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29例高龄脑卒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预防复发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操作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重视禁忌证评估,完善患者准备,正确选择通气参数;正压通气治疗中,防止漏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面部皮肤损伤,减少胃肠胀气;通气治疗后,做好患者一般护理及知识宣教;治疗间歇期,做好出院患者家庭护理和随访,以保证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顺利进行。29例患者在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无脑卒中复发的症状,头颅核磁共振成像显示无新发缺血灶及梗死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对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方法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集肾移植术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方案调整、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管道的护理。结果20例患者中1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4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2例,口鼻咽干燥4例,胃肠胀气3例,均予及时纠正,均未发生误吸。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对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及护理要点. 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集肾移植术后PCP合并急性Ⅰ型呼吸衰竭患者20例,在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同时进行病原学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方案凋整、积极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管道的护理. 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4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1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2例,口鼻咽干燥4例,胃肠胀气3例,均予及时纠正,均未发生误吸. 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34例,在早期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免疫增强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34例患者中23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7.6%;11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7例,鼻黏膜干燥、糜烂、出血8例,胃肠胀气6例,气压伤5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监测护理。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4月肾移植术后CMV肺炎合并ARDS患者34例,在早期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的调整、使用免疫增强剂及营养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通气期间做好心理护理、管道的护理、患者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结果34倒患者中23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效,好转出院,治疗有效率为67.6%;11例患者疗效欠佳,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3例治愈出院,8例死亡。通气治疗过程中出现面部皮肤压迫损伤7例,鼻黏膜干燥、糜烂、出血8例,胃肠胀气6例,气压伤5例。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期间做好患者的监测是确保无创通气成功的重要环节,而正确护理是减少无创通气的并发症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肺性脑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总结对36例肺性脑病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的治疗,内科护理及呼吸机的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病情好转并脱机出院患者共 33例 (91.67%),因患者自身不耐受或肺部严重感染后出现低通气,拒用有创通气所致死亡患者 3例 (8.33%)结论 同时正确评估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保证气道通畅对COPD肺性脑病患者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创正压通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抢救和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运用于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1月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一科收治的运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之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护理后其无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都优于对照组患儿(P 0. 05)。结论:对于运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NRDS患儿来说,在运用优质护理后,临床效果更好,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自我管理现状与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规范管理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量表和自编无创正压通气自我管理、医疗服务调查表,对常州市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30例合并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人SQLI评分≤4分,日常生活依赖家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家庭管理能力欠缺,对治疗效果无监管.所有病人均有家庭访视的需求,36.67%希望得到三级医院上门医疗服务.[结论]此类病人家庭医疗护理的需求普遍存在,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6例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连枷胸的护理。认为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合理补液,加强无创正压通气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提高连枷胸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6例均治愈出院,未发生重症肺炎、胃胀气及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期间自我菅理现状与需求,分析影响因素,为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规范管理和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SQLI)量表和自编无创正压通气自我管理、医疗服务调查表,对常州市接受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30例合并慢性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家庭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病人SQLI评分≤4分,日常生活依赖家属。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家庭管理能力欠缺,对治疗效果无监管。所有病人均有家庭访视的需求,36.67%希望得到三级医院上门医疗服务。[结论]此类病人家庭医疗护理的需求普遍存在,需要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积极探索,创造出切合实际的家庭医疗护理服务模式,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控制病情发展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连续护理干预对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病情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4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则进行连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对呼吸机的掌握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人出院180d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家使用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的相关项目优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2例病人使用该呼吸机时产生相关的并发症,对照组病人发生并发症15例。[结论]采用连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庭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出院后需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及随访,观察组患者均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连续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随访6个月后)各阶段肺功能指标,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自我管理行为,统计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再住院率及全因死亡率。结果随访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PaO_2、PaCO_2等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同期常规组,组内患者自我管理单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常规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再入院率及全因死亡率虽略低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3例重症HFMD患儿经无创辅助通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动脉血气分析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本组29例治愈出院,治愈率87.88%;4例因病情无改善转为有创通气治疗后治愈出院;治疗1 h后患者T、HR、RR、PaO2、PaCO2、SaO2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无创辅助通气是治疗重症HFMD患儿积极、有效的辅助措施,精心护理是治疗效果的保障通气治疗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婴幼儿复杂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8例拔管后早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与无创正压通气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的1 h及2 h,以上的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满意的水平.循环状态趋于稳定.结论通过我们临床严密观察,系统监护,为70%的重症婴幼儿赢得了免除再次气管插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呼吸科呼吸衰竭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21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55例。观察组分别于上机前、上机起始期、上机后对患者进行一对一个体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按一般操作进行。结果观察组有63例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好转出院,3例病情进展迅速,行气管插管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对照组有44例接受此项治疗好转出院,11例不接受无创通气治疗。其中3例好转出院,5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结论对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患者进行个体的全程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上机成功率,减少腹胀、面部压伤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无创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保证患者的上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婴幼儿复杂心脏病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8例拔管后早期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无创正压通气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及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与无创正压通气前相比,无创正压通气的1h及2h,以上的各项指标均恢复到满意的水平。循环状态趋于稳定。结论 通过我们临床严密观察,系统监护,为70%的重症婴幼儿赢得了免除再次气管插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患者发生腹胀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57例无创正压通气患者并发腹胀的原因,采取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35例患者腹胀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促进了无创正压通气的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并发腹胀与护理人员对无创正压通气技术的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和病人的配合有关,正确实施无创正压通气技术,设置合理的呼吸机参数,并加强病人的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能缓解腹胀程度,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撤机的护理干预,提高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对38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在上机前、机械通气中、撤机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使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结果 38例AECOPD患者在执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过程中及早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使患者的依从性和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过程中,对患者正确评估、良好的认知教育、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提高了患者NIPPV治疗的依从性,对存在问题早期干预,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照出院后是否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其中研究组患者出院后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6个月后动脉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与出院时比较,pH值、PaO_2显著升高,PaCO_2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_2、PaCO_2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6个月后pH值、PaO_2、PaCO_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稳定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出院后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纠正酸中毒,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无创呼吸机在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8月,对22例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救治。救治过程中,在系统的呼吸治疗基础上,给予细致的专科护理。结果 17例首选无创通气的患者中6例痊愈;5例首选有创通气后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无创呼吸机对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有限;对有创通气后的无创序贯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