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住院的CKD患者165例,于治疗前采空腹静脉血用酶法检测血清Hcy。根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CKD患者分为3组:A组eGFR≥60 ml.min-1.(1.73 m2)-1,52例;B组eGFR 15~59 ml.min-1.(1.73 m2)-1,47例;C组eGFR<15 ml.min-1.(1.73 m2)-1,66例;比较三组患者血清Hcy的变化。并对165例患者的血清Hcy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胱抑素C(Cys 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常规、生化、叶酸、VitB12、收缩压、舒张压、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随着eGFR的下降,Hcy逐渐升高,B组Hcy高于A组Hcy水平,C组Hcy高于A组和B组Hcy水平(均P<0.01)。165例CKD患者的Hcy与eGFR、血红蛋白、二氧化碳结合力呈负相关(均P<0.01),与Cys C、渗透压、阴离子间隙、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均P<0.01),与VEGF也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可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清除,同时贫血和机体内环境的改变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生影响,导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出院的13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17例,医院感染率8.94%,其中呼吸道感染70例、消化道感染25例、泌尿道感染10例、血流感染2例、其他10例。医院感染与患者使用有创呼吸机、伴随多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营养不良、留置胃管、长时间使用激素有关。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较多,需针对多种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城区中老年人慢性肾脏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岩  刘章锁  胡晓舟  刘东伟  张谦 《临床荟萃》2008,23(22):1607-1611
目的揭示河南省城区中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流行病学现状及流行特征,从而加强对CKD的防治,减少和延缓终末期肾脏病的发生,同时也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医疗保险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焦作市、平顶山市城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肾功能及血糖、血脂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有效样本3 981例,应答率95.7%,年龄40~89岁,男2 178例,女1 803例,男女比例1.21∶1;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超体质量或肥胖、冠心病、脑卒中、个人用药史和肾脏病家族史的检出率分别为9.6%、15.0%、5.8%、38.1%、13.3%、22.2%、37.2%、18.3%、10.0%、1.5%。②该人群中白蛋白尿、血尿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粗患病率分别为5.0%、6.3%和1.5%,男性白蛋白尿和血尿患病率低于女性,而GFR下降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白蛋白尿和GFR下降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P<0.01)。③该人群CKD的粗患病率为10.6%,标化患病率为10.5%;按照年龄分组后,CKD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P<0.01)。④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CKD独立相关。⑤该人群CKD知晓率9.5%,治疗率8.3%。结论河南省城区中老年人CKD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是CKD的基础危险因子;河南省CKD防治形势严峻,CKD知晓率和治疗率均低于西方国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便尽早判断激素依耐调整治疗方案。【方法】对10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访至少1年以上进行以医院为基础的回顾性研究,所获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8例患者中有53.7%复发,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治疗疗程选择,反复使用白蛋白,初次激素治疗达缓解所需天数;反复感染,为其主要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发现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足够长的疗程、防治感染、避免劳累、加强管理、规范治疗是减少复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未透析慢性肾疾病(CKD)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KD患者(CKD3期30例;DKD4期40例;DKD5期38例)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cTnI增高与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Z5.9%的患者血清cTnI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CKD越严重者,cTnI升高者越多(CKD。期5例,DKD4期9例,DKD5期15例,P〈0.001)。cTnI的升高与年龄的增大(P〈0.01)、糖尿病(P〈0.01)、既往心血管疾病(P〈0.05)、左室肥厚(LVH)(P〈0.01)、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P〈0.05)相关,但多因素分析仅年龄是cTnI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而GFR、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不是。【结论】血清cTnI浓度升高在无ACS的透析前CKD患者中较为普遍。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既往冠心病史、LVH、GFR下降相关。但GFR和LVMI不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未透析慢性肾疾病(CKD)患者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CKD患者(CKD3期30例;DKD4期40例;DKD5期38例)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cTnI增高与各危险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25.9%的患者血清cTnI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上限。CKD越严重者,cTnI升高者越多(CKD3期5例,DKD4期9例,DKD5期15例,P<0.001)。cTnI的升高与年龄的增大(P<0.01)、糖尿病(P<0.01)、既往心血管疾病(P<0.05)、左室肥厚(LVH)(P<0.01)、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P<0.05)相关,但多因素分析仅年龄是cTnI升高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而GFR、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不是。【结论】血清cTnI浓度升高在无ACS的透析前CKD患者中较为普遍。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既往冠心病史、LVH、GFR下降相关。但GFR和LVMI不是其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至12月于厦门市第二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58例,透析时间≥6个月。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血压水平,检测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尿酸、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磷、全段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CRP)、B型尿钠肽(BNP)等,根据心血管事件确认标准分为有心血管疾病组和无心血管疾病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158例血液透析患者中,112例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为70.9%。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年龄、透析时间、血压、透析前肌酐、血尿酸、血磷、甘油三酯、CRP、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心血管疾病组,而血红蛋白、Kt/V显著低于无心血管疾病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血磷、血尿酸、CRP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心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年龄大、高血压、贫血、血清甘油三酯和血尿酸、血磷、CRP水平增高是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影响本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风险因素的分布,提出预防性措施。方法选取本中心2008年1月~2011年4月参加无偿献血,检测HBsAg/抗-HCV阳性者182例和阴性对照者170例,共352例,根据不同人群分别选取不同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病毒危险因素问卷调查。结果 HBsAg阳性人群中农民组占比例较高,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占比例较高;抗-HCV阳性人群中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组占比例较高;HBsAg阳性感染因素与门诊手术、多个性伴侣、输血史密切相关;抗-HCV感染因素与针灸治疗、静脉注射、门诊手术、外科手术、美容手术、牙科手术、纹身、耳洞、多个性伴侣、输血史均密切相关。结论严格选择输血适应症是降低输血风险率的首选方案,改进检测方法、检测手段是确保血液质量的重要措施,选择低危献血人群是保证血液质量安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诊冠心病(CHD)患者的常见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并记录本院120例CHD患者中的性别、年龄、高血压、血脂、糖尿病、尿酸、吸烟、饮酒、不合理的膳食结构、肥胖超重、体力劳动或运动量、冠心病家族史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20例CHD患者中,高血压病占63.3%(76/120),血脂紊乱占90.8%(109/120),糖尿病占35.0%(42/120),尿酸升高占53.3%(64/120),吸烟(男)占CHD患者的64.9%(48/74),饮酒(男)占39.2%(29/74),不合理膳食占47.5%(57/120),超重肥胖占70%(84/120),活动减少占CHD患者的72.5%(87/120),有CHD家族史占30.0%(36/120).[结论]高血压、血脂紊乱、糖尿病、尿酸升高、不健康的习惯行为及生活方式、肥胖等,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锻炼身体、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减肥、调脂、控制血糖及血压水平,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规律血透的103例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若患者在随访中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或因此死亡,则归为观察组(n=20),其余患者归为对照组(n=83).比较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指标及透析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年龄、BMI、吸烟史比例、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心脑血管疾病史发生率、糖尿病史比例、WBC、CRP、血钙、磷、血透前SB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pKt/V、血透后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心脑血管史、血磷是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越大、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史、血磷水平越高,ESR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1.
乳腺疾病患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回顾性调查乳腺疾病患者的自然状况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981—01/2001—12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以乳腺疾病来求治的3600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回顾性调查表,用存档的病例资料填写,然后录入电脑,利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运用SAS 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乳腺疾病15100例(41.944%)。其中乳腺增生14400例(40.000%);纤维瘤692例(1.922%);乳腺癌8例(0.022%)。分析结果为: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精神心理压抑、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史、摄入乳类食品多,为主要危险因数,可增加发病危险性。而常吃葱等食物及避孕年数多为保护性因子。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长期精神压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长期高脂饮食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发生的内在联系较密切,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4):5822-5823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及早期防治。方法:对61例糖尿病患者(2例1型糖尿病,59例2型糖尿病)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尿酸分别检测及计算,按照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和非糖尿病肾病组(P〈0.01)。结论:早期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尿酸,缩短病程,是防止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陈丹  刘毅  徐玉兰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239-1240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维持血透(H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高分辨B型超声多谱勒方法测定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如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0.90mm或出现粥样斑块者为阳性组,并对阳性和阴性两组的性别、年龄、平均维持血透时间、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脂等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阳性组29例与阴性组30例的年龄[(65.41±1.80)VS(55.13±2.05)岁,P<0.05)]、iPTH[(405.22±54.71)VS(200.05±17.38)pg/ml,P<0.05)]、钙磷乘积[(55.02±2.83)VS(45.32±1.71)mg/dl,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亦发现年龄(P<0.01)、iPTH(P<0.015)、钙磷乘积(P<0.05),3者均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慢性肾衰维持血透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与年龄、iPTH、钙磷乘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陈妹红  张彦萍  王立芹  袁雅冬 《临床荟萃》2008,23(15):1105-1106
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4位,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OPD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和血小板的活化[1],临床中发现有些COPD患者血小板减少,但导致其减少的危险因素,尤其是与感染的关系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患者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景宇  陶冶 《华西医学》2006,21(2):422-424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但却面临着供肾短缺和移植肾后期功能丧失两大难题。慢性移植物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是移植肾后期失功的重要原因,不断改进的免疫抑制剂虽然大幅度降低了急性排斥(acute rejection,AR)发生率,但对CAN和移植肾后期功能丧失的发生却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肾间质纤维化危险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经肾活检261例肾间质纤维化肾病患者和132例经肾活检无肾间质纤维化肾病患者对照研究.选用年龄、性别、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血压、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白蛋白、血尿酸、血肌酐、肾小球硬化、肾小管损害、肾血管损害、新月体类型和新月体形成作为自变量,是否有肾间质纤维化为应变量,采用多因素非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肾间质纤维化的危险因素.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P=0.000,OR=1.782,95%CI:1.346-2.358;血肌酐P=0.002,OR=1.012,95%CI:1.004~1.019;血压P=0.037,OR:1.412,95%CI:1.022~1.952;肾小管损害P:0.000,OR=6.025.95%CI:3.385~10.724;肾小球硬化P=0.025,OR=1.247,95%CI:1.028~1.512;新月体形成P=0.009,OR=1.581,95%CI:1.121~2.229.结论: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高血压、肾小管损害,肾小球硬化和新月体形成可能是影响肾间质纤维化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以上危险因素对延缓肾间质纤维化和终末期肾衰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7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77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70例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对照分析采用单因素(t检验,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77例COPI)患者肺部真菌感染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糖尿病和Ⅱ型呼吸衰竭等因素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和糖尿病是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和糖尿病是COPD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充分营养支持、尽早脱机和控制血糖可降低COPD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调查乳腺疾病患者的自然状况与乳腺癌发病关系的内在联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1981-01/2001-12在茂名市人民医院以乳腺疾病来求治的36000例患者作为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回顾性调查表,用存档的病例资料填写,然后录入电脑,利用数据库进行筛选,并运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乳腺疾病15100例(41.944%)。其中乳腺增生14400例(40.000%);纤维瘤692例1.922%);乳腺癌8例0.022%)。分析结((果为: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精神心理压抑、有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史、摄入乳类食品多,为主要危险因数,可增加发病危险性。而常吃葱等食物及避孕年数多为保护性因子。结论:高危人群中文化程度高、体质量指数大、长期精神压抑、患女性生殖系统疾病者,长期高脂饮食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及乳腺癌发生的内在联系较密切,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周传强  张杰 《华西医学》2010,(3):497-499
目的探讨男性和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危险因素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8年12月以糖尿病肾病为诊断的住院患者1300例,根据入院日期以系统的方法随机纳入650例患者,排除20例尿常规正常和血肌酐值正常的患者,共630例,其中男342例,女288例,平均年龄65岁。288例女性患者中有271例为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48岁。比较女性和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危险因素的差别。结果①绝经后糖尿病肾病患者占女性患者的94.1%;②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组收缩压、脉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是否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胰岛素,是否透析,死亡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绝经后妇女所占比例较高,女性糖尿病肾病患者收缩压、脉压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男性糖尿病肾病患者,雌激素的水平可能导致差异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一些危险因素的分析,为临床寻找腹膜透析(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预测指标并减少其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从2002年1月~2006年12月开始PD治疗的患者163例,根据有无心脑血管病变将这些患者分为3组:第1组为无心脑血管病变、第2组为开始PD时已有心脑血管病变、第3组为开始PD后新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比较3组患者在PD治疗初始时的体重、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射血分数(EF)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分析上述因素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163例PD患者中121例(74.2%)有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第2组75例和第3组46例。截止2007年3月,共有28例死亡,其中11例(39.3%)死于心脑血管病。第2和第3组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多于第1组。3组患者的Hb分别为(94.3±22.4)g/L、(86.2±20.8)g/L和(86.8±18.1)g/L(P〈0.05);ALB分别为(30.6±6.5)g/L、(27.3±5.1)g/L和(27.0±5.3)g/L(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置管年龄、糖尿病及射血分数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PD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超敏CRP高等密切相关。而置管年龄大、患有糖尿病及左心室射血分数低是PD患者新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积极纠正上述因素则可能减少PD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其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