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1例由小肠镜诊断且伴随便秘症状的小肠重复畸形。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成人小肠重复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双气囊小肠镜(DBE)对成人小肠重复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 DBE 检查疑诊为小肠重复畸形并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 DBE 检查疑诊为小肠重复畸形并经手术治疗的患者16例,其中11例诊断为成人小肠重复畸形,均为男性,年龄19~48岁,平均年龄30.5岁,均表现为消化道出血,DBE 表现病变部位均为双腔样结构,大多位于回肠(10/11),DBE 对小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为68.8%(11/16),畸形部位诊断准确率为100%(11/11)。11例患者均行畸形肠管切除术。随访3个月~3年,11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DBE 检查对成人小肠重复畸形的发现有临床意义,手术切除畸形肠管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疾病,由Ladd等在1937年提出,指在原消化道毗邻出现的一种圆形或管状结构的空腔器官,可位于肠系膜侧或系膜对侧。它可发生于消化道从舌根至肛门的任何部位,约50%发生在小肠,术前漏诊和误诊率较高,双气囊内镜的临床应用使该病的内镜诊断出现突破性进展,较大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2006年至今我院开展小肠镜检查265例,发现了3例成人小肠重复畸形,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2岁。因“确诊尿毒症1年半,反复黑便2月,再发3天”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史11年,1年半前确诊尿毒症并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此次发病前2个月内2次出现黑便,无呕血,无鲜血便。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予以制酸、护胃治疗后症状可缓解,近2个月内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治疗。此次发病前1周查血红蛋白102g/L。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49岁。因持续性腹痛伴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便 4天 ,于 1998年 11月 8日第一次入院。既往史 :患者2 0多年来反复发作右下腹疼痛 ,每年发作一次 ,伴恶心、呕吐、腹泻 ,每次经抗炎、解痉治疗后 ,症状可缓解。入院查体 :T 3 7℃ ,P 66次 /min ,R 2 0次 /min ,BP 13 0 /70mmHg。急性痛苦病容。全腹膨隆 ,腹式呼吸减弱 ,未见胃肠型及其蠕动波。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 ,下腹部轻微肌紧张。全腹叩诊为鼓音 ,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亢进 ,可闻及气过水声。腹透示 :肠气较多 ,左中上腹可见阶梯状液…  相似文献   

6.
成人胃重复畸形一例吴颖,刘惠敏胃重复畸形是极少见的先天性畸形病,据有关文献报道全世界不足70例,成人中则更属罕见,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男性,22岁。入院前两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20天前开始排成形柏油样便,每日1~2次,未引起注意,入院前两...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6岁,主因"上腹痛6年,加重伴黑便4 d"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腹痛,口服奥美拉唑可缓解,4 d前腹痛加重,并出现少量黑便。在外院检查时又出现糊状黑便,量约800 ml,伴出冷汗,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遂就诊于本院。患者平素大便干,8~9 d 1次。既往体健。入院查体:血压95/60 mmHg,心率70次/min,贫血貌,心肺无阳性体征,腹软,左上腹压痛阳性,无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20岁,因反复黑便13年,加重4个月入院.患者自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黑色稀烂便50~500ml,黑便多发生在夜晚,呈间歇发作,最长缓解期达3年,最短十余天.入院前4个月频发黑便,有时达3次/d,每次约100 ml,伴面色苍白、心悸.  相似文献   

9.
10.
双气囊电子小肠镜34例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达6 m的小肠是消化道最后的盲区,由于它弯曲和游离度大,一般内镜很难插至全小肠,使得许多小肠疾病难以明确诊断,双气囊推进性电子小肠镜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 使得全小肠的检查成为现实。我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1月使用FUJINON EN-450P推进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为34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 52岁,农民。 10多年来反复出现腹痛、大便不畅,无恶心呕吐。常服通便、导泻药,疗效欠佳。既往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生命体征稳定,腹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略亢。实验室检查有轻度贫血。超声探查肝、胆、胰、脾、肾均未见异常。胸片未见异常。行肠镜检查:入镜后直肠未见异常,乙状结肠距肛 30cm处发现肠腔一分为二,中间有一分隔隔开,肠镜先后分别从两肠腔深入,均能进入 40cm而达升结肠,在此会合,继而达回盲部,回盲瓣及各肠段粘膜未见异常。进一步做结肠钡灌肠检查,见结肠充盈良好,走向正常,未见梗…  相似文献   

12.
13.
小肠血管畸形是小肠出血重要原因之一,既往因小肠出血部位难以确定,治疗上十分棘手。我院使用腹腔镜术中联合双气囊小肠镜治疗小肠血管畸形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小肠憩室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资料统计发病率约为5%~25%,在消化道憩室中居首位。本文分析了152例小肠憩室的临床与病理资料,旨在提高对小肠憩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7岁。因间断发作性吞咽困难5年,自感咽部异物1d来诊。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血尿常规正常。X线钡餐透视食管上段相当于第一胸椎处轻度狭窄,无异物影。胃镜检查:食管上段距门齿约18~19cm前壁呈类圆形重复食管开口,其直径约为正常管径的2/5,其内侧与正常食管共壁,重复食管长约9.5~10cm,全段具有完整食管粘膜结构特征,下行至食管中段距门齿长约29 cm处,与主食管汇通终结,下段食管正常。除食管重复段上口呈轻度点状糜烂外,畸形食管未见其他病变征象,其蠕动与张力运动与主食管谐同。活检呈慢性浅表性胃炎改变。 讨论 本例表现为间断发作性吞咽困难,系上中段食管  相似文献   

16.
马向涛 《胃肠病学》2011,16(6):383-384
病例:患者男,68岁,主因“突发下腹痛伴呕吐、停止排气、排便1d”于2007年7月15日就诊,急诊以“腹痛原因待查”收治人院。患者入院前1d餐后出现下腹痛.呕吐胃内容物后腹痛无缓解.同时伴停止排气、排便.腹痛逐渐加剧向全腹蔓延.体温升至38.5℃。人院查体:体温37.4℃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3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入院。既往无胃溃疡病史。体检未发现无阳性体征。腹部B超示:胃幽门窦处可见胃壁解剖层次絮乱。黏膜及黏膜下局部胃壁增厚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囊状物。CT示:胃体部及胃窦部胃壁不同程度增厚伴胃窦部多个囊性肿块。胃镜检查见胃体及胃窦部有数处黏膜隆起呈圆形,周边黏膜充血,无假憩室形成,无溃疡。组织活检报告:黏膜慢性炎,腺体轻-中度异型增生。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前壁有多处不同程度增厚,切开胃窦前壁见胃壁黏膜下有数个隆起结节,  相似文献   

18.
双气囊小肠镜在68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评价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 2003年5月至2005年7月,对68例经常规检查无异常发现、疑患小肠疾病患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中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39例、不完全性小肠梗阻7例、慢性腹痛14例、慢性腹泻8例.结果 68例患者中,36例经口进镜,25例经肛进镜,7例患者分别经口及经肛进镜检查.除3例因肠腔狭窄中止进镜外,其余病例均能检查1/2-3/4的小肠,7例患者结合经口及经肛途径完成全小肠检查.68例患者中41例检出阳性病灶,总阳性率为60.3%;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阳性率为62.6%(26/39),不完全性小肠梗阻阳性5例,慢性腹痛阳性率为43%(6/14),慢性腹泻阳性4例.除11例经口进镜者行异丙芬静脉全身麻醉外,其他经口及经肛进镜患者均能耐受整个检查,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及探讨急诊双气囊小肠镜(DBE)在16例小肠出血诊治中应用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因小肠出血接受急诊DBE检查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患者术前进镜途径的选择、内镜诊断率、内镜治疗率、术后随访等数据。[结果]16例患者中内镜下病灶诊断率为62.50%(10例),其中经口进镜诊断率为80%(8例),内镜下5例小肠少见活动性出血病例经内镜下止血治疗均好转,其确诊病例随访中再出血率为10%(1例),均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DBE在小肠出血中具有较高的内镜诊断率,并能有效进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可进一步推广其在小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空肠憩室是消化道出血的少见原因之一,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消化道钡餐、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核素扫描检查,甚至剖腹探查诊断,小肠镜结合泛影葡胺造影使空肠憩室诊断更加简单、直观、清晰、准确。本文介绍了本院于2009年发现的1例因空肠巨大憩室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例,小肠镜并造影检查对诊断空肠憩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