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接受胃镜检查的500例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n=257)受检者给予口服二甲硅油散,对照组(n=243)受检者给予口服胃镜润滑剂。2组受检者分别于检查前15-20min口服二甲硅油散40mL,胃镜润滑剂10mL。根据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程度,将其分为A、B、C、D 4个等级,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结果实验组受检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7.0±2.3)min,对照组受检者检查的平均时间为(9.0±3.6)min,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硅油散具有良好的去泡效果,能提高胃镜下视野清晰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检查前口服链霉蛋白酶对检查清晰度的影响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按预约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内镜检查前15~30 min给予常规口服二甲硅油散,观察组患者在检查前15~30 min给予口服链霉蛋白酶及二甲硅油散。比较两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胃镜下视野清晰度、胃镜操作时间及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患者恶心呕吐程度、超声胃镜检查时间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超声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超声胃镜检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超声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霉可以去除胃黏液和泡沫,提高超声内镜的视野清晰度,缩短检查时间和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二甲硅油散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无痛胃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检查前研究组予二甲硅油散0.5%的水悬液30 mL口服.对照组做常规胃镜检查准备.根据胃镜下视野清晰程度分成A、B、C、D四级,记录每例患者检查时间,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二甲硅油散组胃镜下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和利多卡因、二甲硅油散序贯应用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自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本院行胃镜检查的22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单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含服作为观察组,利多卡因、二甲硅油散序贯应用作为对照组,评分法记录两组患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程度、患者的耐受性,同时观测检查时间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黏膜视野清晰度得分为(3.5±0.3),平均耐受性得分(3.2±0.2),胃镜平均检查时间为(6.2±2.3)min,对照组分别为(2.7±0.5)分、(2.2±0.3)分,(8.5±3.1)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皆无不良反应.[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祛泡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使用方便,患者的耐受性好,能缩短患者的检查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某院消化内科门诊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在实施检查前给予利多卡因胶浆口服,试验组患者则在检查前给予利多卡因胶浆和链霉蛋白酶溶液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的操作时间、视野清晰度,并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微小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胃镜检查时的操作时间分别为(18.5±2.7)min、(12.4±2.1)min,试验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胃窦部、胃底、胃体上部、胃体下部以及总黏膜的视野清晰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微小病变的检出率为37.31%,高于对照组的2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40%、17.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2,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前采用利多卡因胶浆联合链霉蛋白酶进行术前准备,能有效去除胃内黏液,提高视野清晰度,缩短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胃黏膜微小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二甲硅油散和链酶蛋白酶颗粒联合应用在胃镜检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0例,检查前口服二甲硅油散,观察组450例,检查前口服二甲硅油散与链霉蛋白酶颗粒进行消化道准备。比较两组患者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及微小病变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胃窦、胃体上部、胃体下部、胃底四个部位的视野清晰度评分及出血点、溃疡、红斑微小病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检查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糜烂、凹陷与息肉性增生微小病灶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检查前口服二甲硅油散与链酶蛋白酶颗粒进行消化道准备,缩短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该院消化内镜镜检中心进行镜检的患者80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进行镜检前给予实验组(n=400)患者二甲硅油散5 g,用纯净水30 ml送服,对照组(n=400)受检前给予纯净水30ml。依据镜检视野的清晰度,将镜检结果分为4个等级(A、B、C和D)并进行评分,同时记录检查所需时间。结果表明实验组受检者胃镜下黏膜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镜检时间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硅油散有良好的的祛泡作用,且能缩短镜检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不同时间口服二甲硅油散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胃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168例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在检查前4 h、3 h与2 h内各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检查前2 h口服二甲硅油散,观察组检查前0.5 h口服二甲硅油散。比较两组肠道清洁程度[Boston肠道准备度量表(BBPS)]、肠道内气泡评分、胃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及胃肠镜通过胃和肠道的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肠道内气泡评分、胃肠镜镜头清晰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镜通过胃和肠道的时间、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检查前2 h服用二甲硅油散,检查前1h服用二甲硅油散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应用于胃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可提高肠道的清洁度,便于胃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对胃内黏液清洗以改善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的效果。方法 选择合适胃镜检查患者入选,按照随机原则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1)对照组,检查前15分钟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ml西甲硅油 15ml生理盐水);观察组,检查前20分钟口服链霉蛋白酶(链霉蛋白酶2万U 1克碳酸氢钠 80ml温水),检查前15分钟口服西甲硅油乳剂(15ml西甲硅油 15ml生理盐水)。胃镜下观察并分别对胃窦、胃体及胃底部三处的清晰效果(黏膜可见度)按1~4分进行评分;根据总分对其清洗效果做出判断(显效≥9分;有效≥6分且<9分;无效:≥3分且<6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及男女比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胃镜下评分结果显示,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组在胃窦、胃体、胃底各部位评分、总分及可见度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胃镜检查时联合应用链霉蛋白酶与西甲硅油进行术前准备,可对胃内黏液起到良好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西甲硅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口服西甲硅油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祛泡效果。方法将60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检查前30min口服10%西甲硅油15ml,对照组在口服复方聚乙二醇时加入西甲硅油(复方聚乙二醇200g溶于温开水2000ml中,加10%西甲硅油15ml口服),比较2组小肠肠道内所含气泡量以及图像清晰度,同时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肠肠道内的气泡较少、图像清晰度较好,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不同时间口服西甲硅油对祛除肠道内的气泡及提高胶囊内镜检查的图像清晰度有影响。检查前30min口服西甲硅油的祛泡效果比西甲硅油与复方聚乙二醇同服效果好,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祛泡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麻醉方法。方法将83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采用含服胃镜胶浆(利多卡因胶浆)加深吸气吸入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40例)采用手助喷雾吸入利多卡因加环甲膜穿刺法麻醉。观察两组患者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优良率为86.0%,对照组为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利多卡因用量为(9.5±4.8)ml,对照组为(14.7±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采用含服胃镜胶浆(利多卡因胶浆)加深吸气吸入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好,具有插镜成功率高、用药量少、患者易于接受、操作者受干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配制成胃镜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方法:将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组: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和西甲硅油组。检查前20 min,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糜蛋白酶200 U)稀释溶液30 mL口服;西甲硅油组予(0.9%生理盐水27 mL+西甲硅油3 mL)稀释溶液30 mL口服。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医生满意度,对两组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西甲硅油+糜蛋白酶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医生满意度高于西甲硅油组(P<0.05﹚,胃镜检查时间短于西甲硅油组(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作为胃镜检查消泡剂的祛泡效果比单独使用西甲硅油效果更好,胃镜检查时间更短,医生满意度更高,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祛泡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位变化及不同待检时间间隔对二甲硅油散在胃镜检查中消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5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的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4组:A组(平卧,待检15 min),B组(体位变化,待检5 min),C组(体位变化,待检10 min),D组(体位变化,待检15 min),比较4组患者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以评价二甲硅油散的消泡效果。结果:行体位变化的患者食管、胃底、胃角及胃窦处的黏膜视野清晰度优于平卧患者(P0.05)。对于行体位变化的患者,待检间隔时间为10 min的患者胃底、胃体及胃窦部胃镜下黏膜清晰度优于待检间隔时间5 min及15 min的患者(P0.05)。结论:服用二甲硅油散后行体位变化并间隔10 min后行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最佳,即消泡效果最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镜术前使用糜蛋白酶对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及早期消化道病变的检出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内镜中心收治的1942例行常规胃镜检查患者,男997例,女945例,年龄(51.3±11.5)岁,年龄范围为26~75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二甲硅油散组(n=637)、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酶组(n=656)和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酶组(n=649)。每组患者口服不同剂量的药物,比较三组患者胃镜视野清晰度和早期病变检出情况。结果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酶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88.6%(575/649)]优于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酶组[81.9%(537/656)],两组均优于二甲硅油组[58.9%(375/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用二甲硅油散组相比,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酶组和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酶组在食管异型增生和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硅油散联合链霉蛋白酶组在上皮内瘤变[7.6%(49/649)]和早期胃癌检出率[2.3%(15/649)]方面高于二甲硅油散联合糜蛋白酶组[6.4%(42/656)、1.5%(10/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胃镜检查,检查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二甲硅油散基础上,胃镜术前口服糜蛋白酶不仅可以提高视野清晰度,还能提高早期胃癌和胃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在无痛胃镜患者检查前不同时间口服及服用后体位不同对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740例,随机分成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n = 300)、西甲硅油组(n = 240)和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n = 200)。观察并对比3组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前5、10、15、20、25、30、45和60 min口服上述药物及服药后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坐位、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胃镜操作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检出率。结果 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丙泊酚使用剂量、内镜操作时间和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明显优于西甲硅油组和对照组(P < 0.01),而西甲硅油组又优于对照组(P < 0.01);3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在无痛胃镜检查前20和25 min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后,胃镜视野清晰度更佳(P < 0.05),但这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组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优于坐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 14.56,P1 = 0.000;χ22 = 16.61,P2 = 0.000);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和卧位(间断左右侧身)的胃镜视野清晰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 = 0.12,P3 = 0.733)。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前应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缩短内镜操作时间、减少丙泊酚使用剂量、提高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检出率;胃镜前20和25 min服药及服药后采取立位(间断行走)及卧位(间断左右侧身)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梁丘穴控制胃镜检查中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8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干预组采用检查前10min针刺梁丘穴,力求得气,同时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药物麻醉;对照组单纯采用口服利多卡因胶浆药物麻醉.检查结束后,患者进行回顾性评价,根据视觉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胃镜检查术中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减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梁丘穴能有效控制或减轻胃镜检查术中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安全舒适的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法.方法 无痛胃镜检查患者60例,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各30例.均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但Ⅱ组患者于检查前10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10 ml.观察两组患者检查前、麻醉后1 min、置入胃镜、检查完毕时心率、收缩压变化、咽喉反应和体动反应.结果 Ⅰ组患者检查时心率增快18例,收缩压增高12 例,明显多于Ⅱ组(P<0.01),Ⅱ组患者出现咽喉反应、体动者也明显少于Ⅰ组(P<0.01).结论 无痛胃镜检查前先行利多卡因胶浆表面麻醉可减轻检查时的心血管反应、咽喉反应和体动反应,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79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胃镜检查15min前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观察组1(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和观察组2(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5min再次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进镜反应、黏膜刺激、唾液量、泡沫量、胃蠕动方面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不适症状轻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最佳咽部麻醉方法,既能保证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又能降低患者的畏惧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溶液胃镜术前给药的最佳时间,提高胃镜检查的视野清晰度,从而提高胃镜诊治的质量,为胃镜术前给药提供依据。方法将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5组,按不同时间段给予患者口服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溶液,由专门的内镜护士按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评判标准判断胃镜检查视野的情况。结果将各个服药时间段的胃镜检查视野清晰度的结果通过两两对比得出结论,术前20 min、30 min和40 min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 min分别与20 min、30 min、4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50 min分别与20 min、30 min、4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前20~40 min之间口服西甲硅油联合糜蛋白酶溶液,胃镜视野清晰度最佳,可以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二甲硅油与肠道清洁剂的不同配伍方案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以探寻最佳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 将90例拟行胶囊内镜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均于检查前4 h常规服用2 L的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清肠。A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2.5 g;B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5.0 g;C组(n = 30)检查前30 min口服二甲硅油2.5 g,确认胶囊进入小肠后再口服2.5 g。主要评价指标为小肠清洁度和气泡量评分;次要指标为阳性病变诊断率、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小肠通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小肠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小肠上段的气泡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当胶囊进入小肠中下段后,B组和C组的气泡量较A组减少(P < 0.05);且C组的气泡量在小肠下段较B组进一步减少(P < 0.05);C组阳性病变诊断率较A组和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小肠通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使用二甲硅油5.0 g去泡效果更佳;且在检查前30 min及确定胶囊进入小肠后分次口服较检查前30 min顿服,可增强小肠的去泡效果,改善视野清晰度,提高阳性病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