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男,55岁。头晕、乏力,嗜睡8年余。2周来感胸闷、气促。于1998年10月10日入院。8年来,经常有畏寒感,情绪低落,易烦燥,食欲差。自服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体健,一直本地生活,颈部无肿大、疼痛史,否认任何传染病及急慢性病史,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及类似病史。查体:T:36.5℃,BP:145/100mmHg,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眼睑及面颊部浮肿,颈静脉无怒张,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失搏动位置不清,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HR:65次/min,律齐,心音低弱,…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0岁。于1992年3月30日急诊入院。院前10天开始出现胸闷乏力,活动后胸闷加重伴气短呼吸困难。入院前3天病情明显加重,需端坐位。既往有肺结核接触史。查体:BP20.6/14kPa 呼吸急促,端坐位。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右侧呼吸动度及语颤减弱,右侧中下部叩呈浊音,右肺呼吸音明显减弱,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未见心前区抬举样搏动,心界明显向两侧扩大,心率108次/分,律齐,P_2>A_2,心音弱而遥远,心脏杂音(-)。肝区有触痛,肝区叩击痛(+),腹水征(-),双下肢浮肿。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尤肇俊  潘云香 《江苏医药》1992,18(10):560-561
恶性心包积液是指原发性或转移性心包恶性肿瘤引起的心包积液,现已成为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尸解材料表明肿瘤性心包受累并非罕见,占总尸解3.4%和癌症患者尸解11.6%。如能早期诊断,不仅能防止严重并发症,且为原发肿瘤治疗赢得时间。现将我院1979年9月~1990年7月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恶性心包积液24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4例均为住院病例,确诊依据:(1)原发肿瘤经X 线摄片、CT、手术或病理检查确诊;(2)超声心动图(UCG)及X 线显示心包积  相似文献   

5.
儿童胸腺肿瘤发病率不高,巨大胸腺瘤鲜见报道,我院近期收治1例,报道如下患儿女,14岁,傣簇,住院号131887。因反复咳嗽2月,加重伴喘息、声嘶、肩背疼痛1周于1997年11月29日入院,查体:T363℃,P100次/分,R26次/分,神清,慢性病...  相似文献   

6.
彩超诊断绒毛心并大量心包积液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41岁,因高热十余天伴心悸气短一周来我院检查。查体: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明显怒张,心率124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心界向左扩大,听诊心音遥远,心音低钝未闻及明显杂音,肝肋下3.0cm,压痛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率,T波改变。应用HEWLTT、PACKARO、SONOS、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检查。超声见:AO:24mm;LA:24mm;HR:124次/分,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大小尚正常,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及波幅正常,二者呈逆向运动,主动脉内径及波幅正常,主动脉、肺动脉内径正常。心脏各瓣叶形态、…  相似文献   

7.
刘宏  杨春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38+141-138,141
目的:分析大量结核性血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例大量血性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3例大量血性心包积液均为结核性心包积液,抗结核治疗后治愈。结论:对大量渗出性血性心包积液患者,并伴有心包增厚时,当诊断不明时,经相关检查未找到肿瘤依据者,应该首先考虑结核性心包积液的可能,在无禁忌症时可考虑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并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8.
支原体属原核微生物,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能够独立生活的没有细胞壁结构的最小个体。肺炎支原体(MP)是支原体其中的一种,其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生物,经由呼吸道飞沫或气溶胶[1]传播。MP主要感染呼吸系统,并引起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同时,MP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多脏器功能损害。目前,已有大量关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报道,但就其引起的肺外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研究资料较少[2]。支  相似文献   

9.
患者陈××,男性,43岁,因心慌,胸闷不能平卧半个月。体检发现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不明显,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心电图:Ⅱ_(ST)段呈弓背向下抬高0.1毫伏。X线示心脏明显扩大,两心缘自然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7岁。因低热、胸闷、气促、乏力月余于1997年3月2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检:体温37.6℃,脉搏11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11kPa。端坐呼吸,消瘦体质。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及色素斑块,仅左腋窝可触及两个黄豆大淋巴结,质中,活动度好,无压痛。颈静脉稍怒张,肝颈征可疑,气管左偏。右肩胛角下叩诊浊音,语颤消失。右肺下部呼吸音减弱,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10次/分,律整,心音遥远,未闻及杂音及心包磨擦音,有奇脉。上腹平软,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阴性。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0×10~9/L其中中性细胞0.77,淋  相似文献   

11.
患者 ,男性 ,34岁。 1996年 7月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并开始服用华法林 5 .2 5mg·d-1。两个月后因出现心慌、气促、上腹胀而入院。查体见心界扩大 ,肝大。一周后病情明显加重。出现烦燥 ,大汗 ,端坐呼吸 ,尿少 ,血压低 ( 10 / 8kPa) ,凝血酶原时间 45s ,超声检查提示 :心包及双侧胸腔大量积液。立即停用华法林 ,以维生素K1拮抗治疗并输血。同时行心包及胸腔穿刺引流 ,心包腔引流血性液体 3 2 0 0ml,胸腔引流 70 0ml,引流液血色素均达 12 5 g·L-1,引流后症状缓解 ,血压恢复正常 ( 18/ 12kPa) ,出院时华法林剂量调整为 3mg…  相似文献   

12.
熊林  孟以秀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8):1203-1204
恶性心包积液大多数由于心包被癌侵犯而引起,常发生于进展期恶性肿瘤病人,自2001年9月~2006年6月,我院采用床旁B超引导经皮剑突下心包穿刺置管化疗,治疗大量恶性心包积液1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改英  马博清  董洁 《河北医药》2011,33(1):159-160
患者,女,20岁。主因眼睑水肿1个月,全身水肿20 d,加重1周入院。患者缘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眼睑水肿,伴有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20 d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并逐渐蔓延全身,晨起时重,无胸闷及心前区疼痛,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无发热及咳嗽,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7年~2001年收治2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均采用留置导管引流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女性,年龄51~60岁,心脏B超提示大量心包积液,2例病人体温37.8~39℃,均有胸痛,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入院后进行了肝、肾功能,生化全项,心电图,胸片等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5.
甲减引起大量心包积液,临床上往往容易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近年我院所见误诊3例报告如下。例1,女性,63岁,颜面、双下肢浮肿伴胸闷2个月,在外院多次诊断为“肾炎”,治疗效果欠佳转来我院。胸片及B超均示“大量心包积液”而收住院。体检:Bp80/70,表情淡漠,动作迟缓,语言欠清晰,面部苍白微肿,皮肤干枯,颈静脉充盈,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低远。60次/分,双下肢轻肿。T_3<0.5毫  相似文献   

16.
姜成文  宋希江  蒋荷娟 《天津医药》2001,29(11):692-692
大量心包积液反复穿刺抽吸,操作不慎易发生损伤。我们采用心包穿刺置管抽液,不但能反复抽液,而且可进行注药治疗,方法简便、安全,无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7年6月至2000年3月共收治大量心包积液患者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2~69岁,平均53.6岁。肿瘤性积液11例,外伤性2例,结核性1例,不明原因者2例。穿刺前所有患者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其右室前壁液性暗区≥21mm,最多者达51mm。均采用德国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穿刺。 1.2 方法 在B超引导下选取液性暗区较厚的区域,一般选取剑突下(剑突与左肋弓缘夹角外)或心前区。常规局部消毒、麻醉浸润后,左手持穿刺针,沿拟定的穿刺方向缓慢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包内置管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DDP配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法对20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经皮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心包腔,尽可能排尽积液后注入化疗药物。结果20例中4例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心包腔内置管化疗,损伤小,安全性好。静脉化疗联合心包腔内化疗疗效好,可明显地控制患者的症状,较单纯静脉化疗能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恶性肿瘤伴发心包积液(恶性心包积液)越来越多见,尸检显示7%~12%恶性肿瘤会累及心包[1]。为防止患者早期死亡,利于下一步的治疗。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引流治疗的有效性,探讨影响心包积液复发和患者生存率的指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1990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  相似文献   

19.
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27例临床分析061001沧州市中心医院陈树平沧州地区卫校张玉梅,杨广勇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早期常缺乏心包疾患的典型表现,晚期呈现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常错误地归咎于进展的恶性肿瘤或充血性心力衰竭。现将我院收治的27例报告如下:1一...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月~1994年12月,我院共收治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9例,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依据 本组19例均为转移性恶性心包积液;(1)原发恶性肿瘤均经病理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2)心包积液均经超声检查证实;(3)心包积液中找到恶性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