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从《食品卫生法》试行法和正式法的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食品卫生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卫生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也对食品卫生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分...  相似文献   

2.
高玉民  张永生  姚玉涛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089-209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称《食品卫生法》)正式颁布10年来,随着法律建设的不断完善,卫生法制工作也逐步得到加强,特别是《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对监督执法不断走向法制化轨道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存在的违法经营行为,掌握卫生监督机构运用和执行卫生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不足,进一步确定今后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食品卫生监管,现对我市1996-2003年中的529宗违反《食品卫生法》行政处罚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并结合当前食品卫生管理现状提出加强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食品卫生合格率低的社会根源及管理对策巢湖地区卫生防疫站何春芝《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自1983年7月1日开始实施,至1995年10月30日转为正式法,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工作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十多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食品卫生合格率...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实施,促进了我国食品卫生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但在执法实践中,我们发现《食品卫生法》及其相关法规对部分食品卫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有所欠缺。作者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兼与同行商榷.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1983年7月1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形)》及1995年10月30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来,我国的食品卫生工作已逐步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食品卫生监督员队伍逐渐壮大成热,国家对食品卫生监督员的法律水平和业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国的邻国日本是一个世界上公认的食品卫生水平较高的国家,其《日本国食品卫生法》为日本的食品卫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供了法律保证。本文将对中国和日本的食品卫生法律法规作一个比较,以便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具有先进性的方面。  相似文献   

6.
浅谈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卫生法》颁布以来,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食品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形势,完善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程序,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水平,使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不断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课题。本文结合我市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为今后此项工作提供对策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1995年 1 0月 30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正式列入了保健食品管理的有关内容 ,标志着中国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纳入了法制化的管理轨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 ,1 996年 3月 1 5日卫生部发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并于 1 996年 6月 1日起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及《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定义、申报保健食品的要求、保健食品的审批工作程序、保健食品的生产经营、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及广告宣传、保健食品的监督管理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与《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相配套 ,卫…  相似文献   

8.
一现状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卫生法制建设的加快,我国卫生监督与服务工作得到加强。我国现已颁布了《食品卫生法(试行)》、《尘肺病防治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卫生监督行政规章100余项,卫生标准732项。此外,还有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卫生监督工作开始有法可依,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轨道,为保护人民健康,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同时,我国卫生监督监测队伍日益壮大,食品卫生、劳动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放射卫生的监督与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卫生监督与服务工作受到了广大公众的理  相似文献   

9.
为规范和适应市场经济食品贸易 ,确保食品安全 ,完善食品卫生法制化管理。探讨了《食品卫生法》对食品企业标准未作法律规定所存在的问题 :(1)不能体现标准体系的完整性 ;(2 )不能与标准化法律、法规保持一致 ,难以体现法制化的统一性原则 ;(3)食品卫生法律关系内容规定不完整 ,难以达到规范作用。同时建议《食品卫生法》第五章增加相应条款 ,补充对食品企业标准实行备案制度的具体监管内容。为《食品卫生法》的修订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1991,7(6):321-325,343
<正> 一、现状 8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卫生法制建设的加快,我国卫生监督与服务工作逐步得到加强。我国现已颁布了《食品卫生法(试行)》、《尘肺病防治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及卫生监督行政规章100余项,卫生标准732项。此外,还有大量的规范性文件。卫生监督工作开始有法可依,并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 1 新时期卫生防疫工作的特点与困难1.1 卫生防疫工作由单纯的行政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管理 如《食品卫生法》等近20部法律法规。同时,相关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也相继颁布实施。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更多的卫生监督管理将纳入法制轨道。  相似文献   

12.
《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敏 《职业与健康》2004,20(5):61-6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我国的食品卫生工作已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通过《食品卫生法》的调整,我国的食品卫生工作日趋程序化、规范化。发放《食品卫生许可证》工作是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关口,能否严格按照各行业《食品卫生规范》的要求进行审核,关系到每个食品企业基础卫生水平的高低,所提交的办证资料的准确性和齐全性,将影响到日后办证档案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为此,我们对《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内勤、外勤双向监督管理的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发放质量…  相似文献   

13.
预防性健康体检是国家卫生行政监督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依法实施国家卫生行政管理的手段和方式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化妆品卫生监督条理》及《四川省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都对预防性健康体检作了明确规定。因此,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向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使预防性健康体检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14.
1995年 1 0月 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 ,在肯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试行 )》的基础上 ,对许多方面进行了重要的修订 ,增加“保健食品”的有关内容便是最为突出的变化之一。在随后的 1 996年 3月 1 5日卫生部又颁布了《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它们共同确立了保健食品的合法地位 ,将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迄至 1 998年 6月卫生部共审批通过了 1 40 0多种保健食品 ,彻底解决了一个时期以来保健食品市场良莠不齐 ,产品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混乱局面 ,使保健食…  相似文献   

15.
食品卫生执法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卫生执法的现状及展望江西宜春市卫生防疫站(336000)黄国平食品卫生工作从1982年11月《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实施以来,已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食品生产经营者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意识逐渐增强,食品卫生质...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于1982年11月19日颁布,1983年7月1日实施以来十年了。在这十年中,食品卫生工作由行政管理转入法制监督管理轨道,食品卫生面貌有了明显改进。食品卫生管理体制不断健全,食品卫生质量提高,食品卫生合格率也比执法前提高,对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发挥了很大作用。 1.健全组织,广泛宣传,积极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食品的卫生监督工作是行政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卫生行政法制建设中执法主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 2年 ,全国人大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卫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试行 )》,这部法律的颁布在我国卫生法制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的卫生管理走上了“法制”的道路。随后 ,国家又相继颁布了《药品管理法》、《传染病防治法》、《母婴保健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各级人大和政府机构也制定了一系列卫生法规和行政规章。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标志着我国卫生防病工作已进入了法制化轨道 ,疾病防制工作从一般性行政、技术管理和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上升到了法律性…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的颁布,对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现实的和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食品卫生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了法律保证。我  相似文献   

19.
1994年以来,丹徒县食品卫生工作在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使全县食品卫生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严格执法,把监督监测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监督:1994年以来,我们对全县2622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20623户次的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为100%,年平均监督户次数为3.7户次。审发卫生许可证1442份,换核证4062份。换核健康  相似文献   

20.
<正> 1 存在问题1.1 报告单位不一致,报告处于无序状态 《食品卫生法》第38条明确规定,“发生食物中毒的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除采取抢救措施外,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而《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及中毒单位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站报告”。这是因为《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办法》诞生于1981年,依据的是《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在这17年期间,食品卫生法规日臻完善,《食品卫生法》经历了试行法向正式法的过渡,食品卫生管理已步入法制化。执法机构由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升级为卫生行政部门。因此出现了两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