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钙预处理是否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是否通过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 ,PKC)及线粒体ATP依赖性钾通道 (KATP)起作用。方法 :3 2只SD大鼠 ,随机分为 4组 :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钙预处理组 (CPC组 )、钙预处理加PKC阻滞剂Chelerythine组 (CLT组 )、钙预处理加线粒体KATP通道阻滞剂 5 hy droxydecanoate组 (5 HD组 ) ,分别检测LDH及CK的漏出量、心肌ATP含量、心功能指标 (LVSP及±dp/dtmax)。 结果 :与I/R组比较 ,CPC组CK、LDH漏出量明显减少 (P <0 .0 1) ,心肌ATP含量增加 (P <0 .0 1) ,心功能改善 ;CLT组及 5 HD组上述各指标 (LDH、CK、ATP、LVSP及±dp/dtmax)分别与I/R组相同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预处理对I/R心肌有保护作用 ,其保护作用可被PKC阻滞剂及KATP阻滞剂所取消 ,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通过PKC途径及线粒体KATP通道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试建立恰当的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缺血后处理模型。方法 选8 ~ 12周健康60只SD雄性大鼠,体质量220 ~ 260 g。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IR缺血后处理A、B、C、D组,每组10只。S组:分离出双侧肾蒂,仅行右肾蒂结扎和左肾蒂游离;IR组:结扎右侧肾蒂,夹闭左侧肾蒂60 min后恢复灌注;缺血后处理A、B、C、D组在肾脏缺血60 min后分别进行6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5次(开放20 s + 阻断20 s)、3次(开放10 s + 阻断10 s)、3次(开放2 min + 阻断2 min)的循环,然后充分开放灌注。再灌注24 h后监测肾功能,对肾组织结构损伤程度评分。结果 与IR组相比,A、B、C、D组后处理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均降低(P 〈 0.05),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处理组中,A、B两组的BUN、SCr及肾小管损伤程度评分相当(P 〉 0.05),且缺血后处理效果优于C、D两组(P 〈 0.05)。结论: 采用缺血后处理A组方法和B组方法均可以成功制作出缺血后处理模型。  相似文献   

3.
血红素氧合酶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 1(HO 1)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I/R)的保护作用。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 (sham)组、I/R组、Hemin组和ZnPP IX组。采用夹闭大鼠左肺门 30min ,再灌注 12 0min ,分别观察各组HO 1活性 ,肺组织形态学变化 ,肺湿干重比、伊文思蓝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变化。与sham组比较 ,I/R组和hemin组肺组织HO 1活性显著增高 (P <0 0 1) ,ZnPP IX组能取消hemin诱导的HO 1活性增高 (P <0 0 1)。光镜下可见I/R组和ZnPP IX组肺组织水肿 ,部分动物肺泡腔中可见出血 ,并伴有局部肺不张 ,而hemin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Hemin组肺湿干重比、伊文思蓝含量、BALF中细胞数和蛋白含量均低于I/R组和ZnPP IX组 ,但仍高于sham组 (P <0 0 1)。结果提示 ,HO 1对在体大鼠肺I/R损伤具有部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离体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义斌 《医学信息》2006,19(5):826-82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所致大鼠离体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离心脏Langen-dorff灌流,全心停灌20分钟后复灌40分钟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将充水乳胶球囊通过左心房插入左心室,Medlab-u/81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分析心功能指标LVP,±dp/dtmax,HR和CF,收集再灌5分钟时,冠脉流出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能降低冠脉流量,LVP,±dp/dtmax值,减慢心率、增加CK释放量,两个浓度的川芎嗪(40与80mg·L-1)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表现为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脉流量,减少心肌细胞内酶CK的释放,川芎嗪与维拉帕米有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川芎嗪对心脏缺血再灌注心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芪对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十分复杂 ,氧自由基的产生并介导组织损伤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黄芪具有提高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降低脂质过氧化物的药理作用。本文观察黄芪注射液在大鼠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肾组织SOD活性与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与分组 :雄性SD大鼠 5 0只 ,体重 2 0 0~ 2 5 0g ,随机分正常组 (A组 ) 5只 ,假手术组 (B组 ) 15只 ,模型组 (缺血再灌注组 ,C组 ) 15只 ,黄芪组 (D组 ) 15只。其中黄芪组在实验前 ,每日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2mL 0 1kg体…  相似文献   

6.
降纤酶对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降纤酶 ( Df)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通过检测缺血再灌注损伤前后对照组、Df低剂量组及 Df高剂量组的心功能参数 ,观察Df的作用。结果 :Df可降低实验动物的室颤发生率 ,增强心肌收缩力 ( P<0 .0 5 ) ,防止冠脉流量下降 ( P<0 .0 5 )及左室内压下降 ( P<0 .0 1) ,促进压力最大上升速度的恢复 ( P<0 .0 5 )。结论 :Df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瑶  文飞  何花  赖婷婷  杨萍  陆地  孙林 《解剖学报》2016,(1):107-112
目的探讨天麻素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天麻素预处理(10、50、100、200μmol/L)组,应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系统建立心脏I/R损伤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分别进行平衡灌注、全心停灌/再灌处理,从心功能各项指标、心肌酶学、心肌梗死面积(TTC染色)及组织病理学(HE染色)变化4个层面评估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I/R)损伤的影响,评价不同浓度天麻素预处理对心脏(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不同浓度天麻素预处理组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包括左心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心率(HR);并降低冠脉流出液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rop-I)的活性,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其中以100μmol/L浓度的天麻素效果最显著(P0.05)。结论天麻素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以100μmol/L的保护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黄芪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用药治疗 ,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 ,测定血清和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肾缺血 1h灌注 15min后 ,肾组织出现明显病理改变 ;血清和肾组织SOD活性下降 ,MDA含量升高。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后 ,血清和肾组织SOD活性升高 ,MDA含量下降 ,肾组织病理变化有所改善。结论 :黄芪注射液具有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这可能是黄芪注射液减轻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Zn2 + 预处理诱导金属硫蛋白 (MT)在心肌细胞的表达及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 2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 ,实验组按腹腔注射ZnSO4 到建立再灌注模型的时间分为E1 2h,E2 4h及E4 8h组 ,每组各 8只。检测LDH ,CK、ATP含量及心功能指标 (LVSP与±dp/dtmax) ,用1 0 9Cd/血红素饱和法测量心肌组织中金属硫蛋白的含量。结果 :E2 4h及E4 8h组MT表达量较对照组高 (P <0 .0 1) ,E1 2h组虽有表达 ,但其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E2 4h及E4 8h组LDH与CK较其它二组低 ,而ATP较其它二组高 ,心功能指标较其它二组改善。E1 2h组及对照组之间相应各指标 (LDH ,CK、ATP、LVSP与±dp/dtmax)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Zn2 + 预处理可诱导MT在心肌细胞的表达而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肌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肌肽 (carnosine)即 β 丙氨酰 L 组氨酸 ,近几年发现其具有抗氧化 ,抗自由基作用。因而提出肌肽是继SOD、VitE之后的又一内源性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1 ] 。缺血性脑中风是我国及发达国家老年人群中的第三大死亡原因 ,也是中老年人致残和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药物不断问世 ,但缺血性中风的预后仍然令人失望。因此 ,寻找治疗脑缺血损伤更有效的神经保护剂已成为临床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制作大鼠全脑不完全缺血模型 ,借以观察肌肽是否具神经保护作用。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W…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心肌素(myocardin)相关转录因子A(MRTF-A)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和MRTF-A实验组。采用慢病毒注射及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处理动物。Longa’s 5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评价脑梗死体积;透射电镜(TEM)观察自噬溶酶体形成;Western blot检测MRTF-A、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和beclin-1)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水平;TUNEL联合免疫荧光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率与LC3蛋白表达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0、2. 57±0. 20和1. 71±0. 18,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分别为0、(31. 67±2. 73)%和(12. 00±1. 16)%;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百分率均显著降低(P<0. 01)。TEM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细胞核膜结构不完整,细胞器肿胀变形,伴随有自噬溶酶体形成;实验组神经细胞损伤较模型组有所缓解,自噬溶酶体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对成年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增殖和NMDA受体亚单位NR2A表达的影响,探讨NR2A在神经干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正常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2 h再灌注模型,术后分3、7、14 d三个时间点取脑。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estin、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NMDA受体亚单位NR2A阳性细胞数。结果:(1)各组大鼠SVZ均可见Nestin和PCNA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3 d,脑室下区Nestin IOD值和PCNA阳性细胞增加(P0.05),7 d达到高峰(P0.05),14 d后有所下降(P0.05)。(2)各组大鼠SVZ均表达NR2A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后3 d,NR2A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加(P0.05),7 d也达到高峰(P0.05),14 d阳性细胞数有所下降,但维持较高的水平(P0.05)。(3)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NR2A阳性细胞数与PCNA阳性细胞数有高度正相关性(r=0.985,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刺激成年大鼠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缺血再灌注后NMDA受体亚单位NR2A表达增加,并且与神经干细胞的表达变化趋于一致,因此推断NR2A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大鼠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海马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ICAM)表达的影响,探讨眼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眼针治疗,于缺血再灌注后72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海马组织ICAM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分别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升高,且Western结果显示模型组ICAM蛋白量升高,mRNA的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眼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眼针组大鼠海马组织ICAM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0.05)。结论眼针具有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海马组织ICAM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灯盏花素脂质体前体(breviscapine proliposome,PS)与灯盏花素片(breviscapine tablet,Bre T)抗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药效学作用。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脑损伤模型,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毛细玻管法检测小鼠凝血时间(coagulation time,CT)。结果与Bre T组比较,PS低、高剂量均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梗死面积,且有剂量依赖性(P0.05)。PS低、高剂量组比Bre T组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且有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灯盏花素脂质体前体减少大鼠脑组织梗死面积百分比、延长小鼠凝血时间,其药效学作用明显优于灯盏花素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高血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大脑皮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动物模型,随后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Zea-Longa神经行为学评分法记录大鼠神经行为改变,TTC染色检测脑梗死灶体积,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检测大脑皮质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高血脂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行为损伤加重,且梗死灶体积较单纯脑缺血再灌注明显扩大。与假手术组比较,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和高血脂脑缺血再灌注组大脑皮质p38MAPK表达明显增加,再灌注2 h时其表达量即开始增高,再灌注24 h时达高峰,而后又降低。相同再灌注时间点,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高血脂脑缺血再灌注组p38MAPK表达增高。结论:高血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血脂可上调大脑皮质p38MAPK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及加重炎症反应,进而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repulsive guidance molecule b)表达的变化及RGMb在体外对轴突生长的作用。方法①取出生后7-9d的Wistar大鼠提取内嗅皮层(entorhinal cortex,E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和RGMb(10μg/ml)处理组,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在体外培养中RGMb处理的新生大鼠EC细胞轴突长度的变化。②取正常8w的Wistar大鼠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48h组,各5只。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48h后海马组织中RGMb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在体外培养中RGMb(10μg/ml)能抑制新生大鼠EC细胞轴突的生长。②脑缺血再灌注48h后成年大鼠海马组织中RGMb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RGMb表达明显增加,提示RGMb可能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再生障碍、炎症和细胞凋亡等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 A)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Sch A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制备大鼠左侧MCAO模型,90 min后再灌注,治疗组Sch A的剂量分别为40、80和160μg·kg?...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在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阿托伐他汀对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IR组和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术后予以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治疗,每天1次,连续3 d。利用线栓法制作脑IR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72 h,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并检测梗死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量、紧密连接相关蛋白occludin和炎症因子磷脂酰肌醇3-激酶p110γ(PI3K-p110γ)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大鼠脑组织含水量、EB的渗出量及神经功能评分均增加(P0.01),同时occludin表达下降(P0.01),PI3Kp110γ表达增加(P0.01);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大鼠脑水肿程度减轻(P0.01),EB渗出量减少(P0.01),occludin表达增加(P0.01),PI3K-p110γ表达减少(P0.01),神经功能评分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减轻脑IR损伤,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加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从而维持血脑屏障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NMDA诱导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兴奋毒损伤模型,探讨NMDA对NMDA受体过度活化诱导兴奋性神经毒的可能途径。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通过倒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细胞活力检测(MTT及LDH释放的检测)及胞内Ca2+的动态测定,探索NMDA诱导毒性作用的适当浓度及时间。通过对ROS、NO检测,分析NMDA诱导毒性作用于线粒体的损伤情况。结果:NMDA(100μmol/L/2 h)引起皮层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且引起神经元细胞活力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的下降,由同时伴随LDH释放增加(P<0.05),ROS和NO的生成量明显增加(P<0.05),皮层神经元内Ca2+的快速升高,并维持在高水平。结论:NMDA诱发皮层神经元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提示NMDA过度活化NMDA受体后通过神经元膜内Ca2+超载造成ROS和NO的生成量增加,导致皮层神经元产生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stroke)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a stroke)的发病率及致死致残率更是居高不下,约占全部脑血管病的60%~80%~([2])。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