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即刻嚼服氯吡格雷300mg加阿司匹林300mg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嚼服阿司匹林300mg。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29例,B组(阿司匹林组)32例,分别给予标准溶栓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标准溶栓治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A组的90d时LV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开通率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口服阿司匹林300nag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首次氯吡格雷300mg,次日口服75mg,连用28d。观察患者血管再通率、再梗塞率与90d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药物选用静脉滴入尿激酶。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梗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d时心脏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加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近期或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2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发作间隔时间等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肠溶片和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UA疗效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联合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7%(22/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16/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采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组,就阿司匹林单用治疗(对照组,n=50)与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n=50)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死亡、梗死后心绞痛、血管再闭塞人数经统计分析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管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氯吡格雷药物与阿司匹林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急性NSTEMI患者118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两组用药前后心电图ST段改变,血PT、APTT和PLT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81.36%,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标志物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非卵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拉达奉在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按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和实验组(给予“氯吡格雷+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治疗14d后对两组患者疗效以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仅为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4d后,联合组患者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实验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依扭达奉用于临床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以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为3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阿司匹林等常规溶栓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采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绞痛复发、复合重点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联合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江油市九〇三医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标准剂量的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大剂量的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2h、24h血小板聚集情况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1年后,观察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7.14%,对照组冠状动脉再狭窄率为26.79%,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大剂量氯吡格雷可以明显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血栓形成率,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疗效是否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分成A组(氯吡格+阿司匹林组)33例,B组(阿司匹林组)31例,分别给予标准治疗+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和标准治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再闭塞率及90d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凝血指标、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A组的90d时LVEF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A)上变化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两组治疗后均出现升高,变化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率(PAR)A组降低比B组更显著,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再闭塞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管开通率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近期和远期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蒋慧 《贵州医药》2016,(8):828-830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标记物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5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58例)和阿司匹林组(57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分别给予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治疗后采用脑卒中量表(NIHSS)、巴塞尔指数(Barthel)、FMA 量表评定疗效,比较 C 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 P 选择素(PS)炎症水平,并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NIHSS 评分低于阿司匹林组,Barthel 及 FAM 评分高于阿司匹林组(P <0.05)。氯吡格雷组治疗效果显著于阿司匹林组(P <0.05)。氯吡格雷组 CRP、IL-6及 PS 水平均低于阿司匹林组(P <0.05)。氯吡格雷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阿司匹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卒中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血清炎症反应,具有较高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胸痛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对照组(阿司匹林),观察2周内心绞痛治疗程度,3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心绞痛复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性猝死)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明显减少(P〈0.05),3月内心脏事件发生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主要副反应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别。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FDA自发呈报系统/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数据库评价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同华法林治疗发生出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去掉重复报告后,依据用药情况,把不良反应报告分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组,华法林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国际医学用语辞典》定义出血有关的不良反应。采用描述性统计、Logistic回归模型和不良反应风险比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用药与华法林用药情况下患者发生出血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的出血率为20.80%,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系统出血(8.23%),华法林治疗的出血率为22.30%,发生率最高的为胃肠系统出血(7.81%)。两种治疗发生的神经系统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用药情况下患者出血率随着年龄段的升高而升高。结论:依据FDA不良反应数据库分析得出,华法林治疗导致的出血率(22.30%)高于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关联使用(20.80%)(P〈0.05),且两种用药情况下,患者发生的出血类型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1%)高于对照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出现中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AMI,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忠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216-221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和阿斯匹林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氯毗格雷和阿斯匹林肠溶片联合其他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凝血功能,与既往45例单用阿斯匹林治疗的患者进行效果对比。结果两组ST段改善情况、心衰发生率、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治疗前后的组内、组间比较PT、P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Tr治疗前后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Ⅱ降格雷和呵撕阢觫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57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翔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67-6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肠溶阿司匹林每天100mg;给予低分子肝素0.4ml,每天2次,连用7d;同时给予抗心绞痛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每天75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在治疗期间,观察两组患者胸痛发生次数以及使用硝酸甘油的次数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7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符合脑梗死病情进展标准的有11例(18.33%),对照组有28例(46.67%),观察组病情进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4.873,P:0.013〈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3.33%(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可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闫哲  豆颖  孙福成 《中国医药》2013,8(10):1364-1366
目的研究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对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186例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66例)、奥美拉唑组(88例)和法莫替丁组(3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氯吡格雷片(75mg/d);奥美拉唑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氯吡格雷片(75mg/d)+奥美拉唑(40mg/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氯吡格雷片(75mg/d)+法莫替丁(20mg,2次/d,口服)。检测指标:血小板聚集阈值,二磷酸腺背(ADP)和胶原蛋白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对照组ADP-血小板聚集阈值为(3.5±1.0)μmol/L,法莫替丁组为(3.8±0.5)μmol/L,奥美拉唑组为(3.4±0.9)μmol/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胶原蛋白-血小板聚集阈值为(1.93±0.25)mg/L,法莫替丁组为(1.99±0.03)mg/L,奥美拉唑组为(1.95±0.16)mg/L,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法莫替丁组和对照组在胶原蛋白0.5mg/L诱导的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2.3)%比(9.4±6.6%),P〈0.05],但法莫替丁组和对照组在胶原蛋白诱导的最大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聚集率在对照组和奥美拉唑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期间,联用奥美拉唑或法莫替丁并不影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100+102-100,10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并保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都有所缓解,其中.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