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脑卒中偏瘫患者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凤姣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4):34-35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经治疗好转出院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每月上门随访指导,对照组回家自行锻炼或休养,运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FIM)、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FIM及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和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2例卒中后抑郁,随机分为系统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系统心理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连续观察8周,用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程度评定,ADL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肢体恢复功能状况。结果在研究4、8周末HAMD、ADL评分2组均有显著差异,说明施以系统心理护理的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快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与躯体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脑卒中后发生抑郁患者进行发病率及多种相关因素的研究,期望对这些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案.选用符合标准的所有脑卒中住院患者,抑郁患者为病例组,其余患者为对照组,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调查116例患者,最后能够配合完成所有调查任务的有114例.抑郁发病人数为54例,占47.4%.单因素分析发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婚姻,卒中性质,病程与抑郁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日常生活能力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2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抑郁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ADL评分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路优泰对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90例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路优泰,同时给予改善脑部血液供应、营养神经细胞及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心理治疗,其余治疗同治疗组.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指数(BI)及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在治疗4周、8周后,HAMD、BI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8周后,HAMD、BI评分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路优泰对卒中后抑郁状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作用,并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集中式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集中护理干预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常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集体互动的健康教育,个体化的心理干预,规范化的功能训练。用Brunnstrom分级法对2组患者在开始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3个月时分别评定。结果 2组患者用Brunnstrom分级比较,患肢上、下肢功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集中式早期护理干预站合药物治疗,肢体功能明显康复。 相似文献
9.
10.
贾新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4):67-67
目的观察赛乐特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0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原发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赛乐特20mg/d,入组后3个月时随访,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抗抑郁疗效,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及死亡/残疾情况。结果治疗组抑郁疗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6%和45.8%),具有显著性差异;随访3个月患者的死亡及残疾率低于对照组(40.8%和60.4%),有显著性差异;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赛乐特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并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何凤叶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7):143-144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首次住院7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阶段早期康复护理,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法,分别对2组患者于入院时及住院第1周末、第2周末、第3周末进行评定.结果 住院第3周末研究结束时,康复组Barthel指数为85.9±11.3,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76.4±1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如瑞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9,22(3)
目的研究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5—2015-05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组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连续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和FAM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期间依从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治疗依从性,提供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导致的偏瘫是以单侧肢体随意运动不全或完全丧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侧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54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进行了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54例患者作对照,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9-01-2012-04在我院神经科住院PSD患者108例。入选对象经脑CT或MRI显示有脑出血、脑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证据,意识清楚,有一定表达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HAMD)评分≥18 相似文献
15.
韩利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6):82-8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方法 将250例脑卒中病人分成心理护理组和非心理护理组,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心理护理组做心理护理前、后与非心理护理组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脑卒中病人SDS、SAS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组(P<0.01),心理护理后病人SDS、SAS评分较护理前显著改善(P<0.01),与非心理护理组比较SDS、SAS也有显著改善(P<0.05). 结论 对脑卒中后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可达抗焦虑、抑郁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王晓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139-140
目的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最大程度的克服心理生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汉密顿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对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定。结果通过制定各种护理措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状态明显减轻。结论通过采取各种积极的护理措施,使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老年医学科5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6例,康复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西酞普兰,10mg/d)+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心理治疗、家庭及社区康复),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抗抑郁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分别在患者入院后、治疗1个月后采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评定患者的抑郁状态,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2组卒中伴抑郁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HAMD评分均有降低(P0.05),Barthel指数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康复组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治疗能有效减轻老年患者卒中后抑郁状态,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清颜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0):83-84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程度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内科护理,干预组47例在内科护理基础上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1个月为一疗程,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抑郁改善程度。结果组内治疗后与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第1疗程末、第2疗程末和第3疗程末与对照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总有效率93.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08%(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并发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开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03-2016-06在我院治疗的10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实验组在入院当天行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在入院3周后行护理干预,其他治疗方法相同,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1)治疗前2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实验组NIHSS、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可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生活自理等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病人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12月收治的50例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治疗5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抑郁;入院时、治疗1周、治疗5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 治疗5周,对照组轻度抑郁5例,中度抑郁17例,重度抑郁3例;观察组正常6例,轻度抑郁7例,中度抑郁10例,重度抑郁2例。观察组正常比例(24.0%)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而中度抑郁比例(40.0%)明显低于对照组(70.8%;P<0.05)。入院时、治疗1周,两组NIHS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5周,两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病人抑郁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