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低氧血症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和吸氧治疗,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照组患儿同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SpO2、PaO2、PaCO2和pH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并且两组患儿治疗后SpO2、PaO2、PaCO2和pH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创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蔡容燕  吴少皎  李淑妮 《河北医药》2016,(19):3029-3032
目的:对比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治疗前以及治疗后2d内X线胸片检查并评分、观察患儿3d存活率、2组血气分析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上机时间、肺出血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后2 d内后X线胸片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 P <0-.05),观察组于治疗后24 h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儿3 d内存活率:观察组患儿存活率93.5%,高于对照组82.76%( P >0.05)。上机之后治疗组的PCO2小于对照组( P >0.05),PO2大于对照组( P <0.05),pH值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出血发生率以及上机时间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常频机械通气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均可有效的治疗新生儿的呼吸衰竭,减少呼吸道的出现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配合护理干预的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通气应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到2009年11月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与常频通气对照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例患儿治疗后6hPaO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P〈0.01);PaCO2治疗6h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常规通气治疗难以比拟的优越性,非常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尔苏(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将NRDS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气管内滴注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nCPAP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后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比较2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PaO2明显升高,血PaCO2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炎、肺出血、颅脑出血、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尔苏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O2、PaCO2、pH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联合固尔苏治疗NRDS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150例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中加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5.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合并呼吸衰竭采用经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小儿重症肺炎至呼吸衰竭患儿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头罩吸氧,观察组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氧疗前和氧疗后24 h的血气分析指标改变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儿氧疗前和氧疗24 h后的呼吸、心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 h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儿治疗24 h临床效果评定结果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小儿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中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通气应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6年8月至2009年11月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并与常频通气对照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例患儿治疗后6hPaO2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上升(P〈0.01);PaCO2治疗6h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是安全有效的,非常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出现低氧血症的新生儿随机选取44例记为对照组,剩余44例记为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经鼻通气治疗,治疗组44例给予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总有效率、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经临床积极治疗,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血气指标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效果确切,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6例NRDS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头罩吸氧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二组肺氧合功能的改变。对两组患儿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Pa(O2)和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而氧合指数(O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用氧天数和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持续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NRDS新生儿的氧合功能,能迅速纠正患儿低氧血症,快速改善患儿症状,缩短用氧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规范操作,做好患儿的日常护理,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持续呼吸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及血气改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88例出现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急诊抢救资料,根据患儿抢救措施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4例行持续呼吸道正压治疗,对照组94例行经面罩吸氧及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抢救过程中的生命体征、抢救结束后的血气分析及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aO5、PaCO5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1%,对照组为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3,P〈0.05)。治疗组呼吸和血压探制理想,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呼吸道正压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安全性好,效价比高,可减少患儿治疗的痛苦,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经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8例呼吸衰竭患儿在其家属知情同意情况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CPAP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经头面罩持续吸氧,CPAP组采用经面罩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且CPAP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方法简单、方便,疗效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38例呼吸衰竭新生儿在用NCPAP前后呼吸困难、紫绀改善情况及血气变化。结果38例患儿中32例(84.2%),呼吸困难及缺氧症状明显好转,血PaO:提高(P〈0.01),血PaCO2下降(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明显疗效,可减少插管率及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34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新型鼻塞CPAP并给予相应护理措施,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患儿应用鼻塞CPAP治疗2、12、24h后,PaCO2降低,PaO2、pH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5d试行撤机,观察24h病情无变化,患儿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新型鼻塞CPAP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弱,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在治疗中加强基础护理同时配合专科护理及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作出正确、有效的护理评估,是护理呼吸衰竭新生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何立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27-27,29
目的: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呼吸机机械给氧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结果:新生儿呼吸衰竭经鼻行机械通气治疗治愈率高,降低了病死率。结论: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应该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救治婴儿重症喘憋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3月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NCPAP,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NCPAP治疗组患儿血气分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CPAP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的时间、平均住院天数,且未增加平均单人次总体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应用NCPAP,可改善患儿肺氧合、纠正低氧血症,并不加重高碳酸血症,能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感染,提高高峰期床周转率,是一种值得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呼吸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和治疗24h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气分析及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4h后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H值、PaO2、PaCO2及SaO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6.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22%(22/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本次实验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低氧血症患者为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经鼻通气治疗,实验组行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各项血气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用于新生儿低氧血症,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林春繁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7):2135-2136,2134
目的 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在综合治疗同时应用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60例,动态观察分析患儿在NCPAP前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经皮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60例呼吸衰竭患儿应用NCPAP后有49例临床表现明显好转,SaO2〉0.9,血气PaO2明显提高(P〈0.01)。PaCO2著下降(P〈0.05)。结论NCPAP可以改善氧合和通气,对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和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收治疗的80例宫内吸入性新生儿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82.9%(35/48),对照组患者的总治愈率为52.1%(25/4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该方法安全性高、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