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其”字是古汉语中用法最复杂,而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虚词。在它的诸多用法中,有一种用法往往被忽视,就是杨树达在《词诠》中指出的“指示形容词”的用法。本文就“其”字的这种特殊用法,收集《医古文》教材中例证.略述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素问》中一组形音相近词解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抟”、“搏”、“揣”、“喘”在中医古籍中存在着形近互讹、音近通转的现象 ,如果不能辨本析源 ,就不能正确的解读古医文。下面从《素问》几则论述中看看它们的错讹通转情况。《素问·脉要精微论》 :“心脉搏坚而长 ,当病舌卷不能言 ;其软而散者 ,当消环自已。”这句话中有两处需提出讨论。( 1 )“搏坚而长”之“搏”。“搏”字王冰注谓“搏谓搏击于手中也。”其后《素问》的各个注家 ,皆本王冰注谓“心脉象搏击应手 ,坚紧有力而长”。似乎对“搏”字没有什么疑议。可是 ,“搏”字 ,《太素》卷十五“五脏脉诊” ,《甲乙经》卷四…  相似文献   

3.
<正> “隐曲”一词,《素问》凡五见。其句式有三:“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不得隐曲”。“肿隐曲之疾”,王冰注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景岳则直指为疝。“隐曲不利”,杨上善注谓大小便不通利,世(木式)、隐菴谓不能行房事,吴崑谓不能隐首曲身。“不得隐曲”,马莳注为女子有隐讳难言之事,郁之于心。后世或从此说,或从彼说,无出其右。笔者认为,《素问》之“隐曲”均指阴囊,而“肿隐曲之疾”、“隐曲不利”和“不得隐曲”均指阴囊肿大而言。首先,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一下“隐曲”的含义。隐,《说文》“蔽也”。隐蔽可引申为隐讳。曲,象形字为(?)。《说文》“象器曲受物之形也。”段注:“(?),象方器受物之形,侧视之。(?)象圜其中受物之形,正视之。”阴囊内藏精索、睾丸等物,从正面  相似文献   

4.
“治痿独取阳明”语出《素问·痿论篇》,这是痿证的重要治疗原则。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如《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中言:“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  相似文献   

5.
“阴精所奉其人寿”,语出《素问·五常政大论》。由于《素问》一书,文义艰深,历来号称难读,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出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象。早在金元时代李东垣就提出“阴精所奉,谓脾胃既和,  相似文献   

6.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酸苦涌泄为阴”。其中“涌泻”二字,历代注家均分别注释,认为“涌”谓涌吐,“泻”谓泻泄。如新版中医高校统编《内经讲义》即持这种观点。该书还引清代医家张志聪关于“言气味,固分阴阳,而味中复有阴阳之别。辛走气而性散,甘乃中央之味,而能灌溉四旁,故辛甘主发散为阳也。苦主泄下,而又炎上作苦;酸主收降,而又属春生之木  相似文献   

7.
五气是中医学中的一个专用名词,其含义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不同,差异较大.《内经》中五气一词出现在很多篇章中,但名同义异.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含义:1、指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素问·天元纪》说:“五气运行,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素问·至真要》说:“五气交合,盈虚更作.”《素问·六节脏象》说:“五令更立,各有所胜.”《素问·五运行》说:“正五气之各主岁尔,首甲定运.”以上诸篇所言五气是指五运之气.五运之气  相似文献   

8.
《内经选渎》中的各类虚词,虽用法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仍有规可循,如以下这些虚词: 【以】在《内经选读》诸篇中主要用作介词,其次也作连词用,如: 《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把这些情况互相参合,来判断死与生的分别。)其中介词“以”,表示所用的对象,译作“把”或“拿”。《素问·痹论》:“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比者为筋痹。”(在冬季得病的是骨痹,在春季得病的是筋痹。)其中介词“以”,  相似文献   

9.
[原文]《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瘖,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选注]重身:王冰:“身重,谓身中有身,则  相似文献   

10.
论“瞑眩”     
药物“瞑眩”之说源自《尚书》。其后在我国历代医学文献中虽有些病案记载,但很少明确提出“瞑眩”一词,其实质性内容更未涉及。近年来在国内外有关医学杂志上经常青所论及,但对其定义、病机以及与药物毒、副作用的区别等方面的认识尚不一致,故本文试就此问题作一讨论。瞑眩的概念及其演变《说文》曰:“瞑,翕目也”,即合目之渭;“眩,目无常主也”,即头昏眼花之谓。因此瞑眩的本来含义应当是指疾病中所出现的头昏目眩、眼睛不能睁开的一个临床症状而言。自从《尚书·说命篇》提出:  相似文献   

11.
解 一词首见于《内经》中,《素问》五则、《灵枢》二篇录之如次,意当纲审。 一、《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曰:“尺脉缓涩,谓之解协。”(王冰注:尺为阴部,腹肾主之,缓为热中,涩为无血;热而无血,故解 ,并不可名之。然寒不寒,热不热,弱不弱,壮不壮,伫(守)不可名,谓之解协也。《脉要精微论》日:“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则腹肾主尺之义也。) 二、《素问·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谓:“冬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何如?岐伯日:太过则令人解 ,脊脉痛而少气不欲言;其不及则令人心悬若饥,耻不清,脊中痛,少腹满,小…  相似文献   

12.
谵言、谵语、谬语、错语,均属神志症候之描述,由于词义相近,殊难区分,故每多互用。其实,四者词义有差异,概念不尽同。 “谵言”始见于《内经》。如《素问·热论篇》:“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王冰注曰“谓妄谬而不次也”。即因病势转重而致意识障碍,胡言乱语。 “谵语”首见于《伤寒论》。如《阳明篇》210条:“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成无己注“伤寒(讠严)语何以明之?(讠严)者,谓呢喃而语也。又作谵,谓妄有所见而言也。此皆真气昏乱,神识不清之所致。”(《伤寒明理论》)  相似文献   

13.
“反佐”是中医方剂组织的法度之一。“反佐”一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张仲景运用此法于《伤寒杂病论》的方剂中,其反佐配伍的形式和原则,对后世方剂学中反佐配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笔者试就《伤寒杂病论》中组方的反佐方法作一粗疏探索,谬误之处,企望指教。一、以寒佐热法在温热药物为主的方剂中,加寒凉药物以反佐。其目的有二; (一)制约温热药的偏胜,防止其副作用。如黄土汤主治虚寒便血,用黄芩反佐附  相似文献   

14.
“阴阳自和”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其思想肇始于《内经》,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素问·阴阳别论》则说:“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则刚柔不...  相似文献   

15.
“玄府”一词,始见于《内经》。《素问·水热穴论》说:“所谓玄府者,汗空也。”“窑”与“孔”通,“玄府”即指汗孔。明·张景岳注释:“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日玄府;从孔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由于汗孔不通,故可引起浮肿,故《素问·水热穴论》继续说:“肾汗出逢遇风,内不得入于脏府,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肘肿。”玄府不通,外闭则郁而发热,故《素问·调经论》也指出:“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金·刘河间更从生理、病理角度,认为  相似文献   

16.
<正> “气反”一语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原文是:“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注家多将此解为上下互治之法,而忽略“气反”本义。上下互治当属整体施治,毫无反义,难与“气反”相承。因此有必要究其本义,以不失其真。该篇先言“气立”。张志聪云:“气立者,谓天地阴阳之气,上下升降,为万物生长化收藏,故  相似文献   

17.
三焦为六府之一。《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同时,三焦也为十二官之一。《素问·十二藏相使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素问·五藏别论》说:“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则所谓三焦,好  相似文献   

18.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是辨别病因、病证,分析病机的范例。历代医家多极为重视,不仅作注者皆详加阐释,而且刘完素特撰《素问玄机原病式》以发挥之,现代学者著文讨论的亦颇不乏人。可见其对中医病机学说影响之深。 《至真要大论》是一般所称运气学说七篇大论之一,为王冰得“先师张公秘本”以补《素问》亡失,后人多疑其非《素问》旧文。此说是否,本文姑且勿论。但其传至王冰,盖亦难免“错简碎文”(王冰《素问》序)而有鲁鱼亥豕之误了。即以“病机十九  相似文献   

19.
<正> “真气”一词,出自《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常用术语。关于“真气”的函义,在《黄帝内经》的许多篇中有所论述。如《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真气者,经气也。”《灵枢·刺节真邪》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前论是以词解词,后论是言真气的生成和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析义辨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 ,足生大丁”一语 ,自唐代的王冰注始 ,历经宋、明、清 ,时至今日 ,人们对此句的理解 ,可谓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始终未能统一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足”的认识。或谓“足”即今义之“脚”,或谓“足”为“是”字之讹 ,或谓“足”为“多”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