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试验组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口服配合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并观察两组愈合时间、瘢痕大小以及术后肛门坠胀、切口分泌物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愈合时间、瘢痕大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中后期肛门坠胀、切口分泌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配合放射状多切口浮线引流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多间隙脓肿是促进该病术后切口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减轻并发症的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切开加药线引流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1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7例。切开后,治疗组采用药线引流法治疗,对照组用常规凡士林纱条引流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30%、对照组84.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渗液积分治疗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术后用药线引流法疗效较佳,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道置管引流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直肠黏膜下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予改道置管引流术,对照组予传统切开引流术;观察两组患者治愈率、治愈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复发情况,并评价肛门功能。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3%和68.9%,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术后48h、7天、14天换药时局部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3个月比较,肛门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3%、32.3%,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道置管引流术治疗直肠黏膜下脓肿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肛管后间隙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肛周脓肿Ⅰ期根治术治疗,治疗组采用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术后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肉芽生长评分、术后肛门功能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创面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92.2%,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术后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VAS疼痛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脓腐组织脱尽、渗液消失、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④术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组间比较,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⑤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腔括约肌保留术治疗肛管后间隙脓肿疗效满意,可有效保护肛门功能,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做出科学评价。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类的临床对照研究。2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4周后各记录1次临床疗效)。对术后14、28天时比较创面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采用VAS评分标准,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情况比较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验证托里透脓汤促进坐骨直肠窝脓肿术后创口愈合在疼痛敏感度上有显著差异,能明显减轻创口分泌物对周围皮肤刺激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第1、3、7、14天创面疼痛、渗液、出血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控便能力。结果①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7.5%,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第1天、第3天术后创面疼痛积分,各观察时点创面渗液积分,以及第1天、第3天、第7天术后创面出血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⑧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肛瘘切除术比较,括约肌问瘘管结扎术用于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渗液及出血情况轻,创面愈合时间短,创伤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肛门畸形发生率、部分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能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直肠内挂线法与切开挂线法治疗肛提肌以上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治疗的60例肛提肌以上脓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直肠内挂线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的各项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肛门疼痛情况,统计2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随访2组患者术后3个月肛门括约肌控便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1天、第7天、第14天疼痛分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3个月的肛门括约肌功能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内挂线法是一种治疗肛提肌以上脓肿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耗时短、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对肛门内外括约肌损伤小等优势,可更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的控便功能。  相似文献   

9.
施捷  金杰 《河北中医》2012,(10):1588-1590
目的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探索其有效性、安全性,寻找微创的术式。方法将187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94例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除术,对照组93例采用传统后位内括约肌切除术,观察2组在术后疼痛、伤口渗液、出血、尿潴留、伤口水肿、愈合时间及术后6周时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7.23%,对照组治愈率75.2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36±2.21)d,对照组愈合时间为(15.74±3.1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 h、7 d症状总得分比较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术后14 d时2组症状总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周肛门功能(感觉、闭合、控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能减小手术创伤,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客观评价促愈散在肛肠病术后创伤愈合中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将204例肛肠病手术的患者随机单盲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2例。试验组采用促愈散肛门局部换药,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肛门局部换药。观察记录术后第7、14、21天创口愈合率及创口痊愈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肛门疼痛及出血情况,术后1、4、7天肛门疼痛情况及创口边缘水肿出血情况,以预先制定评分细则加以评分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两组在肛肠病术后切口痊愈时间、创口愈合率及安全性评价方面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均能有效的促进伤口愈合。两组在肛肠病术后疼痛、术后出血及创口边缘水肿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促愈散用于肛肠病术后换药,体现了运用中医药来促进伤口愈合,加速创面修复,改善生活质量的优势特点,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戴玲颖 《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9):104-105
目的:观察九一丹外敷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将4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采用一期切开根治术治疗,术后治疗组在前3天换药采用九一丹外敷,对照组换药采用常规三黄油纱条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平均愈合时间、出现创缘水肿的例数。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和创缘水肿例数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肛周脓肿术后早期换药时应用九一丹外敷,可以减少创缘水肿和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切口置管加药线引流术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67例后蹄铁型肛周脓肿行小切口置管加药线引流术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67例患者中,64例一次性治愈,3例二次手术治愈。此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愈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对肛门结构及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论小切口置管加药线引流术可有效治疗后蹄铁型肛周脓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的消肿止痛作用。方法将88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于术后用自拟中药方湿热敷,对照组用痔疾洗液湿热敷。两组疗程均为14天,分别于术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观察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及外痔水肿情况,并于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比较,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与第7天比较,出血、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7天、第14天疼痛、渗液、充血分级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术后第7天与第2天、第14天与第7天、第14天与第2天比较,水肿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可明显减轻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内痔Ⅲ期)术后患者的肛门出血、疼痛、渗液、充血、水肿等术后症状,临床疗效优于痔疾洗液。  相似文献   

14.
吕灵仪 《四川中医》2011,(7):112-113
目的:加快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其病程。方法:肛周脓肿根治术后,试验组采用三七血伤宁散纱条局部创面引流、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局部创面引流。结果:试验组甲级愈合率为97.1%,对照组甲级愈合率为91.6%。两组疼痛渗血持续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七血伤宁散纱条能止血镇痛、祛瘀生新,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董毅  刘艳茹  王艳艳 《光明中医》2014,(5):1002-1003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中药坐浴组方对肛周脓肿手术创面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清热利湿中药坐浴组观察和温水坐浴对照组,分别在术后第3、7、14天取创面肉芽组织,固定染色后显微镜观察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在第3、7、14天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变化均与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利湿中药坐浴能有效促进肛周脓肿创面的愈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治疗肛痈术后伤口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肛痈术后伤口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56例,手术后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纱条换药。对照组56例,手术后采用利凡诺纱条换药。观察比较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纽(P〈0.05)。结论: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能明显缓解肛周脓肿术后伤口疼痛、水肿,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对去卵巢家兔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健康雌性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组(以下简称药线组)及空线组,每组各6只.模型组、药线组、空线组行卵巢摘除术去势建立围绝经期综合征模型.假手术组只打开腹腔,不予卵巢摘除术.手术后第15 d,药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将114例行一期根治术的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治疗加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常规治疗结合自拟中药药液熏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创面渗出、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及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术后3 d、7 d和14 d渗液评分和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评分(P〈0.05);湖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4.6±3.9)d,显著短于对照组(17.2±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4 d后创面愈合率达到91.2%,显著高于对照组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常规治疗结合中药熏洗可有效缓解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疼痛,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应用康复新液给肛周脓肿术后换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肛周脓肿术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采用康复新纱奈换药;对照组55例采用生理盐水纱条换药。结果:治疗纽在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术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肛周脓肿术后使用康复新液换药可促进创面生长,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