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目的:建立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SBI)大鼠模型。方法:在Marmarou模型基础上,双侧颈总动脉结扎30min,制成缺血性SBI模型,测定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观察室上区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结果:DBI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54.8%)约为单纯DBI组的(28.6%)2倍;单纯DBI1h后脑含水量明显升高,24h达高峰,168h降至正常水平;单纯DBI6h后皮层神经元明显损伤,12h达高峰,168h接近正常;DBI合并SBI组皮层神经元损伤数12h后仍持续增加,24h达高峰,168h仍未恢复正常。结论:此模型可以复制SBI的重要临床特征,对SBI的基础研究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二次脑损伤大鼠脑皮层第Ⅲ组mGluRs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缺血性二次脑损伤(SBI)后大鼠脑皮层第Ⅲ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各亚型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17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单纯脑缺血、单纯DBI及DBI合并SBI组。在Marmarou DBI模型基础上,制成缺血性SBI模型,伤后1,6,12,24,72和168h进行皮层mGluR4,6-8mRNA原位杂交。结果:脑损伤后mGluR6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DBI及合并缺血性SBI组mGluR4,mGluR7和mGluR4 mRNA转录在损伤1h后即有明显增加(P<0.05);单纯DBI组伤后6h达到高峰,7d后恢复正常;合并缺血性SBI组伤后6h还在增加,12h达到高峰,单纯DBI组和合并缺血性SBI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GluR4,mGluR7和mGluR8参与脑损伤及缺血性SBI脑损害过程,可利用第Ⅲ组mGluRs特异性激动剂治疗DBI及其合并SBI。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特异性阻断剂U0126对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按Marmarou方法制作大鼠DBI模型,尾静脉注射U0126。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RT-PCR法检测c-fos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ERK1/2和c-fos蛋白在损伤脑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DBI后脑组织中pERK1/2表达增高,5min达峰值,并持续高水平表达至72h。c-fos与pERK1/2变化趋势相似,但峰值出现较晚。注射U0126后,pERK1/2表达受抑制,c-fos mRNA表达减少(P〈0.05),c-fos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升高(P〈0.05)。结论大鼠DBI后ERK1/2通路被过度和持久激活,阻滞ERK1/2活化可以下调c-fos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SBI)后大鼠脑皮层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4(mGluR4)的变化及意义。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SBI组、单纯DBI组及合并SBI组,在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制成SBI模型,于伤后1,6,12,24和72h进行HE染色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4亚型(mGluR4)mRNA原位杂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和单纯SBI组阳性神经元数以及信号灰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单纯DBI组和合并SBI组,mGluR4mRNA表达于脑损伤后1h即有明显增加(P<0.01),单纯DBI组在6h达到高峰,合并SBI组于12h达到高峰,此刻与单纯DBI组相比,合并SBI组亦明显增加(P<0.01)。结论:mGluR4参与了DBI和SB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为临床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中MDA和SOD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DBI)后脑组织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动态变化,探讨MDA和SOD在DBI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arinarou A脑损伤模型,造成大鼠DBI(模型组),并以正常大鼠作对照(假手术组),分别于DBI后3h,6h,12h,24h,48h,72h及假手术后处死动物,取脑,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中MDA含量和SOD活力。结果大鼠DBI后脑组织含水量于伤后3h逐渐增加,24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MDA含量于伤后3h出现上升,12h达到高峰,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SOD活力于伤后3h出现下降,12h最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DBI后MDA含量显著增高,而SOD活力显著降低,提示MDA和SOD可能参与颅脑损伤病理损伤机制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secondary brain insults,SBI)后大鼠脑皮层代谢性谷氨酸受体2亚型(mGluR2)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1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DBI与DBI合并SBI4组。在Marm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基础上,制成SBI模型,于伤后1,3,6,12,24,48和72h进行HE染色和mGluR2 mRNA的原位杂交研究。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组阳性神经元数无明显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假手术阳性神经元数无明显改变(P>0.05);DBI组脑皮层mGluR2 mRNA在伤后12h表达开始减少,48h降至最低(P<0.05);DBI合并SBI组mGluR2 mRNA表达于伤后6h即开始减少,24h降至最低(P<0.05)。结论:在DBI及其合并SBI过程中,mGluR2 mRNA表达降低。mGluR2参与了DBI和SBI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脑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Ⅲ组mGluRs激动剂L AP4对弥漫性脑损伤 (diffusebraininjury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econdarybraininsult,SBI)后损伤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在单纯DBI及合并SBI后 ,脑室注射L AP(10 0 μmol·L- 1 ,10 μL)或生理盐水 (10 μL) ,观察大鼠行为、脑组织含水量及皮层损伤神经元数变化 .结果 L AP4对DBI后大鼠死亡率、皮层损伤神经元数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但可降低合并SBI组大鼠死亡率、减轻合并SBI后的脑水肿程度 ,减少神经元损伤数量 (P <0 0 5 ) .结论 L AP4对DBI合并SBI后损伤脑组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相似文献   

8.
吗啡与芬太尼联合静脉术后镇痛对患者β-内啡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吗啡与芬太尼联合术后镇疼对患者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择期肺癌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全身麻醉术毕前30min,静脉接镇痛泵,A组镇痛泵药液为吗啡0.05mg/(kg·d),芬太尼4 μg/(kg·d),恩丹西酮0.08mg/(kg·d);B组镇痛泵药液为吗啡0.1mg/(kg·d),恩丹西酮0.08mg/(kg·d);C组镇痛泵药液为芬太尼8μg/(kg·d),恩丹西酮0.08mg/(kg·d),三组均用0.9%盐水稀释至100mL,注入速度2mL/h。术后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VAS评分5分以上者肌注哌替啶50~100mg镇痛。三组患者均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48h,记录MAP、HR、RR、SPO2,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h、24h、48h采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的含量。结果B、C两组术毕、术后6h、24h、48hMAP、HR分别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则与术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VAS评分低于B、C两组(P〈0.05),B、C两组的镇静评分明显比A组高(P〈0.01)。三组患者术前β-EP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各组β-EP含量较术前都显著升高(P〈0.01)。B、C两组术后6h与术前相比β-EP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24h、48h则与术前明显差异(P〈0.05)。A组术后6h、24h、48h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B、C两组术毕、术后6h、24h、48h各时间点β-EP含量比A组相应的各时问点均明显高(P〈0.05)。结论吗啡-芬太尼-恩丹西酮经静脉联合应用进行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已能达到胸科开胸手术患者术后有效镇痛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外伤后P-selectin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大鼠脑外伤后P-selecti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脑水肿等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Feeney大鼠脑损伤动物模型,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A(标准对照组),B(轻伤组)、C组(重伤组),每组20只。分别于脑外伤后6h、24h、3d、7d随机各取标本5只,测量脑水肿程度以及P-selectin在脑组织的表达变化以及免疫阳性染色血管,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外伤后6h P-selectin的表达及粒细胞在脑组织的浸润显著升高(P〈0.05),于伤后24h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结论 脑外伤后P-selectin的表达及粒细胞在脑组织的浸润显著升高,其时程和空间分布与脑外伤后继发性损伤相吻合。提示P-selectin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脑外伤后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脑组织谷氨酸 (Glu)及环核甘酸代谢改变及意义 .方法 在 Marm arou大鼠 DBI模型的基础上 ,制成低血压及脑缺血模型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与放免法测定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 .结果  DBI后 10 min Glu明显增加 [(19.0± 6 0 .9)μm ol· g- 1 ,P<0 .0 1],随后逐渐下降并于 2 4~ 72 h间达最低点 ,为 (6 .5± 1.0 )μmol· g- 1 ,72 h组出现回升趋势仍维持低水平 ;DBI后 2 4h c AMP下降至(5 .7± 1.9) nmol· g- 1 (P <0 .0 5 ) ,c GMP则升高为 (1.1±0 .3) nmol· g- 1 (P<0 .0 1) ,c AMP/ c GMP比值下降 (5 .0±1.0 ,P<0 .0 5 ) ;SBI后上述指标变化愈加明显 .结论 在DBI及合并 SBI后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发生变化 ,所引起的细胞兴奋毒性和代谢应急是加重脑损害的关键因素 ;这在合并 SBI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损伤性脑萎缩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作者首次提出损伤性脑萎缩这一诊断,既能与影像学检查相吻合,又能更好地解释临床症状,还有利于指导治疗。方法根据27例外伤性脑积水病人的CT检查,筛选出9例,通过复查CT及反复腰穿检查,对其脑室系统的大小和ICP进行动态观察,并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结果脑损伤后2周至2月内可出现脑室系统扩大及蛛网膜下腔增宽,而ICP始终不高。分流手术效果不理想。结论这19例外伤性脑积水病人主要是由脑萎缩所致,最好是称损伤性脑萎缩。此类病人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脑梗死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①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②方法 对87例外伤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 中央支型颅脑原发伤轻,以儿童多见,一般采用保守治疗,预后良好;皮质支型颅脑损伤较重,治疗主要针对原发伤,有手术指征者尽早手术,经积极抢救半数以上预后较好;动脉主干型颅脑原发伤严重,或有严重的并发症,病情进展迅速,多需要手术治疗,而且预后差。④结论 不同类型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I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各不相同,临床治疗策略也应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0例儿童脑干炎和20例儿童脑干肿瘤进行对比观察,并讨论了两病在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鉴别特点。  相似文献   

14.
犬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动脉内溶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犬脑缺血模型,通过比较溶栓前后数字减影成像(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弥散成像及灌注成像来探讨应用尿激酶动脉内溶栓治疗超早期脑缺血的疗效,进一步探讨MR弥散及灌注成像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对24只家犬通过股动脉插管将自体凝血块导入大脑中动脉制作成脑栓塞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只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对照组9只使用生理盐水,溶栓前后不同时间进行DSA、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结果 模型建立简便,DSA及MRA能直观显示大脑中动脉闭塞及再通,溶栓前后PWI能定量显示局部脑血流量下降、动脉内溶栓改善脑缺血、恢复脑血流再灌注的程度,并且与DSA检查一致,溶栓治疗组溶栓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DWI显示缺血区早期表现扩散系数比率(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ratio,ADCR)值下降,并出现异常高信号,溶栓治疗组ADCR上升时间提前,异常高信号轻微缩小或保持不变,对照组ADCR值升高明显滞后,异常高信号范围增大,与治疗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早期使用尿激酶进行动脉内溶栓在犬超早期脑缺血模型中疗效肯定,能完全或部分恢复脑血管再通、减少脑梗塞面积,PWI和DWI可追踪观察治疗过程中缺血脑组织的演变过程,预测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连续颅内压监测条件下按需应用甘露醇与无颅内压监测据经验应用甘露醇控制脑挫裂伤病人脑水肿的效果,探讨控制脑挫裂伤病人脑水肿的策略。方法将40例脑挫裂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放置有创颅内压连续监测装置,颅压超预警线时给予甘露醇,B组无颅内压监测,根据CT表现及临床观察经验性定时定量应用甘露醇。结果两组病人保守治疗成功率及意识状态恢复稳定平均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中度脑挫裂伤病人应用颅内压监测技术指导控制脑水肿在提高保守治疗成功率及缩短疗程上与经验治疗比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描述的是一种对心电仪、脑电仪、血流阻抗仪所获得的心、脑等电信号进行自动处理的方法。目前临床应用的这些生理仪器所获得的人体电信号要经过医师手工测算才能得出诊断结果,本方法利用计算机计算迅速、准确的特点。用计算机取代了手工测算。并利用计算机可绘图、贮存等功能,将检查结果用数据和图形同时,迅速地显示和打印出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00例脑与脊髓病变的MRI与CT对比究研结果。目的在于试图确立MRI对于脑、脊髓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表明:91例经过证实的脑脊髓病变,MRI均有异常表现,无假阳性与假阴性的病例;同一病例,MRI可以发现较多的信息,故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白淑惠  吴福学 《河南医学研究》1994,3(2):162-163,171
按照1985年11月在郑州召开的“全国脑囊虫病防治研究学术讨论会”制定的脑囊虫病诊断标准,对确诊的1201例脑囊虫病人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应用丙硫咪唑每日20mg/kg,进行10天治疗后3~6个月,经CT、MRI及囊虫免疫试验全面复查,总有效率99.77%,治愈率33.74%,显效率24.65%,好转率41.38%。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探讨亲情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②方法对200例老干部亲情关系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夫妻间性格一致性、经济支配权、夫妻性生活、夫妻间感情、与子女交流状况及子女的孝敬程度6项因素,分析亲情关系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影响。③结果夫妻间经济支配权、性格一致性、与子女交流状况对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无影响(χ^2=1.333-4.959,P〉0.05);夫妻间感情、性生活和谐度及子女的孝敬程度对发病有影响(χ^2=12.635~70.586,P〈0.01)。④结论应重视亲情关系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颅内多灶性与多中心性胶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多灶性和多中心性胶质瘤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个病灶者4例,3个病灶者5例,4个病灶者和5个病灶者各1例,手术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3例,活检2例;行1次手术者5例,2次手术者4例,3次手术者2例;肿瘤局部放疗4例,全脑放疗5例。③结果 随访1~3年,术后生活自理7例,4例需要他人照顾,4例术后复发再入院行2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