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肺心病患者红细胞膜钙-ATP酶(钙泵)活性和红细胞内Ca2、Mg2+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发生机制及意义。方法采用生化方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上述指标,并与非老年肺心病患者及老年健康者比较。结果老年肺心病组(24例)红细胞钙泵活性(μmolpi·mg-1/h)、Ca2+含量(μmol/g)、Mg2+含量(μmol/g)分别为0.23±0.10、7.46±1.82、8.21±0.84;非老年肺心病组(20例)分别为0.32±0.11、6.01±1.52、8.74±0.72;老年健康组(12名)分别为0.42±0.15、4.51±1.44、9.02±1.08。老年肺心病组与后两组比较,红细胞钙泵活性及Mg2+含量降低,Ca2+含量增高(P值<0.05、0.01或0.001);在肺心病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时上述异常改变更为明显。结论红细胞膜钙泵活性降低及其细胞内Ca2+、Mg2+含量异常变化,在老年人肺心病的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年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改变熊韬张焕景代水田武汉市第三医院内科(430060)图1T细胞亚群改变与PaO2的关系图2T细胞亚群改变与PaCO2的关系表T细胞亚群及B细胞变化(x±s%)CD3+CD+4CD+8CD+4/CD+8B...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变化王莉邢伟吴凝萃于润江对象:(1)研究组: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60±10岁。全部病例均为Ⅱ型呼吸衰竭,动脉血氧分压(PaO2)为5.43±1.26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相似文献   

4.
肺心病患者血小板蛋白激酶C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在肺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放免法测定1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小板胞浆、胞膜PKC活性,分析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之间相关关系。结果①肺心病组血小板胞浆PK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胞膜PKC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②肺心病组Pao2与血小板胞浆PKC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608,P<001);与血小板胞膜PKC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753,P<001)。结论肺心病患者存在血小板内PKC被激活现象,活化的PKC在肺心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缺氧是刺激PKC活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慢性呼吸衰竭(呼衰)病人红细胞膜带3蛋白(band3protein)阴离子转运位点结构及转运功能的变化规律,评价HCO_3/Cl ̄-交换对肺心病呼衰病人体内CO_2潴留的影响,对慢性呼衰病人80例和健康人37例的红细胞膜带3蛋白结构、含量和阴离子转运功能,红细胞内外血气和电解质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肺心病Ⅱ型呼衰病人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明显降低,使HCO_3/Cl ̄-交换受限,CO_2排出减少,可能是加重Ⅱ型呼衰病人CO_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之一,肺心病Ⅱ型呼衰病人带3蛋白阴离子转运功能降低是可逆的。因此,及时纠正缺氧,改善低氧状态,也许有助于阴离子转运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动脉血气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动脉血气图蔡映云,董鹤嘉,翁曼蓉,钮善福动脉血氧分压(PaO_2)或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异常可因通气或换气功能损害引起,明确动脉血气异常的病理生理分型对于指导治疗有一定帮助。我们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绘制一张动脉血气图,自1984年开始用于肺功...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氧时通气量变化的研究刘志于润江有作者证明可用下式表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每分通气量(VE)的影响,VE=V(SaO2、PaCO2),经微分处理得ΔVE=(dv/dSaO2)ΔSaO2+(dV/...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新的非巯基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Cilazapril对肺心病大鼠肺动脉高压及低氧血症的作用。大鼠常压间歇缺氧并静脉注射三氯化铁4周后,肺动脉平均压(mPAP)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显著下降,形成了与肺心病相似的肺动脉高压(PH)并低氧血症的模型。若每次缺氧前预用Cilazapril0.5mg/只,能显著防止肺动脉压(PAP)升高和PaO_2下降,部分逆转右心肥大,减轻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氧自由基对肺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氧疗的再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氧疗的再评价刘昌起一、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致病的关键是低氧血症CO2潴留对呼吸的影响决定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上升时引起H+水平变化,故PaCO2虽高但pH正常且无低氧血症者常无症状,不需治疗[1]。1977年Sib...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健康人和3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并与血气分析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肺心病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治疗后ET-1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P<0.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02)。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ET-1与PaO_2和pH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_2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血浆ET-1可能参与肺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抗ET-1作用的治疗,有可能成为肺心病治疗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纤溶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等纤溶指标变化。方法 对42 例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及20 例对照组的血浆纤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 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肺心病加重期患者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缓解期比较P< 0-001);血浆纤溶酶活性在肺心病加重期明显下降;血浆纤溶酶活性与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呈负相关(r= -0-43,P<0-01),与氧分压(PaO2)呈正相关(r=0-39 ,P<0-01) 。结论 血浆纤溶活性降低与肺心病高凝状态有关,并容易导致肺小动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可作为慢性肺心病肺小动脉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指标。慢性肺心病患者临床上可应用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12.
孙强  刘炳忠 《山东医药》1997,37(7):21-22
治疗30例创伤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结果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机械通气前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支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有显著差异,后者PaO2降低更明显,PaCo2较高。死亡者全部燕发多脏器衰竭(MOF),未并发MOF者均存活。MOF一创伤早期出血性休克及创伤后期的感染性休克有关。提示救治ARDS的关键是及早行机械通气,迅速纠正休克,同时防治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病患者红细胞内Ca2+、K+、Mg2+及红细胞膜上钙泵、钠泵活性与病因、心功能级别、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01例不同病因心脏病患者及38例健康人红细胞内Ca2+、K+、Mg2+及红细胞膜上Ca2+Mg2+ATP酶、Na+K+ATP酶活性,并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左房充盈分数(Ai/T)、左室前1/3充盈分数(1/3Ti/T)分别表示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心功能Ⅰ、Ⅱ级时,钙泵活性下降,红细胞内Ca2+显著升高,K+、Mg2+明显降低(P均<0.05);心功能Ⅲ、Ⅳ级时,上述指标变化更明显(P均<0.01),且钠泵活性也显著下降(P<0.05)。上述指标在高血压病+冠心病组、风湿性心脏病组、扩张型心肌病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钙泵、钠泵活性和离子转运异常与病因无明确关系,主要与心功能级别以及收缩、舒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高原肺心病患者日间动脉氧分压>6.7kPa伴和不伴夜间减氧饱和与生存的关系杨生岳冯恩志张志强索玉梅董红梅高玲赵宁伟为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HACCP)夜间减氧饱和(NOD)与生存的关系,对海拔2260~3200m地区46例日间动脉氧分压(PaO2)>6...  相似文献   

15.
巨噬细胞在泡沫细胞化过程中的Ca2+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室曾用C_(57)BL/6J品系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与10mg·L ̄(-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孵育4天,建立了出现在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损伤中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病理细胞模型,本文报道应用Ca ̄(2+)荧光指示剂技术及NADH氧化偶联差光谱变化的分析方法,检测了前述培养的泡沫样细胞的胞浆Ca ̄(2+)水平及膜上Ca ̄(2+)依赖性ATP酶活性。发现泡沫样细胞内的Ca ̄(2+)水平为对照组细胞的2.7倍,膜上Ca ̄(2+)依赖性ATP酶活性为后者的24%。实验结果提示,在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缓慢的Ca ̄(2+)内流或释放,这可能与膜上Ca ̄(2+)通道的持续开放及后期Ca ̄(2+)依赖性ATP酶的钝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时血循环内皮细胞、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运用右心导管检查技术和血循环内皮细胞(CEC)分离技术,用硫巴比妥法及羟胺法测定血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结果肺心病组肺动脉平均压[(mPAP)376±075kPa、血CEC数量每09微升为1670±265与COPD组(848±22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CEC数量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呈显著负相关(r=0.9423,P<0.001),血CEC数量与肺动脉压比较呈显著正相关(r=0.8270,P<0.001),肺心病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COP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缺氧可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7.
10例慢性肺心病人行Swan-Ganz导管检查,同时行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并观察了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对血流动力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肺动脉压(PA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与PaO_2等参数呈显著相关,PaO_2等可能是预计PAP的有用参数。持续吸氧,纠正低氧血症,有利于防治肺动脉高压。舌下含服硝苯吡啶后PaO_2显著降低,肺内生理分流增加,体循环血压显著下降,但PAP未降低。故不宜长期使用硝苯吡啶舌下含服治疗肺心病和肺动脉高压。  相似文献   

18.
老年患者气管切开术102例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102例老年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其中肺部疾病引起呼吸衰竭48例,脑部疾病(部分伴有昏迷)合并呼吸衰竭23例,喉部疾病致呼吸困难31例。43例因呼吸困难严重并伴有昏迷,先做了气管插管,5 ̄7天后做气管切开术。手术是在患者的PaO2〈6.7kPa(50mmHg)和PaCO2〉8.0 ̄9.3kPa(60 ̄70mmHg)或呼吸困难达到Ⅱ ̄Ⅲ度时进行的。发生手术并发症者共46例,其中拔管困难最多,有22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经腹腔镜和剖腹胆囊切除术对老年人围术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在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和剖腹行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分别为肺功能正常和异常组,术中监测肺功能多项指标,比较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1)腹腔镜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CO2气腹后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人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明显增高,分别上升14.5%、4  相似文献   

20.
Han F  Chen E  Wei H  Ding D  He Q 《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466-469
目的 观察肥胖通气低下综合征患者呼吸中枢反应性的改变与二氧化碳(CO2)潴留的相关作用。方法 测定了5例白天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呼吸中枢柢氧反应性(△P0.1/△SaO2w、△Ve/△SaO2)及高CO2反应性(△P0.1/△PaCO2、△Ve/△PaCO2),并选择5例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呼吸暂停病程及睡眠呼吸率乱指数(AHI)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