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应用。方法:收集于2011年4月~2013年4月入我院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入院就诊时间将这些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包括患儿31例。观察组患儿采用的麻醉方法是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患儿采取的麻醉方法是异丙酚复合氯胺酮,比较两种麻醉及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中最低SpO: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手术之后患儿的苏醒时间方面,两组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可控制性强,也比较安全,是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和单纯氯胺酮全身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行短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为单纯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术结束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手术结束睁眼时间和完全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单纯氯胺酮组(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全身麻醉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麻醉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完全适合于小儿短小手术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半开放式吸入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40名小儿气管异物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2组,Ⅰ组:半开放式吸入七氟烷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组,Ⅱ组:单纯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组.手术中麻醉以吸入七氟烷4%复合异丙酚25 μg/(kg·min)和瑞芬太尼0.05 μg/(kg·min)微量泵持续注射来维持麻醉.记录各时间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次数.结果 T2,T3时Ⅰ组心率次数、呼吸次数、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与二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II组患者四肢动度、呛咳与I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七氟烷吸入联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麻醉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肖煜  胡华琨 《江西医药》2013,48(5):443-444
目的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及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在小儿气管异物手术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A-SAI或Ⅱ级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对照组(C组)各30例。D组采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5-8mg/kg.h及2%利多卡因喉表面麻醉,C组采用丙泊酚5-8mg/kg.h及七氟烷吸入麻醉。记录T0(诱导时)、T1(插入硬支气管镜时)、T2(手术中)、T3(退出硬支气管镜时)时的HR、SBP、RR变化,SpO2低于正常及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D组麻醉后的患儿能安全的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出现呛咳、屏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少,血压、HR变化与C组相比相对稳定,均低于C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联合表面麻醉用于小儿气管异物手术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麦莹 《北方药学》2016,(11):182-183
目的:比较在小儿咽喉部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行咽喉部手术患儿,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将其平均分成瑞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舒芬太尼组患儿术后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均短于瑞芬太尼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患儿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瑞芬太尼组为33.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咽喉部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的效果优于应用瑞芬太尼麻醉.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或依托咪酯脂肪乳剂联合舒芬太尼静脉全麻结合高频喷射通气行小儿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临床效果满意。但呛咳、屏气等情况仍常发生,增加进镜及取异物难度,且易发生缺氧、气道损伤。本研究以小剂量顺式阿曲库铵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剂或丙泊酚用于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并比较两者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护理要点.方法:75例气管异物患儿,无麻醉异物取出8例,吸入甲氧氟烷麻醉48例,氯胺酮或异丙酚静脉复合麻醉19例.手术用气管镜直视异物取出.护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配合麻醉与手术.结果:9例(12%)一次取出异物,60例(80%)两次以上才取出异物,其他多次插管,未找到异物(其中3例为糖块类异物,可能自行溶化).术中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护理配合良好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评价舒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就诊的气管异物患儿60例,ASAⅠ~Ⅲ级,年龄10个月~4岁,体重8~18kg,随机分为两组(n=30):F组(芬太尼组)和S组(舒芬太尼组)。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S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两组均静脉注射异丙酚2mg/kg,氯胺酮1~2mg/kg后,静脉输注异丙酚10mg(/kg.h)。术中保留患儿的自主呼吸,记录HR、MAP和SpO2的改变;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HR、MAP和SpO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组内比较,进镜后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进镜即刻、进镜后5min、和退镜即刻的HR增加,MA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除S组诱导期和术中的呼吸抑制比F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小剂量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芬太尼相似,呼吸抑制作用轻,对呼吸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氟醚(七氟烷)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采取小儿疝气腹腔镜手术麻醉的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氯胺酮麻醉,乙组采用七氟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后HR、MAP、SpO_2指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乙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甲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疝气腹腔镜术中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进行麻醉,能有效缩短麻醉诱导时间与患儿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麻醉效果显著,适合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剂量阿曲库铵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方法取我科2001年至2012年,1-8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共60例分两组,I组30例使用阿曲库铵加丙泊酚麻醉,II组30例使用氯胺酮+γ-羟丁酸钠麻醉,分别统计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及麻醉的满意度;结果I组:麻醉时间短、麻醉满意度高、且苏醒时间快;结论小剂量阿曲库铵复合丙泊酚控制呼吸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可取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美国麻醉学会制定的Ⅰ-Ⅱ级标准、年龄1—4岁、行气管异物取出术小儿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每组30例。七氟醚组采用吸入七氟醚诱导麻醉,术中维持药物选用丙泊酚1.5mg/(kg·h)微泵持续注入。间断吸入七氟醚;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和氯胺酮1.5mg/kg诱导麻醉,术中麻醉深度不足时分次静脉注射氯胺酮1.5mg/kg至麻醉满意。记录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术前1min(T2)、插入支气管镜时(T2)、拔支气管镜时(T3)、清醒时(T4)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术中医生满意度,观察术中和术后患儿是否有支气管痉挛、呕吐、呼吸道梗阻、舌后坠等并发症。结果2组患儿T2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T1时收缩压、心率较T0时明显降低;2组患儿血氧饱和度T1-T4各时段均较T0时明显升高;七氟醚组患儿苏醒时间显著快于氯胺酮组;七氟醚组患儿医生满意度较氯胺酮组高;术后氯胺酮组患儿舌后坠发生率明显高于七氟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T0~T4各时段舒张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能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术中麻醉平稳,术后患儿苏醒快且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国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3):1947-1949
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手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81例小儿支气管异物患儿分别使用全身麻醉和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进行异物取出术的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296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295例,失败率为0.34%;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85例中1次成功取出异物175例,失败率为5.40%,2次成功取出异物8例,术后并发喉头水肿10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2例,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8例;术后并发喉痉挛12例,其中使用全身麻醉1例;行气管切开4例,窒息死亡2例,死亡率为0.42%,皆为使用1%丁卡因咽部黏膜表面麻醉者.结论:全身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1次成功与失败率明显低于黏膜表面麻醉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有效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本院60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采取七氟醚吸入诱导,B组(30例)采取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持,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均顺利手术,两组麻醉诱导后、插入气管镜后、清醒后的MAP、HR均有改变,组间插镜后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手术时间、气管镜出入次数、麻醉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7%,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较于丙泊酚,七氟醚吸入诱导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更佳,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将50例1—5岁患儿完全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B组行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观察比较2组术中氯胺酮用量,镇痛及肌松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手术开始后0、5、10min,B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与A组相比明显增加(P〈0.01)。而呼吸的抑制程度则A组低于B组。手术开始后5min表现最为明显。手术开始后15min则2组各参数接近基础麻醉后水平。镇痛效果:A组25例均为I级;B组16例为I级,9例为II级;肌肉松弛效果:A组25例均为优,B组11例为优,8例为良,6例为差。2组镇痛及肌肉松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氯胺酮总量明显少于B组。A组无头痛及脊神经损害等症状,B组中有5例发生喉痉挛;苏醒期A组2例躁动,1例出现精神症状,1例呕吐。B组7例躁动,4例出现精神症状,3例呕吐。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加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下肢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全身麻醉药用量较少、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较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宗志军 《安徽医药》2013,17(6):1020-1022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气管异物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F组,每组20例。均入室后吸入七氟醚,入睡后行静脉穿刺,静脉穿刺后停止吸入七氟醚。之后R组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3mg.kg-1,静脉泵注异丙酚50~150μg.kg-1.min-1、瑞芬太尼0.1~0.5μg.kg-1.min-1和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1维持麻醉(R组,n=20);F组静脉穿刺后不注射利多卡因,而是静脉泵注异丙酚50~150μg.kg-1.min-1、静脉注射芬太尼2μg.kg-1和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1维持麻醉(F组,n=20)。术中经硬质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通气。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两组患儿术中体动、屏气呛咳、低氧饱和度(SpO2降至90%以下)、硬质气管镜退镜次数以及术后呛咳、躁动发生率,并比较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术中患儿术中体动、低氧饱和度、支气管镜退镜次数、手术时间和术后躁动无统计学差别,R组术中、术后呛咳发生率少、苏醒更加迅速、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苏醒迅速且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16.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小儿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76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术前咳出2例,全麻或表麻下顺利取出异物73例,术后并发心衰1例.结论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快速准确的诊断、治疗以及并发症预防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探讨小儿气管异物的误诊原因并总结小儿气管异物的应急处理措施,总结其临床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术前误诊为小儿气管异物的患儿11例,对其临床诊断及处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儿误诊为淋巴瘤有1例,食管异物有1例,支气管囊肿有2例,支气管炎有2例,肺炎有5例;经常规治疗无效后,再经X线胸片或胸部螺旋CT、病理血液检验、支气管镜诊断为小儿气管异物,采取紧急气管镜检查加异物取出术处理,11例患儿术后并无1例出现并发症,皆治愈出院。结论小儿气管异物与多种支气管及肺部疾病临床表现相似,容易发生误诊,应在·临床诊断中,注意避免各项误诊原因,提高对小儿气管异物的认识和各项辅助检查的辨别,对疑似小儿气管异物的惠儿应尽早行气管镜下异物取出术处理,保证小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C6横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加氯胺酮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对呼吸、循环功能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60例行上肢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C6横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加氯胺酮麻醉组(A组n=30),氯胺酮-咪唑安定基础麻醉后,C6横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注入1%利多卡因+0.25%罗比卡因混合液0.5ml/kg;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组(B组n=30),术中氯胺酮1~2mg·kg-·h-间断静注.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A组循环、呼吸功能较B组稳定(P<0.05);肢体不自主运动、喉痉挛等不良反应较B组少(P<0.05);A组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1);术后A组苏醒快且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与B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C6横突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加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上肢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损伤少,可减少氯胺酮用量,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使患者在麻醉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年龄10个月~6岁、ASAⅠ~Ⅱ级的患儿34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11例,采用氯胺酮麻醉;B组13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不作气管插管;C组10例,采用气管插管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结果A组成功率为64%;B组、C组成功率为100%,其中B组38%SPO2≤90%。结论气管插管下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小儿食管异物取出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