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是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毒力标志,我们检测了238例Hp阳性患者血中的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免疫球蛋白G(CagA Hp—IgG),旨在探讨CagA在上消化道疾病中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彭华 《大家健康》2013,(15):55-56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3块,分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查找Hp。结果:12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Hp阳性48例,Hp感染率为39.7%。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率成正相关关系,即上消化道症状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与小儿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2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的儿童行胃镜检查,同时取胃窦黏膜3块,分别做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快速尿素酶查找Hp。结果:121例上消化道疾病患儿中,Hp阳性48例,Hp感染率为39.7%。上消化道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p感染率成正相关关系,即上消化道症状越严重,Hp感染率越高。结论:儿童Hp感染率较高,且随年龄增加而递增。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文新 《吉林医学》2010,31(3):296-297
目的:调查海南省琼海市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情况,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电子胃镜检查时行胃黏膜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1 250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Hp感染情况,并按性别、疾病种类等分类统计。结果:感染幽门螺杆菌者1 000例,感染率为80.0%,消化性溃疡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慢性胃炎;男性与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率与饮酒者及无酒嗜好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感染率与有病史和无病史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Hp感染无性别差异,消化性溃疡Hp感染率高,同时与病历与生活习惯有关,应积极加强预防与治疗。  相似文献   

5.
33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抗体谱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幽门螺杆菌(Hp)抗体谱在上消化道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蛋白芯片技术对33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慢性胃炎120 例、消化性溃疡178例、上消化道肿瘤38 例)和58例门诊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p抗体谱(CagA、VacA、Ure、Hsp60、RdxA)检测,分析Ⅰ型和Ⅱ型Hp在各组间的感染情况.结果 Ⅰ型Hp感染率消化性溃疡组为36.52%,上消化道肿瘤组47.3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53%、慢性胃炎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消化道肿瘤组的Hsp60抗体阳性率44.7%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01).结论 具有高毒力因子(CagA及VacA)的Ⅰ型Hp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Hsp60抗体可以作为人群上消化道肿瘤筛选的一种标志物;Hp蛋白芯片技术是一种敏感、特异、快速的诊断Hp感染的方法 ,有助于临床诊断和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北海地区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情况和比较了胃黏膜直接涂片法及快速尿素酶检测的实际应用意义。两种方法对 5 30例上消化道疾病的 Hp检出率分别为 5 3.0 2 %和 5 3.5 6 %,两种方法符合率达 95 .70 %。慢性浅表性胃炎 Hp感染率最高达 5 7.6 7%,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次之 ,为 5 2 .11%。胆汁返流性胃炎及胃癌 Hp感染较低 ,分别为 31.2 5 %、33.33%。本组提示 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 ,对上消化道疾病进行 Hp检测 ,对治疗上消化道疾病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2011-2015年南京地区武警部队官兵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为指导部队开展Hp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成都战区军人Hp感染患者病例资料,分析Hp感染特点及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865例患者,其中男性814例,女性51例;年龄17~43岁.Hp阳性者476例,占55.0%,男性Hp阳性者449例,感染率为55.2%(449/814),女性Hp阳性者27例,感染率为52.9%(27/51),男女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上消化道疾病以慢性胃炎为主(615例),其Hp阳性率51.7%,其次为消化性溃疡(93例),Hp阳性率74.2%,然后为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食管炎(77例),Hp阳性率分别为62.5%、50.6%,消化性溃疡患者Hp阳性率最高,不同上消化道疾病间Hp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京地区武警官兵Hp感染率较高(55.0%),并与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队战斗力,需要重视部队官兵Hp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茵(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对1836例因上消化道不适来院检查的患者经 Olympus 胃镜检查胃黏膜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 Hp 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为阳性即确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53例来院检查未查出上消化道疾病的作为对照。结果上消化道疾病Hp 感染的阳性率为63.0%,其中食管癌63.9%,贲门癌66.7%,胃癌72.9%,消化性溃疡73.6%,慢性萎缩性胃炎61.2%,浅表性胃炎60.9%;农村患者的总检出率为85.5%,城市患者为36.6%,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上消化道不同部位溃疡的 Hp 检出率除幽门溃疡为68.8%外,其他均高于70%,对照组 Hp 阳性率为14.6%。结论上消化道疾病与 Hp 感染密切相关(P<0.05);农村人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P<0.05);不同部位溃疡均与 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的检出率及分型。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我院155例确诊上消化道疾病(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住院患者血清中Hp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e)等Hp抗体,并分为Ⅰ型和Ⅱ型。结果 155例患者中,Hp阳性129例,检出率为83.23%;3组中,消化性溃疡组Hp检出率最高(96.66%),其次是胃癌组(83.95%),慢性胃炎组的检出率最低(72.98%),慢性浅表性胃炎组和消化性溃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中HpⅠ型检出率分别为67.57%、83.33%、77.27%,HpⅡ型检出率分别为5.41%、13.33%、5.68%,HpⅠ型检出率均明显高于Ⅱ型(P<0.01),但各组间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型抗体的表达中CagA+VacA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单个抗体阳性率(P<0.01)。结论 3种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均伴有较高的Hp感染率,其中消化性溃疡最高。HpⅠ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Hp感染的优势亚型,且以CagA+VacA抗体阳性多见。  相似文献   

10.
李琴 《黑龙江医学》2019,43(7):843-845
目的调查上消化道疾病就诊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提出宣教对策。方法选择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于2018年6月—12月间因上消化道症状就诊的380例患者Hp感染情况,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分析与Hp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合并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患者163例(42.89%),其中胃癌患者Hp感染率最高(76.92%);进食习惯、在家就餐、家庭饮用水、食用乳酸制品、食用腌制品均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暴饮暴食、家庭饮用水为自来水/井水、经常食用腌制品是其独立危险因素,而经常在家就餐和经常食用乳酸制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较高,与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显著相关,消化内科医护人员应针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或体检人群做好宣教工作,鼓励其早筛查、早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幽门螺杆茵(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26075例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作胃黏膜Hp现症感染检测。结果 上消化道疾病Hp现症感染检出率达94.95%,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最高(99.84%);其次为慢性胃炎(94.71%)和胃溃疡(92.36%);胃癌阳性率也达76.95%。结论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关系极为密切。与胃癌之间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p)与胃肠道内外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Hp感染不仅累及消化系统,还可累及呼吸、循环、血液等系统,在许多疾病中根除治疗有明显的益处。虽然Hp感染的利弊仍存在争议,但Hp是胃炎的主要原因是公认的,被认为是上消化道疾病发展的关键因素。Hp导致胃肠道内外多系统疾病与全身免疫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其中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可能还涉及血脂异常、血管内皮损伤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Hp影响血小板和红细胞导致血液系统改变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微需氧的、螺旋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大量研究证实Hp与胃的癌前疾病、癌前病变及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Hp菌株的2个重要基因:空泡毒素基因(vacuo-lating toxin gene A,vac A)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ytotoxinassocia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60例儿童胃镜检查结果特点,分析儿童胃镜检查结果特点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和补充维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胃肠科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治疗的160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对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及Hp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并对Hp感染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抗酸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对Hp感染进行治疗。结果:160例儿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炎性反应多见,而胃镜检查结果胃内溃疡面积越大、水肿及充血越严重,那么Hp阳性的比率越大,Hp阳性率为56.10%;上消化道疾病儿童中,年龄越大,Hp阳性率越高;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25%;两组数据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儿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炎性反应多见,与Hp感染相关,而Hp阳性率与儿童年龄呈正相关,在治疗上联合抗菌治疗,可显著提高Hp阳性的上消化道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13C-呼气试验对有上消化道疾患的老年人进行Hp检测,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情况。方法选择住院和门诊就诊经胃镜证实为上消化道疾患的老年患者133例,胃镜检查后进行13C-呼气试验。结果 133例患者中慢性胃炎(CG)57例,阳性29例,阳性率为50.9%;消化性溃疡(PU)45例,阳性26例,阳性率57.8%;功能性消化不良(FD)31例,阳性9例,阳性率29.0%。CG与PU之间Hp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FD与CG、PU之间Hp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CG和PU患者Hp阳性率高于FD患者。男女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是老年人上消化道疾患的主要病因,13C-呼气试验适用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技术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及分型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58例上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和20例无症状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VacA)、细胞毒素(CagA)和尿素酶(Ureas)等Hp抗体。根据Hp抗体的表达情况将Hp感染分为Ⅰ型和Ⅱ型,并结合~(14)C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Ⅰ型阳性率分别为66.7%、89.5%、100%,与对照组(25%)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HpⅡ型阳性率分别为20%、2.6%、0,慢性胃炎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HpⅡ型阳性率与对照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发现随着病变恶性严重程度的增加,cagA/VacA的表达呈上升的趋势,尤其是VacA的表达,在慢性胃炎组、消化性溃疡组、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3.3%、81.6%、100%。结论:免疫印迹技术可应用于对Hp感染分型诊断,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有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状况及其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病人中有上消化道症状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用中文版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s,RDQ)调查GERD患病情况,分析Hp感染与GERD患病的关系。结果:共调查219例,Hp感染率63.01%,男女比例1:1.607,各年龄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与非吸烟组、饮酒组与非饮酒组Hp感染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调查者GERD患病率低于Hp阴性调查者(P<0.05)。结论:Hp在有上消化道症状的人群中感染率高,Hp阳性者GERD患病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3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改良Forrest分级标准分为Ⅰ、Ⅱ、Ⅲ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对比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三组各临床症状发生率、Hp感染的阳性率、胃癌前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各临床症状发生率、Hp感染的阳性率、胃癌前病变发生率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且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癌前病变是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疾病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不同幽门螺杆菌(Hp)菌株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蛋白芯片技术测定血清中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空泡毒素基因A(VacA)抗体.结果 消化性溃疡组和胃癌组CagA和VacA抗体阳性者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1),而CagA和VacA抗体阴性在慢性胃炎组显著高于溃疡组和胃癌组(P<0.01),溃疡组和胃癌组之间CagA和VacA抗体阳性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含CagA基因和VacA基因的Ⅰ型Hp可能是致病力强的高毒力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宁夏惠农区回、汉族人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情况及其与胃癌前病变、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宁夏惠农区回、汉族383例,其中正常对照组99例(回族45例,汉族5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97例(回族45例,汉族52例)、胃溃疡组75例(回族35例,汉族40例)和非贲门胃癌组112例(回族50例,汉族62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Hp抗体、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B(UreB)、尿素酶A(UreA).结果 ①回、汉族正常对照组Hp阳性率分别为68.9%和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汉族Hp阳性率在胃溃疡和非贲门胃癌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回、汉族CagA抗体阳性的Hp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非贲门胃癌组中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A+ VacA 、VacA、UreA和UreB抗体阳性率在对照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宁夏惠农区回、汉族正常人群Hp感染率高,回、汉族之间H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宁夏惠农区回、汉族人群胃癌前疾病及胃癌高发与CagA抗体阳性Hp感染率高密切相关,表明Hp致病因子中毒素CagA发挥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