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是死亡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其治疗主要是以外科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近年来发展迅速,在肝癌综合治疗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RFA治疗肝癌的原理是通过射频产生热能,使局部达到高温而杀死肿瘤细胞.相对于其他局部消融治疗方法,RFA在消融范围、消融形态、调控方式、电极针种类以及安全性方面仍然有着无可比拟的技术优势[1],是临床应用最广的局部消融技术.  相似文献   

2.
陈自平  杨宏丽 《山东医药》2008,48(16):103-104
近年来,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安全性及其效果令人满意,是目前肝癌局部微创治疗中较为成熟的一种. 1 治疗方法 1.1 术前准备 RFA治疗前先对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评价,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该项治疗.  相似文献   

3.
易玲 《肝脏》2017,22(7)
正北京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敏华教授(A方观点):小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局部消融是指借助医学影像的引导对肿瘤行靶向定位,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直接凝固杀灭肿瘤组织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中射频消融(RFA)已成为手术、肝移植之外,肝癌"三大"根治手段之一。为提高我国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水平,规范临床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医  相似文献   

4.
一、国内外肝癌消融治疗的现状 近年来,影像指导下消融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微波消融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因具有创伤小、易操作、可有效凝固灭活肿瘤等优点,使肝癌治疗效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是一种良好的治疗HCC的方法,尤其适用于肝癌术后复发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且不能手术切除和某些多发肝癌患者姑息治疗等,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从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个方面综述了RFA治疗HCC的机制,从而进一步理解RFA对肿瘤局部及全身的治疗作用,对今后HCC的多学科联合治疗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超声、CT、MRI 引导下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CT)作为微创热消融技术迅速发展,已证实热消融治疗肝癌安全、廉价、有效,且极具前景。对于小肝癌(〈3 cm)的疗效确切[1],目前被临床列为一线治疗方法[2]。对大于3 cm 的肝癌进行消融,虽有较高的坏死率[3],但由于受消融热场区限制,存在完全灭活困难,局部复发率高的问题[4]。鉴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小肝癌比例较少,而3 cm 以上较大肝癌最常见,因此提高较大肝癌局部消融的疗效成为改善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如何能做到穿刺次数少,又完全灭活肿瘤、减少消融治疗后肝癌的局部复发已成为重要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7.
以射频消融(RFA)为代表的局部消融治疗已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肝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适应证为肿瘤单发、直径≤5 cm;或者肿瘤2~3个、最大直径≤3 cm。数个临床研究表明射频治疗小肝癌的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国内外多个肝癌临床治疗指南已经将射频与手术切除一样,并列为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方法。临床上RFA常常与手术切除、血管介入、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放射治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免疫生物治疗等方法联合应用,在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特殊部位肝癌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进行了超声引导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的41例特殊部位肝癌患者的49个瘤体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49个瘤体的治疗方法:43个经皮超声引导PEI+RFA,3个腔镜超声引导PEI+RFA,3个开腹超声引导PEI+RFA。PEI+RFA的方法:超声引导实时监控下对肿瘤的RFA高危侧,即特殊部位侧进行至少5 mm以上的完整覆盖的PEI,然后对肿瘤行RFA治疗,RFA治疗的布针保持在特殊部位肿瘤内距离比邻器官或管道的5 mm处。疗效评价:术后一月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或增强CT扫描评价术后消融率。结果经皮PEI+RFA的43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为93.02%(40/43),腔镜及开腹PEI+RFA 6个瘤体的完全消融率均为100%(6/6),全部患者均无邻近器官损伤及腹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部分患者有轻度的术后疼痛、低烧等轻微不良反应,无需特殊处理。全部患者治疗后7 d康复出院。结论超声引导PEI+RFA可很好地解决特殊部位肝癌消融治疗的彻底性和安全性,是特殊部位肝癌的效果确切、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开腹和腹腔镜下消融可提高消融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9.
张海君  方勇  邓高月 《山东医药》2007,47(19):115-116
采用RF2000^TM型射频治疗仪及集束电极针,在B超引导下经皮或开腹直视下行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患者31例。31例患者共43个肿块,完成36次治疗,平均1.16次。治疗效果采用术后2周-6个月超声、增强CT或MRI检查。结果本组肿瘤完全消融(CA)62.8%,其中肿瘤≤3 cm者85.7%(18/21),3.1-5 cm者77.7%(7/9),5 cm以上者15.4%(2/13);随访3-29个月,局部复发32%,远处转移43%,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肝区疼痛、发热、肝功能损伤,无射频治疗相关的死亡。提示RFA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RFA)治疗肝脏肿瘤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美国RITA1500型射频治疗仪在彩超引导下对肝癌患者实施RFA治疗,术前完善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精心护理。结果 22例肝癌患者,RFA治疗25次,术中3例出现恶心呕吐,6例血压升高;术后5例出现发热,3例出现局部胀痛,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肠漏、胆漏、出血、皮肤灼伤、电极针折断等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是保证RFA治疗肝脏肿瘤成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滕木俭  李红  王明海 《山东医药》2006,46(17):89-89
射频消融疗法(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经济、可重复性及对肝功能影响小等优点,是目前肝癌微创疗法中较为成熟的一种.  相似文献   

12.
肝癌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需要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影像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非手术治疗因其安全有效、对肝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已被广泛适用于治疗小肝癌,甚至可以与手术相媲美.然而,3.0 cm的肿瘤往往易发生肿瘤残留复发而影响疗效.随着基础研究的开展和消融技术的进步,为RFA治疗较大肿瘤提供了更多机会.成功消融较大肝肿瘤的重要因素包括消融的技术设备、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操作者手法经验等方面的结合.本文将根据这三个重要方面探讨较大肝肿瘤的治疗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3.
局部消融治疗是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对肿瘤靶向定位,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肿瘤细胞;影像引导技术包括超声、CT和MRI;治疗途径有经皮、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三种.局部消融治疗的特点:一是直接作用于肿瘤,具有高效快速的优势;二是治疗范围局限于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机体影响小,可以反复应用.局部消融治疗在过去20年左右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后的第三大肝癌治疗手段,而且由于其疗效确切,特别是在小肝癌的治疗方面,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与手术切除相近,因此,被认为是小肝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RFA)治疗老年肝癌(HCC)的疗效及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方法接受超声引导RFA治疗的老年HCC患者315例。治疗后1个月评价疗效。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与RFA治疗后肿瘤残留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的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0.16%;病灶的完全消融率为91.27%。单因素分析发现靠近肝内大血管和胆囊、肿瘤最大直径>5 cm及联合其他局部治疗影响患者RFA治疗后肿瘤残留(P<0.05)。靠近肝内大血管、肿瘤直径>5 cm及未联合局部治疗是患者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引导RFA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靠近肝内大血管、肿瘤直径>5 cm及未联合局部治疗是患者RFA治疗后肿瘤残留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超声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超声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007-09/2008-04我院对15例肝癌患者的20个肝内肿瘤实施了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治疗, 肿瘤直径2.5-7.3(平均4.5) cm. HBV(+)10例, HCV(+)1例, 合并有不同程度肝硬化11例,胆囊结石9例. 其中1个癌灶12例, 2个癌灶1例,3个癌灶2例. 术后采用超声检查及螺旋CT增强扫描评价RFA疗效.结果: 1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其中8例同时行胆囊切除术, 单个肿瘤平均射频治疗时间40.2±12.3 min, 平均总手术时间98.7±28.5 min, 平均总出血量145.3±82.8mL. 患者术中、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随访4-12 mo, 4例射频治疗部位复发, 1例发现肝内新病灶, 均采用经皮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其中有2例患者第3次定期复查时, CT诊断原发性肝癌复发, 外科医生建议行肝移植术, 其余13例随访至今均存活.结论: 在RFA治疗肝癌过程中, 腹腔镜超声引导技术已成为协助外科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B超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中青年和老年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B超引导经皮肝穿刺RFA治疗中青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7例,转移性肝癌3例;老年肝癌患者30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0例,转移性肝癌10例,所有病例均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诊断,每个病灶进行消融1~6次不等。术后前2个月每月复查肝脏三期CT以及肝功能、肿瘤标记物等,观察肿瘤标记物的变化。之后每2~3个月复查肿瘤标记物,肝脏三期CT,随访1年评价RFA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评价消融疗效60例患者为完全消融(CR),随访1年,30例中青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10例(33.3%),新病灶8例(26.7%),远处转移5例(16.7%)。30例老年患者局部肿瘤进展2例(6%),新病灶2例(6%),远处转移1例(3%)。中青年组患者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6例(2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5例(16.6%),术后3天内发热(40℃以下)21例(70%),有腹膜刺激征4例(13.3%),纳差6例(20%),呕吐3例(10%),胸腔积液5例(16.6%),膈下积液3例(10%)。老年组RFA术后肝区闷胀、疼痛21例(70%),治疗侧肩部、背部疼痛不适4例(13.3%),术后3 d内发热(40℃以下)6例(20%),有腹膜刺激征3例(10%),纳差28例(93%),呕吐3例(10%),胸腔积液15例(50%),膈下积液4例(13.3%)。随访1年,患者全部存活。结论射频消融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的肝癌介入治疗手段。射频波进入肝脏后通过激发分子振荡转换成热能,当温度超过50℃数分钟即可使细胞死亡,大于60℃可使细胞立即死亡,临床上应用这一原理治疗肝癌已取得相当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总结,评价超声造影(CEUS)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中应用的优点。方法采用超声造影辅助诊断定位经皮穿刺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2~12月肝转移癌灶12例,癌灶直径12 mm~45 mm,每个病灶通过超声造影诊断定位进行RFA 1~2次,术后通过超声造影及增强CT评价疗效。结果11例病灶术后1月后复查,示全部消融,1例较大病灶治疗后有部分残余,行再次射频,1月后复查病灶坏死。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RFA治疗肝癌肝移植术后肝转移癌发现早,诊断早,定位准确,效果好,操作简便易行,微创无严重并发症,进一步提高了超声引导下RFA的准确率和疗效。  相似文献   

19.
1 射频消融在治愈性治疗肝癌的对手和挑战肝癌治愈性治疗的主要手段,可分为以下3种: 1.1局部消融 这种治疗手段,主要是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把针或探头放入肿瘤中的适当位置,通过注射化学药物或释放能量,把癌细胞杀死. 局部消融的适应证为局限于肝内的肝癌.以前限于单个肝癌小于5 cm,或多个肝癌少于3个而每个小于3 cm.如今肿瘤的数目和大小限制较少.主要原因是治疗方法的进步和新的仪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提高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一组采用TACE+RFA治疗,另一组单纯采用RFA治疗,评价两组肿瘤坏死率及生存率的差异。结果TACE+RFA组的肿瘤坏死率、12个月生存率明显高于RFA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RF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ACE+RFA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RFA组出现包膜下出血2例,均为CT明显强化病例,经内科止血治疗后好转。结论TACE阻断载瘤动脉血流可明显提高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