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从阴消、阳消论治消渴病的临床体会王天德(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临床治疗消渴多以上、中、下三消论治,将消渴分为阴消、阳消论治虽见于?景岳全书?.但论述并不充分。笔者积30余年临床经验,对此进行了探索与研究,试述如下。1消渴分为阴消阳消的依据除...  相似文献   

3.
汗证,出自<医学正传·汗证>以全身或局部非常出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关于汗的机理最早可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1]但详细论述则见于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由是推之,是阳热加于阴,津散于外而为汗也."[2]吴瑭亦云:"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从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所以,无论生理性病理性的汗之有无多少,都应从阴阳盛衰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协调来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4.
以往医家认为数脉可主热证、寒证、痰饮、虚证,这种认识虽然能够用于解释临床中的一些病证和古书中的许多条文,但是却背离了数脉形成的机理,为临床带来了困惑。当临床中出现数脉时,无法判断它是主寒证还是热证,主痰饮还是虚证,因此,笔者认为这种扩大数脉主病以迎合古书条文和临床的方法是不合理的。数脉主"阴不胜阳",其意义有以下五点:一为实热证;二为虚热证;三为虚阳外越,阴不能制之;四为寒热交争的过程;五为阴邪攻伐人体阳气,却还未完全克制人体阳气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历代医家的观点,结合中医理法方药知识,主要从"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滋阴以清热,温阳以散寒"、"祛寒以济阳气,清热以存阴液"、"气病治血,血病治气",以及外感邪气性质与季节关系等方面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分析历代对"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主要注释,指出将此语解为针对阴虚、阳虚证的治法是错误的,此"阴阳"当指人体不同部位。全句意应为:阳部之病可从阴位治,阴位之病可从阳部治。与阳病治阳、阴病治阴相对照,"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思维特点是将局部病痛放在整体关系中加以审视,重视并充分调动机体各部分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范占民  路现平  田勇 《河北中医》2009,31(3):454-45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顺应四时调神养生的重要原则。然而对于该语句的认识,后世医者有不同见解。主要观点有:①马莳、高世械等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②王冰认为养即制也,春夏阳盛,故宜食寒凉以制其阳;秋冬阴盛,故宜食温热以抑其盛阴。③张志聪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千金方》《外台秘要》《济生方》等医籍进行梳理,结合五运六气理论,认为“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是受五运六气理论(即王冰注解的“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为君火不主令,以相火代之)的影响。六气中君火、相火二气的关系被引入到人体后,广大医家产生了何火以生脾土的思考;相火代行君火之令的出现,为相火生脾土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益火补土法”由补心阳生脾土到温补肾阳以助脾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对《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这一条文,历来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如何理解病“发于阳”与“发于阴”,以及与“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的关系。《伤寒论》是一部治病之书,仲景所创立之辨证论治方法始终强调在认识疾病基础上来分析并判断疾病过程中各种不同证候所反映的病机,进而根据病机来确立治法与方药。只有遵循这一思想来研读仲景之书,方能体会仲景文字之寓意。病“发于阳”与“发于阴”是根据《河图》水火之成数所代表之阴阳来强调治疗疾病之最终目标在于恢复身体的阴阳平和。所以,认识本条不能只在恶寒是否伴随发热上来讨论何谓病“发于阳”或“发于阴”,而应该从全书所强调的在辨病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的高度来看待其所具有的指导全局性的临床辨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丹溪先生"阳有余,阴不足"的基本核心在于"阴不足","阳有余"只是一种病理结果。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对"阳有余,阴不足"的认识也不断由宏观走向微观,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阴不足"是人体内有益物质的缺乏,"阳有余"是人体内有害物质的增多。深入研究丹溪"阳有余,阴不足"的理论,是现代临床诊疗和抗衰老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仲景将脉象以其相关属性一分为二,并以"阴阳"统称之,以寸为阳、尺为阴,诊脉以浮取为阳、沉取为阴。《伤寒论》将复杂的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以其属性概而分之为阴阳,认为只要"阴阳自和",则疾病即可痊愈,也间接说明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是"阴阳和",疾病的本质是"阴阳不和"。这里的阴阳显然不是指具体的物质,而是对人体生理("体")和功能("用")的规定、概括和分类。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使用"三阴三阳"来命名外感疾病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病位,称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六个概念,原本是阴、阳的分化,一阴分为三阴,一阳分为三阳,既是对经脉的划分,又是对六气(厥阴风气、少阴热气、太阴湿气、少阳火气、阳明燥气、太阳寒气)的阴阳划分,也是对脏、腑(太阴肺、脾,少阴心、肾,厥阴肝、心包络,太阳膀胱、小肠,阳明胃、大肠,少阳胆、三焦)的阴阳划分。可以看出,在《伤寒论》中,阴阳主要是用来分类的,而阴阳所指代的具体事物则是由事物的阴阳属性演化而来。张仲景将阴阳学说具体的运用到临床实际,没有用"阴阳"去进行过多的理论演绎,而是用了最原始和简单的方法,用阴阳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进行提纲挈领、执简驭繁的规定和分类,这是符合临床实际的。  相似文献   

13.
明朝医家张介宾《里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指出:“又有阳失阴而离者,不补阴何以收散亡之气,水失火而败者,不补火可以苏垂寂之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阴中求阳,是指在除了补阳药,还要加入补阴药,以阴阳相济,收藏亡散之火。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于2007年11月30日参加泉州市科协第七届年会分会场——"首届海内外张永树教授学术经验研讨会",对全国名老中医张永树教授"养阳育阴,通调督任,灸刺并重,针药结合"的学术思想很感兴趣,深受启发。笔者以"养阳育阴"理论作指导,结合临床实践,创立一套"养阳育阴"灸法,治疗多种病症,并用于三伏天和三九天保健和治疗,现介绍如下。1灸宝箱制作  相似文献   

16.
赵琳  曾婷 《光明中医》2016,(4):479-480
目的伤寒易伤阳气,故临床救阳而远阴;温病易伤阴,故救阴而远阳。故众多医家常常忽略了"伤寒也应护阴,温病亦要救阳"这一重要思路。现从理论上谈及这一思路,望能为众医家提供帮助。方法以众多医家书籍文献为基础,从理论角度证实"伤寒护阴,温病救阳"的重要性。结果查阅古今书籍文献后,发现已有许多医家注意此思路并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结论 "伤寒护阴,温病救阳"亦很重要,临床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17.
洪儿 《浙江中医杂志》2009,44(7):481-481
明代医家张景岳基于阴阳一体、阴阳互根的理论,对阴虚证的治疗提出了“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这里所说的阴阳,应从广义上来理解,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代表功能活动;阴主静,阳主动;阴主凝结,阳主宣散;阴为沉降,阳为升浮。补阴时宜辅以“阳”药,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借助阳药的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腻,不碍生化之机。今不揣愚陋,对古方中所蕴含的“阳中求阴”理论,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8.
胡冠书 《河南中医》2020,40(3):329-331
"发于阳""发于阴"指人体感受风寒之邪,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发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出现以无热恶寒为代表的症状,疾病处于表证期。阳经受邪发热,阴经受邪无热,此为常;阳经受邪亦有不发热者,阴经受邪反有发热者,此为变。《伤寒论》第7条和第131条两处"发于阳""发于阴"含义相同,均为就表证而言。邪在皮毛经络,为感邪之初,病之始,故为"发"。"阳"指阳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阴"指阴经及其络脉乃至皮部。从病程上看,处于表证期,即邪气入经以及入经之前;从病位上看,邪在体表、经络,无涉脏腑。相较而言,阳经表证更为明显,邪在络脉常已出现相应症状,从病之"发"到病之"衰",时间较长,所以说,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相似文献   

19.
“发于阳”既指有外感表证且正气尚可抗邪于外的病理情况;阴,则为患者有内寒证或实寒证、又或阳气虚所致的虚寒证候。  相似文献   

20.
<正>《伤寒论》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对这句话的认识,尤其是对"病发于阳"、"病发于阴"的认识,历来被众多医家所争论,近代《伤寒论》诸多讲义亦未见统一,归纳一下大致可分为3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