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林光勇  路黎  胡伟  王增寿 《中国药业》2008,17(19):56-57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单用及联用对2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尿白蛋白(Alb)排泄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3组,A组口服氨氯地平5mg,B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C组口服氨氯地平5mg及厄贝沙坦150mg,均1次/d。疗程均为10周。结果3组治疗后血压均显著降低,尿Alb排泄量A组变化不明显,B组和C组明显降低。C组血压及尿Alb排泄量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用时降压作用及改善蛋白尿作用比单用时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及对蛋白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伴蛋白尿患者于停药1周后给予厄贝沙坦,每次150mg,每日1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血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收缩压由治疗前的(151.0±13.7)mmHg降至(130.7±15.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舒张压由治疗前的(94.9±10.6)mmHg下降至(84.5±6.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1)。24h尿蛋白定量由(1.49±0.59)g降至(0.64±0.43)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1);血p2微球蛋白由(3.22±2.71)mg/L降至(2.13士1.8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贝尼地平、厄贝沙坦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脏的影响。方法13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贝尼地平组(口服贝尼地平4mg)、厄贝沙坦组(口服厄贝沙坦150mg);联合治疗组(口服贝尼地平4mg和厄贝沙坦150mg)。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变化。结果3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24h尿白蛋白、24h尿蛋白、血尿B:-微球蛋白)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与贝尼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尼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联合治疗组及厄贝沙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贝尼地平组无明显变化。3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血压下降程度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贝尼地平、厄贝沙坦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秋根 《江西医药》2014,(10):1048-1049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联合应用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对照组单纯应用氨氯地平。两药用法:氨氯地平5mg,口服,1次/d;厄贝沙坦150mg,口服,1次/d,疗程为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24h动态血压,疗程前后测尿β微球蛋白(β-MG)血尿素氮(BNU)、血肌酐(Cr)、24h尿蛋白,并观察并记录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但研究组降压效果更明显(P〈0.05);2组β-MG、24h尿蛋白的定量均显著减少(P〈O.01),但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量、β-MG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及高血压患者降压更明显,蛋白尿改善更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B组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24h尿蛋白、24h尿白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等、收缩压及舒张压.结果三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24h尿白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C组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厄贝沙坦或左旋氨氯地平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左旋氨氯地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单独和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及其对尿蛋白排泄量的影响。方法55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左旋氨氯地平组(A组)18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每日1次;缬沙坦组(B组)18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组(C组)19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及缬沙坦8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降压效果及尿蛋白排泄量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24h尿白蛋白和尿蛋白分别为:A组(134.8±7.9)mmHg、(84.4±6.3)mmHg、(87.3±26.5)mg、(0.217±0.022)g,13组(134.5±8.8)mmHg、(85.1±5.7)mmHg、(88.7±25.4)mg、(0.224±0.023)g,C组(125.5±6.5)mmHg、(77.6±5.6)mmHg、(71.6±20.5)mg、(0.171±0.015)g,均P〈0.01,但C组降低血压及尿蛋白排泄量的幅度明显高于A组、B组(P〈0.05),而A组与B组之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单独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均可明显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排泄量,保护肾功能,但两药联用时降压作用及改善蛋白尿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在老年高血压尿微量白蛋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9月收治高血压肾病患者203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68例,C组67例。A组采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日1次;B组用厄贝沙坦150mg口服,每日1次;C组厄贝沙坦分散片150mg加左旋氨氯地平2.5mg口服,每日1次,均治疗12周。结果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和尿微量白蛋白均有显著下降;厄贝沙坦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组在降压和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优于二药单独治疗组。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肾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二者有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厄贝沙坦75~150 mg/d;B组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和厄贝沙坦治疗,左卡尼汀3.0 mg/d静脉滴注,厄贝沙坦75~150 mg/d,疗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和肾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比较, B组降低更为显著(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左卡尼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肾病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24 h尿蛋白,疗效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不同时间段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非杓型老年高血压,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该院收治的120例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A、B、C三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早上07﹕00~10﹕00一次性服用氨氯地平5 mg联合厄贝沙坦75 mg治疗;B组患者晚上19﹕00~22﹕00一次性服用氨氯地平5 mg联合厄贝沙坦75 mg治疗;C组患者早上07﹕00~10﹕00服用氨氯地平5 mg、晚上19﹕00~22﹕00服用厄贝沙坦75 mg治疗。三组患者在治疗前门诊测量血压,治疗48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24 h收缩压(SBP)、24 h舒张压(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以观察降压疗效及血压晨峰值的变化。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NSBP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C组患者治疗后NSBP较其他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24 h SBP、24 h DBP、NSBP达标率相同(均为30.8%、30.8%、61.5%),且分别高于A组(17.9%、39.3%、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将非杓型血压纠正为杓型血压的纠正率(60.0%)明显高于A、B组(14.3%、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时间段服用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均能有效降低24 h平均血压,但分时服药与晚上服药能更有效地控制夜间血压,从而更好地降低夜间血压升高所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余中成  罗先虎 《中国药房》2012,(32):3022-3023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d-1+厄贝沙坦150mg.d-1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bid+厄贝沙坦150mg.d-1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90d。比较2组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水平,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压和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降压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有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患者,不但能更有效控制高血压,还能更有效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1.
厄贝沙坦单用及合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国产厄贝沙坦单用以及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6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单服厄贝沙坦 15 0mg ,qd。 4wk后随机分 2组 ,分别联合服用非洛地平 5mg ,qd ,或雷米普利 5mg ,qd ,均为 4wk。治疗前及治疗后 4wk和 8wk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 :厄贝沙坦单用 4wk后 ,坐位血压和2 4h动态血压均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 0 .82和 0 .86。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 4wk后 ,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 4 0 %增加为 89%和 70 % ;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 :厄贝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 ,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地尔硫在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中的降压作用。方法 :有急性脑卒中的高血压病人 6 5例 ,根据血压值不同 ,分为A组 31例 ,先采用地尔硫针剂 5 0mg溶于氯化钠注射液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 ,iv ,gtt ,2~ 4h滴完。 2 4h后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2wk。B组 34例 ,采用地尔硫缓释片剂 90mg ,po ,qd ,服用 2wk。结果 :A组和B组用药后d 14降压有效率分别为 90 %与 88% ,P >0 .0 5。A组病例静脉用药后 10 ,2 0 ,30 ,6 0 ,12 0min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时刻的血压值差别有显著意义 ,降压安全性达 90 %。 2组病例治疗后d 1,2 ,7,14的血压降压幅度与其前一观察值差别均有显著意义 ,治疗后d 7,14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 ,与用药前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意义。所有病例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地尔硫对高血压急性脑卒中病人的降压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0例。试验前测血压、血糖、血脂、肾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CIMT和粥样硬化斑块。A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1次,贝尼地平4mg,每天1次;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1次,贝尼地平4mg,每天1次,控制血压及强化降脂。血压不达标者,加用氢氯噻嗪12.5~25mg,每天1次。治疗6个月后检测CIMT和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2组均可降低CIMT和消退颈动脉斑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组较A组CIMT降低和颈动脉斑块消退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瑞舒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后可显著降低CIMT,并可以明显消退颈动脉斑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左旋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保护作用方面的疗效。方法入选高血压病1级、2级患者71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旋氨氯地平组为35例,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 mg/d;厄贝沙坦组为36例,口服厄贝沙坦150 mg/d。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压。结果①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在治疗后GFR均升高;厄贝沙坦组的疗效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②左旋氨氯地平组和厄贝沙坦组在治疗后对血、尿β2-MG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厄贝沙坦组的疗效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5)。③两组在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达到目标值(P<0.0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和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都能不同程度使血、尿β2-MG降低,使GFR升高;厄贝沙坦的作用优于左旋氨氯地平。它们对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国产厄贝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为双盲对照试验。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40例 (男性 3 2例女性 8例 ,年龄 49a±s 1 0a)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缬沙坦组各 2 0例 ,分别给予厄贝沙坦 1 5 0mg ,po,qd或缬沙坦 80mg ,po,qd ;2wk后按血压决定维持原剂量或厄贝沙坦增加到 3 0 0mg ,po,qd或缬沙坦增加为 1 60mg,po,qd;总疗程 4wk。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 4wk末的总有效率为 75 % ,收缩压下降 (2 .7± 1 .8)kPa,舒张压下降 (1 .5± 0 .8)kPa均P <0 .0 1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 %。结论 :国产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短期疗效明显 ,每日服药 1次 ,疗效持久、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国产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多中心、平行对照设计。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 14 0例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分成治疗组 73例和对照组 6 7例 ,分别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2 .5mg或氯沙坦 5 0mg ,qd。其中 4 9例新发病人持续服药 8wk ,剂量不变 ;另 91例非新发病人 4wk后如血压≥ 18.7/12kPa则将剂量加倍 ,共 8wk。 2组各有 18和 12例病人做 2 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治疗 8wk后 ,在非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9%和 6 9% (P>0 .0 5 ) ;新发病例中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 0 %和 84 % (P >0 .0 5 )。不良反应 2组分别为2 9 %和 2 1%。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是有效且不良反应少的长效降压药物 ,降压疗效与氯沙坦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缬沙坦单用及合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缬沙坦单用及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对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80例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安慰剂清洗期后,单服缬沙坦80 mg,qd。4周后随机分2组,分别联合服用福辛普利10 mg,qd,或非洛地平5 mg, qd,均为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和8周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缬沙坦单用4周后,坐位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均下降(P<0.01或P<0.05)。缬沙坦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合用4 wk后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45%增加为88%和85%;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缬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与福辛普利或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韩俊  马宝玉  潘洁  孟丽丽  金小平 《中国药房》2010,(18):1645-1647
目的:评价6种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将7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6组,A、B组分别给予国产与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C、D组分别给予国产与进口盐酸贝那普利(10mg,qd),E组给予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与盐酸贝那普利(10mg,qd),F组给予进口苯磺酸氨氯地平(5mg,qd)与盐酸贝那普利(10mg,qd),均治疗12周,观察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A、B、C、D、E、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3%、70.0%、67.5%、68.3%、91.7%、92.5%,A、B、C、D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F组总有效率分别与A、B、C、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E、F组成本分别为83.16、429.24、204.96、332.64、288.12、761.88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21.76、613.20、303.64、487.03、314.20、823.65;B、E、F组相对于A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分别为20357.65、875.90、2804.63。结论:国产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盐酸贝那普利片或者两者联合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相应进口制剂无明显差异,但应用国产制剂组药品费用与成本-效果比明显低于应用进口制剂组(P<0.05),其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经济学效果优于进口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