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军队干休所老年人老年期痴呆及其主要亚型的患病率和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 (MMSE)、总体衰退量表、日常生活能力、哈金斯基缺血指数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量表为筛查工具 ,对石家庄市 2 9个部队干休所的 2 6 74名 6 5岁及以上的离退休干部进行痴呆患病率调查 ,按国际标准诊断痴呆、可能或很可能的阿尔茨海默痴呆 (AD)和血管性痴呆 (VaD)。结果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为 5 83% ,其中男性标化患病率为 6 0 6 % ,女性标化患病率为 5 0 0 % ,两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D患病率为 3 2 9% ,VaD则为 1 83%。A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77 4岁 ,VaD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74 1岁。AD和VaD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AD患病率上升迅速 ,每增加 5岁 ,患病率约增高 1倍 ;VaD患病率则上升相对缓慢。所有类型痴呆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均未显示规律性变化 (P >0 0 5 )。结论 军队干休所老年人痴呆的患病率低于近年国内及欧美国家相关报道 ,与该人群医疗保健水平较高 ,及时发现早期认知功能损害并进行干预治疗有关。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 ,VD)是由脑血管病导致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据WHO统计,欧美的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 ,AD)为多,占全部痴呆的5 0 % ,VD占2 0 % ,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占30 % [1] 。我国和日本的情况相类似,张秀清统计了16 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其中VD占6 2 % ,AD占38% [1] ,提示VD是我国老年期痴呆的的主要组成部分。临床上最后确诊VD ,依赖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现就近年来VD的神经病理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常见病理学基础缺血性VD是VD的主要形式,其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梗死、多发腔…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期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以血管性痴呆( VD)和老年性痴呆 ( SDAT)为主 ,两者大约共占老年期痴呆的 80 %~ 90 %。其中 VD是由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 ,其发病率有随年龄而直线上升的趋势 ,且国家之间差异很大。在欧美 VD占老年期痴呆的 1 0 %~ 1 5% ,日本占 60 %~70 % ,我国占 60 .5% [1]。根据我国 1 1个城市和农村的普查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 ,VD的患病率为 32 4 / 1 0万人口 ,SDAT为 2 38/ 1 0万人口 ,VD略高于 SDAT[2 ]。由于人口的老龄化 ,本病已成为老年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相似文献   

4.
正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脑血管疾病引起的,以大脑认知功能损害为核心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1]。国内研究表明,VD已成为继阿尔茨海默病(AD)后的第二大痴呆疾病[2];在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以上人群VD患病率为0.8%[3]。VD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增添了沉重的负担。VD是可防治的痴呆,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机理尚在探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Alzheimer氏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退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痴呆综合征。本病起病缓慢,病因不明。在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痴呆中,AD和脑血管性痴呆(VD)最为常见。国外资料显示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4%—6%,随年龄增高患病率也增高。国内1989年北京城区65岁以上人群中,中重度痴呆的患病率为1.8%。为了探讨海南省AD和VD流行病学情况,2002年5月—10月,选择海口市、儋州市和三亚市60岁以上人群进行AD和VD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北民族地区老年期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和特点。方法 采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调查,分类进行统计。结果 在3908名≥55岁的调查对象中,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75%、2.00%和0.46%。结论 我地区老年期痴呆症患病率与其他地区相当,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高,女性均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不同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最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8.
谭杰华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703-705
目的 了解湖北民族地区老年期痴呆症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和特点.方法 采用多层分级整群抽样调查,分类进行统计.结果 在3 908名≥55岁的调查对象中,痴呆、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分别为2.75%、2.00%和0.46%.结论 我地区老年期痴呆症患病率与其他地区相当,痴呆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增高,女性均高于男性,城镇高于农村,不同民族间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9.
浅析血管性老年性痴呆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痴呆以血管性痴呆(VD)和阿耳茨海默病(AD)最为常见。由于脑血管障碍所引起的以痴呆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就称之为血管性痴呆(Vascluardementia,VD)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年龄的增长,VD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海南省城镇Alzheimer氏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镇老年期痴呆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原则,对海口市新华区和儋州市那大镇居住满1年以上的≥60岁老年人共9770人,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筛查。根据DSM-Ⅲ-R做出痴呆诊断,并以HIS评分进行痴呆分型。结果:痴呆患病率6.04‰;Alzheimer-病(AD)2.87‰;脑血管性痴呆(VD)患病率2.87‰。海口市≥60岁及≥85岁组男性AD患病率高于儋州市同年龄组男性。结论:AD和VD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脑电图(EEG)对老年期痴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13例阿尔茨海默病(AD)和87例血管性痴呆(VD)的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D阳性率82.30%,VD89.66%,EEG异常与病期和痴呆严重度有关,与年龄无关,这在VD表现较为明显,而且VD可有局灶性改变.结论EEG可作为AD和VD的鉴别参考,并对鉴别痴呆与假性痴呆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和血管性痴呆 (VD)的精神行为症状。方法采用简易痴呆筛选量表 (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uremberg老年问卷 (NAI)和哈金斯基缺血指数 (HIS)对阿尔茨海默病 15 7例及血管性痴呆 15 0例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 ,情绪症状多见 ,AD组患者中有情绪症状79 .6% ,VD组出现情绪症状 86 0 % ,两组患者出现多项情绪症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D患者出现更多的情绪症状。结论AD和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 ,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莲 《柳州医学》2006,19(4):209-212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血清载脂蛋白E对痴呆的诊断价值。方法  2 6例Alzheimer病痴呆(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 ,2 4例血管性痴呆 (cerebrovasculardementiaVD)患者和 30例年龄相当无神经系统疾病者 (normalcontrol,NC) ,分别检测其脑脊液中tau (CSFtau)蛋白水平和载脂蛋白E (ApoE)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3组被检者脑脊液中tau蛋白含量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VD组和NC组tau蛋白含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被检者ApoE基因型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AD和VD组的ApoE 2 / 4、ApoE 3/ 4与NC组的比较 ,其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而AD和VD组ApoE 2 / 4 ,ApoE3/ 4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组被检者ApoE等位基因E4频率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CSF中的tau蛋白含量和血清ApoE 4频率及ApoE 3/ 4、ApoE 2 / 4基因型的检测有助于痴呆的早期诊断 ,而tau蛋白含量对诊断AD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方法 根据ICD- 10诊断标准 ,对 2 3例AD和 2 7例VD病人的临床及颅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1)AD病人多起病缓慢 ,而VD病人起病多较急 ;A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常常累及多个方面 ,而VD病人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 ;A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常常受影响 ,而V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受累较少。 (2 )AD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和头颅内横径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均明显较VD为小 (P <0 0 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为大 (P <0 0 1)。结论 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检查有助于AD及V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正血管性痴呆(Vasclu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缺血或出血或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引起的有痴呆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的一种类型,其患病率位居老年期痴呆类型的第二位,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病理分类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脑损害所致的痴呆以及低血氧-低灌流性痴呆。患者多为慢性、进行性、持续性智能障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记忆及认知等功能障碍综合征[1]。VD动物模型种类繁多,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就是建立一种与人类血管性痴呆发病及病理特点相似的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近年来关于VD动物模型的研究日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对VD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VD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研究阿尔茨海默病 (AD)、血管性痴呆 (VD)的血液流变有无异常。方法 :对 30例AD和 30例VD和 30例正常老人作血流变检测 ,比较三组全血粘度值 (mpas)中 3、4切变率特点。 结果 :与正常老人相比 ,AD与VD组全血粘度值均显著增高 (P <0 0 0 1) ,而AD与VD相比 ,全血粘度值无显著差异 (P >0 0 0 5 )。结论 :血流变异常 ,尤其是全血粘度值 (mpas)中 3、4增高者 ,是患AD与VD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痴呆(VD)在欧洲和北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痴呆(VD)在欧洲和北美,阿尔茨海默病(AD)与VD的病例数之比约为2:1,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VD)泛指由各类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综合征,在老年人所患痴呆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阿茨海默病(AD)。国内外研究均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长,痴呆的发病率呈逐渐增高的趋势,80岁以上老人痴呆患病率可高达20%。随着人口的老龄化,痴  相似文献   

20.
血管性痴呆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是仅次于AD的第二常见痴呆,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大约为5%,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AD合并血管性痴呆占15%左右.目前认为,VD具有潜在的可防治性,被称为"可逆性痴呆",但尚缺乏根本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早期发现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