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用应用带牙种植体的不脱钙骨块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直接观察到种植一体骨组织界面,在为人工种植牙即刻种植选择适合的骨代用材料的研究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得出以磷酸三钙为主的复合材料地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复合材料这一结论了,产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得脱钙切焉无法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种植修复已逐渐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种植区牙槽骨骨量充足是种植修复成功的前提条件及关键因素。然而,临床上种植区牙槽骨骨量不足十分常见,影响种植修复体的功能发挥、美学效果及远期疗效。口腔植骨材料配合骨增量手术是目前临床常用重建缺失骨组织,使其骨量满足种植要求的方法之一。口腔植骨材料的自身特性如生物相容性、骨传导、骨诱导及骨生成等性能对植骨成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该文从植骨材料的性能、分类及临床运用三个方面重点介绍口腔种植成骨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以期为成骨材料的临床选择及种植修复成功率的提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口腔种植中骨移植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自体骨到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不同阶段,每种骨移植材料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又存在着各自的不足。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使组织工程化骨替代其他骨移植材料用于修复种植体植入区的骨量不足成为可能,并将成为口腔种植中最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4.
上颌窦底植骨种植效果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价上颌窦底植骨种植术的远期临床应用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74例患者接受100侧上颌窦底植骨,共植人种植体206颗。采用单纯自体骨、骨代用品或混合骨作为植骨材料。术后随访1-9年,平均3.5年。结果种植体5年存活198颗,累积存活率为92.28%,共8颗种植体脱落。未发生上颌窦炎,植骨材料稳定。13例颏部取骨术后曾出现下唇暂时性感觉迟钝或麻木,后均恢复,全部患者对种植修复效果满意。结论上颌窦底植骨种植术是上颌骨后牙区骨量不足时,临床效果可靠的重建方法,修复远期效果好;影响远期效果的因素为过度负荷、种植方式及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5.
作者应用带牙种植体的不脱钙骨块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直接观察到种植体—骨组织界面,在为人工种植牙即刻种植选择适合的骨代用材料的研究中,提供可靠的依据,得出以磷酸三钙为主的复合材料优于以羟基磷灰石为主的复合材料这一结论,证实这种实验方法可以获得脱钙切片无法获得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新型骨代用材料在即刻牙种植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人工种植牙的即刻种植选择适合的骨代用材料。方法 选用HA喷涂钛芯种植体16颗,在狗的下颌牙拔除之后即刻植入,同时在种植体周围的骨缺损处分别填塞四种不同的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两种以TCP为主,两种以HA为主。另有两颗种植体周围未放任何材料作为空白对照。观察期为3个月和6个月。结果 通过不脱钙骨块切片的光镜观察和透射电镜组织学观察,以及定量组织学分析,以TCP为主的复合材料优于以HA为主的复合  相似文献   

7.
软衬材料固位的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弹性缓冲装置对种植覆盖义齿应力分布的影响,为优化种植覆盖义齿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对采用弹性软衬材料和非弹性材料固位的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进行应力分析,对比义齿本身和支持组织应力分布的差异。结果 ①无弹性材料缓冲的覆盖义齿对斜向载荷的抵抗性差,种植体颈部—皮质骨界面应力峰值为垂直载荷的2.4~9.2倍。垂直及斜向载荷,种植体及基托均有较高的应力集中。②弹性软衬材料固位的覆盖义齿,垂直及斜向载荷时,种植体—骨界面及义齿本身应力分布较均匀,避免了较大的应力集中。结论 弹性软衬材料应用于全下颌种植覆盖义齿时,表现了良好的应力缓冲作用,降低了种植体—骨界面应力峰值,减少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提高种植覆盖义齿的远期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的患者需在种植前行骨增量手术,其成功与否取决于骨增量材料的稳定性和骨再生空间的维持能力。支架材料为骨再生提供了空间结构和成骨环境,对骨增量的效果至关重要。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发展,不同材料制备的3D打印个性化支架应运而生。本文针对不同材料制造的3D打印个性化支架进行综述,讨论了钛网、聚醚醚酮网以及可吸收高分子复合支架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评价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口腔种植中骨移植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从自体骨到同种异体骨、异种骨和人工骨等不同阶段,每种骨移植材料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又存在着各自的不足.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使组织工程化骨替代其他骨移植材料用于修复种植体植入区的骨量不足成为可能,并将成为口腔种植中最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发展起来的生物复合种植材料。内容包括:金属或金金表面喷涂生物活性材料,生物陶瓷与骨胶原复合,生物陶瓷与自体骨髓细胞或骨复合,生物陶瓷与同种异体或异种脱矿骨复合,生物陶瓷与骨形成蛋白复合,钛与骨形成蛋白复合等。生物复合种植材料集多种材料的优点于一体,克服了单组份材料在生物学和机械学方面的缺陷,为口腔种植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口腔种植材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出现了纯钛、生物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等多种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又存在着各自的不足。如何使种植材料更有利于形成骨结合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和组织工程学的发展,证明纳米材料和组织工程化细胞型种植材料更有利于形成骨结合。  相似文献   

12.
复合生物陶瓷骨种植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琥  薛森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1999,8(3):131-132,136
目的 用扫描电镜观察多孔复合生物陶瓷的骨引导作用。方法 多孔复合生物陶瓷植入体行实验狗股骨种植,术后12,26及52周,取标本用SEM观察。结果 材料种植的早期,材料骨界面形成无中间间隔的直接结合,新骨组织充盈材料表面微孔,材料表层结构出现松散;中后期,材料继续吸收降解,颗粒细化的同时,新骨组织深入,贯穿材料,重建骨缺损的连续性。结论 进一步改善材料吸收,降解速率,空间结构与骨生长的适应性,对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骨量不足的主要技术,通过创造上颌窦底的成骨空间,植入或不植入骨增量材料,引导新骨长入,从而增加种植体的骨结合面积,获得种植体功能状态下的长期稳定性。因此,上颌窦底提升术后窦腔内新生骨的来源及其成骨机制的研究对于临床术式的改良,植骨材料的选择以及种植的远期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异种无机骨的处理及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种无机骨作为一种支架性骨代用材料,近年来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其优点在于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并保留了骨的生理结构。在参考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种异种骨的处理方法,并通过化学检验证实达到无机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种植材料植入体内后在其表面会吸附一层次分子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种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其中蛋白多糖(PG)起着重要的作用。超微结构显示在不同的种植材料与骨界面均发现有PG样物质存在,体外细胞培养也观察到种植材料表面有PG,PG通过其核心结构氨基多糖(GAG)与钛和羟基磷灰石发生吸附,其吸附机理可能是静电作用,龈沟液中GAC的变化反映了牙周组织特别是牙槽骨的反应状况,因而PC可作为种植体周围炎的检测指标,将PG与种植材料复合植入体内可以加快种植材料与骨创的愈合,并能促进上皮细胞在种植材料表面形成半桥粒结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合种植体(CI)基底材料Ti-75合金(TA)的生物学特性和TA-涂层结合强度在种植体骨界面结合强度中的表现。方法:应用穿皮质骨种植模型。在双侧犬股骨内种植TA和CI共32枚;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处死动物取材;种植体骨界面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推出试验,并对断裂后的种植术骨界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TA与CI均与骨组织形成了骨柱结合;CI骨界同的剪切强度高度于TA(P<0.01);CI骨界面断裂在部分在涂层骨组织界面和涂层内部,很少在涂层TA界面。结论:TA与CI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TA涂层界面具有足够的结合强度,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复合种植体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17.
骨融合式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融合式牙种植体是目前修复牙列缺失的理想方法,被誉为人类第三副牙齿。按种植方式分为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两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即刻种植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的应用,植骨材料的选择和促骨生长因子的应用等,并讨论了即刻种植的可行民生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骨表面种植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组织学观察方法,比较单纯羟基磷灰石与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在兔颅骨骨皮质表面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有极高的成骨率,成骨现象十分活跃,可达种植材料全层,材料与骨皮质之间的界面为骨性连接。而单纯羟基磷灰石成骨率低,成骨范围局限,这种成骨可能是手术创伤所致,材料与骨皮质之间的界面多为纤维结缔组织。我们认为,羟基磷灰石复合骨形成蛋白是较理想的骨皮质表面种植材料,而单纯羟基磷灰石材料不适宜作为骨皮质表面的种植材料,特别不适宜用作牙槽嵴再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种植体骨结合理论的提出及钛种植材料的应用,口腔种植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种植体5年成功率已达95%以上,但临床失败病例也偶有发生;同时,因骨结合需要一定的时间,故近年来,对于如何促进种植体骨结合的形成、缩短种植治疗周期、确保种植体持久稳定地行使功能,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目前,应用动物实验模型进行种植体一骨界面的生物力学及组织学研究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就种植体骨结合过程、种植体一骨界面组织形态计量学及显微CT在种植体一骨界面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冠一种植体比被定义为单个修复体位于骨内与骨外部分的一种生物力学关系。这个关系是反映一类杠杆的物理概念.对种植治疗的预后可能有一定生物力学的重要性。材料与方法:收集15年内进行固定种植修复病人的数据,研究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与冠一种植体比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观察期内.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吸收为2.11±1.30mm.与测得的冠一种植体比没有相互关系(P〉005)。结论:影响种植体成败的生物力学因素目前还未明确。有假说提出增大冠一根比.或冠一种植体的比例导致牙根或种植体承受的侧向力增大,这将导致牙根或种植体对支持骨的破坏。然而,研究显示某些附加因素对种植体周围骨的长期维持有影响。在有限的研究范围内.冠一种植体比和记录到的种植体周围骨丧失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