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军 《山东医药》2010,50(45):80-81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血清hs-CRP、IL-6和TNF-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OPP患者80例,其中轻度中毒23例,中度中毒31例,重度中毒26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 TNF-α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结果 AOPP组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并且随着患者中毒程度的加重,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AOPP患者存在过度的炎症反应,检测血清中hs-CRP、IL-6、TNF-α水平对评估AOPP患者的病情及其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19(Interleukin-19,IL-19)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分别测定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9、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并同期检测各组肺通气功能。结果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19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急性发作期IL-19水平较缓解期升高(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血清中IL-8、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急性发作期IL-8、TNF-α水平均较缓解期升高(P均〈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清中IL-10水平较稳定期对照组升高(P均〈0.05);缓解期IL-10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COPD组急性发作期血IL-19水平与FEV1.0呈负相关,与同期IL-8、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IL-19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并导致气流阻塞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析其与肺功能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_1/FVC)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慢阻肺患者80例和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测定FEV_1%pred、FEV_1/FVC。结果慢阻肺组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级、Ⅲ级和Ⅳ级肺功能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逐渐升高,肺功能指标中的FEV_1/FVC、FEV_1%pred水平逐渐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患者血清IL-6、IL-8、TNF-α及hs-CRP与肺功能指标中的FEV_1/FVC、FEV_1%pre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及hs-CRP水平均升高,并且与肺功能呈负相关,患者存在气道炎症,可能是导致其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82例COPD患者按照严重程度分为Ⅰ、Ⅱ、Ⅲ、Ⅳ级。以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入组者的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FEV1/FV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8、IL-12水平,分析COPD各期患者FEV1/Pre、FEV1/FVC与hs-CRP、TNF-α、IL-2、IL-4、IL-6、IL-8、IL-12的相关性。结果随着COPD患者FEV1/Pre与FEV1/FVC的降低,hs-CRP、TNF-α、IL-2、IL-4、IL-6、IL-8水平显著增高,IL-12显著降低(P<0.05),且hs-CRP、TNF-α、IL-6、IL-8与FEV1、FVC及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IL-12与FEV1、FVC及FEV1/FVC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IL-2、IL-4与FEV1、FVC及FEV1/FVC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s-CRP、TNF-α、IL-6、IL-8、IL-12与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存在显著相关,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会秀 《山东医药》2010,50(39):96-97
目的探讨hs-CRP、TNF-α和IL-6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对65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放射免疫法测定TNF-α、ELISA发测定IL-6水平;分析其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s-CRP、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TNF-α和IL-6水平随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逐渐升高,P〈0.05。结论 hs-CRP、TNF-α和IL-6共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其水平检测可用于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6.
COP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玉武 《山东医药》2010,50(27):47-48
目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病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分级Ⅰ级23例、Ⅱ级28例、Ⅲ级29例)和30例缓解期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同期30例查体健康者(对照组)比较。结果血清IL-6、IL-8、TNF-α水平COPD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对照组,P均〈0.05;肺功能Ⅲ级〉Ⅱ级〉Ⅰ级,P均〈0.05。结论 IL-6、IL-8、TNF-α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三者可作为判断COPD临床分期、气流受限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肺功能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84例和健康体检者45例.血常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Neu/Leu%),采用ELISA方法测定COPD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IL-6和TNF-α浓度,同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pred)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 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的外周血Neu/Leu%,血清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 pred值在正常对照组以及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则呈递减趋势,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水平与FEV1% pred均呈负相关(P<0.05),与Neu/Leu%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TNF-α、中性粒细胞密切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与肺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OPD患者不同病期血浆白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变化。方法收集45例AECOPD患者、45例COPD缓解期患者及45例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测定各组的各项指标:血浆IL-17及TNF-α的水平、肺功能。结果 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和缓解期患者血浆IL-17、TNF-α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急性加重期又高于缓解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血浆IL-17、TNF-α的含量与FEV1占预计值%、FEV1/用力肺活量(FVC)呈负相关。结论 IL-17、TNF-α参与了COPD的炎症过程,两者均与患者肺功能的恶化明显相关;检测IL-17、TNF-α可评估COPD病情发展状态,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呼吸科32例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10~14d治疗病情缓解后行血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查,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Neu/Leu%),血清IL-6、IL-8、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后水平(P〈0.01),而急性加重期FEV1明显低于治疗后水平(P〈0.01)。结论血清IL-6、IL-8、TNF—α升高是COPD急性加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周丽荣  孙宝华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77-1878
目的通过测定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探讨其在COPD不同疾病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测定AECOPD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出院后12 wk及稳定期患者血清TNF-α、CRP水平及肺功能(FEV1%),对各组参数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清CRP、TNF-a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出院后12周及COPD稳定期水平,治疗后血清CRP、TNF-a水平显著高于12周和COPD稳定期水平(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前FEV1%水平显著低于各组FEV1%水平(P〈0.05)。CRP与TNF-a呈显著正相关(r=0.848,P〈0.01),CRP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710,P〈0.01),TNF-α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771,P〈0.01)。结论血清TNF-α和CRP水平对预测AECOPD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帮助,测定血清TNF-α、CRP水平可以反映肺功能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与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42例为AECOPD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38例为稳定期COPD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受试者血清PCT、hs-CRP水平,检测AECOPD组和稳定期COPD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同时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PCT、hs-CRP与FEV1/FVC、FEV1%、SGR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组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均高于稳定期COPD组和对照组,稳定期COPD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FEV1/FVC及FEV1%均低于稳定期COPD组,而SGRQ评分高于稳定期COP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和FEV1%呈负相关,与SGRQ评分正相关(均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PCT、hs-CRP呈现高表达,且肺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下降。COPD患者血清PCT、hs-CRP水平与FEV1/FVC、FEV1%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80例胃癌(胃癌组)患者、30例胃良性病变(良性组)和20例健康者(正常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正常组(P均〈0.05);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均〈0.05);肿瘤根治手术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良性组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胃癌患者IL-6、IL-8和TNF-α水平增高,且增高程度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及痰液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的变化,探讨血清及痰液CC16在诊治AECOP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呼吸内科住院及门诊COPD患者共61例,其中AECOPD患者31例、COPD稳定期患者30例,同时招募吸烟非COPD 30例和不吸烟对照组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临床资料、血清和痰液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痰液CC16、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AECOPD组血清及痰液CC16、IL-10显著低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而IL-6、IL-8、TNF-α显著高于COPD稳定期组及对照组(P〈0.05)。AECOPD组血清及痰液中CC16与IL-6、IL-8、TNF-α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与IL-10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CC16可作为AECOPD的参考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袭祥印 《山东医药》2011,51(3):83-8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8和TN-α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CI患者90例(ACI组)及健康查体者3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 ACI组血清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梗死体积增大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增高而逐渐升高(P均〈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hs-CRP、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指导治疗并判断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闫芳  焦克岗  郗慧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514-1516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结合珠蛋白(Hp)、转铁蛋白(Tf)等急性期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抑郁情绪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健康对照者及COPD患者的血清IL-1β、IL-6、TNF-α、CRP、Hp、Tf水平。结果 1.COPD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COPD对照组IL-1β、IL-6、TNF-α、H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较COPD伴抑郁情绪组明显偏低(P〈0.05),各组间血清CRP测定则未发现统计学差别(P〉0.05);3.不同抑郁程度的COPD患者,其血清IL-1β、IL-6、TNF-α、Hp、和Tf水平之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IL-1β、IL-6和Hp水平均与COPD抑郁的严重程度显著正相关,急性期反应蛋白Tf则与COPD抑郁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中存在大量炎性细胞,其释放的细胞因子及急性期反应蛋白在COPD患者抑郁情绪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楠 《山东医药》2010,50(26):80-81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与颅脑损伤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8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3、7、10 d的血清hs-CRP、TNF-α、IL-10,分析颅脑损伤程度与hs-CRP、TNF-α、IL-10水平的关系。结果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早期即明显升高;重型颅脑损伤组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hs-CRP、TNF-α和IL-10水平均较轻、中型组明显升高(P均〈0.01),中型颅脑损伤组伤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hs-CRP、TNF-α和IL-10水平较轻型组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在颅脑损伤后明显升高,它们参与了急性颅脑损伤后的炎症反应过程,并且与颅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男性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分析APN水平与炎性反应递质及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6月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2例,健康对照组41例,CHF组按NYHA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APN,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6和hs-CRP水平。结果 CHF组患者血浆APN及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均随着NYHA分级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APN水平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2,P〈0.05),与TNF-α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与IL-6水平呈负相关(r=-0.61,P〈0.01),与心脏指数(CI)呈正相关(r=0.41,P〈0.05)。CHF组Ⅲ、Ⅳ级患者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减少(P〈0.01),TNF-α为APN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患者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清APN水平显著增高,并且与血清炎性递质呈显著负相关。随心功能的快速改善,APN水平显著降低。血清APN水平是预测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21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14d病情缓解后查血常规、肺功能并计算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用EHSA法检测血清IL-6、IL-8、TNF—α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百分比(Neu/Leu%)、血清IL-6、IL-8、TNF—α浓度均明显高于缓解后水平(均P〈0.01),而急性加重期FEV1Pre明显低于缓解后水平(P〈0.01)。IL-8、IL-6、TNF—α与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Neu/Leu%与FEV1Pre无明显相关性,IL-6、IL-8、TNF—α与Neu/Leu%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L-6、IL-8、TNF—α不仅参与了老年COPD急性加重的发病机制,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组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健康者、28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3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EBC中hsCRP、TNF-α、IL-6、IL-8的浓度,以及与第1秒用力呼吸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相关分析。结果 (1)COPD急性加重组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高于COPD稳定期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COPD稳定期组hsCRP、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3)COPD急性加重组中TNF-α、IL-6、IL-8水平均与FEV1%呈负相关(P0.05),而hsCRP与FEV1%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COPD气道炎症与hsCRP、TNF-α、IL-6、IL-8水平释放增多有关,检测EBC中hsCRP、TNF-α、IL-6、IL-8水平可作为判断COPD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NF-κB活性的变化,并探讨阿托伐他汀对DN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是否合并DN将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DM)组30例、DN组66例。DN组随机分为DM常规治疗组(DN1组)31例、DM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DN2组)35例,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C组)。分别观察各组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IL-1β及外周血NF-κB p65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NC组、DM组、DN组血清hs-CRP、TNF-α、IL-6、IL-1β水平及外周血NF-κBp65活性逐渐升高(P〈0.01或〈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NF-κB p65活性及hs-CRP、TNF-α、IL-6、IL-1β明显下降(P〈0.01或〈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老年早期DN患者外周血NF-κB p65的活性,并可降低血清hs-CRP、TNF-α、IL-6、IL-1β等炎症因子的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