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有关颈动脉海绵窦瘘经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颈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的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多种血管内技术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结论: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治疗法以其创伤小、方法简便、疗效可靠的优点成为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双期脑血管成像在AV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力平  唐健  姜建威  周建宏 《中国微循环》2004,8(6):400-402,i002
目的探讨MSCT双期扫描脑血管成像CTA在AV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观测12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AVM在MSCT动脉期3 DCT和静脉期3DCT的表现.动脉期是在注射造影剂后13~18 s平均15 s后开始扫描,静脉期是在注射造影剂后40s后开始扫描,并且对各期进行脑血管CTA重建,包括MIP、SSD、VR等.结果动脉期CTA(MIP、VR)能较好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瘤体及部分早期引流静脉.静脉期3D-CTA显示了AVM的扩张的引流静脉、瘤体.通过动脉期3 D-CTA及静脉期3D-CTA检查能较好地区别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弥补了单期(动脉期或静脉期)扫描的不足.结论MSCT双期扫描脑血管成像CTA能较好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瘤体、引流静脉并能较好地区分它们,为AVM的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张修莉  么刚  刘影 《医学信息》2007,20(9):1667-166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巨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将64排CT扫描的原始轴住图像传至ADW工作站,采用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VR三维重建对病变的定位和空间关系理解更直观、立体、准确,MPR对病灶细节显示满意,可以多平面观察骨的密度、形态、大小变化及发现邻近软组织改变。结论多排螺旋CT在诊断骨巨细胞瘤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脑动静脉畸形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影像、手术所见和病理结果的比较,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术(CTA)诊断脑动静脉畸形(AVM)的临床价值。方法17例脑AVM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5例,年龄10~73岁,平均年龄35.8岁。对其行64排螺旋CTA.对畸形血管团的数目、位置、范围、供血动脉的分布及引流静脉的方向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TA共发现17个病灶,与DSA和手术所见比较,1个直径1.2cm的病灶被漏诊。CTA诊断脑AVM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4%、100%、94.4%。CTA在显示细小供血动脉的清晰程度低于DSA,其判断脑AVM供血动脉的敏感度为83%。CTA对引流静脉的显示与DSA影像和手术所见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A能够清晰显示直径〉1.5cm的畸形血管团、供血动脉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和引流静脉。已接近并达到DSA的水平,能够作为诊断脑AVM的首选检查方法。但不能清晰显示供血动脉的细小分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1274例患者均行16层CTA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进行陪重组,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结果 共发现129例13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1.25~4.76mm,0.5~3.4mm.发生于前降支中远段113例(81.3%).结论 16层CTA可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和心肌的解剖关系,是诊断心机桥的重要方法 .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例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均用美国GE16排螺旋CT机进行双期扫描后,将获得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观察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和间接征象及栓塞血管级别.结果:MSCT可清晰地显示肺栓塞直接和间接征象及栓塞血管分级.结论:MS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并且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在肺栓塞的诊断中能提供非常精确的信息,有望成为肺栓塞诊断中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张修莉  张蔚  李雪静  幺刚 《医学信息》2007,20(8):1441-1443
目的探讨超声及多层螺旋CT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1例患者行乳腺超声及CT检查,采用经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表面遮盖显示(surface shadow display,SSD)、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MPR)重建处理图像。结果31例患者中乳腺癌14例,纤维瘤7例,均经病理证实,1例患者不能坚持俯卧而检查失败。结论超声及多层螺旋CT对乳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PF)的CT冠状动脉造影(CTCA)的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008年1月—2015年9月经CTCA检查确诊的26例CPF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及VR技术观察冠状动脉异常分支(瘘血管)的起源、数目,冠状动脉有无斑块及狭窄,瘘口位置、大小以及瘘管形态、大小、继发改变等。选取其中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结果 26例CPF患者共发现瘘血管44支,起源于双侧冠状动脉13例,均由双侧圆锥支发出;起源于左冠状动脉9例,由左侧圆锥支发出7例,左侧钝圆支发出1例,左主干发出1例;起源于右冠状动脉4例,均由右侧圆锥支发出。瘘血管直径4~11 mm,平均7 mm。11例患者见冠状动脉斑块形成,4例狭窄程度大于50%。5例呈正常血管形态,2例呈蔓状血管网形式,19例伴动脉瘤形成;单发动脉瘤3例,多发16例;共45个动脉瘤形成,椭圆形33个、梭型8个、不规则形4个。瘘口全部开口于肺动脉主干左侧壁,瘘口大小1.2~5.0 mm,平均2.7 mm,18例患者肺动脉内可见造影剂“浓染”或“喷射征”。6例患者CAG所显示的瘘血管起源、瘘管形态、瘘口位置与CTCA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对于CPF患者,CTCA具有无创性,可提供3D图像,反应血管变异的空间关系,能够提供更多的影像学信息,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CCF)的超声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本院就诊的颅脑外伤患者10例,其中9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确诊为CCF患者,对患者眶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 9例CCF患者均显示眼上静脉迂曲扩张、眼上静脉反向血流及动脉化血流频谱,扩张的眼上静脉管径在2.2~5.0 mm.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外伤性CCF经济、无创、准确,可作为首选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肠系膜淋巴结在薄层螺旋CT图像上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55岁。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成像参数:120 kV,280 mA,128 i×0.6 mm,0.5 s/r,螺距0.6,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8 mm。由3名放射学工作者应用同一图像贮存和传输系统(PACS)工作站阅读所有CT图像,记录所有短轴大于3 mm的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位置(肠系膜根部、周边肠系膜或右下腹肠系膜区)。结果有54例检测到短轴直径大于3 mm肠系膜淋巴结,其中12例(22.2%)检测到10个以上淋巴结,31例(57.4%)检测到5个以上淋巴结,其余11例(20.4%)检测到5个以下淋巴结。同时所有体检者都检测到多个短轴直径小于3 mm的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多为2 mm左右。在所有检测到的淋巴结中,最大淋巴结直径范围为5.4~9.2 mm,平均直径范围为3.5~6.5 mm。54例中,肠系膜根部发现较多淋巴结者25例(46.3%),右下腹肠系膜区22例(40.7%),肠系膜周边部7例(13.0%)。结论128层螺旋CT能检出更多、更小的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直径可小于3 mm。在健康人群中发现这些淋巴结,无临床意义,不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1.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烟雾病中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影  张修莉  么刚 《医学信息》2006,19(6):1025-102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烟雾病中的重要诊断价值。方法对10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为烟雾病患者进行16排CTA检查,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处理图像。结果10例患者脑基低动脉环不同程度闭塞性改变,横断面均见颞枕叶、丘脑区扩张的脑血管,即烟雾血管。其中3例经数字血管减影(DSA)证实。结论16排CTA可作为明确诊断烟雾病的非创伤性首选方法同时为烟雾病手术治疗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16层螺旋CT成像技术特点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8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探讨16层SCT冠脉的成像技术特点及其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对所有病例的舒张期增强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并根据需要行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format,CPR)及仿真内窥镜(Virtual endoscopy VE)重建。总结16层SCT冠脉成像的显示情况,分析影响冠脉成像的因素。结果表明,38例中,右冠脉、后降支、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对角支、左回旋支及左缘支横断面图像的显示率分别为94.7%、89.5%、97.4%、94.7%、94.4%、94.7%及89.5%,明显高于3D图像(MIP和VRT)的显示率(P<0.01)。所以16层SCT冠脉横断面图像与3D重建图像能准确地显示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走行及异常,是一种无创性的冠脉疾病筛选、诊断及术后评价的检查方法。影响冠脉图像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心率、心律、呼吸运动以及重建相位窗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肾嗜酸细胞腺瘤螺旋CT表现,为该病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1)平扫6例最大直径小于3cm的肿瘤平扫时呈等密度,仅表现为肾轮廓局限性隆起;4例最大直径大于3cm的肿瘤密度不均匀。其中2例病灶内见斑点状钙化。(2)增强扫描5例较均匀强化,5例强化不均匀,其中4例在皮髓期病灶出现中央“星状瘢痕”。(3)全部病灶内实质成分强化程度均小于同期肾实质,在肾实质期测量、计算病灶-肾皮质强化比值为0.84(0.73~0.98)。(4)10例增强后行MIP、MPR重建显示9例肿瘤血供来自同侧肾动脉,1例血供来自腹主动脉。结论:肾嗜酸细胞腺瘤CT诊断困难,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些特征性的征象(如“星状斑痕”征),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结合术中病理检查,可避免不必要的肾脏根治性手术。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病变16排CT成像技术及其影像学表现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21例临床诊断主动脉瘤及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进行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16)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同时进行三维重建,以探讨主动脉病变的16排CT成像技术及其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表明:(1)11例主动脉夹层中显示真假腔11例(100%)、内膜片11例(100%)、内膜破口9例(81.8%)、假腔内血栓形成5例(45.5%);(2)壁内血肿1例平扫表现为主动脉壁新月形增厚,密度增高,无内膜撕裂,增扫无强化,为新月形相对较低密度;(3)真性动脉瘤7例均显示动脉瘤大小、范围、腔内附壁血栓及钙化;(4)2例假性动脉瘤均显示动脉旁混杂密度肿块,增扫肿块不均匀强化,强化团与动脉有颈相连。所以16排螺旋CT轴位及3D重建图像,能全面显示主动脉病变的病理解剖改变,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细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64-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64-SCTA检查的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及最大密度投影图像,并与开颅手术及介入栓塞治疗结果对比,评价64-S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 82例患者中, 64-SCTA共发现94个动脉瘤,其中87.8%为单发动脉瘤,9.8%有2个动脉瘤,2.4%有3个动脉瘤。 64-S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以手术及DSA为标准,64-SCTA漏诊3个动脉瘤,1个动脉瘤为假阳性。64-SCTA检测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6.9% 和96%。 结论 64-SCTA是一种快速、无创、准确地检查手段,可作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及常规检查方法,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肝脏增强扫描及肝动脉血管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诊断价。方法回顾分析32例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合并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的MSCT双期扫描与血管三维重建技术的影像学表现。血管三维重建方法有2种:表面遮盖成像(SSD)和最大强度投影(MIP)。结果中央型肝动脉门静脉瘘5例,周围型肝动脉门静脉瘘27例。根据肝癌并动脉门静脉瘘患者的MSCT增强扫描表现,其程度分为3种:轻度13例,中度15例,重度4例。结论MSCT肝脏增强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与评价肝癌动脉静脉瘘的有效手段.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螺旋CT有多种重建的插值算法 ,主要分为 36 0°插值和 180°插值两类 ,通常采用线性插值函数为插值核。现提出一种基于B -样条函数的非线性插值算法 ,可以在提高Z轴分辨率的同时 ,改善信噪比 ,提高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