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甘草查尔酮A(Lico A)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THP-1)巨噬细胞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用100μg/L佛波酯(PMA)诱导THP-1细胞48 h,使其分化为巨噬细胞后,分为空白组、LPS组和LPS+不同浓度Lico A组(20、10、5 mg/L)。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 NR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IκB激酶(IKKα)、磷酸化IKB-α(p-IKB-α)、环氧合酶2(COX-2)和一氧化氮合酶(i NO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诱导THP-1巨噬细胞后,IL-1β、IL-6、TNF-α水平升高,Lico A可降低LPS诱导引起的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LPS刺激后TLR-4 m NRA及蛋白表达增加,NF-κB活化,Lico A可拮抗以上作用,阻止NF-κB活化。结论 Lico A可通过TLR-4/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红花酸对RAW264.7巨噬细胞株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常规培养小鼠RAW264.7巨噬细胞,设计合成My D88 siRNA,用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同时用西红花酸和My D88 siRNA进行干预。RT-PCR法测定RAW264.7巨噬细胞IL-6、TNF-α、i NOS、MCP-1和IFN-β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p65和p-JNK1/2的水平,ELISA法检测IL-6和TNF-α水平。结果西红花酸可以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IL-6、TNF-α、i NOS、MCP-1 mRNA的表达,下调p-JNK1/2和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L-6、TNF-α的分泌水平;My D88 siRNA可以阻断西红花酸对LPS刺激RAW264.7巨噬细胞的作用,但西红花酸和My D88 siRNA对LPS刺激IFN-βmRNA表达的阻断作用不明显。结论西红花酸对RAW264.7巨噬细胞的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My D88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Telm)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THP-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和替米沙坦组(LPS+Telm)。替米沙坦组细胞予替米沙坦(10μmol/L)预孵育2h后与脂多糖组均加入脂多糖刺激24h。应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磷酸化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PARγ)、IκBα、磷酸化IκBα(p-IκBα)、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应用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各组细胞MCP-1、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Western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p-PPARγ、p-NF-κB和p-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IκBα表达明显下降(P<0.05),PPARγ和NF-κB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T-PCR和ELIS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脂多糖组MCP-1、TNF-α和IL-6蛋白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脂多糖组相比,替米沙坦组p-NF-κB和p-IκBα蛋白水平表达明显下降,MCP-1、TNF-α及IL-6分泌水平和mRNA水平也均明显降低,p-PPARγ和IκB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但是NF-κB和PPARγ表达水平依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替米沙坦预处理可通过激活PPARγ而下调NF-κB活化从而抑制脂多糖诱导单核细胞THP-1产生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κB激酶复合物(IKKα)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对M1与M2型巨噬细胞的影响。方法 C57BL/6-IKKα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mIKKα~(-/-))及同窝出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小鼠各9只,各自分为MIRI模型组(6只)和假手术组(3只),以上各组小鼠分别于IR3 d及7 d后进行心脏超声及血流动力学检测;IR模型组于IR3 d及7 d后分别处死(3只),HE及Masson染色进行心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2A(IL-12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D68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1/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型标记物(Arg1)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心肌组织中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iNOS、TNF-α、IL-1β)mRNA的表达量以及促M2巨噬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0(IL-10)]、M2巨噬细胞Arg1mRNA的表达量。结果与IKKα~(flox/flox)模型组比较,mIKKα~(-/-)模型组IR 3 d及7 d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心肌梗死面积及胶原附着面积、炎性因子IL-12A、IL-10、CD68阳性区域评分、M1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iNOS蛋白量及iNOS、TNF-α和IL-1βRNA的表达量均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室壁心肌纤维缩短率(FS)、M2型巨噬细胞表型标记物Arg1蛋白量和Arg1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P0.05);促M2巨噬细胞极化因子(TGF-β、IL-10)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Kα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IKKα调节心肌巨噬细胞聚集并向M1型巨噬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大肠杆菌组(E-coli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DHA 5 mg·kg~(-1)组、15 mg·kg~(-1)组、25 mg·kg~(-1)组(Low组、Medium组、High组);采用直视下气管内滴入大肠杆菌(0.5 mL 3×10~8 cfu/mL)诱导ALI模型,大鼠造模后24 h;(1)行ALI炎症评估:右肺中叶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行病理评分(Smith评分);右肺下叶肺湿/干质量比(W/D);收集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Elisa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2)行巨噬细胞极化检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巨噬细胞行M2表型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M1表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介素1β(IL-1β)mRNA PCR检测.收集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结果 E-coli成功诱导ALI,DHA治疗后可明显降低simth评分和W/D比,血清及灌洗液中VEGF的表达减弱,呈剂量依赖性。大肠杆菌ALI模型中存在着巨噬细胞的极化,以M1为主:血清及灌洗液中TNF-α表达增强,IL-10表达减弱,PCR以iNOS、IL-1βmRNA表达为主;DHA治疗后巨噬细胞极化以M2为主:血清及灌洗液中IL-10的表达增强,TNF-α的表达减弱,PCR检到肺泡巨噬细胞表型以Arg1、IL-1ra mRNA的表达占优势。结论 DHA可减轻ALI病理损伤及炎症因子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的极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康胶囊对脂多糖(LPS)诱导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按1×105个/ml接种于24孔板内培养48 h后,对照组:常规培养;LPS组:给予终浓度为100 ng/ml的LPS培养8 h;血脂康胶囊组:血脂康胶囊用生理盐水溶解,90 mg·kg-1·d-1,其余处理同LPS组。ELISA法检测上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浆IκBα、p-IκBα及胞核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组细胞上清TNF-α、IL-1β和IL-6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康胶囊组细胞上清TNF-α、IL-1β和IL-6低于LPS组(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胞浆蛋白IκBα表达显著高于LPS组和血脂康胶囊组(P0.05),但LPS组明显低于血脂康胶囊组(P0.05)。LPS组胞核NF-κB p65和p-IκBα表达高于对照组和血脂康胶囊组(P0.05),但血脂康胶囊组表达低于LPS组(P0.05)。结论血脂康胶囊对LPS诱导的Kupffer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锌离子螯合剂四吡啶甲基乙二胺(TPEN)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瘤细胞系小胶质细胞后分为对照组、LPS组(100 ng/ml LPS,30 min或4h)、TPEN+LPS组(25μmol/L TPEN,1 h+LPS,30 min或4 h)、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PD98059+LPS组(PD98059+LPS组,25μmol/L PD98059,30 min+LPS,4 h),采用实时定量PCR法分析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TNF-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LPS组比较,TPEN+LPS组pERK1/2蛋白表达和IL-1β、IL-6、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而PD98059+LPS组IL-1β、IL一6、TNF-α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 TPEN可能通过减少pERK1/2表达来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T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MLE-12)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L-1β、IL-6、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筛选出具有最佳造模效果的LPS浓度;之后通过CCK-8考察CTS对细胞的非毒性剂量范围;将试验分为对照组、LPS组和CTS+LPS组3个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IL-1β、IL-6、TNF-α、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TLR4、p-p65和p-JNK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浓度≥1.0μg/mL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2.0和5.0μg/mL LPS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CTS浓度为0~5.0μM时,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即药物的无毒范围。与LPS组相比,CTS+LPS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B2(PCB2)对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正常培养心肌细胞H9c2,用LPS诱导H9c2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分别用6.25、12.5、25.0 μmol/L的PCB2处理模型细胞,25.0 μmol/L的PCB2处理模型细胞后加入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PDTC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试剂盒分别检测MDA含量和SOD、GSH-Px活性;Westem blot检测细胞中NF-κB、IκB-α蛋白表达。结果 LPS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PCB2显著升高细胞存活率(P<0.05)。LPS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PCB2显著降低LPS处理的细胞凋亡率(P<0.05)。LPS组细胞TNF-α、IL-1β、IL-6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PCB2显著降低LPS处理细胞TNF-α、IL-1β、IL-6水平(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PCB2显著降低LPS处理的细胞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LPS组比较,PCB2显著降低细胞NF-κ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κB-α蛋白表达(P<0.05)。与LPS+PCB2组相比,LPS+PCB2+PDTC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和TNF-α、IL-1β、IL-6、MDA含量,显著升高SOD、GSH-Px活性。结论 PCB2降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率、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提高细胞存活率,这可能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C57BL/6小鼠原代肝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NC)组和混合游离脂肪酸(FFA)处理组,并制备肝细胞条件培养液(CM),以CM干预巨噬细胞株RAW264.7。油红O染色检测肝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Real-time PCR检测肝细胞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巨噬细胞M1/M2型极化基因表达,ELISA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巨噬细胞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ukey检验。结果与NC组相比,FFA孵育诱导肝细胞内大量脂滴沉积,细胞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15.65、3.49,P值均<0.05)。FFA显著上调肝细胞脂质合成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和脂肪酸合酶的mRNA表达(t值分别为2.89、2.82,P值均<0.05),并降低脂质分解基因脂酰辅酶A氧化酶1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A的mRNA表达(t值分别为14.30、3.36,P值均<0.05)。FFA诱导肝细胞培养上清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明显增加(P值均<0.05)。相比CM-NC,CM-FFA显著增加巨噬细胞M1型基因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2、TNFα和IL-6 mRNA表达(P值均<0.05),降低M2型基因IL-10 mRNA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M-FFA显著增加巨噬细胞TLR4、磷酸化NF-κBp65和磷酸化NF-κB抑制因子表达水平(t值分别为2.88、3.69、3.54,P值均<0.05)。结论FF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可促进巨噬细胞M1型极化,启动和触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糖蛋白M6B(glycoprotein M6B,GPM6B)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IFN-γ和IL-6的影响。 方法 ①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RAW264.7经典激活的巨噬细胞(classically activated macrophage, M1)和替代激活的巨噬细胞(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 M2)中GPM6B表达量变化。②分别用对照组(sh-Scramble)和GPM6B干涉组(sh-GPM6B1和sh-GPM6B2)的慢病毒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病毒的感染效率。Western blot和qPCR检测GPM6B的干涉效率。③qPCR检测对照组和GPM6B干涉组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中IL-1β和IL-6的含量。④Western blot检测干涉GPM6B后炎症相关分子p65和Iκα的磷酸化水平变化。 结果 ①相比于对照组,RAW264.7巨噬细胞M1型中GPM6B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M2型中GPM6B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②与sh-Scramble组相比,sh-GPM6B1组和sh-GPM6B2组GPM6B蛋白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③干涉GPM6B后促炎因子IL-1β、TNF-α和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和上清中IL-1β和IL-6均显著降低(P<0.05)。④干涉GPM6B后炎症相关分子p65和Iκ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 结论 干涉GPM6B可抑制RAW264.7巨噬细胞促炎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15d-PGJ2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用15d-PGJ2(5μM)预处理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2h后加入LPS(1μg/ml),与LPS组、15d-PGJ2组及未加任何刺激组进行比较。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IL-8和MCP-1蛋白水平;通过RNAi技术沉默肾小管上皮细胞PPARγ,观察15d-PGJ2的作用是否依赖于PPARγ;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在细胞内的定位;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质中IκB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K-2细胞中,与对照组相比,LPS刺激4h使IL-8 mRNA及蛋白分别升高(5.67±1.83)和(1.62±0.12)倍,使MCP-1 mRNA及蛋白分别升高(5.24±1.33)和(2.25±0.40)倍,且胞质中IκBα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LPS组相比,15d-PGJ2+LPS组,IL-8和MCP-1表达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74.23%和79.42%,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69.03%和4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PPARγ沉默的HK-2细胞中,与LPS刺激组相比,15d-PGJ2使IL-8和MCP-1表达在mRNA水平分别下降59.21%和44.08%,在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7.11%和39.40%(均P0.05),并明显抑制LPS诱导NF-κB核易位,下调IκBα磷酸化水平。结论:15d-PGJ2可抑制LPS诱导的趋化因子表达,且不完全依赖于PPARγ,可能与抑制IκBα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右莰醇(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并基于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机制。[方法]从205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取32只设为假手术组,其余173只大鼠采用液压冲击法制备脑损伤大鼠模型,取16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D(7 mg/kg)组、TAK242(瑞沙托维,TLR4抑制剂,2 mg/kg)组、ED(7 mg/kg)+TAK242(2 mg/kg)组和ED(7 mg/kg)+脂多糖(LPS,TLR4激动剂,0.4 mg/kg)组,每组32只。各组分别1次/天连续腹腔注射给药14天后,通过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失重法、伊文思蓝(EB)渗透法考察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和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通过HE染色、Nissl染色考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检测脑组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小胶质细胞M1极化表型(CD86/Iba-1)和M2极化表型(CD206/Iba-1),RT-PCR、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 p65、NOD样受体蛋白3(NLRP3)、水通道蛋白4(AQP4) mRNA和蛋白表达。 [结果]与模型组相比,ED组、TAK242组和ED+TAK242组大鼠mNSS评分、脑含水量、BBB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脑组织结构紊乱、神经元排列稀疏无序、空泡样变、炎症细胞浸润、尼氏小体数量减少等病理学改变明显改善,脑组织IFN-γ、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小胶质细胞M1极化表型阳性细胞率明显降低,M2极化表型阳性细胞率明显升高(P<0.05),TLR4、NF-κB p65、NLRP3、AQP4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TAK242可明显增强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脑含水量、BBB通透性、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极化、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mRNA和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P<0.05),LPS则明显逆转ED对液压冲击脑损伤大鼠的上述调控作用(P<0.05)。 [结论]ED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而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抑制炎症反应和BBB通透性升高,从而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核受体协同抑制因子(NCOR)在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1μg/ml的LPS分别处理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24 h和48 h,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检测NCOR的表达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mRNA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启动子活性。LPS处理细胞48 h后,应用MSP检测NCOR启动子是否发生甲基化以及Western blot检测DNMT3b的表达变化。Real time-PCR检测5'-aza和LPS联合处理细胞后NCOR mRNA的表达水平;转染DNMT3b siRNA后,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PCR检测DNMT3b的表达水平,以及DNMT3b siRNA和LPS联合作用下NCOR、TNF-α、IL-6的表达水平和NF-κB的启动子活性。结果 LPS干预细胞24、48 h后,NCOR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而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DNMT3b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NF-κB的启动子活性显著上升(P0.05)。MSP检测说明LPS可介导NCOR的启动子甲基化。用5'-aza和LPS联合处理细胞后NCOR mRNA水平较LPS组有显著上升(P0.05)。采用DNMT3b siRNA可显著下调DNMT3b蛋白和mRNA水平,并可部分逆转LPS介导的抑制NCOR表达的效应,抑制TNF-α、IL-6的表达水平和NF-κB的启动子活性(P0.05)。结论 NCOR启动子的甲基化是LPS介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其可作为治疗ALI/ARDS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IκB-ζ在调控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筛选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lothelial cells,HUVECs)中IκB-ζ的结合蛋白,采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方法鉴定IκB-ζ的互作蛋白;应用合成的NfκBiz质粒转染HUVECs并进行LPS干预,Western检测NfκB2(P100,P52)表达量,同时应用q PCR检测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结果蛋白质质谱分析结果显示NfκB2与IκB-ζ结合互作;HUVECs细胞中IκB-ζ过表达并经LPS干预后NfκB2(P100,P5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q PCR测试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IκB-ζ高表达组IL-1及TNF-α表达明显下调(P0.05),而IL-6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在LPS干预的HUVECs细胞中过表达IκB-ζ能够与NfκB2(P100,P52)蛋白亚基结合,并对细胞的炎症反应进行调节,降低IL-1及TNF-α的表达同时增加IL-6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内毒素(LPS,即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细胞因子水平及大鼠肠道组织抑制性-κBα(I-κB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腹腔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LPS诱导2小时及8小时后生脉散对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及大鼠肠道组织I-κBα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Gal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P<0.001),随着D-Gal作用时间延长,其增加的趋势明显减弱,但对血清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生脉散能显著降低D-Gal肝衰竭大鼠血清IL-6、ICAM-1和IL-1β水平(P<0.001,P<0.05).LPS攻击2小时和8小时,能明显升高D-Gal大鼠血清LPS、TNF-α、IL-6、ICAM-1和IL-1β水平(P<0.001);除在8小时对TNF-α无影响外(P>0.05),生脉散能明显减轻LPS攻击D-Gal大鼠后对血清LPS、TNF-α、IL-6、ICAM-1和IL-1β水平的影响(P<0.001,P<0.05);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肠道组织胞浆蛋白I-κBα表达发现,LPS可调节肠道组织I-κBα蛋白表达,诱导NF-κB激活,生脉散可抑制NF-κB激活.结论:在急性肝衰竭模型中,LPS能增加TNF-α、IL-1β、IL-6和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诱导I-κBα表达;生脉散可降低LPS水平,并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水平和I-κBα在胞浆内的表达,阻断了炎性介质及LPS本身对机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比较单独巨噬细胞组。巨噬细胞 卡介苗 LPS组,巨噬细胞 卡介苗组以及巨噬细胞 LPS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单纯巨噬细胞产生较少量的IL-12,TNF-α,LPS能刺激巨噬细胞组特别是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组产生大量的IL-12,TNF-α。与单纯巨噬细胞组相比,LPS也不能有效地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IL-1,IL-2,IL-18和IFN-γ。结论 LPS能诱导巨噬细胞(包括卡介苗感染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TNF-α和IL-12,而有利于宿主的免疫应答。提示LPS及其同系物有潜力作为抗结核药物和疫苗或其佐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比较单独巨噬细胞组,巨噬细胞 卡介苗 LPS组,巨噬细胞 卡介苗组以及巨噬细胞 LPS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单纯巨噬细胞组产生较少量的IL-12,TNF-α,LPS能刺激巨噬细胞组特别是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组产生大量的IL-12,TNF-α。与单纯巨噬细胞组相比,LPS也不能有效地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IL-1,IL-2,IL-18和IFN-γ。结论 LPS能诱导巨噬细胞(包括卡介苗感染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TNF-α和IL-12,而有利于宿主的免疫应答。提示LPS及其同系物有潜力作为抗结核药物和疫苗或其佐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1.0μg/mL的LPS激活RAW264.7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组乌司他丁(100~10 000 U/mL)共同孵育,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和IL-1β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分析TNF-αmRNA和IL-1βmRNA表达。结果高浓度乌司他丁(1 000~10 000 U/mL)可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表达(P均<0.05),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mRNA和IL-1βmRNA含量(P均<0.05);低浓度乌司他丁(100 U/mL)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TNF-α、IL-1β、TNF-αmRNA、IL-1βmRNA表达与LPS单独处理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乌司他丁可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该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对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方法比较单独巨噬细胞组,巨噬细胞+卡介苗+LPS组,巨噬细胞+卡介苗组以及巨噬细胞+LPS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单纯巨噬细胞组产生较少量的IL-12,TNF-α,LPS能刺激巨噬细胞组特别是感染卡介苗巨噬细胞组产生大量的IL-12,TNF-α。与单纯巨噬细胞组相比,LPS也不能有效地刺激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IL-1,IL-2,IL-18和IFN-γ。结论 LPS能诱导巨噬细胞(包括卡介苗感染巨噬细胞)产生更多的TNF-α和IL-12,而有利于宿主的免疫应答。提示LPS及其同系物有潜力作为抗结核药物和疫苗或其佐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