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由辅助性T 细胞17(T h17细胞)分泌的特征性细胞因子;在固有免疫反应和宿主对病原体的防御过程中,IL‐17发挥了必不可少的作用[1‐2],被称为强大的致炎因子。其可以促进机体局部产生趋化因子、募集中性粒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分化;还可与受体结合产生瀑布样炎症效应,造成组织损伤。其已被证实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3‐4]。IL‐17现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的靶点[5],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任茜 《重庆医学》2016,(8):1124-1127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 )是一个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炎症和滑膜增生为主要特点,常导致骨及软骨的破坏,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功能活动及生活质量[1]。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认为辅助性 T 细胞17 (T help cell 17,T h17)及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7(IL‐17)在RA发病机制中有关键作用。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能有效的治疗RA ,但仍有许多患者对其不耐受或反应不佳。而针对 T h17细胞及IL‐17的靶向生物制剂为R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解玉泉 《医学综述》2011,17(22):3361-3364
在经典的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分化发育和功能特征显著不同的辅助性T细胞Th17。Th17细胞的分化发育依赖于局部微环境及特定细胞因子的作用,主要分泌效应分子白细胞介素(IL)17A/F和IL-22、IL-21。目前研究认为Th17与机体抗胞外菌感染和一些自身免疫疾病的关系密切,因此探索Thl7细胞的分化与调控将有助于认识其在抗感染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也有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生物学治疗靶点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粘液高分泌性、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IL-17家族在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机体经典的Th1/Th2途径作了修补,且发现其有与经典途径不同的分化途径和功能。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Th17细胞亚群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Th17细胞的相关生物学特征1.1 Th17细胞分化增殖相关的因子TGF-β和IL-6相结合在转录因子RORγt和STAT3的作用下促使原始T细胞分化为Th17细胞,而且TGF-β和IL-6能够诱导RORγt的表达。另外,在只存在TGF-β和IL-6的  相似文献   

5.
辅助性T细胞(Th)17是CD_4~+T细胞的一类亚群,是由Th0细胞在白细胞介素(IL)6和IL-23的刺激下分化而成的Th细胞。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主要有IL-17和IL-22等。Th17细胞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机体防御反应有重要作用。近期的研究突出了在肾小球肾炎中Th17细胞和IL-17介导肾组织损伤的证据。该文通过探究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其在肾炎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从Th17细胞与实验性肾炎和人类肾炎分别阐述其在临床中的意义,为未来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 )外周血清T h1/T h2/T h17平衡的变化规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探讨AD发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荧光技术测定47例AD患者(AD组)和40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清中的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 )‐4、IL‐17、IL‐21、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分析T h1/T h2/T h17/T reg平衡在AD中变化规律。结果在AD患者血清中,IL‐4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0.05),IL‐17、IL‐23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IFN‐γ/IL‐4和IFN‐γ/IL‐1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L‐17与AD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 AD病程中T h1/T h2、T h1/T h17降低,T h1/T h2/T h17平衡的漂移可能是AD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CD4+ T 细胞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 Th1、Th2细胞不同,新近发现的 Th17细胞通过其特征性细胞因子 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反应、移植排斥反应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 Th17细胞及 IL-17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Th17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的新型辅助T细胞亚群,以分泌白介素17(IL-17)为主要特征,在防御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介导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促炎症Th17细胞与免疫抑制性调节性T细胞(Treg)之间的平衡紊乱在打破母胎免疫耐受及导致病理妊娠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就Th17细胞和Treg与母胎免疫耐受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型辅助T细胞亚群,主要表达白细胞介素17等效应因子,已证实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亦参与了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相关眼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发病过程。该文就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AITD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梅 《医学综述》2012,18(6):833-83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阐明。尽管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被证实参与了RA的关节炎性反应和组织破坏,但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激活始终被认为是BA发病起始和进展的中心环节。不同亚群T细胞在RA发病中发挥不同的作用,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并产生IL-17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发育调节机制。现就Th17细胞分化的影响因素、产生的细胞因子和在RA中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Th17与自身免疫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17是最近发现的CD4 效应T细胞的新亚群.初始T细胞在TGF-β和IL-6的共同作用下分化发育成为Th17细胞.在其分化发育过程中,RORγt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分化成熟的Th17可以分泌IL-17,IL-21,IL-22等多种细胞因子,其中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性疾病中起关键作用.使用抗IL-17的抗体或抑制Th17细胞的分化,可以有效减轻疾病的症状.Th17细胞的发现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与其相关的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芳  王慧芬 《医学综述》2009,15(7):1000-1003
2005年,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为特征的辅助T细胞Th17细胞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Th细胞亚群,改变了人们对Th细胞的传统分类认识。Th17细胞参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很多疾病的发病过程中,细胞因子在Th17的生物学功能中起到重要作用。Th17的活化需要转化生长因子β、IL-6、IL-23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活化的Th17细胞进一步促进细胞因子分泌,Th17主要通过分泌IL-17、IL-21、IL-22、IL-26等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和疾病发生。通过学习Th17相关细胞因子有助于进一步理解Th17的分化过程和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测定了在不同药物组合的静脉复合麻醉下32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尿17—羟、17—酮类固醇变化的结果。药物组合分为四组,术后尿17—羟、17—酮变化,一、二组均显著升高(P<0.01),第三组升高明显低于一、二组,第四组则下降(P<0.05)。从麻醉深度的维持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来看,药物组合选用第三、四组为宜。  相似文献   

15.
康恺 《医学综述》2011,17(23):3536-3540
Th17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不同于Th1、Th2和调节性T细胞的一类特殊的新型CD4+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以白细胞介素17为主的一系列效应细胞因子参与多种慢性炎性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在银屑病的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现从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角度出发来分析Th17分化调控的特点及其在介导银屑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8例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癌组织中IL-17A和IL-17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发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TNM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IL-17A和IL-17F的表达水平,癌组织均较癌旁组织显著增高[IL-17A:(17.03±5.87)%比(2.34±1.27)%;IL-17F:(15.03±6.41)%比(2.70±1.58)%,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分化程度、肿瘤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IL-17A、IL-17F高表达,二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17-丙烯氨基-17-去甲氧基格尔德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17-allylamino-17-demethoxygeldanamycin 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particles,17-AAG-PBCA-NPs)。方法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17-AAG-PBCA-NPs;采用正交实验筛选最优处方;采用纳米粒度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对17-AAG-PBCA-NPs进行表征和鉴定;采用动态透析法测定体外释放药物情况;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考察17-AAG-PBCA-NPs对5种人肿瘤细胞株增生的抑制作用;以荷S180小鼠为模型,考察17-AAG-PBCA-NPs的抗肿瘤活性。结果界面聚合法制备的17-AAG-PBCA-NPs包封率大于90%,粒径为(180.5±12.0)nm,Zata电位为(-28.38±0.81)m V,表面形态规则均匀;17-AAGPBCA-NPs呈时间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株增生,动物实验表明,17-AAG-PBCA-NPs抗肿瘤活性比17-AAG强,毒性比17-AAG低。结论采用界面聚合法可制备得到17-AAG-PBCA-NPs,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包封率高,并显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8.
我们用生化法对6~17岁男学生17—KS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17—KS与男性青春期发育的关系作了初步探讨。17—KS含量随年龄、骨龄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值为10.96mg/24h。从性发育角度看,在性发育开始阶段17—KS含量明显增高,平均值由S_1的8.75mg/24h上升到S_2的12.93mg/24h,以后维持于一较高水平。提示肾上腺皮质与睾丸活力骤增对男性青春期发育有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17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辅助性T细胞亚型,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除白细胞介素(IL)-17外,还包括IL-17F、IL-21、IL-2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