.6 g/mL)灌胃治疗6周,且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40万IU/kg。造模2周及6周后,分别取N组和M组大鼠各5只,测血脂、血液流变学;提取全长主动脉和心脏,油红O染色进行病变分级评分;HE染色观察斑块的病理形态改变。灌胃治疗6周,各组大鼠处死后按前述方法再次检测各指标变化。结果造模2周后,M组大鼠血脂水平升高(P<0.05);6周后,血脂水平进一步升高伴血液流变学指标升高(P<0.05);主动脉病变的评分明显增高(P=0.001),光镜下观察可见主动脉及冠状动脉典型的粥样硬化斑块。灌胃治疗6周后,各治疗组大鼠血脂、血液流变学水平均降低(P<0.01),主动脉病变评分明显低于M组(P<0.01)且略高于N组(P<0.05),光镜下观察AS病变的程度较M组明显减轻。以TYD与TYG组变化明显,且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40万IU的钙超负荷法加高脂饲料喂食6周后,大鼠AS痰瘀互结证模型即建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适宜于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体系,以临床经典方反证模型证候特点,从宏观生物体征评价模型专属性及可靠性.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采用2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随机昼夜颠倒、冰水游泳、烘箱热烘、噪音刺激、悬尾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复制模型,灌胃香附四物汤、少腹逐瘀汤及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以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指标、四诊信息(爪、尾、舌数码拍照;体温检测;体重;摄食量;心电图采集;旷场自主活动)、证候积分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在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指标、动物行为学、体重、饮食量、证候积分、心率方面均有明显变化;拍摄舌象、爪像经Photoshop 7.0分析所得大红色(r)、绿色(g)、蓝色(b)的百分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阿司匹林及香附四物汤给药组在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动物行为学、体重、饮食量、心率、证候积分及舌、尾r,g,b有显著改善作用,而少腹逐瘀汤未见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本文建立了适宜于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体系,为气滞血瘀证模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经汤及清营汤分别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血瘀证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成功造模后各组行相应治疗。实验结束后测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压积。[结果]造模后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升高。空白对照组及用药组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压积与血瘀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是血瘀证诊断与临床疗效评价的重要标准,中药能很好的降低血瘀证大鼠血液黏滞度。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对于血分病证的论述内容详尽,理法方药俱全。张仲景从血分病证与六经传变的关系上,揭示了外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和特点。出血是血分病证的主症,针对邪热亢盛与虚寒不固的不同病机,张仲景确立了大力祛邪、温补里虚或正邪兼顾的治疗原则,对血分病证的辨证论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心气虚证、心血虚证和心脉瘀阻证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证候归属中常见的3个证候,从临床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进展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探讨3个证候外在表现和内在的物质变化基础及证候本质,实现中医心病气血辨证中证候的标准化、客观化和规范化,是循证心血管医学的根本要求和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配伍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制造大鼠急性血瘀模型,观察当归不同配伍比例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全血黏度(WBV)和血浆黏度(PV)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的影响。结果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PT及APTT均长于模型组,而FIB低于模型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当归川芎(1.5:1)组及当归川芎(1:1)组PT及APTT均长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而FIB低于当归川芎(1:0)组及当归川芎(0:1)组,且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当归川芎(1.5:1)及当归川芎(1:1)配伍均能明显改善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特征和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