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统计,我国0~14岁儿童癌症发病率为19.0~89.9/10万,随着化疗及综合治疗措施的应用与改进,小儿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已接近70%,因此儿童肿瘤患者的远期生存质量也随之受到了高度重视。现已有研究证实,化疗药物可以导致生精功能降低,严重者甚至不育,此结果已成为影响儿童肿瘤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为了防止或减少生精功能的损害,采取改变化疗方案以降低化疗药物对生精功能的损害、于化疗开始前取精液冷冻保存供以后进行辅助生殖技术、在化疗期间应用某些药物保护睾丸生精功能等均已有研究报告。1化疗导致生精功能损害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广泛应用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的联合化疗,显著提高了患儿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蛋白血症,白蛋白水平的变化能引起机体多种脏器功能损害,并可影响化疗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因此研究化疗过程中白蛋白水平变化有指导临床治疗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所致牛精细胞损害与年龄的关系,为性腺保护剂的运用寻找理论依据。方法将环磷酰胺分别作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1周龄、3周龄、5周龄、9周龄雄性大鼠,应用HE染色法、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急性期生精细胞凋亡,bcl-2蛋白表达,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及远期组织学损害。结果用药后24h,除1周龄组外,各实验组生精细胞显著凋亡(P〈0.01),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生精细胞S期所占的比例显著下降(P〈0.01)。用药后9周,除1周龄组外,各实验组曲细精管面积、直径、生精上皮细胞计数、Johnsen’s评分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并随年龄增大损害有增加趋势。结论环磷酰胺可诱导生精细胞增殖启动阶段以后的生精细胞显著凋亡,且伴有bcl-2明显下调。并可湿著抑制精原细胞和细线前期精母细胞增殖。远期组织学改变年龄越小所受的损害越小,提示为使睾丸免受抗肿瘤药物的伤害而采用性激素使生精细胞增殖分化处于不分化状态是有效的防护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儿童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大多数患儿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强度的化疗。目前临床所应用的化疗药物均缺乏特异性,即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亦会不同程度地损害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如肾毒性、心脏毒性、骨髓毒性等。正确认识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适当方法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对于降低肿瘤患儿的死亡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药物对机体不同系统、器官的损害,可作如下分类(见表1)。表1化疗药物引起机体不同系统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白血病化疗过程中肝功能损害的病因,测定了56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肝功能,并提出了药物性肝脏损害及白血病细胞肝脏浸润的诊断方法。56例患儿中36例(64.3%)有肝功能受损,其中29例43例次发生药物性肝脏损害,白血病肝浸润9例,2例肝浸润时均无骨髓、中枢等复发证据。4例发生病毒性肝炎。对不同类型肝损害进行治疗,各种肝脏损害恢复时间平均为:药物性8.1天,白血病肝浸润7天,病毒性肝炎30天。结果表明:急淋患儿在诱导及强化治疗过程中易发生药物性肝炎,左旋门冬酰氨酶是引起药物性肝炎最主要药物,其次是6-巯基嘌呤、甲氨喋呤;肝脏可能是急淋白血病的庇护所,环磷酰胺试验治疗对肝脏浸润早期诊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的术前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前介入性动脉栓塞化疗(TACE)在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分析对8例经检查诊断为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行TACE的治疗结果。结果8例患儿TACE后均有不同程度呕吐、发热、一过性肝功能损害,1例有骨髓抑制,无心、肾功能损害。有6例复查B超检查,肿瘤体积较前均有明显缩小,缩小比例为22.5%~57.5%;5例手术完整切除,均已无瘤存活1~4年,3例复诊检查发现有肺转移或多发转移,家属放弃进一步治疗后死亡。结论TACE具有化疗药物剂量小、全身副作用少、化疗效果好的优点,可作为一种术前治疗方法应用于不可切除型肝母细胞瘤。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其缓解率已达90%以上,长期无病存活率已达80%左右,但仍有20%左右的患儿复发而最终死亡.且化疗药物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也会给患儿的正常组织和生长发育带来损害,因此如何防止复发、如何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化疗一直是儿科血液肿瘤研究者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化疗对恶性肿瘤患儿各主要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77例停药患儿进行了造血功能、肝、肾、心功能、电解质及钙磷代谢、免疫功能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77例恶性肿瘤患儿平均停药3年(2月-10年)其造血、肝、肾、心、免疫、甲状腺功能及电解质等多数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各重要脏器未见明显损害,且不同类别肿瘤脏器功能损害也无明显差异。结论本中心现行的化疗方案是安全可靠的,对患儿的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量并尽可能选择更灵敏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的副作用金先庆抗癌药物攻击癌细胞的机理涉及到细胞增殖中DNA合成、RNA录制及蛋白质翻译的各个环节,因而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正常细胞与组织。骨髓和上皮细胞代谢活跃,增殖周期短,最容易受到损害。临床上骨髓抑制、粘膜炎、恶心呕吐及脱发等是...  相似文献   

10.
CYP和GST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化疗个体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极大地改变了白血病等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但仍有部分患者不能区得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近年研究发现,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多态性可导致患者对药物出现不同的治疗效应。细胞色素P450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是两类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体内多种药物代谢,在人群中具有广泛的遗传多态性,它们与化疗个体化的关系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