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诊断骨关节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骨关节结核患者分别采用X线、CT及MRI等三种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的对骨关节结核各征象的显示情况及诊断敏感性。结果 MRI在椎体骨质破坏、关节腔积液、椎间盘破坏、椎管狭窄等征象显示方面明显优于CT和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线平片、CT、MRI等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骨关节结核患椎的诊断敏感性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进行两两比较发现,MRI诊断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而CT的诊断敏感性又明显优于X线平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I在骨关节结核早期诊断敏感性方面明显优于X线平片和CT。  相似文献   

2.
脑室型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52例脑室型囊虫病的MRI表现特点。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16例同时行MRI增强扫描。32例有脑CT扫描对照。结果52例中,单纯性脑室型囊虫28例(53.8%),混合型24例(45.2%)。其中第四脑室32例,侧脑室10例和第三脑室7例,2个及2个以上脑室混合存在3例。52例共计脑室内囊性病灶77个,其中单发囊性病灶37例,多发囊性病灶15例。77个囊性病灶中,41个(53.2%)病灶内可见囊虫头节,其在T1WI上显示最清楚;头节信号在T1WI上与脑实质信号相近,而在T1WI上信号复杂,可表现为低于、等于或高于脑脊液(CSF)的信号。32例行脑CT扫描者,CT仅诊断脑室型囊虫10例。结论MRI是诊断脑室型囊虫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优于CT。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CT及超声对子宫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子宫恶性肿瘤患者51例,并选取阴性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行MRI、CT及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MRI检查对子宫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特异性为93.33%,明显高于CT检查的71.43%和超声检查的53.57%;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4.12%,明显高于CT检查的84.31%和超声检查的74.51%。结论 MRI检查诊断子宫恶性肿瘤的准确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T检查诊断和超声检查诊断,临床应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对子宫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眼内囊虫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眼内囊虫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内囊虫的US,CT,MRI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眼内囊虫病的US,CT,MRI均表现为眶内占位,其中,1例发生在左侧眼球后并波及眼肌肿胀,2例发生在右眼玻璃体内。临床病程较长,囊虫免疫试验阳性,手术病理均显示囊虫头节。结论眼内囊虫病是一种少见部位的感染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对其诊断可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CR、CT和MRI评价骨梗死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共65个部位)拟诊骨梗死的患者的CR、CT及MRI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确诊为对照,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R、CT和MRI诊断骨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CR 55.7%、50.0%、55.4%;CT 70.9%、66.6%、70.8%;MRI 100%、66.6%、98.4%。结论:CR、CT诊断骨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明显低于MRI,而特异性三者均不高。但对于早期骨梗死,MRI明显优于CR及CT,是目前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31例MS 患者的颅脑MRI 特征,指出MRI 对MS 病灶显示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临床上对疑有MS 患者的影像学检查应首选MRI;在MRI 脉冲序列的应用方面应首选敏感性最高的T 加权序列。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脑囊虫病磁共振表现。材料和方法:对9例脑囊虫病MRI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中7例可见明显的囊虫结节,1例合并右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囊虫。另2例中,1例表现为白质脱髓鞘改变,1例表现为两顶叶肉芽肿样改变。结论:脑囊虫病分四型、四期。四型包括脑实质型、脑室型、软脑膜型及混合型。四期包括存活期、退变期、坏死期及钙化期。脑实质型MRI较具特征性,可见典型的囊虫结节,即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约1~10毫米的囊性病灶,其内有偏心或附壁的囊虫头节。存活期囊虫结节MRI表现为囊液T1WI信号与CSF相同,大部分可见偏心或附壁的头节,无囊壁可见,无明显水肿。退变、坏死二期MRI难于区分,此时表现为囊液T1WI信号略高于CSF并随病程延长而信号逐渐增高,囊壁逐渐增厚,一般无头节可见,增强可表现为环状及结节状强化,周围水肿明显。钙化期CT比MR优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CT及诊断X线摄影等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分别采用MRI、CT及乳腺X线摄影进行检查,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乳腺X线摄影、CT和MRI检查出的病灶直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本文9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112枚病灶,其中确诊良性68枚,恶性44枚。乳腺X线摄影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68.18%、69.12%、68.75%;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64%、91.18%、90.18%;CT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0.00%、88.06%、84.8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MRI诊断良、恶性乳腺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均明显高于乳腺钼靶X线和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X线摄影有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疾病,MRI、CT增强可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特异性和检出率,三者相结合缺点互补大大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例高度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58例患者经过CT和MRI扫描,其中MR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2.02、15.88,P均0.05)。结论 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甲状腺癌主要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是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超声(US)等。这些检查方法既有各自独特的优势,也有相应不足。CT对甲状腺癌内钙化的发现明显优于MRI,对肿瘤侵犯相邻结构的显示MRI优于CT;超声检查由于其操作简单、价格适宜,已成为诊断原发性甲状腺癌的首选指标;MRI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性较高,同时MRS还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病变。本文将甲状腺癌影像学诊断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CT和MRI对不同时期单发脑实质型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片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确诊的单发脑实质型脑囊虫病患者的影像资料,11例仅行CT检查,52例同时行CT和MRI.结果 全部病变均位于幕上,其中额叶32例,顶叶20例,颞叶5例,枕叶4例、基底节区2例.根据病程将单发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分为4期:急性期"脑炎"型(4例),存活期(24例),退变坏死期(30例),纤维钙化期(5例).存活期囊内见头节影为典型表现,即"牛眼征";退变坏死期CT平扫见单个点状或小结节状钙化灶,TWI呈"白靶征"、"多环、分层征",TWI上"白靶征"及高信号囊液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低信号,增强后在脑水肿的皮质侧可见结节状、环状明显强化.结论 CT和MRI对单发脑实质型脑囊虫病可作出明确诊断,并可为临床进行分期.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与钆贝葡胺增强MRI对肝癌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比较多层螺旋CT与钆贝葡胺(Gd-BOPTA)增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对19例同组患者依次行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MR平扫及Gd-BOPTA动态、延迟扫描。比较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MR平扫+Gd-BOPTA动态扫描及联合MRI3种方法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对肝癌病灶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3组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对肝癌病灶诊断的准确性以联合MRI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d-BOPTA增强MRI对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及肝癌病灶诊断的准确性优于多层螺旋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管囊虫病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椎管囊虫病的影像特点。6例均行CT及MRI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均为阳性。结果:6例中病灶位于胸段2例,腰段3例,颈段1例;呈串珠状分布2例,长椭圆形4例;增强扫描轻度强化1例,明显强化5例;病变上下径3~15 cm;合并脑囊虫病4例。结论:椎管囊虫病少见,结合影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多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肿块(FPM)的CT与MRI表现,并比较CT与MRI对FPM的诊断能力。方法 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FPM(25例恶性和25例良性)患者均经常规CT与MRI检查。29例又经CT增强扫描,35例又经MRI增强扫描。结果 CT正确诊断恶性FPM15例和良性FPM18例,诊断敏感性60%,特异性72%,准确率66%。MRI正确诊断恶性FPM21例和良性FPM22例,诊断敏感性80%,特异性88%,准确率84%。CT增强扫描能显示常规扫描看不到的征象,如卵巢癌壁结节强化和卵巢囊腺瘤的壁与间隔轻度强化等。MRI增强扫描有类似发现。CT对囊性肿块的诊断与MRI相似,对钙化斑的显示优于MRI,但对囊实性肿块结构细节的显示不如MRI。结论 CT与MRI的诊断具有各自的优势,总的说来,MRI优于CT,然而,二者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CT、MRI与脊柱结核(STB)临床分型的符合率,并比较这两种技术各自的诊断优势。方法 60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STB患者均经CT与MRI检查。CT、MRI与STB临床分型符合率及其各自的诊断优势,是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与卡方检验对比分析的。结果在60例患者的临床4型中,CT与MRI诊断中心型分别为6和8例,边缘型分别为24和26例,韧带下型分别为16和14例以及附件型分别为14和12例,两种技术诊断STB与临床分型符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诊断硬膜与脊髓侵犯以及韧带下播散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P<0.05),而CT诊断死骨与钙化的敏感性明显高于MR(IP<0.05)。结论 CT与MRI诊断STB可实现优势互补,但为了遵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倡导的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做到二者择一。  相似文献   

16.
脑囊虫病72例MRI表现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重点逐灶分析大宗脑囊虫病MRI表现 ,并初步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标准。方法 回顾性阅读已确诊的脑囊虫病例的MRI片 ,并于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立体结构上对全部病灶进行定位、定数及MRI解剖分析。结果 脑囊虫病以涉及脑实质最为常见 (97 2 % ) ,且绝大多数寄生于双侧大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处 (83 1% ) ,95 7%的病人系多发病灶。脑实质囊虫病MRI表现有 9种之多。同一患者同时出现 2种或 2种以上表现者占 5 4 3 %。对其头节、囊泡、周边水肿、钙化状态等征象 ,MRI都有其特征性表现 ,一般诊断不难。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囊虫病表现为小圆形活囊虫灶及葡萄丛状 2种 ,以T1加权显示病灶较好。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 ,其主要取决于囊虫感染的不同阶段及部位。结论 脑囊虫病MRI表现复杂多样MRI可予以定性、定位、定量诊断以及明确其病理阶段  相似文献   

17.
脑囊虫病的MR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囊虫病(cerebral cysticercosis)是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内所致的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临床以癫痫及高颅压为主要症状.既往主要靠病史、临床神经科症状与体征、化验及颅脑CT来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7~2001年经临床和实验室、MRI确诊的脑囊虫97例资料,旨在探讨MRI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各型囊泡型脑囊虫病的影像表现,提高对其认识.方法 搜集囊泡型脑囊虫病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CT扫描66例,MRI扫描8例,CT及MRI同时扫描11例.增强扫描14例,其中10例囊壁环形强化.所有患者血或脑脊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囊虫皮试2项以上阳性.结果 脑实质型29例,脑室型18例,脑膜型9例,混合型29例.囊内有头节30例,头节钙化12例,多囊58例,圆形囊49例,囊内密度或信号均匀73例.直径0.3~7.1 cm.合并脑积水50例、脑水肿25例.结论 囊泡型脑囊虫病影像表现多样,但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9.
CT、MRI、DSA对脑膜瘤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脑膜瘤的CT、MRI、DS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64例脑膜瘤全部行CT、MRI检查,其中30例行DSA检查。结果CT对脑膜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密度敏感性,能够直观地显示钙化及邻近骨质的变化;MRI对脑膜瘤诊断信号敏感性稍差,但通过多维扫描可提高脑膜瘤的检出率;DSA能够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血供特点,颈外动脉供应肿瘤的中心部分,颈内动脉供应肿瘤的周边部分。结论CT和MRI相结合可提高对脑膜瘤诊断的符合率,DSA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明确的血管解剖定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评价64层螺旋CT和1.5TMRI在显示离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13例尸检患者的心脏,行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CT及MRI检查,并与病理学相对照。采用诊断试验分析CT、MRI诊断各型斑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CT、MRI对斑块分类的准确性。结果94个CT、MRI层面可与相应的组织学层面相对应。CT对于各型斑块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Ⅰ~Ⅱ型,0%和100%;Ⅲ型,0%和100%;Ⅳ~Ⅴ型,92.3%和86.8%;Ⅵ型,0%和100%;Ⅶ型,100%和100%;Ⅷ型,100%和97.8%。MRI对于各型斑块分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Ⅰ~Ⅱ型,60%和100%;Ⅲ型,80%和100%;Ⅳ~Ⅴ型,96.2%和86.8%;Ⅵ型,100%和98.9%;Ⅶ型,93%和100%;Ⅷ型,100%和98.9%。结论CT、MRI可显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点,对斑块进行分型MRI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