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在转流过程中血液稀释并与大量非生物材料的接触,以及术中应用肝素、鱼精蛋白等药物,常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变化和异常,导致术后创口渗血过多或出血。资料表明,将有5~25%患者因术后出血而危及生命,3%因此而接受再次手术止血〔1〕。我院自1996~1999年共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1例,通过应用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抑肽酶止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9例,女12例。年龄4~33岁。连续2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分为对照组(A…  相似文献   

2.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h和24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小剂量抑肽酶心内直视手术的因效果。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小剂量组)15例和对照组(大剂量组)15例。研究组放血结束后静脉滴注抑肽酶100万kIU,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抑肽酶100万kIU,停机后持续静脉输入抑肽酶50万kIU至术毕;对照组于相同时间分别给予抑肽酶200万kIU、200万KIU和100万KIU。结果:小剂量抑肽酶能明显减少术后出血,且术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年间66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人,A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常规剂量抑肽酶,B组患者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h、24h、48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在基本相同的身体情况及手术情况下,A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P〈0.05)。结论抑肽酶对于体外循环术后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小剂量抑肽酶在小儿体外循环(CPB)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8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抑肽酶用药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两组患儿术后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并从两组中各抽取18例监测凝血和纤溶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用药组CPB术后Plat、PT、FIB无显著影响,APTT缩短,PLG、AT-Ⅲ活性明显下降,α^2-AP活性明显提高。术后3h用药组APTT仍低于对照组,α^2-AP活性则高于对照组。术后24h用药组心包纵隔引流血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0。结论:在小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小剂量抑肽酶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6.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减退,并且造成凝血机制紊乱,造成术中、术后出血量多。作者术前、术中、术后分别应用氨甲苯酸和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抑肽酶(Trasylol,特斯乐)减少出血,就其止血效果加以比较。 资料与方法 选择首次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人60例,其年龄、体重及灌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前查肝、肾功能,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甲苯酸组)分别于开胸前、转流停止时静脉滴注氨甲苯酸 4mg/kg,预充液中预充氨甲苯酸 4…  相似文献   

7.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总结1982年3月至2002年3月1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探讨儿童瓣膜置换的手术指征、瓣膜选择、手术技术和术后抗凝治疗等问题。方法 全组15例中11例为先天性病变。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二尖瓣置换10例,主动脉瓣置换3例,三尖瓣置换1例,双瓣置换1例。均采用机械瓣。手术同期矫正其他先天性畸形。术后常规应用华法令抗凝。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死亡。随访1月~20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病人心功能均为I级,无心律失常,未发现有感染、出血或血栓等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结论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后抗凝治疗应个体化,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邓盛  况竹生  刘邕波 《华夏医学》2000,13(6):765-766
我院于 1985年 2月至 2 0 0 0年 3月收治 16例再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 ,现就体外循环下再次心脏手术前的心功能调整 ,术中心肌保护 ,术后出血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32~ 48岁 ,平均 39岁。二尖瓣交界闭式扩张或直视分离术后行主动脉瓣、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3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 8例。二尖瓣置换 3例。生物瓣置换术后再行瓣置换 2例。术前凝血酶原时间 14.5~2 0 .4s,均未服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入院时心功能 ~ 级7例、 级 9例 ,经强心及利尿 ,至术前心功能 级 6例 , ~ 级 7例 …  相似文献   

9.
大剂量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减少术后出血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在体外循环中应用大剂量抑肽酶对术后出血的影响.20例成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抑肽酶组术后6 h和24 h引流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认为在体外循环中大剂量抑肽酶应用通过对血小板功能的保护和抗纤溶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术后患者渗血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抑肽酶在脓胸手术中的止血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13例慢性脓胸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例)和对照组(6例)。实验组为抑肽酶组,术前30min静脉滴注抑肽酶278U,术后第1天和第2天持续滴注556U,对照组滴注等量5%葡萄糖溶液。记录两组病例术前和术后第1,2天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记录术后第1、2天出血量。结果 术后抑肽酶组第1、2天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抑肽酶组第1、2天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术前静脉滴注抑肽酶和术后第1、2天持续静脉滴注抑肽酶可明显减少慢性脓胸手术的出血量。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凝血-纤溶系统从而减少了脓胸术后的渗血。  相似文献   

11.
抑肽酶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纵隔心包引流量过多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常见而又需及时处理的严重并发症。如何减少出血和库血的用量是心外科急需解决的问题。输人大量库血,除可带来凝血机制紊乱,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外,还可能传播血源性传染病。体外循环术后出血渗血在很大程度上与血小板激活和纤溶系统有关。国内外有大量文章报道了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抑肽酶可保护血小板功能和抑制纤溶系统,减少术后出血、渗血,减少库血的输入量,减少并发症[1-3]。本文选择了心脏手术中相对引流出血量大,并发症多的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进行对比观察,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现…  相似文献   

12.
芬太尼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在国内已有报道。1986年3月至1987年 2月我们用中剂量芬太尼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认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44例,年龄3岁零10个月~45岁,平均14岁零2个月,体重12~65Kg,平均27.8±8.9(X±SD)kg.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7例;法鲁氏四联症根治术14例;法鲁氏三  相似文献   

13.
抑肽酶作为一种丝氨胶蛋白酶抑制剂已应用于体外循环以减少术中术后失血,且自体输血是一项有效避免输异体血并发症并节省治疗费用的新技术。我院将抑肽酶与自体输血技术联合应用,减少了术中术后失血量,避免了输血并发症,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本组6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男24例,女36例。年龄2~62岁。体重10~70kg,其中单纯房间隔缺损12例,空间隔缺损18例,法乐氏四联症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7例,其它6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B组为应用抑肽醇和自体输血组。1.ZA组采用浅或中度低温,中度…  相似文献   

14.
心内直视术后上消化道出血12例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张供,李云秋,宋惠民,王涛心内直视术后上消化道出血12例中男9例,女3例,4~65岁。其中4例为心脏瓣膜置换,3例法鲁氏四联症根治,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冠状动脉搭桥,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修补。术前无肝...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电解质钾在心脏术中和术后的应用已为我们所重视,而镁离子稳定心肌应激性、防止心律失常的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笔者于1995年8月~1996年8月对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随机应用镁制剂作治疗观察,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资料: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2-70岁,成人67例、儿童33例。先天性心脏病66例,后天性心脏病34例。手术种类:单瓣置换术21例,双瓣置换术12例,三瓣置换术1例;室缺修补术31例,房缺修补术29例,Fallot四联症6例。心功能均为Ⅱ~Ⅳ级,心电图提示房颤15例,伴有中重度肺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40),B组(对照组n=4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KIU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氏液代替。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B组(72%),(P<0.05);A组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27.5%),(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提示体外循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减轻CPB后的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循环术后凝血机制的变化辛英才△王京生(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北京100044)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直视手术可导致严重的出血和凝血问题,临床出现两种相互矛盾的并发症———术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很高,其机理尚不清楚。本文通过观察CPB...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完全不用血进行了分析。病种为继发孔房缺33例,室缺30例,非紫绀型四联症5例、三联症5例,原发孔房缺3例,肺瓣狭窄8例,风心二狭房颤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5例,右室流出道狭窄3例,动脉导管未闭症、房缺伴室缺、房缺伴二闭各1例。不用血的关键在于减少术中和术后的失血,因而本文对体外循环术后的凝血问题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血液系统及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3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抑肽酶组(A组,n=170)CPB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5万U/kg);对照组(B组,n=160)加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失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呼吸支持时间及肺部感染等临床指标;监测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及白细胞(WBC)计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A组较B组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止血时间、术后6h心包纵隔引流量、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呼吸支持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两组术后Hb、HCT、PLT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WBC均明显上升(P<0.01),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抑肽酶对CPB心脏手术血液系统及呼吸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再次瓣膜置换术的病人 ,术中因分离粘连心包出血多、创伤大、心脏功能差、增加手术风险。我院从 1994~ 1999年再次瓣膜置换术 2 1例。住院期间死亡 3例。良好的体外循环技术和心肌保护技术对保证手术成功 ,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年龄 2 0~ 57岁 ,平均年龄 4 1岁。体重 71~ 4 8kg。术前心功能Ⅲ级 15例。Ⅳ级 6例。生物瓣毁损 8例 ,其他心脏直视手术后再次手术瓣膜置换 13例。其中二尖瓣置换 12例 ,主动脉瓣置换 5例 ,双瓣膜置换 4例。1.2 体外循环方法本组病人均静脉复合麻醉 ,肝素化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