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郭蕊欣  马莉  李金源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2):1235-1236,1239
目的探讨雌激素水平降低与牙周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30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利用丝线结扎牙齿的方法对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构建牙周炎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方法观察MMP-2在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不同表达。结果去势组MMP-2呈强阳性表达,假手术组MMP-2的表达弱于去势组,对照组几乎不表达。同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和去势组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平均光密度值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2在雌激素低的大鼠牙周组织中的表达比雌激素正常的大鼠高,说明雌激素水平降低加重牙周组织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雌二醇水平与大鼠牙周炎发展间的关系.方法 24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势组.利用钢丝结扎牙齿的方法对去势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构建慢性牙周炎动物模型,通过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X线片和HE切片,同时比较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MMP-9的表达量来综合评价各组牙周炎的严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去势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X线片观察发现假手术组结扎侧第二磨牙近远中和根分歧处有明显的牙槽骨吸收,而去势组的骨吸收较假手术组更为严重.组织形态学观察发现去势组结合上皮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牙槽骨吸收明显,而假手术组的牙周炎症状不如去势组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去势组第二磨牙牙龈及牙周膜中MMP-9呈强阳性表达,而假手术组MMP-9的表达要弱于去势组,对照组的阳性细胞的表达最少.结论 雌激素水平降低促进了牙周组织的破坏,而且MMP-9参与了牙周组织的破坏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雌激素水平对雌性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 取雌性未孕SD 大 鼠33 只,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去势组(OVX 组)和去势加雌激素组(OVX+E 组),适应性喂 养后对各组雌性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或假手术。OVX+E 组术后每3 天注射1 次雌二醇(E2)。利用钢丝 结扎右侧上颌磨牙的方法复制慢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左侧大鼠牙齿留作对照,不做处理。通过检测血清E2 水 平,观察临床表现和HE 切片,比较牙周结扎术后第2、4、6 周各组大鼠牙周炎的进展情况。结果 随着时间 的延长,OVX 组的E2 水平逐渐降低,Sham 组和OVX+E 组的E2 水平基本维持不变。各组牙周探诊程度逐 渐加深,OVX 组较Sham 组和OVX+E 组牙周炎较重。结论 雌激素水平的高低会影响牙周炎的病理发展过程, 内源性雌激素的缺乏会加重大鼠牙周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4.
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雌激素组(苯甲酸雌二醇0.1mg/kg,每三天皮下注射一次,连续用药至动物处死)、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5mg/(kg.d)灌胃连用2周,停用5周,再连用2周,停药处死动物).术后一个月开始药物干预.试验开始及处死动物后分别测定大鼠股骨的骨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IL-6、BGP的值,光镜下观察大鼠股骨病理学变化.结果:试验结束时,去势对照组大鼠骨密度BMD低于假手术组,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的BMD高于去势对照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IL-6的值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IL-6的值低于去势对照组,而雌激素组IL-6的值低于辛伐他汀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BGP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的BGP高于去势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的BGP高于雌激素组,均P<0.05.治疗组与去势对照组相比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有改善.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提高BGP的水平,降低IL-6的水平,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雌激素缺乏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中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探讨雌激素调节牙槽骨改建的机制.方法 采用切除双侧卵巢及牙周结扎的方法建立雌激素缺乏的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OPG在牙槽骨的表达,比较卵巢切除(OVX,n=18)、假手术(Sham,n=17)及雌二醇治疗(OVX+E2,n=18)3组大鼠牙槽骨OPG表达吸光度(A)值的差异.结果 各组大鼠组织学观察均显示牙槽骨骨小梁稀疏,牙槽骨表面可见破骨细胞及骨吸收陷窝,OVX组更为显著.Sham组、OVX组及OVX+E2组的牙槽骨OPG阳性表达A值分别为38 799±6228、27 854±5246和37 146±6394,OVX组吸光度低于Sham组和OVX+E2组(均P<0.05),而Sham组和OVX+E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雌激素缺乏降低牙槽骨中骨保护素的表达,促进实验性牙周炎大鼠牙槽骨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防治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去势对照组、雌激素组(苯甲酸雌二醇0.1 mg/kg,每三天皮下注射一次,连续用药至动物处死)、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5 mg/kg.d灌胃连用2周,停用5周,再连用两周,停药处死动物).术后一个月开始药物干预.试验开始及处死动物后分别测定大鼠股骨的股密度,放射免疫法测定IL-6、BGP值,光镜下观察大鼠股骨病理学变化.结果:试验结束时,去势对照组大鼠骨密度BMD低于假手术组,雌激素组、辛伐他汀组的BMD高于去势对照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IL-6的值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IL-6的值低于去势对照组,而雌激素组IL-6的值低于辛伐他汀组,均P<0.05.去势对照组的BGP高于假手术组,而治疗组的BGP高于去势对照组,辛伐他汀组的BGP高于雌激素组,均P<0.05.治疗组与去势对照组相比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均有改善.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提高BGP的水平,降低IL-6的水平,有效的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骨钙素(BGP)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牙周炎的机制。方法实验采用SPF级雄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牙周炎组(参照吴亚菲等的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骨碎补总黄酮组(复制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并于建模后第5周开始用骨碎补总黄酮灌胃)。各组大鼠分别在建模后第4,6,8周分批处死,各时点每组处死动物数为6只。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牙周组织中IL-6、BGP的表达。结果牙周炎组牙周组织IL-6水平在6周和8周时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牙周组织IL-6表达水平在6周和8周时显著低于牙周炎组(P<0.05),并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炎组牙周组织BGP水平在6周和8周时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骨碎补总黄酮组牙周组织BGP表达水平在6和8周时显著高于牙周炎组(P<0.05)。结论骨碎补总黄酮促进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BGP的表达,抑制IL-6的表达,对牙周炎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白介素(IL)-1β基因和COX-2基因在不同雌激素水平大鼠牙周炎模型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雌激素水平对牙周炎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0)、牙周炎组(n=10)、去势牙周炎组(n=10)和雌激素治疗组(n=10),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牙龈中IL-1β和COX-2的基因表达。结果:IL-1β和COX-2表达强度在雌激素治疗组大鼠牙龈中显著低于去势牙周炎组(P<0.05)。结论:雌激素可显著下调IL-1β、COX-2基因表达,进而减轻牙周炎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雌二醇水平与大鼠唾液腺之间的关系. 方法 32只雌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和去势并给予雌激素组.摘除雌大鼠卵巢形成绝经期大鼠模型,通过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各组大鼠唾液腺组织的HE切片和Cu,Zn-SOD的表达量来综合分析雌二醇水平降低对鼠唾液腺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去势并给予雌激素组相比,去势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P<0.01).组织形态学变化发现,去势并给予雌激素组腮腺腺泡发生空泡性变性;颌下腺浆液性腺导管上皮有轻度嗜酸性变化,管腔变小;舌下腺无明显变化.而去势组更为严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的腮腺组织中Cu,Zn-SOD呈现强阳性;颌下腺的浆液性腺导管上皮呈现强阳性,舌下腺为弱阳性.去势组和去势并给予雌激素组表达弱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去势组表达最弱. 结论 雌激素水平降低对唾液腺组织有影响,而Cu,Zn-SOD参与了保护唾液腺组织的正常结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17β-雌二醇联合去势建立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检测膀胱逼尿肌蛋白在慢性前列腺炎大鼠膀胱的表达。方法取2月龄 SD 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单纯17β-雌二醇组、单纯去势组、17β-雌二醇联合去势组。HE 染色判定大鼠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建造成功后,采用 SP 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 检测6组大鼠膀胱组织肌动蛋白(α-actin)、肌球蛋白(MLC 2)及高分子量钙调素结合蛋白(h-cad)表达的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7β-雌二醇联合去势组中α-actin、MLC 2、h-cad 蛋白表达增多,Western blot 显示α-actin 在各组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单纯17β-雌二醇组、单纯去势组联合去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MLC 2、h-cad 在各组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理盐水组、假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17β-雌二醇组、单纯去势组、联合去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α-actin、MLC 2、h-cad 表达变化可能参与慢性前列腺炎排尿相关症状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