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本段原文的意思是说:冬季,自然界万物潜伏,所以称之为闭藏。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观与冬季晨练的误区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红强 《陕西中医》2005,26(10):1126-1126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记载:“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忧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极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此段经文的意思,就是顺应自然环境采取的冬季养生方法,并且告诫人们,如果逆之则会产生疾病。随着全民健身纲要的积极推广,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清晨,参加健身操、太极拳、长跑等运动项目。这样的早晨锻炼身体,却与内经“必先岁气,勿伐天和”的冬季养生之理背道而驰,也悖于现代医学的生理健康要求…  相似文献   

3.
冬季养生     
冬三月,天地闭藏,水冰化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及肤。逆之肾伤,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斯时伏阳在内,有疾宜吐,心膈多热,所忌发汗,恐泄阳气故也。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相似文献   

5.
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至。《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逆之则伤肾”。其中“早卧晚起”为了防寒,“必待日光”为了散寒,“去寒就温”为了驱寒.“无泄皮肤”为了御寒。  相似文献   

6.
秋天,从立秋开始,历经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其中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相似文献   

7.
凌云 《东方养生》2014,(12):14-15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冬天一到,天地之气渐渐收敛,整个大自然阳气潜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冬季气温骤降,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这便是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将精、气、神奉为人之三宝,三者对人的健康和养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神为生命的主宰,宜于清静内守,而不宜躁动妄耗。因此古人养生就以调神为第一要义。通过清静养神、四气调神、积精养神、修性怡神、气功练神等形式,最终达到体气平和而延长寿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荣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十月的秋天对于人体养生来说是很关键的一个月份,它预示着秋天即将结束,冬天将要来临……  相似文献   

10.
肖小惠 《光明中医》2012,27(5):857-858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之时,阴气闭藏,人体要顺应阳气收敛、阴气盛长的特点,注意保养、调养自身的阴气.根据冬季“养阴”的原则,主要养生方法包括精神和饮食调养,起居、运动、药物等.  相似文献   

11.
李毅  林青  刘占文 《河南中医》2004,24(12):79-79
人到老年,由于必然的自然规律,身体机能衰退,抗病与承受能力下降,不仅身体容易出毛病,而且感觉也会变得迟钝,有可能使重要的疾病先兆被忽视,以致耽误病情,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延误生命,后悔莫及。嵇康著《养生论》云:“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因此老年人在隆冬万物封蛰之季,应保持恬静淡泊、  相似文献   

12.
何迎春 《养生月刊》2014,(6):484-487
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  相似文献   

13.
春三月,从立春到立夏前,包括立春、雨水、惊垫、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  相似文献   

14.
寒,为冬令之主气。肾,主冬,肾属水,《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里说:“肾者,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这就说明了肾脏与冬天的气候息息相关并相互适应。冬天寒水司令,寒气逼人,为了适应寒冷气候,人体生理活动需要更多的热能来维持。祖国医学认为,冬季是人体阳气潜藏的时候,  相似文献   

15.
东方 《养生月刊》2009,30(12):1086-1087
冬季,稍不留神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身体抵抗力较差者.因此,了解养生知识有助您健康过冬. 1.注重养"神",也就是"神补".中医学认为:稳定的精神、情绪,对人体脏腑气血功能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神志反常、喜怒无度、思虑太过都会伤神.而"神补"即所谓的"养神",是以调摄七情,不损伤精神为主要内容.如果人长期被不良情绪所困扰,就可能引起内分泌失调而诱发各种疾病.因此,自我摆脱悲愁、愤怒的情绪,扫除忧虑、烦恼,也就是"神补".  相似文献   

16.
东方 《气功》2009,(12):1086-1087
冬季,稍不留神各种疾病就会找上门来.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身体抵抗力较差者。因此,了解养生知识有助您健康过冬。  相似文献   

17.
夏三月,从立夏到立秋前,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万物竞长,日新月异。阳极阴生,万物成实。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人在气交之中,故亦应之。所以,夏季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养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  相似文献   

18.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痃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对照古人的训诫,我们现在在夏季最大的"大逆不道"就是"使气不得泄"。  相似文献   

19.
冬季养生     
不知不觉,冬天就到了。说起"冬季养生",从古代就得到人们的重视,《内经》中就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格言。什么是冬藏呢?说的是冬天万物敛藏,人们在生活中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五脏得到滋养;且由于冬季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的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相似文献   

20.
多“点”水 冬天气候干燥,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冬天虽然排汗排尿减少,但维持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正常运作依然需要水分滋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