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丹  孟永海  杨炳友  孙延平  王秋红  匡海学 《中草药》2020,51(21):5405-5413
脂质组学是对生物体中脂质的种类、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系统性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生理或病理状态下脂质代谢网络的变化,发现疾病或药物的生物标志物和分子机制。脂质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药的整体观及系统理论相契合,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有力工具。主要对脂质组学技术进行简述,总结近年来脂质组学技术在中药药效、作用机制和毒性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并结合其他学科在中药药性理论和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应用成果,为拓展脂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思路,推动中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脂质在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作为代谢组学的分支之一,脂质组学通过探究不同生理、病理状态或药物干预后整体脂质代谢的变化,从脂质代谢网络中寻找疾病的关键脂质标志物,从整体角度研究脂质代谢调控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药物作用机制。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作用的整体性,亟需发展适合中药复杂体系研究的科学方法揭示其药效物质、整体作用机制等科学内涵。基于脂质组学的系统生物学技术为中药复杂体系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该文主要就脂质组学方法技术及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中药认识的不断深入,中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和数量等来抑制体质量增加、降低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等,从而达到预防肥胖及相关代谢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通过中药单体及中药提取物分类,综述中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改善肠道菌群抑...  相似文献   

4.
脂质组学从脂质代谢网络变化的整体角度反映机体状态的系统研究方法,与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整体观一致。脂质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尤其是在中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中药复方调脂规律及毒性中药调脂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药方剂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主要方式,但其只是建立在"药物-疾病"或"药物-证型"的研究之上,对于从微观角度探讨方剂中药物化学成分对疾病靶标、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甚少。目的通过探究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活性成分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关靶标与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阐释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疾病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该研究借助整合药理学平台v1.0网络分析软件,构建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疾病"中药方剂-中药材-化学成分-核心靶标-关键通路"多维网络。通过基因功能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从多个角度分析预测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成分对疾病靶标、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从分析结果中发现,苓桂术甘汤各中药成分可通过神经系统及相关变性疾病、多种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等信号通路达到对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作用。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可能与人体能量代谢有较大关联。  相似文献   

6.
脂质代谢作为机体重要且复杂的生命过程,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脂代谢的紊乱可直接引发酮症、脂肪肝、肥胖等代谢性疾病。中药因多靶点、多途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脂代谢方面的研究,且中药在治疗肥胖等与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的疾病方面历史悠久、临床疗效确切。通过对近年来中药有效成分在调节脂肪组织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为中药药理学研究及中药的新药开发、老药新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血管内皮功能等六个方面,探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及其机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虽较为复杂,但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二是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促进体内脂质的排泄,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调节脂质的代谢,从而促使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查阅近年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AS的病因主要有脂质代谢紊乱,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平滑肌细胞激活等,中药作用于AS后主要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抗炎、调节脂质代谢等作用。结论:中药对AS作用明显,不良反应少,调节免疫作用明显,对临床治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欧为 《中医药导报》2007,13(2):92-94
文章对近年有关化痰祛瘀中药治疗脂肪肝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认为化痰祛瘀中药具有治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血清和肝脏脂质、改善肝功能、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害的能力、改善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同时也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CC)被认为是最具侵袭性的肿瘤之一,常发生于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所进步,但由于其进展不明显,直到晚期才有明显症状,在诊断时已失去根治性肝切除术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等局限性治疗的机会,预后较差。与正常细胞比较,肿瘤细胞对能量的需求更大,通过进行代谢重编程的方式以维持其生长增殖及转移,因此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发生的标志之一。糖代谢、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是几种常见的细胞代谢方式,由于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因此HCC的发生发展过程多伴有异常的脂质代谢。在HCC脂质代谢重编程中涉及多种酶、蛋白、基因、信号通路及代谢产物,他们的异常表达可通过多种机制促进脂质合成和脂滴累积,进一步影响HCC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自噬、凋亡及血管生成等过程。近年来,中药在肿瘤治疗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可以通过调控脂质代谢相关酶、蛋白及信号通路,抑制HCC中脂质的从头合成、减少脂质累积水平,进而抑制HCC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总结了HCC中脂质代谢相关调节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中药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重编程抑制HCC的相关研究,并展望脂质代谢作为中药治疗HCC新靶点的应用前景,以期为HCC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常用补益中药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比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21种常用补益中药,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党参、白术、熟地、生地、当归、白芍、枸杞子、 麦冬等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Fe2+-半胱氨酸系统诱发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TBA-荧光法測定MDA含量。结果:所试21种补益中药绝大部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对抗肝微粒体脂质过 氧化的作用,而且大多数药物的醇提物比水提物作用强。结论:多数补益中药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提示抗脂貭 过氧化可能是这些药物补益作用机制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具有显著抗酒精性肝损伤作用的中药复方健脾活血方抗脂质过氧化的主效应中药,并分析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及Lieber-DeCarli乙醇液体饲料诱导的大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以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作为效应指标筛选主效应中药,并再次以该模型验证其药效;进一步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合酶(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血清铁离子(Fe2+)含量以分析主效应中药抗脂质过氧化的机制.结果:含8味中药的健脾活血方中“抗脂质过氧化”主效应药物组合为:葛根、泽泻、五味子、姜黄(剂量比为250∶50∶17∶50),验证及药理分析实验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抗脂质过氧化主效应中药组肝组织MDA,NOS,iNOS及血清Fe2+含量显著降低,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结论:健脾活血方8味中药中对大鼠乙醇性肝损伤模型“抗脂质过氧化”的主效应中药组合为“葛根+泽泻+五味子+姜黄”,其药理机制在于抑制促氧化物质NOS,iNOS及血清Fe2+产生,增加抗氧化自由基清除酶SOD,GSH-Px活性.  相似文献   

13.
大黄等中药抗自由基损伤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黄等中药抗自由基损伤研究北京联大中医药学院(100007)陈忻,周建平,李玉红前一段的工作已经证明,大黄等19味中药对大鼠肝匀浆脂质过氧化有显著抑制作用[1]。本文继续观察这些常用中药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及对四氯化碳导致小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否...  相似文献   

14.
中药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50多种中药在不同溶剂中的提取物,进行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观察了药物对亚油酸自动空气氧化的抑制作用,获得甘草、厚朴、生姜等数种具有较强抗氧化性能的中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首乌延寿丹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 (EC)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高脂血清作用于培养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诱发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 ,同时加入中药首乌延寿丹提取液作为保护剂 ,应用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酶活性测定以及放射免疫分析等方法 ,观察中药对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保护作用。结果 :首乌延寿丹能有效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 ,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 ,减少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 (LPO)的蓄积 ,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 ,抑制前列环素 (PGI2 )合成减少 ,保护内皮细胞 ,减轻细胞及细胞膜的结构的损伤程度 ,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 (AS)、抗衰老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药防治高脂血症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有关文献资料,从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脂质代谢、脂质过氧化、血管内皮功能等六个方面,探讨活血化瘀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及其机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防治高脂血症的作用机理虽较为复杂,但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二是激活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促进体内脂质的排泄,减少内源性脂质的合成。调节脂质的代谢,从而促使血脂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7.
首乌对老年鹌鹑寿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配合临床研究肾虚衰老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并为补肾法调节老年脂质代谢紊乱提供依据,我们观察了补肾中药首乌对老年鹌鹑寿命和脂质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首乌粉由承德中药厂提供,维生素 E 片剂(5 m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中药脂肝清对高脂血症防治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饲喂高脂饲料复制高胆固醇血症家兔模型,观察血清和肝脂质代谢,并且采用脂肝清进行预防实验,同时与一类降脂药洛伐他汀(Lovastatine)作对照.结果1)中药明显降低血清TC、LDL-C、TC/HDL-C比值(P<0.01或P<0.05),降低血清氨基转移酶活力(P<0.01).2)中药明显降低肝TC、TG及LDL-C含量.结论脂肝清具有调整血清脂质代谢,促进肝组织中脂质的排泄及保护肝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慢性渐进性动脉疾病, 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中药在抗AS方面表现出多机制途径、不良反应少的优点。中药抗AS机制主要有调节脂质代谢、抗脂质过氧化、抗炎、抗凝, 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中药抗AS作用机制方面仍有待于系统研究, 发挥作用的化学成分尚需进一步明确。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复方制剂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对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5/6肾大部切除模型,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肾大部切除组、包醛氧淀粉组、肾衰宁组及中药复方制剂高、中、低剂量组。结果:中药复方制剂能降低总胆固醇、尿蛋白、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并能使体重增加。结论:中药复方制剂能降低肾大部切除大鼠脂质肾毒性,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