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建立脑动静脉畸形(AVM)动物模型。方法:以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的颅底微血管网(retemirabile)为畸形团,经颈动静脉吻合等建立脑AVM动物模型;用NBCA胶和Embosphere颗粒分别栓塞;模型建立和栓塞前后行血管造影。结果:成功构建了具有供血动脉、畸形团和引流静脉的AVM模型;造影动脉期显示血液经畸形团向引流静脉分流;栓塞时,胶在畸形团(微血管网)里弥散、聚合良好,颗粒可使其显影逐渐变淡、直至消失。结论:本方法对建立脑AVM急性期动物模型更简单经济省时,并且可靠;该模型在血管结构,造影影像和栓塞行为上与人脑AVM相似,适用于有关的研究和介入医师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匡永勤,严利春.曾力,胡威夷,陈明中目前治疗脑AVMs有三种主要方法,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其疗效各有差异,本文总结我院13例脑AVMs使用直线加速器放射外科治疗结果。本组畸形血管团直径<3...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30例分析李文斌,何理盛,易善楚,王茂山血管内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脑AVM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于1991年9月~1993年6月对30例脑AVM行血管内栓塞治疗.资料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4~56岁,平均31....  相似文献   

4.
国产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本组报告用自行研制的胶体栓塞剂a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 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 106 例。方法 均经股动脉和同侧颈动脉入路, 使用NBCA 的方法有三种: 包括完全根据畸形血管团的动静脉循环时间配制不同比例的碘苯酯和NBCA混合液; 微螺旋圈和NBCA混合栓塞; 循环时间长于2 秒时直接注入30 % 的NBCA混合液。结果 单支供血的AVM均在一次栓塞后完全消除; 多支供血的AVM 在栓塞1 ~3 次后畸形血管团消除范围从40% ~100% 不等。结论 国产NBCA在栓塞脑AVM 的弥散性能良好, 聚合速度可控制, 是治疗脑AVM 性能良好的栓塞材料。  相似文献   

5.
报告60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后所产生的并发症。指出并发症的产生主要归结于:(1)误栓正常动脉或脑供血动脉分布到正常脑组织的分支被栓塞,产生新的神经功能缺失;(2)栓塞剂经脑AVM瘘口将引流静脉栓塞造成畸形血管破裂出血;(3)一次过多栓塞了大型高流量AVM,使原有症状加重。文中针对上述并发症产生的原因,结合病历探讨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及其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基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见AQ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5例AVMs患者的血管栓塞治疗过程。结果:血管内栓塞治疗159例,297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完全恢复正常生活、工作者32例,占20%,临床症状明显好转123例(占77.4%)。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是一种脑AVMs首选并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终末型供血者。  相似文献   

8.
国产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国产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适应证、技术要点、栓塞剂的配制及术后并发症。方法40例病人应用微导管插管技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对畸形血管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栓塞57次,治愈8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1例,另1例死于其它疾病,无再出血病例。并发症主要为头痛、神经功能障碍及正常灌注压突破(NPPB),1例NPPB开颅清除血肿并切除畸形灶,1例视野缺损未恢复,其他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结论NBCA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国产NBCA性能良好,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可代替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栓塞和手术切除大型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报道用栓塞和手术切除治疗12例大型和功能区的脑动静脉畸形(AVMs),并与单纯手术治疗相比,结果表明,对单纯手术切除危险性较高的脑AVMs,用血管内栓塞后手术切降可明显降低术中出危险及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其理由为:(1)术前栓塞可阻断供血动脉摁流,使病灶缩小,有利于术中病灶暴露分离,避免和减轻对周围脑组织损伤;(2)术前栓塞可使高流量的AVMs血流量减少,防止单纯手术切除后产生脑灌注压急剧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2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迄今,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而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采用自制真丝线段混悬液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37例的临床观察。采用栓塞材料以乙醇或雌激素处理的线段混悬液为主。部分病例采用单纯线段混悬液或联合应用线段与IBCA(丁氰酯)PVA(聚乙烯醇)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AVM病灶完全栓塞率为43.2%(16例),栓塞面积大于75%的29.7%(11例),栓塞面积在50~70%的占13.5%(5例),小于50%者占13.5%(5例)。结果表明我们自制的乙醇或雌激素处理的线段混悬液是血管内治疗脑AVM的较理想的栓塞材料之一,其栓塞作用确切可靠,而单纯线段栓塞作用是一种机械性效应,易引起AVM复发。本文对栓塞材料的选择、治疗效果观察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脑动静脉畸形血液动力学的理论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是脑血管床中某处动静脉之间的异常直接交通而形成的一种畸形血管组织,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脑出血、癫 、神经功能障碍和头痛等。未破裂过的脑AVM每年有2% - 3% 发生出血和1 %死亡;第1次出血的死亡率为10%,而幸存者在随后1年里又有6%再次出血;第2次出血的死亡率为13%,以后再次出血的死亡率为20 %。脑AVM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与其异常的血液动力学状态有关。由于血液动力学的研究涉及血流量、流速、血压、阻力、血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开颅直视下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合并血肿的大型脑血管畸形考宏盛董克辛隋全英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7年8月,对5例合并颅内血肿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采用了开颅血肿清除的同时直视下IBCA胶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戴德·龙兹,道哥拉斯·康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在经选择的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获得成功。本文总结了匹兹堡大学使用钴60源伽玛刀治疗的227例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3年经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使AVM闭锁的一个重要方法,尤其...  相似文献   

15.
脑干动静脉畸形的血管影像学特点及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十年来治疗的300例脑动静脉畸形中,12例脑干动静脉畸形的栓塞体会及影像学特点,12例均采用显微导管技术,治愈3例(含栓塞加手术1例),AVM减少80%以上3例,50%~80%2例,50%以下4例,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作者认为尽管脑干AVM治疗十分困难,但若掌握了脑干AVM的解剖特点,根据其供血形式,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及术后处理,在功能试验和脑干诱发电位的监测下,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采用自制真丝线段混悬液血管内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37例的临床观察。采用栓塞材料以乙醇或雌激素处理的线段混悬液为主。部分病例采用单纯线段混悬液或联合应用线段与IBCA(丁氰酯)PVA(聚乙烯醇)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AVM病灶完全栓塞率为43.2%(16例),栓塞面积大于75%的29.7%(11例),栓塞面积在50-70%的占13.5%(5例),小于50%者占13.5%(5例)。结果表  相似文献   

17.
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及其综合治疗。方法 采用Onyx对19例脑动静脉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1例因有高流量的脑动静脉畸形而先应用可脱性弹簧圈将血流减速再应用Onyx液态栓塞剂栓塞,平均注胶时间30min。结果 95%栓塞2例;70%以上8例;30%~70%9例。并发症术后出血2例,微导管留置体内1例。结论 Onyx栓塞脑动静脉畸形好的弥散性和注胶可控性强,结合放疗有助于提高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经血管内栓塞治疗脊髓动静脉畸形(AVMs)。方法:本组18例脊髓AVMs,14例采用干燥硬脑膜粒栓塞,2例采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胶粘合剂经微导管超选择性栓塞,另2例用3个0真丝线段栓塞。结果:病灶完全栓塞15例,栓塞80%~90%3例。肢体瘫痪症状明显改善16例,其中2例有手术切除史者症状未改善,平均随访32个月,有14例症状完全恢复正常,2例多支供血者经再次栓塞治疗后症状改善,另2例无变化。结论:血管内治疗脊髓AVMs优于手术治疗,应首先采用此法  相似文献   

19.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相关的临床及血管影像学特征,以期对脑AVM的出血倾向作出评价和预测。方法:应用Cox回归模型,对59例脑AVM进行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9例脑AVM中,观察期内出血48例(占81%),年平均出血率为2%;病灶大小、供应动脉支数以及引流静脉支数是决定脑AVM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小型AVM、多支动脉供应的AVM以及仅有单支静脉引流的AVM最易破裂出血。结论:建议脑血管造影时着重对此三项指标进行描述;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脑AVM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伽玛刀治疗脑血管畸形合并癫痫患者的疗效观察陈鹏王学峰韩永华孙永文谭永丽吴锁如我院自1993年10月~1995年1月共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和隐匿性血管畸形(AOVM)患者140例,其中46例伴不同程度的癫痫发作。经6个月至2年随访,现将资料完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