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血白细胞、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MRA及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对照组比较,在入院时收缩压、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等指标升高以及颈部大血管中重度狭窄、颅内血管狭窄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互相影响产生SIP。故治疗应从不同的环节着手,阻止SI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在本院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再同期选择所收治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诊断等,对可能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研究组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各项指标均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且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椎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狭窄、白细胞增多、体温>37.5℃的例数,也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患者,其组间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时,应对其危险因素提高重视度,并通过对危险因素的积极纠正及处理,从而提高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体温、血压、血糖、血脂、血纤维蛋白原、白细胞、C反应蛋白、经颅多普勒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血糖、血脂、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感染、大血管狭窄较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明显增高。结论高血压、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合并感染、大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1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70例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作为观察组;其余122例未发展为进展性脑梗死,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糖尿病病史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饮酒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病史,饮酒,收缩压降低,血糖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总胆固醇、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均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光霞 《中国医药》2008,3(2):78-7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将96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96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的体温、血压、血糖及头颅CT、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体温升高例数及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病史例数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分水岭梗死例数以及颈内动脉狭窄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发热、血压波动、血糖升高、发生分水岭梗死、颈内动脉狭窄闭塞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择40例完全性脑梗死和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除了脑梗死的一般危险因素外,有脑中风史,合并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也是其危险因素。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脑中风,合并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建荣  邱欣良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41-234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74例进展性脑梗死(组)与年龄、性别相匹配同期收治的74例脑梗死患者(对照组)的体温、周围血白细胞计数、血脂、血糖、血压、CT、MRI、TCD、颈动脉超声、DSA等检查结果.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伴高血压、高血糖、发热、白细胞增多的人数及并发颅内外大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发热、白细胞增多、血管狭窄是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进展性脑梗死78例和稳定性脑梗死80例患者的头颅CT,颈部血管彩超,颅多普勒(TCD),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血液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动脉狭窄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梗塞灶、高脂血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狭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及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与进展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65例同期住院诊疗的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史、脑缺血史、糖尿病史、脑血管家族史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血压、血糖、CRP、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光氨酸等方面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脑缺血等病史,脑血管病家族史,CRP、纤维蛋白原、高同型半光氨酸等水平的升高与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起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进展性脑梗死50例,从非进展性脑梗死中选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血压、血糖、白细胞、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年龄、性别、吸烟、酗酒等其他危险因素比较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有感染、发热者、血压降低、血管狭窄、血脂高、纤维蛋白原增高等有关。结论及早发现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给予预防与治疗,阻止病情进度,改善治疗效果及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本院收治的48h内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6例,随机抽取诊断明确的非进展性性脑梗死42例,观察项目包括体温、血压,采血检测白细胞、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颈动脉是否狭窄,颈动脉斑块程度。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合并发热、白细胞增高、颈内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例数显著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收缩压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成,是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100例(进展性脑梗死)和对照组100例(完全性脑梗死)。观察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平均动脉压、血糖、白细胞计数、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等因素以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史、平均动脉压、白细胞计数、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颈动脉狭窄、颅内动脉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8例(58.0%)比43例(43.0%),(115±13)mmHg(1 mmHg=0.133 kPa)比(130±15)mmHg,(8.1±0.8)×109/L比(6.6±0.4)×109/L,(7.5±0.5)mmol/L比(5.6±0.4)mmol/L,(2.2±0.2)mmol/L比(1.5±0.2)mmol/L,48例(48.0%)比34例(34.0%),39例(39.0%)比25例(25.0%)](均P<0.05)。观察组头颅CT早期低密度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3.0%(33例)比20.0%(20例),13.0%(13例)比6.0%(6例),39.0%(39例)比26.0%(26例),53.0%(53例)比39.0%(39例)](均P<0.05)。结论平均动脉压、血糖、血脂、颅内外动脉狭窄、发热为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头颅CT早期低密度影、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完全性前循环梗死、分水岭梗死对进展性脑梗死发生有早期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96例进展型脑梗死作为观察组,110例非进展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别、吸烟史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收缩压(SBP)方面无明显差异,在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舒张压(DBP)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尿酸、hs-CRP、D-二聚体和Hcy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P<0.01).结论 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尿酸、hs-CRP、D-二聚体和Hcy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冯桂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2,(28):48+50-48,50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3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分为出血性转化组(63例)及非出血性转化组(17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归的危险因素。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患者的26.7%,高血糖(OR值为2.35,95%CI7.21~12.36)和低胆固醇(OR值为2.14,95%CI3.86~5.35)是出血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血脂越高、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越容易发生出血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和凝血功能、NFDS评分、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FDS评分为(5.6±1.3),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疗效,安全性较高,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危险因素,为PI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1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PI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PIS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糖尿病史、全血粘度低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高切、葡萄糖、高密度脂蛋与PIS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糖尿病史、全血粘度、高脂血症等3个因素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史、全血粘度、高脂血症等3个因素是PI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PI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与非大面积组(对照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死亡例数等的差异。结果 280例脑梗死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42例(15%);大面积梗死组女性比例、房颤(fibrillation atrial,AF)比例、出院NIHSS评分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1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8例。观察组采用奥扎格雷钠100 mg联合灯盏细辛40 ml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100 mg治疗,14 d为1个疗程,用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40%,高于对照组的8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89%,高于对照组的5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例出现颜面潮红,8例出现头晕、恶心等;对照组有6例出现头晕、恶心、皮疹等,3例出现食欲不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灯盏细辛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抑制血管收缩和血小板聚集、疏通梗死血管、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30例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33-2934
目的:探讨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30例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一过性的脑缺血(TLA)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TIA为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再发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患者55例设为试验组,另选同期的55例未发生出血转化的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相关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血糖、血脂水平。结论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容易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转化,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掌握相关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