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与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4例,其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20例,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64例,统计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持续时间及临床表现,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及QRS波间期均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PR间期>200 ms率及QRS间期>120 ms率也都高于非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为晕厥,发热及心源性休克等症状,QRS间期延长与PR间期延长是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6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 收集1998年11月至2003年11月临床诊断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8例。分析归纳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过。结果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少数可以发展成为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个别表现为广泛心肌坏死型Q波.且为一过性;血清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酶峰变化;血清酶增高程度与坏死型Q波所示心肌坏死范围不符。临床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参考指标。结论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及心肌受损的客观指标,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心率变异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3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及19例健康儿童做24h长程心率变异(HRV)比较,分析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HRV变化。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提示HRV可作为心肌炎早期心肌损伤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恢复期组18例和迁延及慢性期组19例,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IL-1β、IL-6、IL-17、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GF-β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GF-β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GF-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迁延及慢性期患者存在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失衡,以迁延和慢性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病毒性心肌炎患者80例,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3例、恢复期组18例和迁延及慢性期组19例,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h17/CD_4^+T、Treg/CD_4^+T、Th17/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IL-1β、IL-6、IL-17、IL-21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IL-1β、IL-6、IL-17、IL-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和迁延及慢性期TGF-β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P<0.05);病毒性心肌炎迁延及慢性期TGF-β均高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P<0.05);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和对照组TGF-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Th17细胞和Treg细胞呈负相关(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迁延及慢性期患者存在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失衡,以迁延和慢性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唐寅 《中国卫生产业》2012,(11):192-192
在心血管疾病中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在近些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起到了严重的威胁.心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肌炎的严重性无可非议.因此,临床以及社会对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视程度要求对该疾病的预防和规范治疗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从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表现,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目的是规范临床上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以及治疗标准,有效控制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心脏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7.
同3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血清锌、铜含量,并同时检测40例名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显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血铜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而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锌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确定存在血清铅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 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 50例对照组进行超声心动 图检查.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超声心动图有异常表现,心肌回声异常、室壁运动异常、心律失常、心肌增厚和心 腔扩大等;且病毒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左心功能测定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 的重要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9.
57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46-2947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在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病例选自2000年1月~2006年1月我院住院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57例,分析住院期间心电图与其它辅助检查对诊断的价值。结果: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表现异常率占100%,提示心律失常最常见,ST-T改变次之,传导阻滞比成人少见。结论:心电图变化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虽非特异,但许多典型改变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肌炎中以病毒性心肌炎最为常见,约80%左右的患者伴有各种类型的过早搏动。但不是所有不明原因的早搏都能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或心肌炎伴发的早搏时间久了就称为心肌炎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4-2015年医院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组,100例体检中心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cTnⅠ。结果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清抗cTnⅠOD值(0.684±0.031)明显高于对照组(0.329±0.023)(P<0.05);病毒性心肌炎组患者血清抗cTnⅠ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ST-T段改变、频发早博、重叠异常和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血清抗cTnⅠOD值均高于心电图正常和窦性心动过速患者(P<0.05);窦性心动过速患者血清抗cTnⅠOD值高于心电图正常患者(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抗cTnⅠ表达量增加,抗cTnⅠ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损伤程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在病毒性心肌炎预后的预测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与肌磷酸激酶MB(CK-MB)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万方数据库及公开发表的cTnⅠ与CK-MB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的研究文献,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符合标准的6篇相关文献,使用RevMan 5.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cTnⅠ、CK-MB阳性率比较.病毒性心肌炎组与对照组在诊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病毒新心肌炎(VMC)组的血清cTnⅠ与CK-MB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cTnⅠ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优于CK-MB,CK-MB联合cTnⅠ可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率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枝花 《现代保健》2011,(35):133-134
目的 探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对临床价值进行分析,以便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检查和诊断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动态心电图临床表现资料加以分析.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表现非常复杂,心律失常表现明显,其中又以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为最,ST-T改变明显.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卫东  井艳  郭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033-1034
[目的]研究儿童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特点。[方法]选择180例资料完整的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对其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①180例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心电图异常率76.67%,多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各类早搏、ST-T改变和多种类型房室传导阻滞。②异常心电图中,快速性心律失常171例次,缓慢性心律失常14例次。[结论]心电图检查对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治疗、预后有重要作用,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必不可少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心肌损害和微血管损伤,进而损害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以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A、B组病毒,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最为常见。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我院采用生脉注射液加脉安定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倪陈  杜信 《工企医刊》1996,9(4):7-9
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表现。我们自1988年元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155例,总结时按1394年5月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重新审定,有心律失常表现的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表现。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临床收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00例,对其临床表现、发病情况、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胸闷者居多,病程轻重不等,心电图表现形式多样。结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需提高重视度,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相关分子1A(TL1A)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组)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TL1A水平和外周血TL1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组血浆TL1A水平[(1.37±0.41) 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0.85±0.2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病毒性心肌炎组外周血TL1A mRNA水平(0.39±0.17)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L1A表达水平升高,TL1A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进行总结性分析. 结果经治疗49例痊愈,1例转为慢性,无死亡病例. 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临床表现呈现多样性,重症可致死亡,应及时治疗,加强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知识普及,大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病毒性心肌炎沈阳军区总医院主任医师佟铭心肌炎是指由于感染所致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轻型心肌炎的临床症状表现较少,难以诊断;重型心肌炎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随着抗菌素的广泛应用,风湿性心肌炎明显减少,病毒性心肌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