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麻醉的关键在于保证呼吸道通畅、镇痛完善、循环功能稳定、减轻牵拉反应,还须兼顾全身情况[1].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中在基层医院常用的麻醉方法是颈丛神经阻滞,颈丛神经阻滞难以阻断深部牵拉反应,易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2~4],且麻醉作用时间有限.高位硬膜外阻滞不受时间限制,深部牵拉反应较轻,同时因其交感阻滞效应,心率、血压比较平稳.本研究将本人与同事自1996~2010 年完成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麻醉160 例, 观察低浓度局麻药连续高位硬膜外麻和颈丛阻滞麻,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结果低浓度局麻药连续高位硬膜外麻醉效果比颈丛阻滞麻醉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2年(1997-01~1998-12)来,我们在200例颈部手术时运用颈深、浅神经丛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20~69岁。甲状腺腺瘤切除96例,甲状腺癌切除术21例,甲状腺机能亢进进行甲状腺大部切除6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10例,斜颈胸锁乳头肌断离术9例,颈段椎间盘切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颈丛神经阻滞,技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给临床麻醉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作者自1985~1993年采用改良颈丛一针法对42例颈部手术患者进行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9例,女33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手术种类:甲状腺腺瘤34例,甲状腺囊肿6例,甲亢2例。行双侧颈丛阻滞38例,单侧4例。手术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3小时20分钟,平均2小时10分钟±32分钟。  相似文献   

4.
由于颈区局部解剖结构的复杂,传统的三点法和改良一点法颈丛阻滞可能导致双侧颈丛神经被同时阻滞,仍易发生呼吸困难等神经阻滞并发症。为了避免和减少并发症出现,我院对182例颈部手术患者施行了择优选点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82例中男41例,女141例,年龄12~72岁,ASA Ⅰ~Ⅱ级。病种分布:左、右或双侧甲状腺腺瘤150  相似文献   

5.
<正>颈丛麻醉是临床甲状腺手术中常用的方法,颈丛阻滞具有操作简单、术中观察患者发音情况可防止喉返神经损伤、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由于甲状腺处在颈部,而颈部的结构复杂,其受喉上神经支配,并与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相邻,单纯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进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常因手术过程中的牵拉刺激,患者情绪紧张,以及局麻不够充分等因素,极易引起多种并发症,选用相对更合理的麻醉药物,降低应  相似文献   

6.
电针配合颈丛麻醉施甲状腺手术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甲状腺手术116例,随机选用电针麻醉为主2 7例,颈丛神经阻滞为主36例,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53例,观察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效果.结果 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心率,平均动脉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与术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意义.电针麻醉组无并发症发生,但麻醉效果不理想,肌松效果欠佳.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6例,占16.7%,膈神经阻滞4例.占11.1%.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组,喉返神经阻滞3例,占5.6%,肌松,镇痛效果佳,并发症少.结论 采用电针配合颈丛神经阻滞实施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7.
李向荣  姚宏苏  张建友  王茂华 《河北医药》2012,34(18):2744-2745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加强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和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一侧甲状腺腺瘤行单纯腺瘤切除或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40例,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氟哌利组(B组),每组20例.施颈丛神经阻滞.手术开始后A组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05~0.1 μg· kg-1·min-1,B组静注芬太尼、氟哌利多.观察2组麻醉效果以及不同时点:基础(TO)、颈丛阻滞后10 min (T1)、手术开始(T2)、手术开始后10 min(T3)、肿瘤切除时(T4)和术毕(T5)时的RR、SpO2、SBP、HR值.结果 A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B组(P<0.05).2组颈丛阻滞后各时点SBP、HR均较基础值升高(P<0.05或<0.01).肿瘤切除时(T4)的SBP、HR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或<0.01).A组T3 、T4 、T5时RR、SpO2明显低于基础值(P<0.05或<0.01)并明显低于(T3RR除外)B组(P<0.05或<0.01).结论 以0.05~0.1 μg· kg-1·min-1的速度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可以完善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但对呼吸功能产生一定程度抑制.  相似文献   

8.
<正>颈丛神经阻滞是甲状腺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阻滞不全、牵拉等,致使患者术中易发生心率增快及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对于合并高血压患者,颈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如何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更为重要。本研究选择高血压颈丛甲状腺手术患者,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镇静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12月择期颈丛神经阻滞下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40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一针法或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完成颈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9年5月~2012年10月平诊手术治疗的120例颈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行一针法颈深浅丛阻滞,B组为双侧颈浅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记录围麻醉期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术后镇痛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麻醉效果优良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双侧颈浅丛阻滞麻醉效果满意,术后镇痛作用良好.B组麻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双侧颈浅丛阻滞是颈部手术麻醉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中对于甲状腺的手术麻醉一般都主张使用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一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即选择手术操作较多的一侧进行颈深丛神经阻滞,另一侧近行颈浅丛神经阻滞。认为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可发生双侧膈神经或双侧喉返神经阻滞,易造成患者严重呼吸抑制。笔者在甲状腺切除术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行错时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无呼吸抑制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患者均行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随机将患者分为复合右美托咪啶组(观察组)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切皮及分离甲状腺上极时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Ramsay平均评分(1.62±0.4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9±0.38)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气管插内管全身麻醉在甲状腺次切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拟行甲状腺次全切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颈丛神经阻滞组和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每组30例.颈丛神经阻滞组经C4一点法穿刺,局麻药使用0.9%甲磺酸罗哌卡因,深丛7 ml,浅丛8 ml,静脉芬太尼、丙泊酚维持.全身麻醉组常规快速诱导气管内插管,瑞芬、维库溴铵、丙泊酚静脉维持.术中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效果、不良反应.结果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组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与颈丛神经阻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联合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Ⅰ组,20例)和咪达唑仑组(Ⅱ组,20例)。Ⅰ组神经阻滞5min后立即给予右美托咪定,Ⅱ组神经阻滞5min后给予咪达唑仑。观察各组患者神经阻滞前、阻滞后5min、切皮时、甲状腺分离时、手术结束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Ⅱ组比较,Ⅰ组患者在分离甲状腺时和手术结束时SBP、DBP、HR值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中镇静、镇痛更完善,未发生上呼吸道梗阻和呼吸抑制。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有效的抑制颈丛麻醉下的心血管反应,具有更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可以使患者更配合,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一针法颈丛阻滞的临床应用吴鹤芬胡晓斌(浙江省湖州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湖州市313000)颈丛阻滞为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传统的方法定位操作困难,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3年10月以来,采用一针法颈丛阻滞麻醉做甲状腺手术40例,并与传统颈前法颈丛阻滞作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与拉贝洛尔在治疗颈丛神经阻滞颈部手术中不良心血管反应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3年5月本院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行颈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拉贝洛尔组(L组),每组各50例。D组患者在颈丛神经阻滞后辅助应用右美托咪定,维持血流动力学;L组在颈丛神经阻滞后辅助应用拉贝洛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4.0%)显著低于L组(34.O%)(P〈0.05)。D组能很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患者感觉舒适,能很好地耐受手术体位;L组血流动力学有所波动,且患者难以耐受手术体位,需加用镇静剂才可完成手术。结论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颈部手术时,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很好地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患者能很好地耐受手术体位。  相似文献   

16.
1病历摘要例1男,52岁,ASAⅡ级,因左侧甲状腺瘤而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入室后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鼻导管低流量吸氧,取仰卧位。采用改良颈丛神经阻滞法实施单侧(手术侧)颈丛神经阻滞。具体方  相似文献   

17.
1994~ 1996年 ,我们设计颈部低位弧形皮肤切口 ,外形象项链 ,故又称为项链状切口 ,并作分段皮内缝合 ,应用于甲状腺手术 ,有减轻疤痕、恢复功能、美容之良好效果 ,且术中术野显露好 ,操作简单安全 ,现予以介绍。1 临床资料本组 5 5例 ,男 18例 ,女 37岁。甲状腺瘤 2 8例 ,地方甲状腺病 14例 ,甲状腺机能亢进 8例。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2 2岁。在颈丛阻滞或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 ,取颈前低位弧形切口 ,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并作切口分段皮内缝合术 ,术后 5~ 7d拆线 ,全部切口Ⅰ期愈合。颈部活动功能正常 ,疤痕少。2 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特点。方法对泰兴市肿瘤医院2007年3月至2009年2月期间收治的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均采用局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颈部入路的方式行手术治疗。结果2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单纯性甲状腺肿瘤9例,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腺瘤囊性变1例。并发症:术中喉返神经钳夹损伤1例,术后创口内出血1例,临床给予正确处理均获痊愈。全部病例术后3~6个月随访,全部治愈。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正确选择麻醉方法及手术方式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预防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甲状腺手术患者46例,ASA Ⅰ~Ⅱ级,按先后随机将病人分为艾司洛尔组(Ⅰ组)和盐水对照组(Ⅱ组).予1%利多卡因及0.25%布比卡因混合液行双侧颈浅丛阻滞,回抽无血,各注入混合液(不含肾上腺素)10 ml.I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继以0.01 mg/(kg·min)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前静注生理盐水3 ml.观察病人入室后的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颈丛神经阻滞后1、3、5、10 min,肿物摘除即刻和手术结束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通过心率一收缩压乘积(RPP)间接了解心肌氧耗.结果:两组病人在基础值、颈丛神经阻滞前的SBP、DBP、HR及RP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与基础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各时间点的SBP、DBP、HR及RPP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尤其以3 min时最为显著(P<0.01),Ⅱ组颈丛神经阻滞后3、5、10 min的SBP、DBP、HR及RPP均显著高于同期Ⅰ组(P<0.05)肿物摘除时.结论:应用小剂量艾司洛尔可以有效防止颈丛神经阻滞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当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为临床麻醉师选择合理麻醉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4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编码法分成两组,都采取颈丛神经阻滞,一组应用生理盐水(对照组),一组应用右美托咪定(观察组)。对比两组心率、血压、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T2~T5时刻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镇痛得分、镇静得分以及术中的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患者要低(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在甲状腺手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