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技术(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是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 imaging, DWI)技术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新技术,可定量描述细胞内外水分子非高斯扩散特点,较DWI、DTI技术能够提供更丰富、真实、准确的组织微观结构信息。近年来,DKI逐渐应用于各系统疾病研究,尤其在阿尔兹海默病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果,展现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DKI成像原理、优势及其在阿尔兹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弥散张量成像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的一种功能磁共振成像方法,它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一种无创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弥散张量的数据可以在每一个体素中形成一个弥散张量,通过弥散张量的特征值和特征相量反映该体素水分子的弥散特性.目前主要用于脑、心脏、脊髓细微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脑白质纤维的观察追踪、脑发育、脑认知功能以及脑疾病脑部手术术前计划及术后评价.  相似文献   

3.
<正>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是反映组织内水分子非高斯扩散特性的一种新型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iffusion weight imaging,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的延伸。DKI最早由纽约大学Jensen JH教授等于2005年提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一项近年发展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利用水分子移动方向成像,具备无创性显示纤维束的能力,在临床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文综述DTI在临床中应用并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弥散张量成像(d 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在弥散加权成像(d 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 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水分子扩散原理检查活体组织结构的磁共振成像方法,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活体显示大脑内白质纤维走向的技术[1]。自1965年Stejskal等[2]提出一种对扩散敏感的短梯度脉冲序列,实现水扩散的MR检测,1994年Basser等[3]提出了弥散张量成像的技术以来,目前DTI已经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1弥散张量成像基本原理在活体组织,若其结构不同将会影响水分子弥散的方向和速率,DTI是利用组织中水分子弥散  相似文献   

6.
李佳 《重庆医学》2015,(11):1555-1558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是在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项新的功能磁共振技术。在人体组织中,水分子受到组织细胞结构的影响,在各个方向的扩散程度不相同,即具有各向异性,而DTI则是利用扩散敏感梯度从多个方向对水分子的各向异性进行量化,反映水分子弥散速度及活体组
  织水分子交换功能情况,能进一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研究疾病病理改变情况[1]。DTI主要的评价参数是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 ),前者表示水分子扩散运动的速度及范围;后者表示水分子各向异性成分占整个扩散张量的比例。纤维示踪成像(fiber tractography ,FT )通过检测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各
  向异性反映出组织的方向性,结合计算机三维重建显示纤维三维结构整体连续及其空间分布情况的一种检查技术[2]。DTI及FT已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其在盆腔脏器的应用价值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功能成像的成像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90年代以来发展的一项新成像技术,广义而言f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 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BOLD)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 scopy,MRS)[1] .  相似文献   

8.
孟葳  李茂 《广西医学》2010,32(1):93-96
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磁共振新技术,是一种能在活体显示白质纤维束走行的无创成像方法,能反映白质纤维束的病理状态及其与邻近病变的解剖关系,是目前唯一能反映人体活体组织空间组成信息及病理状态下各组织成分之间水分子交换的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可以从细胞及分子水平来研究疾病状况。DTI现逐渐应用于临床,在许多脑部疾病,如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脑多发性硬化、脑感染性病变和脑肿瘤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一种检测水分子扩散状态的磁共振成像方法,它利用组织间弥散系数不同产生的组织对比进行成像,是磁共振功能成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分子水平对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状态进行无创性检查。最初主要应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作为一种新兴的扩散磁共振技术,以非高斯分布模型为基础,相比传统弥散技术即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和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DTI),对探测水分子在人体微环境内的扩散运动更加敏感,提供更丰富的扩散信息。DKI最初主要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近几年在体部应用方面也取得了初步结果。本文主要综述DKI的原理及其在体部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扩散张量成像(DTI)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它不但可以在三维空间内定量分析组织内水分子的弥散运动,而且可以利用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呈各向异性的特征进行成像,用来评价组织结构的完整性.目前,国内外报道DTI 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纤维束成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应用DTI 技术对心肌纤维成像的研究报道很少,由于DTI成像序列对运动特别敏感,心脏又是运动器官,DTI对心肌纤维成像还较难实现,本文将对DTI 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心肌纤维成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彭琨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8):701-702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磁共振成像(MRI)的一种新技术,主要是利用水分子的弥散运动成像,能提供细胞水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近几年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背景信号抑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with background body signal suppression, WBDWI),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敏感地探测病交尤其是肿瘤性病变,通过图像后处理,达到类似正电子发射成像(PET)的效果,已成为现今DWI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常规MRI对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甚高,除显示含钙化病灶外,在其他各方面均明显优于CT。随着MR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特别是平面回波成像(EPI)技术的出现,磁共振水分子扩散加权成像(DWI)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利用磁共振成像的特殊序列观察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微观弥  相似文献   

14.
MR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庆雪 《吉林医学》2008,29(21):1962-1964
MR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MR新的检查技术,可从微观的领域评价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是功能磁共振成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应用于脑各方向白质纤维和白质纤维束的评价,且逐渐扩展到人体的其他部位,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信息。本文将对DTI成像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弥散加权成像在胶质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组织中自由水质子随意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进行水分子弥散测量与成像的唯一方法.DWI与传统MRI相比是一全新领域,这一技术第1次用在生物活体内无损伤地测量和描述弥散系数,研究分子微观运动,提供组织各部分的空间结构信息,了解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组织间的水交换.  相似文献   

16.
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是测量活体水分子运动的敏感方法,它能够反映生物体内水分子的弥散特性,评价水分子随机运动状况,从而提供组织的空间结构信息。但在肾脏疾病的应用上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脏的组织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可以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分子的弥散运动,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本文就肾脏疾病的DWI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MR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是目前无创性研究脑白质结构和脑白质束形态的一项磁共振新技术,利用DTI可以观察脑内白质病变对脑内白质束形态和结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定量观察活体组织的弥散特征,为临床提供早期组织病变的微观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弥散加权成像和灌注加权成像在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是近年来开发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它的临床应用解决了超急性脑梗塞的定位、定性诊断以及缺血性半暗带(ischemic pentunbra,IP)的界定等关键问题,为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DWI及PWI在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对颈髓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和5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颈椎常规MRI及弥散张量成像,分别测量各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显示其弥散张量纤维束(diffusion tensor tracking,DTT)。结果正常组的平均ADC值为(830.34±215.86)×106mm2/s和平均FA值为(536.03±40.00)×10-3。颈髓慢性损伤患者平均A D C值为(1107.60±47.55)×106mm2/s,较正常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lt;0.01),平均FA值为(425.91x±59.48)×10-3,较正常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lt;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较常规MRI成像能早期显示脊髓的损伤,ADC值、FA值、DTT图是检测早期脊髓损伤微观结构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肝细胞癌诊断(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HCC进行DWI成像,测量肿瘤及瘤周正常肝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eoefficient,ADC)值,并行统计分析.结果 HCC病灶在DWI图像上呈高信号或中高信号;HCC组织ADC值为(1.15±0.51)×10-3 mm2/s,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61±0.73)×10-3 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HCC组织与正常肝组织的ADC值有显著差异;DWI在肝内病灶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