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作为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并发症已成为发达国家第5位死因,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ANP)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表明:约1/3以上糖尿病患者并发ANP,无痛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地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群心率变异的初步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030001)杨钦丁山西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郭五一郑新涉李运乾刘卓敏近年来文献报道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变异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2〕。鉴于大样本人群的心率变异正常范围报道甚少〔3,4...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的动态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动态心动图系统对正常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不同病程心率变异性 (HRV)进行了定量分析 ,对HRV判断心肌梗塞患者长期预后价值作了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符合WHO制订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全部接受 4次动态心动图检查者纳为本文研究对象 ,共 14例 ,男性 11例 ,女性 3例 ,年龄 4 0~ 80岁 ,平均 57岁。正常对照 2 0例 ,年龄 38~ 75岁 ,平均 52岁 ,经体检 ,常规心电图 ,2 4小时长程心电图无心肌缺血及LOWN氏Ⅱ级以上心律失常 ,无慢性病史。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1 2 方法1 2 1  1…  相似文献   

4.
庄梅  周元植 《贵州医药》2002,26(7):595-59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方法:对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Holter记录,分析对比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指标。结果:EH患者HRV的时域指标(SDNN、SDNNi、RMSSD)及频域指标(TP、LF、HF)较正常对照均明显降低(P<0.001-0.05),以RMSSD、HF降低最为显著。EH患者LF/HF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5),SDAN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H患者中,重度高血压组的时域、频域的多项指标较轻、中度高血压组降低(P<0.01-0.05)。极高危组的HRV多项指标亦较非极高危组减低(P<0.01-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迷走神经活性明显降低,同时伴有交感神经活性的相对增强。HRV的减低可能为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巴俊强  陈登科 《贵州医药》2000,24(10):633-634
心脏植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但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近年开展的心率变异(HRV)分析为其诊断提供了一种定量方法[1].笔者通过对78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HRV时域的分析,探讨糖尿病HRV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心率变异性(HRV)与室性早搏的关系,本文测定了LownⅠ-Ⅱ级与Ⅲ-Ⅳ级室性早搏患者各20例、房性早搏25例及正常人30例的各项时域指标。各例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结果发现Ⅲ-Ⅳ级室早患者的COVr、SDANN及HRVIndex较正常人显著减小(P<0.05),而室早Ⅰ-Ⅱ级和房早患者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室早Ⅲ-Ⅳ级患者的Lorenz散点图异常也较正常人为多。高级别室早患者HRV异常的机理和临床意义不明,可能提示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低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室颤阈值而增高发生室颤的可能性。HRV减少的高级别室早患者有可能易发室颤,此点尚需进一步随访研究才能证实。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性 (HRV)是指心率快慢的差异性 ,受体内神经体液调控 ,为适应不同的生理状况或某些病理状态而作出的反应。本文通过对临床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患者进行 2 4h的心率变异时域分析 ,以探讨COP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情况。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经临床诊断为COPD的住院患者 2 0例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 8~ 82岁 ,平均 ( 62± 8)岁。疾病的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体检、肺功能 (第 1秒用力呼气量降低 <80 %)、DCG及超声心动图。全部病例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对照组 2 0例 ,男 14例 ,女 6例 ,…  相似文献   

8.
9.
心率变异性是评价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相互制衡状态的一种指标,其对机体功能状态评定、多种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Lorenz散点图直观表达了心率变异性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定性和定量指标与HRV传统指标相关性好,且对HRV异常的检出率高于传统V指标。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变化规律。方法:对54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24小时Holter监测,然后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性分析,将54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NYHA标准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27例与心功能Ⅲ~Ⅳ级组27例,比较两组间心率变异性指标变化。结果:心力衰竭组SDNN、SDANN、PNN50均比健康对照组减低,心功能Ⅰ~Ⅱ级组比心功能Ⅲ~Ⅳ级组SDNN、SDANN、PNN50减低。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减低。心功能越差,心率变异性减低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合并症患者心率变异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心率变异(HRV)是反映心脏节律随着时间而改变的规律。心脏自身节律主要是受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HRV方法学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1~3]。HRV作为一个能够定量反映自主神经的活性及其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异分析(HRV)是评价人体自主神经功能的一种新的无创性方法。大量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均可引起HRV异常。通过HRV可以间接反映体内自主神经活动情况,可定量测定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张力。本文检测7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HRV,旨在...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25例对照者进行了心率变异性(HRV)的检测。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明显的HRV异常,其平均心率增快,平均R-R间期、平均R-R间期标准差、平均R-R间期变异系数及R-R间期大于50ms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心率能谱分析中,低频断和高频断的能量均降低,总的趋向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迷走神经作用减弱。表明糖尿病患者HRV变小,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及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HRV为监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功能动态改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心电散点图在心率变异性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探讨提高心率变异性分析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100例动态心电图数据中的心率变异性心电散点图和频域、时域指标展开分析,对心电散点图指标的特点进行观察。结果:心电散点图用于表达心率变异性的各项指标与时域、频域指标,心电散点图视觉直观性强,能分辨出真实窦性心搏图形与干扰伪差图形,窦性心搏图形具有多态性和个体唯一性。结论:心电散点图可独立用于心率变异性分析。对于记录不良,伪差干扰较多的心电数据,频域、时域分析结果易受其影响,应以散点图的窦性心搏图形作为判断HRV的依据。对于记录质量较好的数据,可根据对散点图形的目测,检验时域、频域分析的准确性。一份高质量的HRV分析报告的标志是散点图、时域、频域三种分析结果中各相关指标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珺  张国江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08-910
目的:研究窦性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发病1~3周的92例AMI患者和7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AMI组和对照组,收集入选患者详细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获取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平均心率以及HRT的3个参数,即震荡斜率起始时间(T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AMI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TT、TO高于对照组,TS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RT在AM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尤以TT和TS差异显著,HRT可作为AMI后再发心脏事件的有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变异性和心率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QT间期变异性 (QTV)、QT间期变异系数 (QTCV )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意义 ,两指标与心率变异性 (HRV)是否有联系以及联系的强度。方法 对 5 4例诊断明确的心肌梗死患者和 5 0名正常人进行 2 4 h动态心电图的 QTV、QTCV、HRV的对比分析。结果 心肌梗死患者和对照组的 QTV (2 0± 6比 2 9± 9,P=0 .0 0 0 1)和 QTCV(0 .0 5 4± 0 .0 16比 0 .0 76± 0 .0 2 4 ,P=0 .0 0 0 1)差异有显著性 ;各组中 HRV和 QTV有弱相关性 (P<0 .0 5 ) ,HRV和 QTCV无相关 (P>0 .0 5 )。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 QTV、QTCV减低 ,HRV的变化几乎不影响两者的变化 ,QTV和 QTCV可能成为预测心律失常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肽脉功能减退症减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方法50例亚临床甲减患者分不需治疗组和需治疗组。分析治疗前后的24h心电图心率变异。结果两组24hSDNN、SDANN、SDNNindex、rMMSD、PNN50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需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亚临床甲减患者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功能均受损。对亚临床甲减患者作心率变异性的检测,有助于及时了解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判断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心率变异超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药心宝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Holter指导下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平均心率、异位心律数、心率变异性指标[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RR间期的平均值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 MMSD)、相邻RR间期差>50 ms的个数占总心跳次数的百分比(PNN50)],并比较中医症候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异位心律总数、各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心搏数、最快心率、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最慢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主要症状心悸、气短、头晕单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胸闷单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心率变异性功率频谱分析,观察硬膜外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于麻醉前、麻醉后10分钟、进腹腔及术毕测定并记录HRV各值,分析其变化。结果 硬膜外麻醉后LF、HF均比麻醉前显著增高;进腹腔后牵拉子宫、卵巢时升高特别明显;术毕渐趋向于术前水平。LF/HF在麻醉后明显低于麻醉前,术毕时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腰段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时,病人HRV发生显著变化,麻醉后10分钟,心脏的神经支配以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对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调节能力降低,术中牵拉反应时,自主神经张力向交感神经占优势的方向转移,手术结束时渐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麻醉前仪器准备程序临床应用情况及质量分析.方法 对麻醉学系60名学生实习结束时现场考核麻醉前仪器准备程序操作正确度与完整性,并进行分析.结果 能正确完整操作者51名,占85.0%(51/60);不能正确操作者4名,占6.7%(4/60);不能完整操作者5名,占8.3%(5/60);2004、2005级两届学生考核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麻醉实习结束后部分学生仍不能正确或完整实施麻醉前仪器准备程序,需强化临床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